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逼上梁山

第3卷 第五回 遁開金鎖 文 / 問天

    第五回遁開金鎖

    壓力就是動力!

    據說:井無壓力不出油,人物壓力輕飄飄。沒有壓力的人,生活也就沒有了動力和方向。

    如今,若論壓力,可以說沒人比得過李民。往大處說,強國,強軍,改變歷史,往小處說,自身進化,時刻*。這每一樣,若說千斤重擔,那都絕對寒慘!

    如此大的壓力,估計石油會噴的很高!而李民會怎樣爆發呢?

    李民笑了。

    李民覺悟的笑了。

    他娘的!強國、強軍、改變歷史,那跟我有什麼關係?那是偉人幹的事。這個時代就是沒我。中國不照樣在後世屹立起來麼。知恥而後勇,一個民族的崛起,又怎麼可能沒有災難的磨礪呢?

    李民如是開脫。

    不過,這卻也讓李民真的感到了幾分輕鬆,比原來整日考慮改變歷史,輕鬆了許多。

    確實!李民初來乍到時,考慮的只不過是生存。其他的一切,都是瞎鬼。只是在一次偶然情況下,讓李民不自覺的產生了使命感,責任感,把無法解釋的穿越,歸咎到了老天爺給的使命,讓李民不自覺地把改變這個歷史的重擔,下意識的承擔起來。

    一朝放下。山依然還是山,水依然還是水。山水依舊人依舊,鏡花水月總是空。

    李民輕鬆的笑,暗自琢磨:我真是沒事找事,如今已經能安然生存,幸福生活了。還找那麼多的事幹什麼?沒事陪陪月茹和玉兒不好麼。就是那個李師師,沒事勾搭勾搭。不也是一種另類的**麼。

    確實!以李民如今的財力,只要不去沒事找事,逍遙自然的活著。別說只是養兩三個女人了,就是在加行一個加強連,那也是根本沒問題的。畢竟,李民如今的啟動資金已經有了,以李民現代的閱歷,搞些錢,那真是輕而易舉。

    只是,李民雖然這樣開脫,可李民卻依然有一些不忿,不甘,對一個男人來說,女人並不是男人的一切,事業,榮譽,責任等等,這都是深刻在每一個男人骨子裡的。即使那些甘於吃軟飯的小白臉,他的骨子裡面,也依然有一份男人的尊嚴。何況還是一個要面子的李民。

    李民傳承了中華文化的意識。骨子裡烙刻了中國人的驕傲。來到這個時代,恰逢中華文明的轉折點,李民又怎麼能不想做點什麼,改變點什麼?何況他還對老鄭有著一份承諾,雖然那在當時只是一句笑話。

    但是!前方的道路已經徹底走不通了。李民又能怎麼辦?李民卻也不是那種非撞南牆不回頭的人。最主要的,李民明白,他現在只是蒙人,看起來很強大,其實根基淺薄的很。只要讓人家知道,他李民只是一個紙老虎,什麼斷言天罰的根本不靈光,恐怕不用別人返攻清算。光是他李民哪兩個便宜徒弟,就不可能放過他李民。與其那人,何不早謀退路。做一個普通人。

    做一個普通人,幸福快樂的活著,享受著美人美酒**的地主生活,這不就是他李民最早的心願麼?

    故此,李民以覺悟的心態,找回了當初的自己。以輕鬆的心態,壓制了那一點男人的不甘。

    放下了!我惹不起,我還躲不起麼?如今我天雷在手,等我天雷神功大成之日。一切總有清算的日子。

    李民拿定主意:既然強國強軍聯盟哪一個也改變不了。那就不改了。既然神霄派的成立,已經不可逆轉。那也就不逆轉了。愛花多少,花多少。他李民正好藉機改變路線。那個神霄派,不是打著趙佶名號當教主,我就借此在全國招收道童,從現在到金國滅了遼國來找大宋的麻煩,最少還有十年的光景。有這十年的光景,到時候我訓練出來幾萬個會放電的法師,我就不信金國鐵騎不怕電的!

    李民已經決定玩魔獸招法師了。不過,若他這想法成功,別說是金國和大宋了。恐怕全世界的格局,都要因此而改變了。畢竟,連熱武器都沒完善的時代,大規模的超自然武器,放電武器的就普及了,恐怕熱武器也就發展不起來了。而最後世效仿,超自然力量的研究,後世因此變成了一個魔獸世界,也不是不可能的。

    只是一旁已經準備接受計劃失敗,遭受遷怒責任的鄭鵬,看到李民不僅沒有責備和遷怒於他,反而突然莫名其妙的笑了。鄭鵬除了心中更加佩服老闆大度,果然是做大事的人之外,也對李民越發的高深莫測起來。越發的覺得跟著李民,果然沒錯。

    當然,李民卻也不會把內心的想法跟鄭鵬說。

    不過,不管怎麼說,李民總算暫時歇下了人為的千斤重擔,唯一煩惱的,也就是他自身*的問題了。不過,只要小心點,應該也沒什麼大礙。雖說李民懷疑那個開創此功法的鼻祖,最後也是電力過多*的。可按照書上的記載,那位鼻祖,最少也活了兩三百歲。電力活化人體細胞的功能,已經無需懷疑。兩三百歲之後,就算*了,那也不虧。那也不虧。

    而至於什麼萬法大會,李民更是根本沒考慮參加,畢竟都決心放下了。還參加那玩意幹什麼?他李民現在又不是神功大成。去了,沒得被人揭穿,那豈不是前功盡棄了。

    故此,李民早決定等面見皇上之後,立馬隱退。完善一個不圖名,不圖利的高人形象。端正他李民世外高人的超然地位。

    別說,李民自擺正心態後。諸事順利。一連兩天沒有什麼煩人的事發生之外,兩天後,武松回來了。

    不過,武松不是一個人回來的,還帶著一個人。一見到李民,當即納頭便拜。齊聲說道:「武大(武二)拜見恩主。」

    李民連忙去攙扶武松。可李民卻沒扶動,武松就跟鐵鑄到地上一般,紋絲沒動。

    李民很奇怪。可李民一看武松那神色,李民就明白,武松那是讓他先去攙扶旁邊的那一個。而李民一看那人的身材以及剛才自稱武大的那句話,自然也就明白了,那人肯定就是武松的哥哥武大郎了。這武松對他哥哥武大郎,那可不像李逵對他哥哥那樣混賬。有武大郎在,他卻是不會越先起來的。

    李民連忙又去攙扶武大郎,結果等武大郎起來後,武松沒用李民再次攙扶,就自己起來了。

    等李民讓武松和武大郎坐下來一說話,講講這些日的經過。

    李民很慶幸。幸虧找了高俅派人過去。要不然,武松這回還真懸了。

    敢情,這回還真讓李民蒙著了。武松這回由於是快馬回去了。路上行程短了不知多少天。以至於武松回到家的時候,武大郎不過是剛剛發現了西門慶和潘金蓮的姦情,被西門慶打得臥床不起罷了。還沒有到被人毒死的地步。

    畢竟,潘金蓮雖然偷情,可真的要下手謀害親夫,那卻是不敢的。而且,武大郎雖然人長得寒慘,可對潘金蓮卻是真的不錯。即使知道了潘金蓮與西門慶偷情,也沒怪罪潘金蓮,只是說西門慶的不是。說等他弟弟回來為他出氣。

    只是,武松回來後,雖然記得李民地提醒,不要殺人,不要見血,早去早會。可武松那性情,又怎的看人如此欺負他哥哥?尤其是那潘金蓮有李民得囑咐,有武大郎的護著,武松不能動。武松自然也就愈發的惱怒西門慶了。

    尤其是武大郎早就惦記著兄弟回來替他出氣。又聽說兄弟是跟了高人,受了指點,這才快馬趕回來的。要不然自己就會被人毒死,自然更是抱怨。

    故此,武松也很自然的就決定,即使不弄出人命來,也要把那個西門慶好好的打上一頓,讓他知道知道厲害!

    於是,武松也很自然的就上西門慶家門口堵門去了。準備把西門慶好好的打一頓。

    只可惜,西門慶卻是一個伶俐的人物,一聽武松堵門來了,就從後門溜了。武松闖進西門慶家胡砸了一起,鬧了半天,卻跟本沒見到西門慶的蹤影。反倒驚動了武松衙門內的一幫同僚。

    當下,那些同僚把武松勸了去,一同喝酒。武松想今後要跟隨李民了,和這幫人也見不到了,卻也應該和他們喝個痛快。

    可沒想到,等武松酒醉醒來。卻被三大件捆綁於身。卻原來,西門慶溜走後,覺得不除掉武松,日後就沒有個安寧的日子,就買通了縣令,告了武松一個日闖民宅,行兇傷人的罪名。

    縣大老爺受了好,又畏懼西門慶上面有人,當下也顧不得武松的好了,當下就讓衙門裡的差人捉拿武松。

    那些差人,都是本地的小吏世家出身,別看平日裡和武松熟的很,卻是不和武松一個心思的。

    要知道,官員們為官,都是異地為官,而他們這才差役,卻是鄉里間,父子相傳,如今空降了武松這麼一個都頭,他們的利益,自然受到了損失。只是武松確實有真本領,又打死了老虎,為鄉間除害。故此才沒有排擠武松罷了。而且,武松雖然在江湖中磨練了多年,做了都頭,又有很多人捧著,性情好了很多,也穩重了很多。可武松的剛直性情,卻是改不了的,怎麼也無法徹底和這些市井間的差人融到一塊去。這些差人得了命令,又得了西門慶的好。竟沒有一人給武鬆通風報信的,反到怕武松本領了得,拿不住武松,竟合謀灌醉了武松,把武松抓進了牢房。

    而等武松被抓之後,武大郎徹底傻了。為了救出武松,四處求人不說。也不再罵西門慶了,反倒為了武松,跑到西門慶門口跪著求情去了。不過如此一來,西門慶卻也無心殺武大郎了,畢竟如今若是武大郎死了,雖都會想是他西門慶幹得了。而且,最主要的是,武大郎最大的依仗武松都被抓了。西門慶也就徹底的不在意武大郎了。殺不殺,跟本一樣。

    只是,潘金蓮因為這麼一鬧,卻也不敢和西門慶有來往了。而西門慶雖然想得到潘金蓮,卻也不想為了潘金蓮把武松這麼一個亡命徒放出來。那武松好不容易被抓住了,若是放出來,他西門慶的人生安全,豈不是沒保證了。

    故此,西門慶只想早日把武鬆解決了,然後再找武大郎把潘金蓮買過來。

    只是,那縣令畢竟還對武松有幾分人情,雖然敵不過西門慶,命人把武松抓了,可要是平白害了武松的性命,卻是不肯的。尤其是聽說武松此次回來,乃是受了京裡高人的指點,這縣令把出事,自然就更不敢了。於是,這事也就在那裡僵持了起來。

    結果,等高俅得旗牌官帶著高俅地令牌一到。整個局勢自然扭轉了過來。要知道,那高俅雖然只是替趙佶看管著軍隊。可像縣令這種品級的任免,那根本就是高俅一句話得事。甚至於西門慶在府城裡的靠山,那也是高俅一句話就能解決的小人物。尤其是高俅這種惡名在外的奸佞近臣的名聲,更是比清廉大臣的名聲對這些小人物管用。縣大老爺和西門慶這種小人物,那可是寧願得罪一個清廉剛正的好官,那也不敢惹高俅這麼樣的一個奸臣啊。

    於是,武松麻溜的就被放出來了。西門慶連家都不要的就跑了。

    而武松雖然受了幾日的冤氣,可那幫同僚卻也會做人,知道他們的行事不光彩,怕被鄉里罵,早在武松逆轉前,就一直在牢裡好吃好喝的招待武松,表明他們當差不由己的事實。

    武松是漢子。拳頭打硬不打軟。出來後,除了感歎事態人心。卻也沒爆起殺人。只是叫武大郎收拾東西,與他一同上京,投奔李民。

    對武大郎來說,這個安排正好。想當初,他就是因為潘金蓮在清河縣被人知道根底,常上他家條弄,住不下了,這才搬到的陽谷縣。如今潘金蓮和西門慶鬧得這麼大,整個陽谷縣都知道了,就是武松不說,武大郎也是住不下,要搬的。如今武松一說,而且還是貌似要投奔一個很了不起的人。武大郎自然一點意見都沒有。

    而至於李民是不是和奸臣高俅有關,武大郎卻是根本不考慮的。對武大郎來說,高俅的存在,實在是太遙遠了。他們只是說,高俅真正壞不壞,他們是感受不到的。而李民能叫高俅隨便派下來一個人,就讓縣大老爺當祖宗貢著,這就是本事!

    故此,武大郎見到李民,那確實是真心的感恩和敬拜。而武松更是一諾千金的人物,別說被李民指點救了自己大哥一次,又派人救了自己一次,只衝著他武松為了求李民而許下的承諾。武松拜李民就無怨無悔。

    當下也沒得說,自然擺酒,大伙相聚喝得高興。而等李民把武大郎安置的時候,才知道,武大郎把潘金蓮也帶來了,武大郎對潘金蓮,那還真是無怨無悔。絕對是後世老婆奴的典範。

    有過兩日,再次讓李民高興的事,又來了,魯智深帶著林衝回來了。這林沖在王綸那裡,本來就過的不痛快,只是火燒了草料場之後,實在沒有安身立命的地方了,這才不得不聽從了柴大官人的安排,來到梁山棲身。如今,魯智深來邀請,還給他林沖帶來了赦令。如今他林沖不僅是一個清白的人了,而且還有再次重返官場的出頭之日。不辜負父親的臨終囑托,不玷污列祖列宗的清名。林沖自然沒有二話了。

    而那王綸巴不得林沖早點走呢,免得佔了他這寨主的位置,連假意挽留都沒有,就給林衝開了歡送會。

    不過,讓林沖比較感慨地是,在那王綸知道了林沖已經被漂白了,乃是一個清白的人之後,卻對林沖羨慕不已,更一反常態的對林沖巴及起來。臨行更送林沖五百金。只求林沖能幫他說幾句話,哪怕就是不能求得朝廷詔安,能赦了他王綸的罪,那也是好的。王綸再三發誓,他真的是秀才出身,只是一時不忿殺了人,不得以落了草,決不是有心為賊。

    此讓林沖感慨萬千。雖然林沖不齒王綸如果招安不行,就他自己能漂白也行的自私想法,可王綸向重返官場正途的渴望,卻與林沖產生了共鳴。只是林沖乃是軍人世家,世代當官,自小受的教育養成的罷了。和王綸的這種小人想法,卻還是有些本質的不同。

    不過,不管怎麼說,林沖還是給王綸代言了。

    只是李民卻不想為王綸那麼一個傢伙操心。要知道他李民自身都要跑路了,還惹那麼多的麻煩幹什麼?如今李民可就等著面聖改變路線呢?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