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逼上梁山

第10卷 第十五回 挖人失敗 文 / 問天

    第十五回挖人失敗

    這、這、這個傢伙怎麼會有這個好東西呢?

    李民看著眼前的寶物,真是無語了。

    若是這王海送些別的,哪怕是價值再高,那也絕對不可能超過蘇州朱勉送給李民的厚禮。李民也更不可能動心。可王海這套寶貝一送,李民卻還真是動心了。

    甚至!就連王海,也能從一貫不喜形於色的李民臉上看出點端詳,歡喜的奉承道:「國師大人,這寶貝乃是我先祖所留。我家世代相傳。只是我父與我,都不是這方面的料,卻是辜負了先祖他老人家的遺蔭。今幸逢國師大人到此,以國師大人的神通,必定不辜負此寶貝。」

    李民此時,越看越喜。卻是已經早忘了王海還在一旁。何況,在李民看來,王海的過錯,也不過就是一個口誤。而且這還肯定是中間人傳話造成的過錯,跟本也算不得什麼。自然是更不在意。只是一連個勁稱好。

    王海看李民果真歡喜。心中踏實了半截,趁勢躬身施禮賠罪道:「國師大人恕罪啊。」

    李民正自全心觀看寶物。被王海冷不丁這麼一手,頓時弄得一愣。這才回味其這獻寶的人還沒走呢。李民收斂了心神。歡喜的笑道:「王大人,不過是一時口誤。本尊又不是執掌刑責的官員。不必擔心。本尊不是那多嘴多事之人。」

    王海聽李民之言,卻是有些明白自己和李民可能都有些誤會了。不過,這可是一個難得機會,難得國師大人對自己獻上的寶物滿意。此時不趁機化解與神宵教的恩怨,日後國師想起來,今天這番心血不是都白費了。

    故此,王海依舊佯作悔過裝,對李民拜道:「國師大人。下官有罪。前日,有您神宵教教徒——崔道長,奉姑蘇神宵殿法碟,來我仙居建那神宵觀。此事本是朝廷讚許之事,下官本該全力配合。只是朝廷並無特派的銀錢,也無特許的公文,下官實不敢強加於民,只能從縣裡閒散的銀錢中撥出一點,蓋了一間小點的道觀,卻是不太合崔道長的意。」

    李民一聽,卻也是沒怎麼在意,反而對這個王海高看了一眼。要知道,據李綱所說,這神宵教到各個地方建立道觀,那都是狐假虎威,責令當地官府修蓋的。而每一個地方官府,那也都是上趕著配合,全力巴及的。這王海雖然沒有斷然拒絕,可卻有所底線。這已經是一個難得的好官了。

    李民還真想不到,眼前這麼一個貌似膽小的官員,竟然還這麼有骨氣。李民忍不住多看了王海一眼。

    可這一看之下,看著眼前這王海一心賠罪,都快把腦袋低到地面上的樣子。李民卻又忍不住懷疑,是不是自己想錯了。

    不過,不管怎麼說,不剝削百姓修建道觀,這事怎麼也不算是錯事。何況人家王海為此還送了這寶貝來。李民當下安慰道:「王大人,毋需介懷。本教傳道,本就沒有驚擾地方的意思。只是官家恩旨。又有些新投本教的教徒,沒有完全領會了本教的真意。這才有些逾越之處。此事,算不得王大人的錯。就算王大人不說。日後本尊知道了,也是要責罰他的。稍後,本尊命人傳他來給王大人賠罪。」

    王海還真沒想到李民竟然會這麼處置。可是李民最後的那句,卻讓王海很有些不好意思。

    王海當即有些吶吶的說道:「國,國師大,大人。這賠罪就不必要了。下,下官還要給您告個罪。您那崔道人,被下官趕跑了。」

    李民一聽,當即愣了。李民還真沒想到,面前這個一副膽小鬼樣子的王海,竟然敢把他神宵教下派的道人給趕跑了。這得多大的膽子?

    李民情不自禁有些懷疑這個王海是不是一個扮豬吃老虎的高手。

    而且,雖然說,這首批的神宵教外放道人,都是徐知常和林靈素隨便選派出來的,李民對這些道人的行徑和品德並不怎麼滿意。可是,再怎麼說,這些人卻也是代表著神宵教。他李民自家人處置,那是一回事,擱給外人處置,那就又是一回事。何況這還是讓人給趕跑了,這一下在當地百信中威信掃地,今後還怎麼派人來此獲得當地百信的信任。

    故此,李民當即把臉沉下來了,冷著臉說道:「王大人,本尊這神宵教,雖然算不得什麼千古大教。可本尊神宵教供奉的誰,大教主又是何人,想來王大人也應有些耳聞。應知,修道之人,領法碟,跳出俗世,即犯凡俗之罪,也應先由我教量罪開革之後,而後刑之。莫非王大人以為本尊之神宵教就沒有一個章程了,還是說王大人以為本尊的神宵教乃是一個藏污納垢的邪教,當今的官家乃是一個邪教教主?」

    李民這話,卻是真的把這王海給嚇住了。王海就是天大的膽子,也決不敢說當今的官家趙佶就是一個邪教教主啊。何況這王海更不是膽大包天之人。

    王海當即連連鞠躬賠罪道:「國師恕罪,國師恕罪。下官絕無此意。下官絕無此意。」

    李民見此,不禁也是微微一歎。要知道,李民卻也是知道自己這頭一批神宵教的外放人員,沒經自己親自把關,由著那徐知常和林靈素經手,確是問題很大,這王海若真是為了百姓而敢把神宵教的教徒趕跑,這不禁應該沒罪,而且應該有功。

    只是,這王海怎麼看,怎麼不想一個很是清廉的正氣官員。就這麼樣一個官員,卻愣是敢把他李民神宵教外放的道人給趕跑了。李民卻是又如何能夠甘心。

    不過,見那王海一派誠惶誠恐的樣子,而且這事八成也怨不得王海,李民卻也不是那種為了面子趕盡殺絕的狠人。

    李民只得無奈的苦笑道:「算了。你且說說此事為何。若是你有理。本尊的神宵教,卻也不是蠻不講理之所。」

    王海連忙說道:「回國師,這崔道人卻也沒犯什麼大的罪過。只是他在我縣入主了神宵觀之後,卻是廣收教徒。更在本縣各鄉村,選派匪類擔任香頭。那些香頭,呼嘯聚眾,爭田霸水,卻是讓本縣很多百姓受了欺壓。而且,那些香頭仗了神宵觀的勢力,更時有欺男霸女的惡行,百姓不堪其擾,全都狀告到了本縣這裡。本縣一縣父母官,安民有責,實不能坐視,天地可鑒,本縣卻是屢次勸過崔道人了,可他卻是不聽。本縣無奈。只得把他趕走,抓了那些香頭看押。還請國師海涵。」

    李民這個鬱悶啊。被人當面的說不是,那能好麼。不過,這事還真是怨不得這個王海。如今李民算是明白了,王海這傢伙,雖然可能不算是什麼清官,膽子也不大,可卻是有著一定的道德底線。觸及到了那條底線,這種人卻是比一般的人,更是膽大。

    此時,李民不僅不怪這個王海,甚至還有心收了他。

    李民當即笑道:「王大人,此事非你之過。本尊此來,卻也是有心查處本教的那些不法之徒。如今,這蘇州的神宵殿,本尊已經查處換人主持了。這江南所屬的各州縣道觀,也會隨即清整。此地,就權當你替本尊查處了。日後本尊再派他人與王大人合作就是。到時,若是王大人還覺得本教道人不法,本尊許你,儘管驅逐就是。」

    王海一聽,連聲不敢。李民安慰了一下,隨即說道:「難得王大人身在俗世,卻還有一顆赤誠之心。本尊必當在官家面前保舉王大人。」

    李民雖然沒有明說要拉攏這個王海,可官場的規矩,若是某人保舉了某人高昇,這被保舉之人,自然而然的也就打上了某人的派系印記。只要王海接受李民的保薦,王海不用聲張,那也絕對在朝廷上算是李民這一派系的人了。

    王海雖然膽小,可對這一點,卻也還是很明白的。當即婉拒道:「謝過國師大人厚愛。只是下官福薄,閒散慣了,在這仙居當個清閒的父母官,已是能力之極,卻是不敢勞國師舉薦,誤了國師臉面。」

    李民聞聽,微微著惱,可隨即卻又覺得這王海此言,卻是與他李民當初當個維修組長的心態一般。一時緬懷,卻也不想逼了了他。當即將此事笑過。反正,有著李綱打理今後的人才網絡,有的是熱血壯志之人出頭,又何必難為一個只想過安閒生活的人呢。

    李民隨即打發走了王海,欣喜的觀賞起王海送來的寶物。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