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逼上梁山

第11卷 第一回 肅整還要靠忽悠 文 / 問天

    第一回肅整還要靠忽悠

    歷史的大事件,向來有著多方面的契機。有著一定的必然性。即使被李民破壞一兩個,也不見得能夠逆轉。可這歸咎到個人的小事件,那絕對是亂了一處,就亂了一片。

    晁蓋死在了關勝的手上。對於大處,卻是給宋江騰出了發展的空間,可相對的,宋江也少了晁蓋這麼一個堅定造反者的制約,卻是沒人能制約宋江的投降主義了,可晁蓋死於官軍,卻又是加強了梁山與朝廷間的仇恨,宋江就是想投靠朝廷,卻也多了一堵牆。

    不過,這一切,卻還是先需要宋江領人打敗了萱贊和關勝的大軍再說。若是宋江敗在了關勝手裡,那大局逆轉,卻是連提都不用提了。

    可是,別看關勝行圍魏救趙之策,調動了宋江大軍往返奔襲,佔了以逸待勞的優勢,而且又是轄斬殺晁蓋的兵威。可梁山有地利。光是一個朱富據山死守,就把關勝拖住了。待到宋江回來,卻也難說誰勝誰敗。

    不過,有一點,李民可以肯定。這一次,有著關勝殺晁蓋這個茬口擺著,宋江就算拿了關勝,卻也不好收服關勝了。而且,此時的呼延灼也跟著宋江打了一回高唐州,呼延灼也算是有了投名狀的了,關勝想來也是不會相信呼延灼的了。呼延灼再想以此來誘伏關勝,恐怕也不好使。

    只是,宋江此時又有著水火二將,以及呼延灼的半套鐵甲連環馬,也未必沒有實力正面擊破關勝。

    李民琢磨了一番,最終卻也是不好判斷最終的結果。李民自打來到大宋,優勢之一,就是大勢的前瞻性。可人卻是可以改變,適應的。一處變,處處變。如今梁山的小亂局已經徹底的脫出了李民大勢的軌跡。李民的這一點小優勢,卻是徹底沒有了。

    畢竟,如今宋江所能受到影響的環境已經完全改變了,就算宋江就此革命到底,也不是沒有可能的。

    好在,如今李民的大環境已成,宋江無論是革命到底,還是依舊的投降主義。卻也是與他李民沒有什麼關係了。

    李民隨即藉著與趙佶一年一度的年終歡聚之際,順勢就把李綱要了過來。別說,李綱在趙佶腦子裡,還是真有點印象,不過卻不是什麼好印象。聽聞李民說李綱乃是他一個護駕星宿轉世,還很是為李民出主意的說道:「此等狂徒,狂妄自大,自命清高。如何當的賢弟你的護駕星宿。不如斬殺了他,讓他再轉一世,而後度化。也免得賢弟看他心堵。」

    李民雖然知道趙佶這是氣話,卻也是曉得了李綱在趙佶心目中,真的不怎麼樣。難怪歷史上的李綱,雖然被趙佶不得不用,可卻也始終沒落好。

    不過,在李民的說笑中,趙佶還是很痛快的把李綱劃撥給了李民使用。

    而隨後,李民和徐知常、林靈素會面。在聽取了他們二人的年終報告後,很是痛斥了二人的用人不當。

    徐知常很是無辜。徐知常神通小成,這一年來雖在皇上趙佶身邊,可那卻也是一心苦修。擴大教派,招人、用人方面,卻是全都林靈素負責的。徐知常卻是半點不知。

    不過,徐知常卻還是很有點大師兄的風範。聽聞李民呵斥,也不辯駁。直接認錯。

    在徐知常看來:擴大教派這件事,乃是李民交給他徐知常和林靈素兩個人負責的。他沒盡力,已經是錯了。出了錯,那就更是錯了。擔待一些,也是應該的。

    反倒是全盤經受的林靈素,卻是有些不服。

    雖然他很是敬重李民的神通。可是這麼些日子以來。李民門下的幾個弟子都大有長進,尤其是徐知常,更是能讓人實打實的看到神通大增。就他林靈素一個人,任嘛的神通都沒領會。完全還是外道那一套。林靈素本人也不是心性多麼堅強的人。卻是磨得有些消失了對大道的誠心。既是有些懷疑自身是不是沒有什麼大道仙緣,根本修不出神通。又是有些懷疑李民是不是偏心藏私,有什麼訣竅沒有教給他林靈素。

    這再加上神宵教十二神殿的整體框架,又是林靈素一手操持的。就算沒有感情,也是一番心血。尤其是那些被林靈素委任的殿主,更是投林靈素所喜之人。林靈素還暗中惦著,若是今後修道不成,輔佐李民政教合一之後,其他的師兄弟都去修道,他林靈素統帥著一幫心腹,就繼承著教尊,舒舒服服的過些世俗日子,卻也不枉了他林靈素一生辛苦。

    可如今,卻是被李民全盤否決了。林靈素忍不住有些抱怨道:「師尊。非是弟子不盡力。實在是如今世俗之人,能辦事的太少。何況,弟子選派的那些殿主,也不是全無是處啊。最少,他們對本教的忠心,弟子卻還是敢保的。而且,他們上交香火的供奉,也算是用心。至於他們壓搾一些教外之徒,我想他們也不過是為了顯出教民與非教民的區別。況且,就算他們為惡。師尊您不是也說過,善惡皆為人心。秉持自心。皆可得真如。卻是不必在意什麼善惡因果的麼?」

    李民卻是沒想到這個林靈素還敢頂嘴。而且還是拿他李民的原先隨口亂忽悠的話來等著。李民不禁暗暗歎息:果然這忽悠不是亂蓋。不知道在哪就等著你呢。

    不過,林靈素不比旁人,不僅是他李民的二弟子,而且他那一套神宵理論,更是深得趙佶信任,而且林靈素還把他林靈素自己也編入了趙佶的神宵體系之中,說他前世乃是侍奉趙佶這南極長生大帝君的神官。在趙佶入世後,自願拋棄神體,入世隨行,這才有的大機緣,得以拜入趙佶前世好友,今世的李民門下為徒。

    他這番說辭,弄得趙佶深信不已。李民雖然因此得了趙佶莫大的信任,落了不少好處,可這林靈素卻也同李民捆了一個實著。如今這林靈素,卻也是少不得的人了。

    李民閃念之下,隨即呵斥道:「孽障!不想本尊經年沒見你,你卻入了魔。難怪你師兄弟的道法都大有長進。唯你至今不得觸摸天道!」

    林靈素一聽,當即就是一激靈。練了這麼多年,始終沒得神通,那可已經成了林靈素一塊心病。

    林靈素當即就情不自禁的想到:難道我道法無成?就是因為我入了魔?

    想到此處,林靈素更是聯想起入魔的傳說和恐怖。當即更是驚恐。

    而此時,徐知常已經先一步的起身跪地告罪道:「師尊息怒。師弟之錯。乃我管教不力。還請師尊責罰與我。救助師弟除魔。」

    林靈素問聽,當即有了一線的曙光。連忙搶步跪在李民腳下,連連磕頭道:「師尊救我!師尊救我!」

    李民看奪了他二人的心神,這才冷哼一聲道:「秉持自心。隨心所欲。此乃大造化,大智慧,大毅力者才可行之。人生於世,五欲六塵,皆蒙心志。凡俗引誘,無處不在。你等又如何分辨何是真心?何是本意?何事不沾因果?你自稱秉持自心,可隨心所欲,已經是著了魔。心為之放縱,於大道自不鑽。如何能是真心本意?若那是真心本意,你又何來大道之心?」

    徐知常聽聞,聯想林靈素修煉的辛勤程度,確實不如他徐知常。自是覺得李民說的有理。當即在一旁有所悟的說道:「天道不明,故隨心。本心不知,故要有規。弟子明白了。多謝師尊指點。」道:「師弟。人非聖賢,不可見本心。自需以規條道德磨礪本心。方可觸及本心乃見。今師尊提醒,你不可自誤!」

    李民暗自鬱悶:這徒弟的悟性還真高。我這還明白呢。他到明白了。他明白什麼麼?

    不過,林靈素卻是聽得汗如雨下。心恐不已。同時也是心喜不已。滿以為這會算是找到自己至今沒有修出神通,走上大道的原因所在了。卻是他林靈素不經意間迷失了本心。只以為是盡力用心了。可沒有本心,誠心。卻是再盡力,那也是表面文章。無怪乎他林靈素至今什麼都沒修出來,而與他幾乎同時拜師的徐知常,卻是進步這麼大呢。

    林靈素,當即連連告罪。

    而李民也藉機又白忽了一番以神宵教之命,做善事可得功德,可利於大道修行。而作惡事,卻不僅沒功德,而且還有因果,如無功德抵消,必招報應,大道難求的因果論。確實讓徐知常和林靈素明確了神宵教的功用。那就是絕對不可為惡的。

    隨後,李民神宵教的戒律堂,也是順理成章的建立了。並直接由李民任命了李綱為第一任的戒律堂堂主!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