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逼上梁山

第6卷 第十六回 一擲千金 文 / 問天

    第十六回一擲千金

    「湯隆!那個好賭的痞·子怎麼能和我爹比!」一旁本是跪伏的孫桂,猛地直起身來爆喝道。可還沒等他說一個子午卯酉,那老者孫福已經低喝道:「住口!大老爺問話,那輪得到你來插嘴。」

    那大漢孫桂,當即如聽見貓叫的老鼠一般,隨即軟了下去。低聲應了個是,不敢在開口了。

    李民看的有意思。當即說道:「看來你們卻是知道那個湯隆。卻說來與我聽聽。」

    那老者孫福,當即說道:「是。回大老爺。我孫家與那湯家,都是世代為我大宋軍中打造兵器的匠戶。故識得。不過,我兩家各有所長,卻也說不得誰好誰差。不過,自湯隆父親去世,這大宋軍中的打鐵匠戶,單論鐵匠手藝,卻是沒有能超過我孫家的了。」

    老者說的很含蓄。可當仁不讓的豪情,卻是不減半分。

    李民當即更是高興。要知道,水滸書中,湯隆的戲份並不多。也不是什麼招人待見的角色。李民能記住他,除了湯隆乃是水滸中不多的有特長的人士之外,更主要的是,李民當初看書時,很是鄙視湯隆的為人。這就跟秦檜不是什麼好人,卻也一樣遺臭萬年一樣。

    沒別的,別人上梁山,都是多有所迫。而這個湯隆除了沒什麼事,跟著李逵混上了梁山之外,更把曾經接濟過他的表哥徐寧誑上了梁山。那徐寧,原本可是好好的金槍班教頭。正正經經的大宋武官。卻讓他入了賊。這湯隆豈不是賣友求榮到了極點。

    故此,李民對這個湯隆卻是沒有什麼好感。只是惦記他那鐵匠世家的名頭,如今聽這個老者孫福自稱比湯隆強。自然高興了。

    不過,李民還是順口問了一句:「那湯隆的鐵匠手藝,卻是如何?」

    那個老者孫福剛要作答。卻是被李民止住了。李民隨手點指剛才那個爆起的大漢孫桂道:「你來說。」

    那孫桂偷眼看了一眼他爹孫福。見其老實的跪著,這才毅然說道:「回大老爺。那湯隆就是一個痞·子。好賭不說。還酷酒。我們鐵匠,酒喝多了,連鐵錘都打不穩,還談什麼手藝?也就是糊弄糊弄外行人。根本談不上精品。而且,那廝的人品不好。當初他酷賭,把家業敗了。時不時的就找我們這些相熟的匠戶借錢。我爹看在幾代人共事的交情上。也時常接濟他。可那小子竟然當成了天經地義的了。我等匠戶人家,卻能有幾個餘錢。一日,我爹也手頭不方便,沒有與他,他竟然辱罵我爹,而且仗著練過兩天的功夫,竟然強搶。我出來與他說理,他連我也打了。」

    此時,李民卻是知道:這湯隆的人品,果然不咋地。

    而這時,凌振和陳規,卻早就沒心情聽這些陳芝麻爛谷子的事。當即站了出來,拿出一張圖紙,遞於那老者孫福說道:「這物件,你可造的?」

    那老者孫福,卻是知道高俅派他們來這裡,肯定就是給人造東西來的。而且,他們一家老小,都是軍籍的匠戶,高俅的命令,那就是強制的差事,拒不得的。現今連帶戶籍,全給調到這來了。今後他就是這位大老爺的人了。卻是不敢怠慢。也不站起,就跪在那看起了圖紙。

    李民有些不落忍。叫他們起身,給他們來了一個座。

    那老者孫福,竟然都受寵若驚的推辭了半天,最終才拿屁股尖,坐了點椅子邊。而他那倆兒子。有他老爹在的地方,他們哪裡敢坐著。全都立在了孫福的背後,探頭觀看圖紙。

    李民不僅暗暗感歎:士農工商。這大宋工匠的地位,卻是不高啊。恐怕連大商人都不如。也就比小商販強一些。

    而那老者孫福看了幾眼那張圖紙後,道:「回大老爺,這物件,看著像鼎卻沒有腳,看著像鍾卻沒有耳。小人卻是沒有造過。不過,這東西直上直下的,小人做個模子,用青銅鑄造一個出來,卻也不難。不過,看這尺寸,沒有千八斤的青銅,卻是下不來。這花銷。可是不小啊。」

    這孫福卻是沒瞎說。如今這個時代,流通的,主要還是銅錢。那青銅,那可就是**的錢。千八斤的青銅,光是成本,沒有萬多貫的銅錢,那就下不來。這若是再加上人工,以及損耗,那沒有個兩萬貫,根本下不來。

    故此,屋內眾人,張氏兄弟除外,稍微有些腦子的,只是聽得千八斤的青銅,也頓時為花這麼一大筆錢,做這麼一個不知所謂的東西,很是不值。

    尤其是新來乍到的入雲龍公孫勝,此時還不知道李民的家底,聽聞做這麼一個物件,就花這麼一大筆開銷。更是裂了嘴。要知道,當初公孫勝做的那一票大的,按著這個老頭的說法,最多也就能做個四五個。梁山好漢們造這東西,那是根本不用想了。只是,公孫勝看不懂那個圖紙的物件是什麼,不知道是不是李民要造什麼法器。卻也不好建言。

    而那知道這東西是什麼用的凌振,以及陳規。卻也被這千八斤的青銅報價給震住了。當初他設計時,卻是只求大好,堅固,卻是沒有想什麼成本。如今被這老者孫福一說,卻是想起,上萬貫的成本。手雷都不知道做了多少個了。點燃的地雷和手雷,用凌振隨時搭的炮架發射,卻也費不了多少成本,弱不了多少威力。花這麼多的錢,弄這麼一個傢伙,值嘛?

    凌振和陳規,卻也是猶豫了起來。

    唯有李民,對此卻是毫不猶豫。大炮,貴是貴。甚至在此時,大炮得成本,都遠遠超過了他本身的使用價值。遠沒有凌振臨時用幾根木頭搭建的拋石炮架來的方便,快捷,節省。甚至連射程都不見得如。

    可大炮卻是今後發展的思路。絕不能因為大炮的興造之初,遠不如當今的主流武器成本低廉,功能強大,這就不造了。

    而且,李民打著興建水晶宮的名號,有著趙佶報銷。又在乎什麼錢不錢的?反正這筆錢,不是他李民造了,就是趙佶浪費了。還不如讓他李民拿來做些有用的事。只要大炮成功。別多了,有個幾百門,估計守衛東京,那就安枕無憂。只要東京沒危險。趙佶不害怕,不投降。就算金國兵馬最終打過來又如何?各地勤王的兵馬一回防。絕對能把那些入侵的金兵,包了餃子。

    故此,想的遠,想的高興李民。卻在大家猶豫,驚訝之時,毫不在意的說道:「你等無需在意花銷。青銅,我即日給你等籌辦齊,只要造的好。我重重有賞。到時候,還需要你等做上千百門。哈哈哈……。」

    在李民的大笑聲中,孫福一家三口,齊齊的一陣眩暈。千把百門。那豈不是千八百萬貫?孫福一家三口,卻是平生沒接過這麼大的買賣。

    不過,眩暈之後,這一家三口,卻也認識到了他們這個新主家的實力,實在是雄厚無比。同時,這大手筆,也激發了他們的豪情,令他們興奮無比。一個好的鐵匠,不就是盼著能做一件大工程,傳名萬事麼。只是沒有好的材料,他們卻是不能作出如干將莫邪一般的傳世寶劍。可如今這花費數千萬貫的大手筆,他們雖然不知道這東西是什麼,可他們卻知道,只衝著這錢數,就足以讓他們傳名了。

    故此,他們父子三人的小宇宙,卻也被這大手筆點燃了。隨即隨著李民令王六採購青銅,令孫家父子三人暫時跟著凌振和陳規二人,按他們的要求,鑄造青銅大炮。

    孫家父子三人,當即跟著同樣興奮不已的凌振和陳規,興沖沖的尋找場地去了。

    沒錯,就是尋找場地。

    李民這裡可是住人的,修煉的。日夜聽他們打鐵,那像話麼。不僅是他們,就連凌振和陳規他們的工作場地,也是在二龍山的另側山谷裡。畢竟那炮彈、火藥,地雷的製作,也是一個危險工作不是。這些東西,卻是不能安置在住人的地方。

    何況,這孫家父子三人,打鐵開爐,那也是有講究的,活水,高地,也是勘測的。只是,即使他們的工作場所在偏僻,可有著李民的重視,其護衛的嚴謹,卻也是一流的。

    而李民安置了孫氏父子三人之後,卻是隨即想打鐵趁熱,把岳飛這小孩,也徹底安置妥了。不過,這一回,李民想到岳飛的不好忽悠,卻是沒把岳飛叫到眾人跟前。而是讓眾人散了。單獨叫岳飛到他李民的書房相談。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