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逼上梁山

第5卷 第二十四 賢弟 文 / 問天

    第二十四賢弟

    月圓之夜,紫禁之巔。一劍西來,天外飛仙!

    堂堂原相國府蔡京的大門口,竟然被人在不知不覺中貼了大字報。所有的人,全都看的不明所以。甚至是當事人蔡京,在得到報告後,也是同樣不解。

    蔡京很是納悶:這四句話的前兩句倒是沒什麼。月圓之夜,應該是說的時間,紫禁之巔,應該說的是地點。雖然狂妄了一些,可到也讓人明白。可這一劍西來,天外飛仙卻是什麼?

    蔡京想的頭疼,也愣是想不明白。

    難道是葉孤城來向蔡京尋仇?

    不!

    這只是李民的惡搞。

    李民的身份,決定了李民不到萬不得已,是不能採用暗殺這種下作手段的。

    人在做,天在看。

    李民堅信:無論什麼樣的暗殺,都會留下線索。只要人有心,就會識破。區別也就在於是不是有人想管罷了。就像蔡京暗殺他李民一樣,那怕做的再周密,也會被人直接猜到一樣。尤其是現如今,所有人都知道蔡京和李民誓不兩立,蔡京更是倒在了李民徒弟的嘴上。蔡京需要避諱,李民卻也同樣需要避諱。

    而且,蔡京手下有著天下第九,貌似當今天下有能力暗殺蔡京的人,卻也是實在不多。李民只要只要做了。就不可能瞞過那些有心人。甚至連有沒有正據都是不需要的。這就像蔡京倒台一樣。法制時代需要證據。這個時代不需要。

    此外,尤其是在東京這一畝三分地上,李民做些事,連大娘的情報網都瞞不住,那就更別提是大內密探了。此時,大娘已經把梁師成手下大內密探跟蹤李民的猜測,告訴了李民,李民自然就更不會冒然派黃裳再去滅殺蔡京了。

    畢竟,蔡京現在已經倒台了。並已經擺出了低姿態。若是李民動用了暗殺的手段,不僅讓人兔死狐悲不說。沒得更招人鄙夷、嫉恨。這些京中的權貴,卻又有哪一個能放心李民身邊有著天下第一高手,而且還行事無忌?

    梁師成大內密探的跟蹤,這對李民來說就是一個信號。

    故此,李民當即否決了黃裳準備趁著蔡京失勢,人手大減,再次暗殺的想法。

    不過,這卻也讓李民明白了。黃裳雖然聰慧過人,毅力非凡,卻也不是一個能幹大事的人。黃裳最多也就算是一個悟性極高的科研工作者。

    沒別的,黃裳能從道藏中悟出神功,並能身體力行的練出來,可見其毅力和智慧。但這為人處事,明白人歸明白人,可在這行事手段上,就實在不敢恭維。且不說他給李民的建議直來直去。就說他以前,剿滅摩尼教時,戰況不利,就如江湖人一般的自己上了,和蔡京意見相左後,以官場的規矩鬥不過蔡京,就直接辭官去刺殺蔡京。可見他的性情,實在是太直。這種人雖然好,可好心辦壞事,卻也是他的寫照。

    說到底,黃裳和大娘雖然各自閱歷非淺,經驗豐富,更都是聰慧無比的人物。可是他們層次不夠,想問題,還是不夠全面。這就向他們無論如何都鬥不過蔡京,而徐知常簡單的幾句話,就能扳倒蔡京一樣。當然了,徐知常也有所不足。只是扳倒了蔡京,卻沒有江湖的狠絕。並沒有把蔡京一棒子徹底打死。

    好在,李民現今的心志卻也堅定,並不怎麼為外力所蠱惑。故此,黃裳的提議,聽了也就聽了,並沒有採納。只不過,黃裳的提議,卻讓李民心血來潮,這才有了這麼惡搞的一段。

    不過,這雖然說是惡搞,卻也是李民行動的一部分。李民綜合全局,卻是不能讓蔡京翻盤的。那對他李民實在是太不利了。故此,李民雖然否決了暗殺,卻要堂堂正正的徹底擊敗蔡京。首先,就要從蔡京保命的天下第九開始,蔡京身邊若是沒有了天下第九。以蔡京仇家遍天下的身份,當晚就死,卻也是不新鮮的。

    李民靜靜的站在宮門外,神態安逸的等著趙佶傳召。

    別說李民此次來有心借助趙佶的名義,光明正大的剷除蔡京手下的天下第九。單是李民奉召來京。這到了京城,也就應該拜見趙佶這個皇帝。

    徐知常和林靈素,一左一右的陪伴在李民的身邊。等了一會,林靈素有些不解的說道:「師尊,何不讓弟子直接帶著您入宮,還在這裡等什麼官家傳召。月前,官家可就賜給弟子們隨意出入宮禁的腰牌了。」

    李民氣度越發沉穩的說道:「莫要說了。爾等自以後,卻也要避嫌。自由出入宮闈,雖是官家恩典。可我等卻也要自律。」

    徐知常和林靈素,當即維維稱諾。

    好在,不提李民,單是徐知常和林靈素,在這皇宮中,也是有著偌大名頭的。那些通傳的太監,哪個也不敢怠慢。宮門的轉呈事的,呈事的轉近侍的,近侍的轉首領的,七八個太監轉換過來,那消息飛也似的轉到趙佶那裡。

    此時,趙佶本正在作畫。一般的時候,根本不許有人在這個時候打擾他。可徐知常、林靈素加李民的名號,卻是讓那首領太監不敢耽誤。尤其是趙佶原本也估摸著李民這一兩天到。也早就吩咐過了。這首領太監,還是仗著膽子,在趙佶作畫的時候,把李民奉旨來朝拜見的消息給呈報了。

    而這趙佶,也首次在有人打擾他作畫的時候,沒有發火,而是高興的把筆一撂,就大聲說道:「快,快請國師進來。」

    首領太監低著頭,暗中一呲牙。暗喜自己沒犯錯誤。這國師在官家心中,果然地位非凡。別人別說是打擾官家作畫了,就是平常,能有個傳,就已經是不錯了。今天國師來了,官家不僅把畫放下了,還來了一個請字。真是太了不得了。

    這個首領太監倒退出了宮殿之後,心中激動,根本沒讓旁人去傳話,親自小跑著來到宮門,隔著老遠,就對李民喊道:「聖上有旨,有請道德普惠國師入見。」

    隨著,跑到李民近前,躬身給李民施禮道:「咱家拜見國師。聖上有請國師入內。請國師隨咱家來。」

    李民微微一笑,手不帶絲毫煙火氣的從衣袖內遞出一張五十貫的錢引,輕聲說道:「有勞公公帶路了。」

    那首領太監受寵若驚。愣是沒敢收。呆在了那裡。一旁的林靈素雖然自認身份高,看不上首領太監這個級別的。可還是體會著李民的心意說道:「大國師賞給你的,還不趕快接著。」

    此時,林靈素被趙佶封為通真達靈先生,雷霆顯聖國師,為表對李民這個師尊的敬重,卻是把李民稱作了大國師,以示和林靈素的區別。

    那首領太監是個通透的人,當時再次施禮到:「謝大國師恩典。」手腳也麻利的把李民遞出來錢引,飛速的收了起來。就像李民這半年來沒少打賞。給錢都給習慣了,不帶絲毫煙火氣一樣。這個首領太監收錢,卻也是沒少收。

    李民再次微微一笑,卻也沒有在意。反正李民現在就是錢多。給這個太監打賞,卻也沒有指望撈些什麼。只是結個善緣罷了。

    要說,這皇宮實在是大。雖說剛才那些給李民通傳的太監,沒有一個敢耽誤的,幾乎都是小跑著通傳的。這首領太監,更是一路跑過來的。可這一來一回,那就溜溜一個小時。此時,那首領太監給李民領路,自然不敢跑了。可那趙佶在延福宮內,卻也同樣等的心急。很正常,既然李民都等了一個小時的通報,他這教人通傳的,自然也要等上一個小時。何況,李民他們還是走過來的,而不是跑過來的,這自然就更慢了。

    好不容易,趙佶在龍椅上,聽到內侍的太監尖聲喊道:「道德普惠國師入見吶!」

    趙佶當即都坐不住了。直接從龍椅上站起來,向著宮門就走。遠遠的看見李民,當即就欣喜的喊道:「賢弟!想殺我也!」

    李民萬萬沒有想到,趙佶竟然沒有叫他李民的官稱國師,而是叫了他和李民在萬花樓認識的賢弟。李民當即心中一暖,卻也有些動情。這趙佶果然不愧是重情的人,卻是還想著他們在萬花樓結下的交情。

    不過,李民還是抑制住了自身的情感上前施稽手禮說道:「李民拜見聖上。」

    趙佶當即很是不悅的說道:「這裡又非大殿。賢弟莫非忘了我等在萬花樓的交情?莫非還要朕叫你國師不成?」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