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逼上梁山

第5卷 第六回 天命難違,人定勝天 文 / 問天

    第六回天命難違,人定勝天

    蔡京倒台了!

    徐知常派人傳回來的消息很讓李民安心。

    不過,蔡京倒台,卻不是因為李民被刺殺,更不是因為趙德隆大軍跨境行動。哪些東西,根本沒有什麼證據能攀扯上蔡京。那怕就是有張彪、范德這兩個牙將的招供,那也攀不上蔡京分毫。

    但是!這就正像徐知常所說的一樣,官場中用不著講究什麼證據,只要是能影響趙佶的心,那就足夠了。而蓄養私軍,卻正是大宋皇族歷來的底線所在。那怕是貪贓枉法,道德敗壞,那也不及此。

    有徐知常和梁師成聯手,再加上張彪、范德的供詞。那怕絲毫攀扯不上蔡京。卻也足夠讓趙佶動了疑心,生了忌恨,再加上趙佶平日裡早就知道蔡京的貪贓枉法,故此,蔡京雖然極力自救,卻也沒能挽回。

    只是趙佶實在是一個重情的人,即使這樣,也沒殺那蔡京,而是還顧念一些舊情,讓蔡京寫了一個辭呈。准他留在京中養老。

    不過,這已經足以讓一大群原先跟隨蔡京的人,立馬掉頭投靠政治的勝利者——梁師成與林靈素的門下了。樹倒猢猻散,可謂是蔡京的一時寫照。蔡京偌大的勢力,在蔡京地位喪失之後,就像徐知常說的那樣,片刻間,均成了鏡花水月。

    此等形勢變化,不由得李民這麼一個剛剛邁入權力場的新丁不感慨。可如果僅僅是這樣,李民頂多也就是感慨一下,畢竟倒台的蔡京,可謂是屢次加害他李民的仇敵了。蔡京倒台了。李民更多的是安心,是喜悅。

    可問題是,蔡京倒台了。蔡京的繼任者大力提倡的政策,卻讓李民十分的彆扭。

    那蔡京的繼任者,不是別人,正是那極力奉迎那梁師成的王黼。

    要說這王黼接替蔡京,那也是很正常的。徐知常和梁師成聯手鬥垮了蔡京。這蔡京的位置,自然要由勝利者徐知常和梁師成這兩方面的人來撈好處。徐知常屬於李民這個派系的,地位超然,自然沒有人選可擔任宰相。而梁師成本來就想在朝廷中扶植一個大臣,好增大他梁師成的話語權,辦一些他梁師成不方便辦的事。這個宰相的地位,也就自然在徐知常沒人選,梁師成極力爭取之下,落入梁師成一系。而王黼又正是梁師成的心腹。這宰相不是王黼的,卻又是何人的?

    故此,李民對此,卻沒有什麼好計較的。

    只是,這王黼上位之後,自知自身不過是靠著一個太監梁師成捧上來的。他這個地位,以及在趙佶心目中的份量和寵信,卻是遠遠不如蔡京的。連蔡京都說下去就下去了。他這個地位,卻是相當的不穩定。

    所以,這個王黼為了穩固他那宰相的地位。確是花費了一番心思。他自知蔡京民怨極大,趙佶也正是氣惱蔡京的時候,當即把蔡京歷任的政策,全部廢除。罷方田,毀辟雍、醫、算學,並會要、六典諸局,汰省吏,減遙郡使、橫班官奉入之半,茶鹽鈔法不復比較,富戶科抑一切蠲除之!很是做出了不少提案。

    可問題也就在這了。王黼廢除這些提案也就罷了。雖然這朝令夕改,會減損一個國家的在臣民中的威信。而且那蔡京以前的那些法令,也不全都是一無是處。可畢竟也會讓大宋的部分百姓,得些實惠。但是,這王黼萬萬不該得是,他竟然還大力提倡宋金聯盟。

    雖然這對王黼來說很正常。畢竟,廢除那些蔡京制定的條例,雖然讓王黼撈了一些名聲和資歷,但那不過是王黼在彰顯一朝天子一朝臣,蔡京的時代已經結束了。如今是他王黼掌權了。這點名聲和資歷,並不足以讓王黼覺得自身的地位有多麼的穩定。王黼需要的,是那種能夠名垂青史的政績。能夠讓官家想動他時,也要顧忌三分的政績。

    而這,那就絕對不是僅僅廢除一些條例就足夠的了。必須有開疆擴土的功勞,那才有那麼一二的可能。

    故此,提倡宋金聯盟,收復燕雲十六州,也就成了王黼唯一能做到的了。只要成了,有這麼一個天大的功勞,作為提案者,是他王黼決策正確,有先見之明。他王黼的功勞,那可就海了去了。今後只要不是他王黼謀反,他王黼的地位,那就不可動搖。而就算這個提案在今後失敗了。那也是官家點頭的,軍方執行的,任何失敗的責任,卻也都落不到他王黼的頭上。王黼如何能不上心?

    可這落在李民這裡,卻如何不讓李民有搬起石頭砸自家腳面的感覺?要知道,李民從一開始的目的,那可就是要阻止宋金聯盟。讓金人自己和遼人斗去,最好兩敗俱傷,免得有什麼靖康恥發生。可如今,扳倒了蔡京,卻讓王黼上台,更把宋金聯盟的議案,也再一次的提到了大宋朝廷上。這不禁讓李民覺得有些天命難違的感覺。

    李民甚至在一剎那,有些懷疑如今自家做的這些努力,在這歷史的*下,會不會有些作用。

    此時,李民卻是不知道,早在蔡京因為他李民提前下台,就已經微微有了些改變,要知道,正史中王黼討好梁師成,積蓄力量,取代蔡京,卻還是好幾年後的事了。此時卻是因為李民而提前了。只是隨著王黼的上台,歷史的車輪還會繼續往那條路上碾壓,卻是說不好的。

    好在。李民前些日子領悟了心境的真諦,一直在磨煉著自身的心境。又有當初電椅鍛煉出來的毅力心智。心志早已堅如磐石一般。只是一剎那,李民也就恢復了正常。

    李民堅信,歷史絕對會因為他李民的努力而改變的。畢竟歷史中沒有他李民這個人,而他李民如今已經是大宋的國師了,更是神宵教的教主,歷史已經有些改變了。所以,只要他李民努力,最終的歷史,一定會改變!

    李民當即把那信隨手一丟。也不去管那王黼如何了。成事在天,謀事在人!但盡心力爾!

    不過,如今李民這邊,教育有張山,徐神翁在管,訓練有林沖和魯智深等在操練。工程隊有武大郎,瑣事有王六。情報眼線有鄭鵬。李民除了定期的巡視,增加自己在各個兵卒、弟子中的威信外,卻也沒有了什麼其他事可做。

    不!也不能說沒有其他的事情可做。

    李民自從領悟了異能的真諦,結合他李民已有的電能積蓄,也算是小小的體悟一把。徐知常的那定魄神光,在如今李民的眼中,卻已經不是什麼秘密了。那不過徐知常在自我催眠後,以極度的精神凝聚,開發了眉心的松果體,並以精神波,具現化了神光而已。

    如今李民知道原理。本身的電能以及精神力又極為精粹強盛。如徐知常一般的練出所謂的定魄神光,卻也是不難。

    就如現在,在李民以電能刺激眉心的松果體後,也如徐知常一般開了天眼,生成了第二異能存儲點。同時,他那胡編的大日心經,也練出神光,並結合李民的電能,形成了帶電能的精神波。也就是徐知常所謂的定魄神光。此時正是需要加大練習的力度,早日達到熟練掌控。

    再加上,李民洗練天雷珠,那也是極為耗費精神力和電能。李民卻也是忙的很。

    日子再次一天天的過去。眼看過了十一月。李民的天雷珠,終於洗練完全。以陰陽五彩琉璃石為底的天雷珠。經過李民這些日子的洗練,無處不打上了李民的精神烙印。所有的礦物質,被李民的精神力,同化成了三萬六千個天雷符錄形成的電磁回路,被李民以精神磁場同化的方式,烙印在整個陰陽五彩琉璃石之中。形成了一個個磁場的漩渦。

    此時,這天雷珠,由於乃是用李民的精神磁場同化出來的,其同化後產生的磁場效應,卻是與李民的生物磁場一般無二。讓李民有著骨肉相連,它既是我,我既是它的玄妙感應。

    不過,天雷珠雖然已經洗練成功,但卻還沒有辦法最終檢驗。這青州地面,十一月份,卻哪來的雷雨。沒有雷雨。他這天雷珠,又如何收集閃電?

    好在,天雷珠存儲電能的功能,卻是檢驗成功了。那天雷珠之內的三萬六千個符錄形成的電磁回路漩渦,那就是一個如李民丹田一般的電能儲藏點。李民的電能輸入之下,隨即就被那些電磁回路,分成了三萬六千分,存儲了起來。很是讓李民滿意。

    不過,沒有天雷,李民如今卻只能先用眾多的靜電盒,集中給這天雷珠充電。

    好在,有那巧手張在,李民手下這幾個練出電能的,又多需要大量電能。這巧手張製作靜電盒的工作,卻是一日沒停。再加上巧手張又早已按著李民的命令,培訓了五十個個幫工的。把那靜電盒拆成了四十九個部件,分別製作,最後由他組裝,卻是快了許多,如今已經積存了一千兩百個。並連起來用於給天雷珠充電,卻是比李民吸收天地間的浮游電離子來給天雷珠充電,快上了許多。

    只是,如此卻不能檢驗天雷珠一次性吸收天雷的能力,更無法檢測天雷珠一次性放電的上限是多大。

    要知道,按著《五雷玉書》書中記載,這天雷珠形成的外丹,那可是可以吸收百道天雷之力。一次性更可放出一道真正天雷來。李民這非處方,半改造,隨意材料組成的外丹,能不能也如此威能,李民卻也是心中沒底。

    畢竟,天雷珠雖然有三萬六千個電磁場,可把天雷分散成三萬六千份。可天雷的電量,卻也不是幾個蓄電池就可以承受的。而且,天雷的高電壓,以及強電流,那也不是一般材料能適應的。一切,都還需要檢驗和摸索。

    反倒是天雷珠的一次性最大放電,卻是無所謂了。

    最少,李民現在用一千兩百靜電盒積蓄兩三天的靜電,李民完全可以讓天雷珠一次放個乾淨。卻是感應不到什麼上限一說的。而電弧卻已經達到了五米,足夠李民應用的了。

    而且,這些缺陷,也就李民一人門清。可這天雷珠形成外丹的造型。卻是實在是太唬人了。那陰陽五彩琉璃石在體內的一個磁力漩渦充進電能之後。色彩神異。就如漫天的星斗,承載在了這陰陽五彩琉璃石之中一般。是那麼的玄妙震撼。

    此外,更誇張的是,這天雷珠由於乃是用李民的生物磁場同化烙印而成,與李民的生物磁場,卻是有所感應,就如太陽吸引著地球旋轉一般,這天雷珠形成外丹之後,自發形成的磁場,卻也與李民的生物磁場時刻交感。除非李民特意讓那天雷珠停留在某處,那天雷珠,卻是也不用人扶,自發圍繞著李民旋轉。

    此等自行漂浮的神異。落在王文卿,徐神翁,以及林沖、魯智深等一干人等的眼中,卻是不用那天雷珠放電,那就足以認定乃是法寶神器了。尋常物,卻是有那個自己飛的?

    看著王文卿、林沖等敬服的目光。李民卻也有小小的滿足。

    不過,早受天雷珠飛行的啟發,李民卻也是早就更有了一番想法。愈發想完善之前磁力珠的設計和構想了。

    嘿嘿!等我的磁力珠完善。那你們豈不是認定我成仙了。

    李民當即也不多留,隨即又潛心磁力珠的設計和洗練。

    而就當李民磁力珠小成之時,朝中一道聖旨傳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