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逼上梁山

第13卷 第十二回 寶光如來有凶威 文 / 問天

    第十二回寶光如來有凶威

    鬱悶啊。往常自家忽悠人的天命,猛從敵方將領口中說出。李民不禁有些莞爾。不過,李民卻也比較認可那方七佛話中暗藏的禪機,天命的歸屬,還就是誰的拳頭大,誰說了算。誰也不會被人家隨便一說,就伸著頭待宰的。最終還是要打過,由勝利者書寫。

    而那劉錡,也不是沒文化的匹夫,當即也是意會,也不好再逞口舌之利,沒的讓對方小瞧。

    劉錡當即大聲喝道:「道德普惠國師駕下,二龍山清福宮護衛統制劉錡。前來討陣!哪個敢與我一戰!」

    劉錡這卻是以實際行動表達了對方七佛打便打的回應。

    方七佛微微一笑,正自要上前,一旁有偏將吳值催馬上前說道:「大王。似此等無名小將,何需大王親自出馬,沒得失了身份,抬舉了他,待末將出馬,斬其首級,獻與大王。」

    這吳值人稱賽典韋,也使一雙鑌鐵戟,膂力過人,有萬夫不擋之勇,乃是白馬寺密宗善無畏一脈的外門弟子。在方七佛的部下,那也是數的上號的猛將。

    故此,方七佛聽其言,也是深以為言。他方七佛可是如今義軍這邊的主帥,對方不過是朝廷的一個無名小將,與之交手,卻是失了身份。當下點頭。

    那吳值當即興沖沖的催馬上前,高聲喝道:「娃娃!某家賽典韋吳值是也!拿命來!」一邊喊著,一邊雙戟舞動如飛,蓄力上前,意圖一擊把劉錡斬殺了,來一個漂亮的秒殺完勝。

    可那劉錡,卻也不是任人吃的菜。雖然現在歲數不大,只有二十多歲,可是其幼年即跟隨其父劉仲武在邊軍中殺敵。卻是實打實在邊軍中征戰了十多年的悍將了。而且,這幾年跟隨李民,不僅可以向一代槍神周侗請教,更有林沖等人與其對練,成為其前進的目標與動力,其武藝進步的程度,那可是如坐著火箭一般。

    看著這賽典韋吳值那鬼神亂舞的一蠻力招式,自是會者不急,輕磕馬腹,也是催馬急速向前,手中銀槍平伸,待來至且近,長槍閃電般一吐一挑,正是挑到那賽典韋吳值左手戟的重心所在。

    這賽典韋吳值,雖然號稱賽典韋,可畢竟還不是典韋,卻是沒有那典韋無敵的膂力,被劉錡這槍尖一挑,自家戟頭的慣力,反噬其虎口,再加上劉錡的巧勁,卻是再也拿不住那左手戟了,那賽典韋吳值的左手戟隨即飛了出去,而那吳值的左半邊身子,隨即也露出了大大的空門。

    而此時,劉錡的戰馬依然還在前衝,劉錡只是順勢一刺,尺半長的槍尖,立時就扎透了賽典韋吳值的左胸,抵在了槍鐺上。賽典韋吳值隨即死於非命,屍身也被劉錡挑在了半空。

    李民大軍當即是齊齊的高呼:「永勝!永勝!」而方七佛的大軍,卻是氣勢當即一頓。

    方七佛看了,既心疼大將吳值喪命,也暗恨這吳值無能。

    沒本事就不要逞能嗎!如今喪命,且滅了自家士氣,豈不可恨!

    方七佛心頭火起。怒喝道:「那位將軍與我斬殺此獠,替吳將軍報仇雪恨!」

    一旁有金面佛趙毅自認那賽典韋吳值身亡,乃是其輕敵不小心的緣故。聞聽方七佛喝問,有心顯現本領,立下功勞,當即高聲喝道:「大王且息雷霆之怒。待末將上陣斬殺此獠,替吳將軍報仇雪恨!」

    方七佛見是金面佛趙毅,覺得此人功夫與那賽典韋吳值的功夫相差無幾,雖然也是猛將,可那賽典韋吳值在那劉錡手下一招都沒走過,即被對方秒殺完勝,這金面佛趙毅,就算功夫強上一些,卻也未必能勝。

    可就待方七佛想要說些什麼,再選高手之時,那金面佛趙毅卻已是立功心切的催馬而上。方七佛雖然暗有擔憂,可總不能還沒交手,就先滅了自家的威風。就是被打死,也不能被嚇死,卻是忍住了沒叫。

    而那金面佛趙毅,手持金絲筆管槍,打馬如飛,直奔劉錡而去的喝道:「敵將!休要張狂!待某家金面佛趙毅來取你命。」

    此時,劉錡正自躍馬一圈,逞了威風。兜轉馬頭剛回,就見又有敵將上前,心中歡喜。也不與將死之人廢話,隨即催馬來戰。

    別說,這金面佛趙毅加了小心之下,雖無大功,也無大錯。這劉錡本領雖不小,可卻終究不是魯智深那種以強破強的力量型高手,短時間,一兩個照面,卻也殺不得這個金面佛趙毅。

    五六個照面過後,劉錡心中暗急,覺得在這金面佛趙毅身上浪費的工夫太長了。當即狠下心來。來了一招千蛇出洞。

    此招相傳乃是三國時期大將張飛的看家絕招之一。只是此招所費腕力極大,力量不足,功力不深者用之,對自身的腕骨損耗,卻也是極大。以劉錡現在的腕力來說,最多也就用得三次,再多,就要腕骨挫傷了。而且用了之後,還需好生調養。乃是劉錡壓箱底的絕招。

    不過,這招千蛇出洞的自身傷害力雖然大,可使出來的威力,那也是驚人的很。以劉錡如今的本事,雖然肯定趕不上三國時的猛張飛,千蛇出洞也使不出如一面槍牆推進一般的無可抵擋。可那也是舞出了十三條槍影。而且,這十三條的槍影,無一虛招,全都是實打實的。

    金面佛趙毅大駭之下,拚命遮擋,也只擋得三槍,隨即也就跟不上劉錡千蛇出洞的出槍速度了,一個錯馬的照面,身上接連被扎出十個血洞,隨即鮮血四溢的掉下馬去,死於非命。

    李民大軍再次士氣大振,齊聲高喊:「永勝!永勝!」

    方七佛聽了越發大怒。而方七佛手下的偏將,這會兒見了劉錡的絕招千蛇出洞,也是看清了劉錡的真本領,自知不是劉錡對手,卻是不敢上前討令應戰了。

    方七佛剛才覺得那些部下不是劉錡對手卻還不自覺的出陣而生氣,而此時部下們都自覺了,可方七佛見了更是生氣。方七佛怒下,連出城前的盤算和佈置都忘了,正自要親戰劉錡,將之斬殺,先扳回一陣再說。

    一旁緊跟著方七佛寶光如來鄭元覺卻邁步上前,攔住方七佛的馬頭說道:「王爺且慢。似此等小輩,待貧僧打殺了,也就是了!」

    這寶光如來鄭元覺,乃是他方七佛白馬寺宗門這一代的護法弟子。本領非凡,力大無窮。這方七佛是深知的。也非常的看重。方七佛被這寶光如來鄭元覺一攔,當即有些冷靜下來。放下心來的歡喜道:「有國師出馬,此獠必不在話下。卻是有勞國師了。」

    「自當為大王效勞。」鄭元覺說罷,隨即甩開大長腿,就像劉錡飛奔而去。同時口中高聲喝道:「敵將休要張狂!貧僧,護國禪師寶光如來鄭元覺來也!」

    劉錡遠遠看見,當即心中就是一顫。

    沒辦法,這大步跑來的鄭元覺,實在是跟那沒變身時的魯智深太像了。而那魯智深一身無敵的怪力,別說是對劉錡了,恐怕整個二龍山與魯智深交過手的,除了李民與魯玉之外,恐怕也無一人能不留下心理陰影的。

    故此,劉錡遠遠的看見那寶光如來鄭元覺跑來,不由自主的就想到了魯智深,想到了魯智深那無邊的怪力,還沒打,卻先是怵了。

    不過,臨陣脫逃,卻不是劉錡的本性,就是面對魯智深時,哪怕是打不過,劉錡也是敢與未變身的魯智深對上幾招的。何況只是與魯智深相像的寶光如來鄭元覺了。

    當然,若是魯智深變身的情況下,劉錡寧可被打死,也是不願與魯智深過招的。就那魯智深變身後所拿的那把八百六十斤重的超巨型日月連環鏟,不用打,壓也壓死一個人了,劉錡可不想死後還變成一張畫,或是成為一灘肉泥。

    劉錡當下克制住對那魯智深的心理陰影,強大精神喝道:「大和尚不在寶剎修行,卻入這俗世行這造反之事。也不怕佛主見怪麼!我勸你,還是早回古剎,暮鼓晨鐘,禮誦佛經去吧!」

    鄭元覺聞言大怒,高聲喝道:「貧僧禮佛修心。佛在心頭,修得乃是地域修羅之道。卻是不勞你操心。且待貧僧超度你前往極樂世界!」

    說著,那寶光如來鄭元覺已是跑到劉錡且近,掄起七寶佛光杖就往下砸!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