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逼上梁山

第10卷 第十三回 三大訂單 文 / 問天

    第十三回三大訂單

    「辟里啪啦!——」

    一陣震耳的鞭炮聲響起,隨之鑼鼓喧天。兩隊搖頭擺尾的彩獅,跳躍的爭獻祥瑞。

    李民很高興,真的很高興。大宋第一家商會,就在他李民的手裡成立了。

    慕容格也同樣很高興。他慕容格可是這南北商會,江南總會的總商啊。慕容格似乎看到了無數家商會隨之成立,一個個兵站隱於商會之中,隨著他慕容格的一聲呼喝,揭竿而起,重複他慕容家大燕國的輝煌。

    而除了李民和慕容格,今日加盟江南商會的眾多江南商家,富翁。也是同樣的很高興。雖說這大宋在王安石之後,收回了許多對商人的限制,可蔡京的茶引法,鹽引法等等,對眾多商家的剝削,還是很重的。眾商人上書無門,如今有了一個大宋國師,一個大宋國丈聯手成立的商會給他們撐腰。他們似乎看到了通行全國,日進斗金的美景。

    而某些志向遠大的商家,更是充滿了昂揚的鬥志。

    要知道,這商會可是實行積分值的,凡是在商會中買賣一千貫的貨物,就能得到一個商會的信用積分。

    這商會信用積分,那就是商人的信用。誰的資本雄厚,誰的信用好,那就是一目瞭然。

    而且,更能以每十個積分,能用來換取一次購買國師大人煉製的寶鏡,寶珠機會。那可是國師大人煉製的寶物。祛邪鎮宅。有錢都是買不到的。

    而除此之外,還可用來選舉總商。

    這總商每兩年選舉一次。到時候,就可以用商會的信用積分換取選票。十個信用積分一張選票,他們這些大商家,一次大宗的交易就能大道十幾萬貫。若是成交的數量多了,憑這些白落的信用積分,他們這些大商家,坐一坐總商,也不是沒有可能。

    商人不能科考,沒有恩典,不能為官,若真是坐上了總商。利益不利益,先放在一邊,光是這份榮耀,那就是給祖宗增光啊。

    故此,這些身家百萬貫之上的蘇杭大商人,無不興奮的卯足了勁。

    唯一有點不高興的,也許就是朱勉了。

    朱勉也是商人起家。靠著蔡京的門路以及趙佶的恩典當了官,那腦子可是靈活的很。只是一聽李民和慕容格講述的這個商會,立馬就斷定了這商會的前景無限。只可惜,這商會卻是李民和慕容格聯手辦的。朱勉不僅不能吃下這個新興的商會,甚至連要點好處都不敢。朱勉自然有些鬱悶了。

    不過,朱勉卻是知道輕重。憑他東南防禦使的實權,這江南的珍寶,足夠他撈的了,卻是沒有必要因為一個新興的商會,惡了李民和慕容格。只要能借此跟李民和慕容格套上關係,那就是大便宜了。

    故此,朱勉卻也是滿臉真誠的笑。

    而剪綵過後,眾人入內開席。席間,李民為了湊興,同時也是為了聚攏人氣,站起身形,高聲說道:「眾位同志,本商會此次成立。本尊甚喜。在此,本尊就先下三個訂單。以賀咱們商會生意興旺。」

    「這一,本尊以官價高一成的價格,長期收購硫磺。若是送到本尊的青州二龍山,本尊願以官價的一點五倍收購。補償大家的路費。」

    李民剛說到這裡,底下那些商人,當即就互相的竊竊私語起來。

    有不明白的就問身邊人道:「劉兄,這硫磺可是有什麼用?國師收他幹什麼?」

    那劉兄卻也只是一個小商人,卻也不懂,當即搖頭說道:「我也不太明白。」

    而一旁明白的,則當即顯擺的說道:「你這兩人怎麼連硫磺都不知道。那硫磺可是煉丹的寶貝。咱們國師什麼人?那可是神宵教的二教主,當世的活神仙。自然要用到這硫磺了。」

    那兩個不知道的,當即一陣臉紅,而旁邊感興趣的,就隨口問道:「硫磺是好東西。可那也得知道哪賣的才成。你知道麼?」

    這會,那個大明白,卻也是卡殼了。畢竟如今的消息閉塞。能知道硫磺是什麼已經是不錯了,那產的,那的好,什麼價格,多大的利潤。不是專業人士,卻是說不出來的。而且,就是專業人士知道,那也是不會隨口告知他人的。

    可這個時候,李民卻是很大度的直接說道:「這硫磺盛產於琉球。本商會有其路線產地標明,只需一個商會信用積分,就可查知。」

    底下那些小商人,當時就是一陣鼓掌。連哪有,怎麼走都告知,更是高價長期收購,這分明就是給大家送錢。只要肯於運輸這一趟,那絕對是有賺無賠啊。

    甚至就連那些大商家,也是勃然心動。

    而這時,李民卻又高聲說道:「除了這硫磺,本尊還要長期收購橡膠。這橡膠在那南洋島,同樣有大量產出。而且,本尊除了長期收購橡膠之外,若是有人能從南洋把那橡膠樹移植回我朝種植成功,本尊還要獎勵他一百萬貫的賞錢。以及一個六品的提點神宵殿知事郎。」

    李民此言一出,底下的反響更是熱烈,無論是那一百萬貫的賞銀,還是六品的官位,對這些商人來說,那都是不小的引誘。當下,卻是個頂個的都琢磨下南洋移植橡膠樹了。

    李民面對底下眾商人的反應,很是滿意。李民這兩大訂單,其用意,也就是在此。要知道,李民完全可以自行組建船隊採購。可如此一來,李民除了少些開支,以及獲得更大的利潤之外,卻是於全民無用。

    要知道,如今的大宋,雖然說得上是海運發達,可更多的是近海商販。也就是走走蘇杭到登州的國內貿易。

    沒辦法,中國地大物博,只是國內的海運貿易,就足以滿足這些沿海的商販了。那些遠洋來,更多的卻是胡商。而李民這兩大訂單,一個在口木、琉球,一個在南洋,卻是都比近海遠些,可又沒出這些商人離家的底線。正好激勵他們海外行商。

    而且,他們為李民採購硫磺和橡膠,也絕不可能空手去,等他們把大宋的瓷器,絲綢乃至李民如今的玻璃製品也販運了去,賺到更多的金錢,相信也必能培養出他們更多的海外貿易的熱情。

    故此,李民卻是讓利於民。算是以資鼓勵沿海百姓出海行商,開脫視野了。

    而李民看眾多商人如此熱情,更是藉機說道:「為了促進本商會成員的內部交流,本尊還要長期收購各種器械的革新,以及獨到生產工藝。其革新或手藝,可以一次買斷給本商會,由本商會推廣,也可以申請商會保護,獨家生產五年,五年後,再有本商會推廣。」

    李民此時卻是缺少科技人才,更是缺少科技積累,暫時還不能進行基本科學歸類以及總結。卻是準備先來一個科技激勵制度。一個是給科技人員來條生活出路,另一個也能進行一些科技積累。

    不過,李民此言一出,底下的反應,卻是沒有李民預想中的那麼激烈了。要知道,如今這些人,卻還是處在挾技自珍的觀念中。不論什麼獨門秘技,那都是傳子不傳徒。傳媳不傳女的。李民要收購他們的獨門手藝,自然是沒人願意了。

    不過,好歹這些人多是商人,也是習慣用錢來交易,更有共享商會秘技的想法,卻也是沒讓李民這一長期訂購冷場。

    李民雖然微有不快,可也總算是皆大歡喜的大圓滿。

    而且,商會成立過後,更讓李民歡喜的是,李綱當晚帶了七個學子來見李民。

    這七個學子,那在蘇杭,雖然談不上風流才子,可卻也算是赫赫有名。他們的有名,全都建立在為百姓鳴不平,替百姓寫狀子,打官司上。

    李民一見之下,當即大喜。要知道,若真只是風流才子,不管他多大的才情,李民還真看不上。李民卻是不需要那只能吟詩作對的才子。那樣的人,趙佶欣賞。李民這個務實的,卻是不需要。

    而這些學子,確實是個頂個的熱血書生。絕對不是那種腐儒。很是有為民為國的志向。與李民一番談話過後,都是毫不遲疑的拜入神宵教。立時由書生轉為了道士。卻是填補了李民神宵教人手不足的缺。

    而且,這還是頭一批,只是李綱在蘇州交往的幾個士子罷了。等李民把李綱正式要到身邊,讓李綱騰出身子來,絕對可以預見,大筆的賢才會源源不斷的補充進李民的神宵教。李民只是想,就會發自內心的歡喜。

    而隨後,等武大郎等人到了之後,李民隨即安排了武大郎等人與慕容格合作,採購船隻,販運茶葉。而李民則帶著剩餘的人手,趕往仙居參加英雄擂,看看還能有什麼額外的收穫沒有。

    不過,就算沒有。李民也不會在乎。

    確實,此行南下,就算李民即將趕赴的英雄擂沒有什麼收穫,單憑此次姑蘇一行。就已經收穫不小了。且不說李綱,石寶這兩大良才。單是李綱跟隨李民之後,隨即就又給李民推薦了程旭,朱烈等七名學子,那就是不小的收穫。那就更別提還整治了神宵教內部,以及成立南北商會的江南總會了。

    當然,那麼多人參加的英雄擂,李民卻也不信他什麼收穫都沒有。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