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逼上梁山

第4卷 第十二回 大抱負 文 / 問天

    第十二回大抱負

    「有林沖哥哥這話。我心甚慰。不過,我所要幹大事。卻非為了我自身。而是我華夏正統,我華夏千千萬萬的子民。」李民很是鄭重的說道。

    鄭鵬聽之,暗暗佩服:老闆真乃梟雄也。連要造反都說的這麼漂亮。確把這大義的名頭佔了,好!好!看來老闆馬上就要說朝廷昏暗,百姓苦無活路,他要為百姓謀一條活路,揭竿而起了。

    鄭鵬激動之下,面色都泛起了一陣潮紅,卻把此時不適合造反都給忘了。而那林沖,卻還是神色不動的靜靜聽著。不過,林沖的心中,卻也有著微微的酸澀。

    要說,如今卻也夠難為林沖的了。

    林沖本是大宋軍人世家出身。一生的成長教育,都是如何在大宋朝廷的統制下,做一個好官。光宗耀祖,最少不埋沒祖宗的青名。那就是林沖的一生理想。而林沖,也就是如此一步步做的。就連被高俅陷害,林沖老丈人都囑咐林沖安分守己,等待刑滿釋放後,重新找機會加入大宋朝廷做官的序列之中。

    只可惜,林沖最終還是被高俅逼得當了賊。

    而更可惜的是,林沖缺乏對大宋抗衡的主動性。以他林沖的本事,遠比王倫,燕順、周通之流的要高的多,這不僅是武藝,而且還包括個個方面的能力。可林沖卻從來沒想過自己挑旗造反。窩窩囊囊的跟了王倫,憋了一肚子的氣。

    直到林沖被李民派去的魯智深招攬,這才再次從賊轉成了官身。稍稍的卸下了心理負擔。

    同時,林沖更因為受李民的尊重和提拔,處得與一家人一般。林沖這才對李民付出了忠心。林沖也在這些日子裡,這才生活的高興一些,像個人樣。

    可前些日子,宋江領兵來犯之後,李民曾當著宋江的面,詢問大家的看法和態度。雖然,李民最終沒有說他有造反之心。可所有的人,卻都認定了,李民要做大事。即使不是造反,那也要獨立一方。眾人也都在他李民和朝廷之間選擇,選擇了李民,而不是聽命朝廷。這其實與造反已經沒什麼區別了。

    而林沖聽聞後,一方面義氣為重,另一方面他林沖是李民拉回朝廷的人,如今又是李民的護衛統制,即使心向朝廷,朝廷也不會認為他林沖無辜。何況他林沖還有仇人在朝,若沒有李民依靠,恐怕一刻也在朝廷中呆不下去,到時還得當賊。故此,林沖有過一次當賊的經歷,本就對朝廷的忠誠心淡了,又早已對李民付出了忠心。卻也不難選擇。很是痛快的就把對李民的稱呼變了。由國師改為了老闆,表示了對李民的效忠。

    只是,如此的身份改變,卻也讓剛剛重新過上好日子的林沖,暗暗有幾分不滿。林沖確實想不通李民一直無慾無求的樣子,怎麼會有那麼大的轉變。但是,經歷過幾番風雨突變磨礪的林沖,早就過了隻言片語就衝動的年紀。

    而且,李民給他林沖的恩德也實在夠重了,足以讓他林沖賣命。何況,李民又教給他林沖雷電之術。此時,林沖接觸異術還淺,只以為這就是真正的仙道了。而仙道,卻是比仕途官道,更令人神往的道路。跟李民求仙,自然比在朝求官的好。何況,林沖也早如眾人一般,信了李民的金口玉言,而有金口玉言的人,在他們看來,也就是金龍下凡,有幾分爭奪皇帝的氣運。未必成功不了。

    故此,林沖跟隨李民,卻也是真心真意。

    而如今,李民只知林沖的一貫表現,卻不知林沖的幾番心路歷程。見林沖還是如此的穩重不說話,當即暗暗點頭:林沖果然沉穩。

    李民當即又是高看了林沖一頭。

    李民隨即又說道:「你們也都知道,我此次下山,乃是封師命,護送金龍珠,永鎮我大宋國運。可你們知道,我大宋為什麼需要金龍珠鎮壓國運?」

    鄭鵬和林沖,當即都有所觸動,全都沒想到李民竟然沒往官府不仁,百姓無有生路上面去領。而是說了一番眾人曾經經歷過的實事。均是各自詫異:老闆這是為何?難道老闆這不是造反前的鼓動前言麼?

    李民不知道鄭鵬、林沖等人,早已經把他李民想歪了。看二人面露驚異,心中稍有得意。卻依然不動聲色的說道:「我師曾算得我炎黃子民,十年後有一大劫。金國崛起於北方。將入侵我華夏。不僅大宋國運就此斷絕。就是我炎黃子民,都有滅族之災。故此,才讓我護送金龍珠下山。只是,此劫乃是我炎黃子民,盛極而衰的大劫。即使有金龍珠鎮壓國運,可十年的工夫,卻也讓金龍珠聚集不了多少龍氣。頂多,也就讓大宋殘留半壁江山。可這黃河以北的炎黃子民,卻皆有滅亡之災。我本有心,護送金龍珠後,在朝廷擔當國師,時刻提醒當今官家和眾位朝臣。以人力,人心,扭轉天命、天心。增長金龍珠的威能,徹底讓我華夏子民,免於此劫。可奈何,如今大劫將至,奸佞叢生,即使有忠臣明君,卻也因失了氣運,迷了心竅。故此,官家才會信了奸佞的天下太平,民生富裕,軍力強悍。更如紂王修建鹿台一般的,修完了五福宮,更要勞民傷財的修建艮山。此艮山一修建。大劫之前,十年之內的國力,盡聚於此。民心怨恨。民心即天心。縱有金龍珠聚攏龍氣。可到頭來,卻有可能,終是一場空。以證天數不可輕改。故此,我才拋開朝中國師的供奉,來此北方。為北方之民盡些心力。以求在這劫難最重的絕死之地,扭轉天機,陰極陽生,求得一分生機。」

    李民一番長篇大論,整個把鄭鵬和林沖全都忽悠的傻了。要知道,這個時代的人,本就信奉天命,相信鬼神,何況他們跟隨李民幾個月,親眼經歷了李民眾多的神異之處,早就相信李民金口玉言,自然更不會懷疑李民說謊。想到李民如此偉大,二人更是慚愧。

    鄭鵬熱血上頭,當即激動地說道:「老闆為我北地千萬百姓來此爭一番氣運。實乃聖人也。依我見,既然大宋氣運已盡。老闆又何必為其扭轉天命,逆天而勞。老闆何不另立一國。自為皇帝,想來,以老闆金口玉言,聖人弟子,自有氣運在身。正逢此北方氣運已絕,有老闆的氣運新生。可謂是:絕地逢生,陰極生陽。」

    李民巨暈。

    李民萬萬沒想到,自己這番本是要給他們找一個奮鬥目標,先給他倆通通氣的忽悠,竟然產生了這麼一個效果。雖然這效果,若是萬花樓的大娘知道,絕對滿意,可是李民一想到大宋的百萬大軍,雖然對抗遼金不成,可消滅國內的反抗勢力,卻從來沒有不成的。李民就沒那念想。尤其是,內戰乃是自相殘殺,讓李民覺得沒勁不說,只要內戰發生,別管誰贏誰輸。整體的國力必然更加消耗,到時候,豈不是更給了金國機會。

    李民當即連忙制止道:「休要胡說!天命之下。我華夏氣運本就衰落,若再是內亂相爭,爭奪帝位,氣運幾分,豈不是更是衰落。到那時,此消彼長,金國氣運更加昌盛。我豈不是成了民族罪人。此事卻要休提!」

    鄭鵬當即慚愧不已。首次覺得老闆李民竟是如此聖潔。而那林沖,也徹底除去了對李民有謀逆之心而產生的微微介懷。徹徹底底,全心全意的意圖為李民效死了。而不單單是為了報恩以及忠誠了。

    不過,鄭鵬到底是一個高智商的山賊知識分子。慚愧隨即而去,立馬想到了當前問題,李民告知的這番話,其目的何在?如果不立國,李民卻是要幹什麼大事,好拯救這北地的百姓?

    鄭鵬已經對李民死忠,也不在避諱嫌疑。當即把心中疑問說出。

    李民當即笑道:「我怎麼做?哈哈,我如今正在做啊。所謂:天人合一。天命即民心。民心動,則天命移。我聚攏民心,即可影響天命。我今立一教,名曰:神宵。奉當今官家為神宵長生大帝教主。我為神宵極樂加持護運副教主。於此地建造清福宮,即可教化百姓,聚攏人心。又可訓練宮中子弟,交其道法、神通,使其成為伏兵。即使民心扭轉天命不能成功,卻也能靠著神通逆天,以力破天,護得我北方周全。只是,此事,單靠我一人之力,卻是微薄。我有心借助大家之力,只是此事卻駭人聽聞,冒然說知,恐人心慌亂,更恐流傳出去,或引朝廷猜疑,或引百姓對朝廷失去信心,更加衰落我族氣運。故此,我才先向你等二人說知。圖一萬全之策。」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