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逼上梁山

第1卷 第二十五回 動靜大了 文 / 問天

    第二十五回動靜大了

    咦?這人說話有點學問啊。

    正被那些套交情的名流,纏得有些煩了的李民,聞言當即心中一動,用目看去,只見一個三十多歲的傢伙,一身白淨,很是儒雅的站在那裡,誠懇的向李民行著注目禮。

    李民有心打聽打聽這是誰,想看看有沒有機會結交一番,弄一個幫忙的。可此時旁邊的人卻不給機會的說道:「李先生,賈老闆說的有理,作保,自是見者皆要寶的,哪有挑人作保的道理,如此,豈不是無私有弊。反倒不美。」

    又有人道:「李先生,寶貝是你的。獻寶的功勞,誰也分不去。我等作保,也是只求官家的一點恩典。先生有成人之美,不要斷了我等這點小富貴啊。」

    一時間,中國人湊熱鬧的傳統,在這些平日很是顯要的傢伙們身上,也全都盡情的顯露出來,讓李民很是驚喜地意識到:福貴的人,也是中國人,中國人的基因傳統,總還是有的,只是在普通的時候,不怎麼顯罷了。

    不過,看熱鬧的驚喜過後,卻也讓李民意識到:聰明人,絕對不止是一個。而這裡的人,非富即貴,就算對自己有用,可就憑自己現在的空殼,也是廟小難容大菩薩。別看他們現在跟我套交情。可目的不過是為了拿自己當個墊腳石,讓他們的名號,能進入朝廷的目光罷了。若是自己虛殼被揭穿,這些人不落井下石,那就算是好的了。甚至,就算是這些人靠近了自己,自己也要時刻防著他們看穿自己。

    李民只是一想,就覺得不寒而慄,當時也沒了和這些人周旋套交情的性質。也懶得打聽這些人的姓名了。

    好在,李民來此的本意,本就是為了把事情弄得轟動起來,,讓今後誰想碰自己時候,都要掂量一下影響。這名單上的人,自然是越多越好。這些人想利用自己。自己又何嘗不是想利用他們。等都綁在了一起,禍福與共,又豈是他們摘得乾淨?

    只是先前的那些人不會說話,也不想想,若是高人也能被好處收買,那還叫高人麼?而且,就那麼明目張膽的行賄,李民就是有心,也沒那臉啊。畢竟,李民只是剛剛晉級到神棍,還沒晉級到美國政客那種能四處坦然募集競選經費的高級境界。

    故此,如今這幾個會說話的冒出來了。李民也就借坡下驢的說道:「善哉,善哉。天命即人命,眾望所歸,即天命所歸。我原本只請數人,只是不想多麻煩大家。可大家執意如此,想來也是這金龍珠天命所歸之至。眾望不可違。如此,我就煩請眾位了。」

    李民這番話,頓時讓那些原本無望的,全都大喜起來。全都連聲稱讚李民,全都說這金龍珠果然是好寶貝。而那些有點希望的,雖然不喜有這麼多人和自己同分福貴,可這福貴本來也就是白撿的,就算官家賞賜,這種保人的福貴,人多人少,也是一個樣的。官家也決不會因為人多,就小氣的把賞賜分得薄了。到也沒什麼可計較得,反倒是不用和其他人爭了,免得傷了同城的和氣,倒也是一件美事。故此,這些人也很高興。

    就連那個薛老,雖然早已歷練過,不在意這些官家的賞賜了。可憂國憂民之下,被李民這天命天命的一說,卻也不由得信了:不錯。不錯。天命即人命。眾望所歸,即天命所歸。這金龍珠能引得這些名流同一心思作保。可見這金龍珠果有幾分鎮壓氣運,引領天命的功效。

    此時,這個薛老,卻是被李民忽悠的忘了,別說李民拿的是這麼一件超時代的金龍珠。就是隨便一根稻草,只要是皇上喜好的,這些人也會如此的。這些人看中的,那可不是眼前的金龍珠,而是背後的官家賞賜。

    只可惜,這些道理,別說這個薛老忽視了,就是眼前的眾人,那也絕對是不會認得。而且,這個時代,神鬼天命什麼的,還是很有市場的,尤其是大宋歷代皇上都信道,本朝的宋徽宗,更是自稱:教主道尊皇帝。上行下效。這才讓李民的忽悠,有了極好的環境土壤。遠比在現代容易的多。

    也不說這薛老是如何盤算的,李民又在人群中周旋了半晌,這才弄好了那份保書。好傢伙,厚厚的一大沓,都快趕上萬民策了。

    李民看的很滿意。李民原本就想就此了結了這個亮寶會,就帶著魯熊幾個人去拜會大名府的最高官員,北京留守梁中書。可李民萬萬沒想到,國人湊熱鬧的在這些人身上觸發了出來之後,想是壓抑的久了,竟然一時半會兒的消散不了,非也要跟著李民一同去,還說是什麼,這是保人的義務。

    李民心中暗自撇嘴,不過,李民到也諒解,畢竟這個時代,可娛樂的項目還是比較少。而且,人多熱鬧,動靜也大,也符合李民鬧大的心思。故此,李民假意推辭了幾句,也就答應了。

    可是,直到李民出了聚寶齋大門,跟著這些人來到街上,李民這才知道這動靜有多大。

    原本李民以為這兩百來人走到一起,那聲勢就已經不小了。可李民還是低估了。李民漏算了一點,連現代稍微有點身份的人,出門打的都丟不起那人,要有個專車什麼的。不是怕累,而是要顯那個身份。這些古代名流聚會,更是相互攀比的較量,稍微寒酸一點,都有可能被剔出他們那個圈子。

    這兩百來人,再加上他們的交通工具和跟班隨從。一下子全都冒出來。好傢伙!李民愣是一眼沒看到邊。

    要知道,如今的交通工具。那可不是現代汽車,只需要一個司機就可以了。這些人的交通工具,全都是轎子,連一個騎驢的都沒有。而且還不是那種二人抬的小轎,而是四人抬的大轎。若不是這些人的身份不夠。估計八人抬的大轎子,這些人也絕對弄出來。

    可就算如此,這二百來人的轎夫,那就八百來人,這就差不多小一千了。再加上這些人的跟班長隨,少的都是五六個,多得更是十幾二十。先前李民在聚寶齋時,這些人身份不夠,不知道在那裡貓著呢。

    可如今,這一都出來,李民看的都眼暈。

    這麼多人都坐轎,李民走著走,還真有些跌份。可李民來的時候,乃是和魯熊在一起,都不是這個檔次的人,自然也沒這個譜,都是靠11路,腿著來的。如今現找轎子,也來不及了。要知道,這個時代的轎子,那可不同於現代的的士,以及近代的黃包車。那絕對不是什麼招手即來的。

    好在,那個王掌櫃的,倒是一個通透的人,早先看李民他們是腿著來的,就知道李民他們沒轎子,此時到也給李民被了一輛。雖說沒有魯熊的份,魯熊到也不在意這些,在魯熊看來,只要女婿風光就好。女婿風光了,他就風光。轎子,給他坐,他也不習慣。

    別說,李民坐著轎子,雖說是頭一回,一路上顫顫巍巍的,可不禁沒暈轎,而且還有著一種飄飄然的舒服感。而且,領著這麼長的轎子大隊,在數千人的簇擁下,被無數的百姓矚目,李民也有些明白了,那些台灣黨派領袖,引著人群遊行時,為什麼會這麼興奮了。果然很有成就感。很不錯。

    只是,這麼大的動靜,幾乎可以用浩浩蕩蕩來形容的隊伍,一路衝向梁中書的府衙,卻讓那不知所以的梁中書,在得報之後,大驚失色,高聲叫道:「來人!快去給我調兵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