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逼上梁山

第10卷 第十八回 大魚出現 文 / 問天

    第十八回大魚出現

    呂師囊很鬱悶。真的很鬱悶!

    呂師囊萬萬沒想到這個堂堂的大國師李民,竟然在收不了他呂師囊的情況下,堂而皇之的來他呂師囊地盤挖人。

    可呂師囊對此卻也是毫無辦法。

    畢竟,這些江湖人都是自由人,李民也沒有動粗。而他呂師囊為摩尼教拉人,能給的,也不過是一些金錢,以及摩尼教內的一些權力地位,以及江湖名望罷了。可他摩尼教能給的,李民都能給不說,還能給個前程。

    要知道,江湖人也是人啊。這個時代的人,除了極少數,那就沒有不想光宗耀祖,不想當官的人。說不想,那只是沒有機會罷了。當然,也不是說這世上就沒有真正清高的隱士,不喜張揚的高人,這種人在中華的底蘊文化下,不是沒有;可這種人,那也根本不會來湊這個英雄擂的熱鬧。

    即有張揚顯名之心,又怎可逃出名利引誘?

    而且,江湖人好名,好面子,更在利益之上。士農工商,傳統的官本位思想,此時,那怕呂師囊掏再多的月供,卻是也難以吸引他人來投了。何況,李民如今什麼都缺,可有著皇上趙佶這金主在,那就是不缺錢。

    呂師囊名聲不如李民這個國師大,根基的摩尼教也沒有李民神宵教的背景大,錢勢也不如李民。除非他現在跟李民明火執仗的翻臉,把李民打跑了,否則,卻也是只能吃這個啞巴虧了。

    可如今,且不說呂師囊與李民翻臉,他手下那些人夠不夠李民收拾得。單單是摩尼教如今在江南發展的勢頭一片大好。這李民的神宵教又是代表皇上的宗教。呂師囊卻也是無論如何也捨不得這大好發展的前景,再次轉入地下。

    何況,呂師囊只要一想到那教內號稱打遍天下無敵手的大力使徒獨孤求敗都已經敗在了李民的手下。呂師囊那就提不起底氣來。要知道,他呂師囊手下的得力干將——江南十二神合起來,那可都不夠大力使徒一個人打的。

    不過,就這麼看呂師囊也還真是憋屈啊。這都是第八個了。前幾個還好,呂師囊挑李民看不上眼的,還能湊乎著招幾個。可這李民接連招人下來,消息傳出,卻是連看熱鬧的百姓那都知道了,當今最有名的神宵教道德普惠大國師要代朝廷選材。只要能在擂台上連勝五場,顯出真功夫,入得國師法眼,就可博取一個功名,光宗耀祖。

    此消息傳出,卻是連那些不太入流的,都不受他呂師囊的拉攏了。全都等著高手被李民招攬走後,好上台連勝五人。博取被李民看重的一線機會。

    呂師囊此時鬱悶的,還真的幾乎成了忍者神龜了。不過,這卻也看出了呂師囊的心性沉穩,果然有幾分幹大事的堅韌。在李民如此堂而皇之的撩撥下,竟然還忍得,絲毫不給李民不和諧的借口。那還真不是一般人能做出來的。這要是換了李民的手下,魯智深、武松等,恐怕早已經和李民動起手來了。而只要動手,李民正好把這隱藏的,有可能不和諧的因素,藉著大宋朝廷的力量,一舉端了。

    只不過,呂師囊愣是忍住了,李民也是不得不佩服幾分。不過,看著呂師囊鬱悶的表情,以及不斷的添人進口。李民卻也是更加心情舒暢。

    要知道,雖然李民打手類的手下,如今已經很多,此次招收的也依然是這個類別的,而且還不是什麼奇才,原本並不值得的李民特別在意,可蚊子再小,那也是肉啊。尤其是如今李綱已經為李民尋來了管理性的人才,正是李民大力擴充之時,那些管理性人才,若想施展所長,哪個不需要幾個,乃至幾十個的強力打手啊。等一個管理性的人才,配上幾個乃至幾十個打手性的人才,往全國各地一分,進行那神宵教搶班奪權的大業之時,李民原先積攢的那點打手,卻是恐怕不夠用了。

    故此,李民不僅在呂師囊這裡要毫不手軟的拉人。李民甚至想回到青州以後,照搬呂師囊的這一套,在青州也舉辦一個神州擂。轟轟烈烈的,好好挖掘一批人才。

    而就在此時,一陣哄笑,猛地引起李民注意。李民一看之下,卻也是有些好笑。

    李民看著個群英擂,卻也是有著幾天了。呂師囊辦的這個群英擂,一共搭建了三處擂台。一座是俠士擂,平地之上,搭一丈二高台,有梯子。乃是用來給江湖中,高來高去的好漢們比試。一座是浮萍擂,於湖面之上漂一浮排,與岸邊往來,只有一根圓木。卻是江南水鄉的特有,給好漢們比試水上功夫的。而最後一個則是點將台。雖名為台,可卻是一塊方圓一百六十丈的敞亮地。乃是用來給好漢們比試馬上功夫的。

    這幾天,李民也就收了一個馬上功夫的優勝者,以及兩名水上功夫的優勝者。剩下的,卻全都是俠士擂的江湖好手。

    而今,這個登台的,蹬得就是俠士擂。可這俠士擂,雖然有梯子,但這幾天來,卻是沒有一個人正式用過,不是一個健步就跳上了高台。就是飛身在台柱上借力一點,就蹬上了高台。顯的就是那份高來高去的真功夫。而後,那才是兩人過招,或比兵器,或比拳腳。

    而這位,卻是規矩的很。很是規矩的從那台階上逐梯而上。當即引發了觀者的哄笑。各個取笑此人連蹬個擂台都要靠梯子,這等本事,竟然也來敢上擂。

    李民初看,卻也是有些微笑。可李民隨即卻是不笑了。沒別的,李民雖然此時還沒看出那個走梯子的人,有什麼特別的功夫,可是,千夫所指,無疾而終。這個人竟然在那麼多百姓的起哄嘲笑中,竟然還能旁若無人一般的逐級而上,步伐絲毫不亂,那就已經是一份了不起的涵養了。

    尤其是此人穿戴,竟然不是當今江湖人貫穿的裝束,而是一身儒裝。手中更是沒拿什麼兵器,而是背背一張大弓,以及兩壺的雕翎箭。

    李民當時就有些用上心了。卻見那人上得擂台。雙手抱拳拜四方道:「東陽龐萬春,給各位英雄見禮。小子學藝不精,只是略通弓術。感情哪位英雄上台指教。」

    龐萬春此言一出,台下人更是哄笑了。弓術?那可是朝廷的考核玩意。江湖上不是不厲害,也不是用不著。可官家管制弓箭。背把劍,拎把刀,甚至別著斧子,錘子,大砍刀來回亂跑都沒事,可要是背著弓,出入州城,那卻是很不方便。江湖人拜四方,一般人卻是不用的。

    而且,這是哪啊?這可是擂台。弓箭,遠處吃香,大將軍能敵千軍,不敵寸鐵。若真是神射手,有著距離優勢,卻是沒人惹得。可這擂台上,彈丸之地,只要你不是趁著人家蹬擂時就開弓放箭,等倆人站到一塊,相隔不過丈許,誰能給你張弓搭箭的工夫,若是快劍手,恐怕一劍掃過,連人代弓,卻是都已經分做幾段了。

    當下擂台下就有人起哄:「下去吧!這是擂台,不是靶場!別找死。」

    不過,李民卻沒有笑。獨行之人,必有特異之處。何況,龐萬春這個名字,李民卻也是聽著有些耳熟。

    要知道,能令李民感覺耳熟的,那可絕對不是等閒人物。就與李民面前的這個呂師囊一般。而想到呂師囊,李民也頓時想起這個龐萬春是何須人也。當即驚喜的睜大了眼睛。這龐萬春,那可是南方第一神射手,可以和花榮在弓箭上論高低的高手。

    此時,這龐萬春既然還登台揚名,台下也顯然沒人聽過這個龐萬春,顯然此時的龐萬春還沒有名,更還沒有被方臘的摩尼教收用。這可是難得的大好機會。雖然這擂台不太適合他發揮。可李民卻已經決心無論如何也要把這個龐萬春給收了。沒名更好。雪中送炭,那可永遠比錦上添花更令人牢記。哪怕他這回敗了,李民卻也正好當一個挖掘人才的伯樂。

    李民雖然知道這龐萬春本事不小,可在這擂台的方寸之地,卻也不看好龐萬春能贏那些江湖人士。專才,那也是發揮對地方不是。

    李民卻是當即派了鐵豹到附近暗中保護,免得這麼好一個專才,傷到這裡。

    而此時,那龐萬春卻依舊沉靜似水,不動如山。只是默默的把背著的弓,拎在了手中,再次的向台下抱了一下拳。雖無語,可堅定之意,表露無疑。台下當時有人不滿,飛身之上擂台。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