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逼上梁山

第8卷 第六回 岳飛初獻策 文 / 問天

    第六回岳飛初獻策

    就這樣也想破開青州城?

    用著單筒望遠鏡,遠遠觀察著梁山人等包圍青州城的李民。暗暗的腹誹著。

    雖說李民沒上過軍事學校,可也總看過不少小說,來到這個時代,真刀真槍的也幹過不少陣仗了。李民真的很難想像,單憑梁山宋江這兩萬多的兵馬,即沒有沖城車,又沒有井欄的,卻是如何能破開城高牆厚的青州?

    難道就憑槍捅拳頭砸麼?

    好在,宋江還真沒有這麼傻逼。不過,他在城下罵陣,好大一塊敞亮地上,三四十個粗脖子大漢,散漫的站成一流,整齊劃一的喊著口號,大聲叫罵著。

    李民很好氣,如此就能把人罵出來麼?

    不過,有一點,李民還是比較欣賞宋江的。宋江很會抓機會。他竟趁著青州城四門緊閉的時候,大模大樣的派出嘍囉,逕直的把那些城外的莊稼,割了回去。很好!很強大。單憑這些城外的莊稼,梁山這會的收穫就是不少。

    也許,宋江此行的目的,就是為了這些秋收的莊稼吧?李民心裡暗暗打了一個問號。

    不過,這卻與李民沒什麼關係了。李民此行的目的,就是為了滅了宋江這股梁山的兵馬來的。

    此次,李民聽說了宋江帶了兩萬多的兵馬,已經包圍了青州城,連他李民手下的楊志等人都圍困住了。李民除了留下了魯雄,張青、孫二娘,張山,武大郎等人領著工程隊和見習弟子看守二龍山之外,幾乎把老家的所有兵馬都帶來。連他那徒弟王文卿,以及岳飛都帶來了。

    不過,李民卻合了鄭鵬的想法,並不準備在這個時候就把大炮給亮出來。主力卻還是林沖訓練的二百弓騎,以及這會從蒙古帶回來的那些家奴護衛組成的二百蒙古游騎。分別由林沖和劉錡帶領。其他的,則是那些武館弟子組成的六百步兵方陣。總共合成了一千兵馬。

    而此時,同樣觀看完陣形的周侗,很是寶貝的把那李民送他的單筒望遠鏡收好,而後笑瞇瞇的考校著徒弟的問道:「徒兒們,你等看過,以為咱們應如何打?」

    李民聞聽,真是不得不承認,這周侗還真是屬於特級教師一流的,真是無時無刻不惦記著教育徒弟。

    而周侗的話音剛落,一個黑壯的大個子就高聲說道:「師傅,這還考我們。就梁山那一幫烏合之眾,紮營也不見個章法,既不是梅花,也不是八卦,稀稀拉拉的,連個崗哨都少。若是弟子領兵,只需二百健卒,趁夜闖營,點上幾把大火,定可燒得他們大亂。我在趁亂一殺,引得他們分不清敵我,自相殘殺,必定殺得他們大敗。」

    這黑大個子小孩,李民卻是知道,正是比那岳飛還大幾歲的兄弟牛皋。不過,如今看來,這牛皋不僅是赫赫有名的福將,恐怕他這福將的根本,更在於他那膽大心細的頭腦。

    而這牛皋說完,旁邊立有幾個小孩當即認同道:「二哥說的不錯。」

    另有一高瘦小孩補充道:「二哥說的雖然不錯,可卻也過於簡單了。此等戰法,全是推算,少了些應變的機智,若有一處不妥,兩百健卒身陷兩萬兵馬的敵營中,卻是有去無回。故此,我覺得,若是二哥領兩百健卒入敵營放火。卻還需要兩百健卒在營外策應,一待敵營火起,立時裡應外合的掩殺,如此才能讓敵軍混亂之下,不知有多少的兵馬襲營,這樣才能讓敵軍因恐而慌,因慌而懼,進而不戰自亂,大敗矣。」

    這個小孩,李民也同樣有印象,卻正是張山之子,張遠。沒想到,只是經周侗一訓練,這頭腦卻並不比牛皋差多少。可見時代人,並不是能力有多低,而是實在是接受教育的機會少啊。

    而張遠說完,也同樣立時有幾個小孩稱讚:「七哥好謀略。正是如此。」

    這到不錯,張遠這小孩竟然也排在了岳飛兄弟一輩。

    周侗微笑不語,只是望向岳飛道:「飛兒,你怎麼說?」

    岳飛很是規矩的拱手說道:「回師傅。徒兒以為,不可冒然襲營。所謂:城低防水淹,安營防夜襲。此乃通理。就算那梁山的賊首不曉兵法,不知此理,可徒兒卻曉得那賊營之中的秦明,原本乃是這青州指揮司兵馬統制,那新投梁山的魏定國與單廷硅,也同樣是我朝大將。此等人,又如何不曉的安營之法?」

    說道這裡,岳飛言語一頓。看了牛皋和張遠一眼。牛皋和張遠,當即都嘿嘿一笑的躲閃了岳飛的目光。岳飛這才面對周侗說道:「故此,弟子仔細觀看了一下敵營。又想弟子要破青州城如何才能攻破。依弟子想:梁山兵馬雖有兩萬之眾,更招降了部分烈火軍和玄水軍,合起來有兩萬二三的兵馬。可這些兵馬,連徹底包圍住青州的四門都有所兵力不足。強攻青州城,那就更是兵力不足了。若破青州城,也就只有長期圍困,使得青州城內糧草消耗殆盡,無糧以用,這才能攻破青州城。可這卻是兩國交戰所用之策。這梁山本是強人,就算能一時圍困州城,可時日久了,且不說他自身的糧草可有供應,單是朝廷大軍前來就應。這些梁山的強人,也是承受不了。故此,我若是梁山強人,就就會想法速戰速決。而速戰之法,無外乎是靠秦明和那魏定國都曾是青州的官人,還有眾多親信留在青州,可以裡應外合,趁夜開開城門,一舉破城。又或者誆出城內兵力,於城外滅之,而後,或是尾隨敗兵趁機攻城,或是等城內無兵,自然可以輕易破城。只是,前一法,雖然那秦明和魏定國都曾是青州官人,可只看慕容知府在秦明叛敵後,就斬殺了秦明一家,更調了魏定國這個外地將軍來青州執掌兵權,就可見這慕容知府對秦明防範的森嚴,想來秦明應無親信還可開開城門,供梁山攻破青州城。故此,也就剩下誆騙守軍出城襲營一途。

    而今,徒兒看那梁山賊寇,日間以賊人罵陣,激怒城內守軍,陣營更扎的散亂,沒有章法,示敵以弱。想來必是此策。而且,徒兒還看到,那梁山的營盤,雖然扎的沒有章法,而且那些割回來的麥草,也徑直堆放在了營外。可那些堆放在營外的,卻都是打過谷的乾草,而且一堆堆的,看似散亂,卻徹底封死了敵營的通道,只需一把火,就可讓大火包圍整個營盤。而營盤之內更有火道,卻可安然通往營外。想來,那投敵的魏定國,人稱神火將軍,此陣應是出自他的手筆,若是有人闖營,卻是不用我們放火,那些賊人自家就一把火封了營盤道路,自家趁機從火道退出營盤,進而反包圍了襲營兵馬。」

    聽到這裡,那牛皋和張遠都有些臉紅,而周侗則是滿意的點頭。而李民則是汗顏,因為他發覺,他那點水準,也就是跟牛皋一個水平的。若是他李民領兵,卻是要中了宋江的計策。

    而這時,岳飛已經歸納總結道:「所以,以徒兒見,我等只需派人佯攻,放火點燃了他營外草堆,並作出聲勢攻打他營盤的樣子,那些賊人必然會按著事先計劃好的方案,沿著火道撤出營盤,意圖反包圍襲營的兵馬。而他們不知我師尊有寶物望遠鏡,早把他們營內的火道看個清楚。咱們正好在他們的火道出口,埋伏兵馬,只待他們一撤出,就以弓箭襲殺。那些梁山賊人,終究不是正規軍,卻是沒有多少衣甲防禦箭矢的。只要佈置得當,必然大量傷亡。而後,由林統制和劉統領,各自領騎兵飛射,必可殺的他們大敗。」

    李民和周侗,全都對岳飛觀察入微,將計就計,很是讚賞。而且,周侗鼓勵了牛皋和張遠。更點醒他們要多看,多想。牛皋和張遠也很是興奮。這樣李民越發覺得周侗這個老傢伙不愧是一個特級教師了。

    而剩下的,如今岳飛都把梁山布營的用意說了一個**,問題自然簡單了。若說玩火,雖然是那神火將軍魏定國的強項。可李民這邊卻也不差。李民雖然有保留的沒帶大炮來。可凌振卻是帶來了。凌振的風火炮,正是放火的好東西。

    當下,李民就安排了林沖率兩百弓騎,劉錡率兩百蒙古游騎,埋伏在了火道出口處,派凌振架設風火炮準備晚上應用,反正敵方的營盤那麼大,而李民也不求精準打擊,卻是不用凌振試炮了。

    最後安排了周通和李忠,領兵一百,多打旗號,佯裝放火襲營的大部隊。李民親率本部,領著魯智深、公孫勝等人接應,掩殺。

    正所謂:謀事在人,成事在天。一切佈置妥當,就等夜幕降臨的大戰看分曉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