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逼上梁山

第11卷 第十回 要當官 文 / 問天

    第十回要當官

    濟州高俅大營。李民還是很給面子的來了。

    本來,李綱、鄭鵬遊說李民,李民還是不惦著親自下山的。如今不比當初,李民手下能打的眾多。高俅又有那麼多的軍兵,那宋江又絕對是一個投降派。派關勝、林沖、楊志什麼的,幫幫高俅,李民估計平滅宋江,應該不成什麼問題。

    不過,高俅那信寫的真是可憐。李民為人又比較重感情,別說這高俅今後還有大用,就是以後用不著高俅了,單沖高俅為他李民撈了那麼多的好處。李民也不能見死不救不是。不得不說,李民這麼一個慣忽悠人的大忽悠,在被高俅捧到了一個神聖的高度,那也是下不來了。

    何況,如今宋江手下雖然強力武將不多。可是卻有水火二將那樣的攻堅高手,以及小李廣花榮那樣的阻擊高手,這在配上一個很有點小機靈的吳用,光派點只會硬拚的,那還真弄不好就在梁山那陰溝裡翻船。

    故此,李民最終也還是親自來了。

    別說,李民的到來,還真是好似給高俅打了一針強心劑。

    高俅歡喜的差點哭出來:「國師,我可把您給盼來了。」

    李民聞言,略微有些不好意思,畢竟李民原先是不惦著來的,不過李民早就鍛煉出來了,面上卻什麼也沒顯。略作驚異的問道:「高兄何故如此淒慘?」

    高俅長歎一聲,細說緣由。

    卻原來,高俅出兵,那也是有著陣圖的。每日行多少里,攻打何處,陣圖上都有表明允許有機動,但也不可違越太多。而高俅等李民,卻是用的時間比較長了。八百里連環快報,傳來了京中趙佶的旨意,詢問高俅何以行兵緩慢。高俅的壓力也很大。

    好在高俅畢竟是趙佶的絕對心腹之一。更熟悉趙佶的性情,只是托辭軍士遠來,水土不服,只能休養再戰。趙佶本是一個重情的人,也有仁厚體恤之心,也就寬了高俅幾日。隨後,高俅又稱梁山水窪之地,前次朝廷討伐失利,都在無船不得作戰,水寇遊走偷襲,故要調金陵水軍前來,才好滅敵。趙佶又是允了。一來一去,這才拖到了今天。

    可問題是,高俅這邊能糊弄趙佶,但梁山那邊可不配合。宋江領著梁山的兵馬,阻擊了雙槍將董平之後,卻是沒有繞路襲擊其他各路的官軍。而是徑直攻打了東平府。

    原本,東平府也算是一座堅城。那怕就是董平帶出了一萬兵丁,剩下的守城兵丁不足。可這要是死守的話,也絕對能讓梁山兵馬打上七八天的。

    可奈何,那雙槍將董平卻是個二五仔。他被宋江領兵阻擊,火陣之下,意圖殺出一條血路,卻中了宋江的撓鉤套索。被宋江的兵馬給活捉了。宋江照舊一拜之後,這董平既想活命,又得了宋江給的小台階,卻是很痛快的投降了宋江,並自請纓帶著宋江兵馬返回了東平府。詐開了城門,幾乎沒費什麼力氣就佔了東平府。

    東平府一破,高俅得報之後,自然這壓力也就更大了。

    李民得知,勸慰了高俅幾句。隨後讓高俅召集眾將,進行戰略部署。

    高俅當即領命照辦。

    可這卻惹惱了軍中的一位好漢。王煥猛地跳出來喝道:「帥帳之內都是朝中的將官,久經沙戰,那輪到一個無毛的道士發號施令!」

    李民當即被咽的夠嗆。

    雖然李民又娶老婆又吃肉,可神宵教卻還是禮拜三清的。從這一點上,李民這個神宵教的教主,還真算得上是一個道士。而李民又是從現代來的,沒有當今宋人留須的習慣。被人罵做無毛的道士,卻是一點也不冤。

    然而,還不待李民發作,高俅卻是急三火燎的喝罵道:「該殺的賊囚!大膽!下站!」

    王煥雖然敢罵李民,可軍中法紀森嚴,高俅官職最大,王煥卻是無論如何也不敢頂撞高俅的。王煥當即憋屈的應了一聲,向後退了一步。

    而高俅卻依舊不依不饒的吼道:「再下站!」王煥連忙又下站了一步。

    高俅這才訓斥道:「國師身份,何等尊貴。金鑾殿上,就是當今官家,尚要禮敬三分。你一個小小的節度使。朝廷恩典的出身,也敢胡言亂語!左右!與我將此獠叉了出去,重責五十軍棍!」

    左右軍兵上來,就來擒拿王煥。一旁的軍官,牙將,多有不忿,可卻也沒人上來講情說話,更有些人,嘴角微瞥,有些幸災樂禍。

    李民看著眼裡,心中苦笑:這高俅真是沒用,都這麼多天了,這些將領還如此一盤散沙似的,這如何能勝?

    李民當即攔道:「且慢!正自用人之際,先折軍中大將,與軍中氣數不利。且把他放回來。」

    高俅對李民的話,那絕對是言聽計從,隨即就把王煥叫了回來。

    王煥進帳,當即按照軍中規矩給高俅施禮道:「謝大帥不罪之恩。」

    高俅訓斥道:「非是本帥不罪與你。實乃國師為你講情,快去謝過國師。」

    王煥這才不情不願的來謝李民。

    李民自不會與他計較。沉穩的問道:「老將軍怎麼稱呼,何以對本尊有所偏見?」

    王煥不忿的說道:「末將王煥。非是末將偏見國師。實乃國有國法,軍有軍規。這大軍之中,豈能由他人指揮。末將性直,衝撞了國師,國師恕個罪。」

    說話間,王煥還是有些不忿。不過,李民聽著到也覺得有些道理。這軍中確實不應該讓外人隨便參合的。只是,李民來此,就是為了掌握這些人來的,最少,李民的那些屬下們,可是強烈希望李民能多收些人。李民若是什麼都不管,等梁山滅了,這些人一散。李民不就白來麼。李民回去也不好向李綱他們交代啊。

    李民當下笑道:「王將軍說的也未嘗沒有道理。不過,本尊與高太尉相交甚深。此次乃是應高太尉之請來此相助。卻也不好置之不理。王將軍既然覺得軍中事,不應該由本尊這個外人來管。卻不知王將軍可有必勝之法,若有,本尊自不會多事。若沒有,本尊為了盡友人之宜。卻也不得不管了。」

    王煥當即高傲的誇口道:「梁山賊寇,不過是些紋面的俗吏,敢死的村夫。懂得什麼兵法。戰他們,還需什麼韜略。就憑老夫胯下馬,掌中槍。徑可蕩平賊寇!」

    李民一聽,暗暗搖頭:別的不說,就說那神火將軍魏定國,他那火陣展開了,單憑兵馬廝殺,那就沒有幾人能勝的。何況那吳用還詭計多端,連關勝都不敵,你一個王煥又能如何?

    不過,李民卻也從中感覺出這個王煥自視甚高,而且,軍帳中的其餘將領,也都在看著這個王煥。

    李民當下也不與這王煥辯駁。只是正色問道:「王將軍既然自認可以滅賊。那王將軍又需多少兵馬?」

    王煥當即說道:「只需本部兵馬一萬足矣。」

    李民當下衝著高俅一點頭。那高俅別的本事欠佳,這挑通眼眉,看臉色的本事,那絕對是一流,當即拍案說道:「好!本帥就給你一萬兵馬。讓你滅賊!若得勝,本帥必重重的保舉你。」

    「謝大帥!」王煥當即欣喜的抱拳說道。在他看來,向梁山這種山賊,他滅的多了,有一萬本部兵馬,如何能不勝?

    而高俅在王煥謝過,卻道:「且慢!勝的過,本帥重重的保舉你。若勝不過呢?」

    王煥當即有些傻眼。不過話已經趕到著了。王煥也只能氣憤的說道:「若不勝,請斬某頭!」

    高俅當即拍案說道:「好!若勝,本帥與你請功,重重保舉你。若不勝,本帥就治你輕慢之罪。你且立下軍令!」

    當即有文書寫過軍令狀,遞給了王煥。王煥氣狠狠的簽下姓名。隨即點兵出征。

    只是,王煥的兵馬還沒出得濟州,就被梁山的密探探知,把消息送到了吳用手裡。

    久侯的吳用,得知之後,當即向宋江笑道:「哥哥,這高俅終於出兵。且先做過一場,挫挫他的銳氣。方好行得我策。」

    宋江聞言也是歡喜。吳用出的那下策,卻是正和他宋江的心思。尤其是此時,東平府已經按著計劃攻破了,而且比計劃中的還順利,搶得的軍糧,足夠梁山這七萬兵馬吃一年的。再加上原先梁山存儲的軍糧。這下足夠梁山軍兵吃上兩年多的了。有這些軍糧,再加上梁山地勢險峻,又有廣闊的水域護著水寨,官軍圍堵不得。梁山軍兵卻可以隨意出入。絕對可保得梁山兩年無憂。有這兩年,吳用那下策,卻是絕對比上策更能實施。

    宋江情不自禁的想起那句令人沸血的順口溜:要當官!殺人放火受招安!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