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逼上梁山

第5卷 第三十回 小人心態 文 / 問天

    第三十回小人心態

    高俅很震驚!

    高俅很恐慌!

    可相對於震驚和恐慌。高俅更多的是彷徨。

    如此犯忌的事,卻絲毫沒有背著我說。這是什麼意思?難道是暗示我高俅不成?

    沒錯!高俅是一個小人。一個徹徹底底的小人。一朝得意便張狂。剛一上位,就把原先得罪過他的王進整的不亦樂乎。而後,吃空餉,喝兵血,貪贓受賄,作威作福,縱容他那原堂兄弟的過繼兒子欺男霸女,更是壞事做絕。

    可就衝著高俅發跡後,沒少關照過蘇軾的後人,以及提攜過他的劉仲武。就可見高俅卻也是一個知道感恩和回報的人。只是高俅把私利和個人圈子,看的比較重罷了。

    故此,高俅雖然是個壞蛋,是個小人,卻對提拔他的趙佶很忠心。

    可是,高俅又與凌振不同。

    高俅屢次目睹李民的神通,高俅對李民,卻是從根上的深信不疑。早就達到了盲信的地步。很有點被輪子功毒害洗了腦一般。

    如今,高俅更是通過一些渠道,知道蔡京屢次打擊李民不成,卻被李民隨隨便便的派徒弟徐知常進了幾句話,就給扳倒了。高俅卻是如今天底下,絕對迷信李民的頑固份子之一。

    高俅很是相信:若是李民預言他李民有皇帝命。那他李民就肯定是有。而且,高俅也是沒少受李民的恩惠,尤其是李民還給他賜福延後。他高俅能不能有一個好兒子,還指望著李民呢。

    故而,無論是從將來的利益,還是現在的利益,高俅卻是都覺得站在李民一邊的為好。

    所以,高俅對這個站隊問題,很是彷徨。

    好在,高俅彷徨之時,又看到了李民身後的米有才,高俅隨即意識到:李民沒有背著他高俅,可李民同樣也沒有背著那個米有才,那米有才幾個皇宮大內的高手,雖然一個個木訥的很,很不得皇上歡喜。可他們卻實打實的乃是皇上身邊的貼身護衛,自小由宮裡培養出來的,忠誠心,卻是毋須質疑!李民既然沒有背著他,那肯定這事還有蹊蹺。卻是不可輕下判斷。還是等稍後去宮中探聽,探聽風聲再說。

    而就在高俅狐疑不決得時刻。

    梁師成,卻也是大為的疑惑不定。

    米有才被趙佶送給了李民的消息,他如今,卻也是知道了。

    梁師成大恨:我怎麼就沒陪著官家呢?官家怎麼就把那個米有才送人了呢?

    要知道,梁師成雖然在宮中的權勢不小。更是統領了大內密探。可是老趙家對與防範閹亂,卻也是做的很絕。根本不用趙佶特意為之。宮中的宦官,例如梁師成等,那怕就是再討趙佶的歡心和信任,卻也是沒法一家獨大的。就像如今。梁師成雖然在宮中權勢最大。可卻依然還有著一個童貫和楊戩與他分庭抗禮。甚至就連李彥,也只是暫時壓服在他梁師成之下。

    故而,這大內的武監,卻也是一直被梁師成看成是自家的實力。如今四大高手之一的米有才被送了人,梁師成除了心痛之外,也很是懷疑這是不是趙佶在消弱他梁師成的實力。

    而就在這時,卻有人報:「大遼金龍盛會觀禮使耶律大石拜見。」

    梁師成狐疑了一下,最後還是說了一個「請」字。

    而與此同時,蔡京卻也是同樣的狐疑不決。

    不過,與高俅和梁師成不同,蔡京如今的消息,卻是不那麼靈通了。他卻是不知道什麼米有才,或是天主轉世的。

    可蔡京卻也同樣有蔡京的煩惱與疑惑。

    沒辦法,趙佶的聖旨,那就是蔡京煩惱和疑惑的根源

    明日午時,玉清神宵宮,令天下第九與李民弟子黃裳生死比鬥!

    聖旨很簡單。而且,對於蔡京來說,聖旨也沒有什麼可考慮或拒絕的。旨意頒下了,那就是無條件的執行。

    不過,老於政治鬥爭的蔡京,同樣也明白,這就是李民對他蔡京的報復。目的就是要消弱他蔡京最後的憑仗和保護。

    只不過,如此,卻也更讓蔡京疑惑。蔡京很是不解:李民是怎麼知道他身邊有一個天下第九的?

    同時!蔡京對天下第九的信任,也是幾十年建立起來的,絕對不比高俅信任李民差多少。故此,蔡京很是相信,天下第九,既然說了是天下第九,那他就是天下第九。絕對不是什麼人可以輕易戰敗的。

    而且,聖旨中提到的那個黃裳,蔡京也同樣有點印象。貌似很多年前的一個老傢伙,比他蔡京還要大著幾歲,老愛跟他蔡京唱反調,最後讓他蔡京給逼得辭官了。卻與其他那些被他蔡京逼走的官員沒有什麼不同。

    故此,蔡京卻是奇怪了:這麼一個老傢伙,李民可能將他瞬間變成一個高手麼?

    沒辦法,蔡京的情報來源,雖然在他當權的時候,也算靈通。可蔡京卻終究不如那梁師成和大娘那樣,各自有著自家的獨立情報網絡。蔡京只是靠著梁師成和大娘兩個消息來源,以及門下客卿的一些消息渠道,卻是不知黃裳就是曾經暗殺過他,並讓天下第九,自降了一名的高高手。

    所以,蔡京以為沒那個可能。而依著蔡京對趙佶的瞭解,趙佶既然頒下了這道聖旨,這就擺明要犧牲天下第九來給李民出氣,好化解他蔡京與李民恩怨的。若是明天的對決,天下第九輸了,死了,他蔡京再打一下悲情牌。很可能趙佶就此原諒了他。再有著童貫回京的幫襯,也許用不了多久,他蔡京就會被重新啟用。可若是明天的對決,天下第九贏了,李民的人死了。趙佶也絕對會對他蔡京更加的猜疑,同樣趙佶也會就此不在化解他和李民的恩怨,從此徹底倒向李民一邊,很可能就算童貫回京來幫襯他蔡京,他蔡京失了天子的歡心和信任,卻也是同樣無法重新啟用的。

    這對蔡京來說,幾乎就是一個不用考慮的選擇題。

    可問題是,天下第九,同樣對蔡京很重要。誰說壞蛋就沒有感情,沒有朋友。就連董卓死了,還有蔡邕給他哭幾聲呢。何況天下第九跟了他蔡京多少年了?

    從打蔡京在杭州為官,無心中救了這個天下第九。這個天下第九就一直跟著他蔡京。任勞任怨,甘於寂寞。蔡京信任天下第九,遠勝過他那幾個兒子。而且,蔡京也知道,他蔡京缺德事幹了不少,仇家眾多,至今他蔡京還能活的這麼安穩,靠的就是天下第九的保護。若是天下第九死了。蔡京對於他今後還能不能繼續活的這麼安穩,沒有絲毫的把握。

    同時,蔡京雖然絕對相信天下第九的忠心。可蔡京本身就是一個不咋的的人,將心比心,蔡京卻也不敢保證他命令天下第九去送死,天下第九也同樣會絲毫無誤的執行。畢竟,他蔡京以前下的那些類似送死命令,可都是靠著有天下第九的武力保證,以及那些人的家屬親人羈絆,這才能確行無誤的。可如今,天下第九已經是蔡京手下的最高武力了。而且,天下第九除了保護他蔡京,聽從他蔡京的命令之外,就是一心武道。也沒有個什麼親人可羈絆。蔡京用來對付他人的手段,對與這個天下第九,卻是沒用。

    所以,蔡京很疑惑:明天的對決,應該怎麼辦?

    最終,蔡京很是無奈的向陰影中問道:「明天的比武,你看怎麼辦?」

    陰影中,首次沒有回應蔡京的提問。

    時間,就在這紛亂的狐疑中過去。沒有任何人的疑惑或困惑,能夠令世間最公平的時間,產生任何的滯留。

    轉過天來,徐知常和林靈素,早早的就派人把玉清神宵宮的廣場積雪,掃了一個乾淨。而上天,似乎也很湊趣。很難得的給了一個大晴天。卻也讓徐知常和林靈素的佈置,容易了許多。

    近午時分,李民領著黃裳等人,率先來到。不大會兒的工夫。蔡京卻也領著人到了。雖然,蔡京早已知道他和李民之間,已經萬無化解的可能。可蔡京這個老賊,久經政治風雨。卻是知道悲情牌的好處。遠遠的看見李民,蔡京就掙脫了從人的攙扶,搶步上前給李民施禮,哭訴道:「國師恕罪。下官用人不慎,御下不嚴,唐突了國師。下官罪也。所幸國師神通廣大,安好無疾,否則下官萬死難辭其咎。敢請國師念在下官老朽糊塗了,恕罪一二。」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