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逼上梁山

第8卷 第十九回 傳教 文 / 問天

    第十九回傳教

    上兵伐謀。

    宗澤這老頭,在肯定了李民不是為了奪取塞外兵力篡謀大宋江山之後。對與李民意圖征服蒙古各部,而後借用蒙人對付金人、遼人的構想。不僅不牴觸,而且還很興奮。

    要知道他宗澤文武全才,可這大半輩子一直操勞與民政的瑣事不說,更被大宋的眾多權奸掣肘,根本使不開手腳。如今雖然年紀大了些,可自幼習武練出來的身板,冷不定這麼一沒事幹的半監禁,還真渾身不得勁。這到塞外用著李民的私兵,全無掣肘的馳騁,光是想,就讓這五十多歲的半小老頭忍不住渾身熱血沸騰,再次煥發了青春。

    而看著宗澤那興奮的雙目,與宗澤交往多年的周侗,早已瞭然於心。也是忍不住的激動。要知道,周侗可是比宗澤更純粹的武將,而他更在京師的御拳館閒置了多年,那憋得勁更是勝過宗澤幾倍。尤其是在塞外打韃子,更是與國與民有利之事,周侗怎麼能不興奮。

    而這兩個老頭的興奮勁上來了,可就輪到李民鬱悶了。

    那宗澤還差點,可那周侗代為李民管理過一段二龍山,那對李民的軍事實力,簡直比李民自身還清楚。二話沒說,就點了將,除了要李民的二百弓騎,兩百重步兵的拳館弟子,更獅子大開口的讓李民為其配備五千手雷,一萬地雷。並準備帶著林沖和武松一同走。

    而那宗澤雖然不如周侗哪般瞭解李民的傢俬,可是前不久,宗澤卻是感受到了李民那兩百蒙古家奴的彪悍,於是借口去蒙古草原,需要當地的人輔助,這才能更好的治理地方。徵調部隊。卻是要求李民把他手下的那點蒙古家奴,全都給他使用。

    李民這個鬱悶啊:就這麼點家當,全給你們倆帶走了,我還玩什麼?那還不如我自己領兵去呢。

    李民當即堅定的搖頭拒絕道:「二位老師且住!你們的這些要求,我是一個也不能答應的。」

    周侗和李民的關係比較近,當即怒沖沖的站起來,跨步到李民跟前,倚老賣老的板臉說道:「你這娃娃太不厚道。那塞外苦寒之地,豈是好玩的。你娃娃一句話,就把我們這兩個半截入土的老傢伙打發了出去。我們這倆老傢伙為了你小娃娃,二話沒說的應了。如今帶些人馬,也是為了完成你的囑托。你卻這般說話,莫非,你還準備讓我們兩個老傢伙還空著手去不成?這買賣做不得,不去了。不去了。」

    李民當即苦笑不得,很是懷疑自己是不是一開始就選錯了人。就這倆老頭,還沒二話的就應了?就在剛才,若不是我李民應變得當,你們倆老頭還不把我圍毆了。

    可李民雖這樣想,但且不說這倆老頭,老當益壯,經驗豐富,正是開荒牛的不二人選。單是看那周侗雖然滿嘴說著不去了,不去了,可一雙眼卻直勾勾的盯著他李民,恐怕他李民若是真接了這個茬兒,這個老頭非得跟他李民翻臉不成。

    李民無奈的說道:「二位老師莫急。且聽我說。」

    那周侗雖然叫得歡,可終究是裝的,內心還是很珍惜這個機會的。故此,雖然聽李民又要白忽有些頭疼心虛,可還是很給面子的坐了下來。可內心卻抱定了:這會絕對不能讓這小子再把我忽悠住了。漫天要價,就地還錢。怎麼的也得保住一半。

    而李民雖然沒看出來這周侗還沒還價,就已經有些虛了。可是,李民此次的計劃,本就有著置換兵力,外帶練兵的想法。卻是如何還能把已經練出來的兵丁扔去蒙古大草原去消耗。

    故此,李民卻是心平氣和的說道:「我此次請二位老師前往塞外,卻是不打算給二位老師帶兵。」

    說道這裡,李民眼看周侗又要起來,連忙再次虛按,止住周侗說道:「周老且聽我把話說完。」

    周侗卻是不理,怒道:「不帶兵怎麼去征服草原各部?我大宋數十次興兵,每次出兵數十萬,都沒征服過草原各部。此次,雖說只是去打一些小部落,可沒兵怎麼成?就是這幾百人,也是不夠!」

    一旁的宗澤雖然也很是鬱悶,可他卻覺得李民既然都想出這等謀略,不可能就這麼混蛋的讓他們兩個老頭光桿的去統一蒙古,那也實在是太瞧得起他們兩個老頭了。故此,宗澤卻是說道:「賢弟,且聽國師說完。」

    那周侗雖然是一代宗師,御拳館的天朝奉,很有脾氣,可平生最服宗澤,當下氣哼哼的重新坐下。

    李民這才接著說道:「多謝宗老。」道:「周老莫急。我問你,就算我把你要的兵,都給你了。你就真的能統一草原各部了?」

    周侗卻是一愣。雖然他剛才的熱情很高。可真要問起來,那還真是只能盡人事,聽天命了。除非那些小部落全都傻到了極點,一個個的坐等著他打,再有著李民安排的內線指路,並有著李民源源不斷的補充兵力,如此花上一二十年,或許能實現李民的計劃。可李民顯然不可能源源不絕的給他補充兵力,更不可能等上一二十年。即使李民等得起,恐怕他周侗也老死了。

    故此,周侗卻是沒話了。而周侗沒話,那李民的話卻都等著呢。

    李民道:「據我塞外親眼所看。蒙古各部,雖然弓箭不如我大宋精良。可卻全民皆兵。無分男女老幼,皆可上馬作戰。戰鬥時,更是悍不畏死。騎術更是精良。即使我手下的弓騎兵,雖能正面對抗同等數量的蒙古游騎,可卻也是追擊他們不得。游射下去,弓箭用盡,即使同等兵力,也恐難敵。而除弓騎外,步兵更是箭靶,日夜騷擾下,不日即可令部隊疲於應對,軍心崩潰。帶的兵馬再多,如何能勝?」

    李民此問,別說周侗無語了,就是宗澤也沒話了。大宋開國至今,雖然還沒有與蒙古正式交過手,可與遼與西夏,以及吐番,那可是沒少打交道了。只是,大宋雖然歷次戰鬥,都是勝多拜少,可步兵的速度擺在那裡,每次勝利,幾乎都是擊潰戰,除了利用地形,引敵進了埋伏圈的幾次之外,卻是沒有一次殲滅戰。傷不得番邦的元氣。反倒是大宋只要戰敗,那幾乎就是殲滅戰,大量的俘虜都被人家掠奪走。元氣大傷。這已經是老問題了,根本就沒法解決。

    故此,周侗和宗澤,這會卻是專注的看著李民,真真正正的老實聽著李民講話,準備看看李民有什麼高見。

    而李民卻是輕輕鬆鬆的做下結論道:「其實,就像剛才周老說的一樣,朝廷數十次征討,每次數十萬的兵馬都不能征服草原各部。二位老師帶幾百兵和不帶兵,卻也是沒有什麼區別的。與其帶兵引發草原各部的排外敵視,群起而攻之。實不如一個兵都不帶。」

    宗澤和周侗聞聽,相互驚異的對看了一眼。此等說法,在他們,卻是首次聽聞。不過,卻也覺得似乎有理。可若是一個兵都不帶,卻又如何征服草原各部呢?

    這一回,周侗和宗澤卻是不敢質問李民,只是心中實在不解,當下全都疑惑的看著李民。

    李民現在說正事,卻也沒那個閒心賣關子。看這兩個老頭肯聽了。當即繼續說道:「所以,我此次統一草原各部的計劃,卻是要以教化為主,武力為輔。所以,我準備傳教。在草原上建立我神宵教的分支。令草原各部都信奉我的神宵教,進而認同我大宋。」

    宗澤和周侗這倆老頭險些沒被李民說的閃到。征服草原各部,怎麼又跑到傳教去了?可別說,李民的想法,確實很新穎。最少宗澤和周侗都是從來沒有聽過或想過如此開疆擴土的。

    不過,宗澤和周侗也隨即就鬱悶了:這傳教幹我們倆什麼事?我倆也不會啊?

    宗澤當即苦笑道:「國師,我二人可不會傳教。看來您這差事,我們哥倆,確實幹不了啊。」

    李民當即陪笑道:「宗老。您又誤會了。傳教,不過是個說詞。只是讓草原各部,不反感我等,不排斥我等罷了。真正的教化,卻是還需要二位老師待我施以教化。」

    宗澤和周侗又是對視一樣,全都心中一動,暗想:難道他是掛著羊頭賣狗肉?這主意倒是新鮮。可如何做呢?

    宗澤當即正色請教道:「還請國師詳示。」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