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逼上梁山

第17卷 第十九回 位置決定胸懷 文 / 問天

    第十九回位置決定胸懷

    「直娘賊!用妖術的不是好漢!給爺爺死來!」

    這李逵不愧是有些蠻力,雖然出其不意,被李民的重力束縛從半躍的空中摔到了地上,可在這十倍重力下,依舊咬牙強自站起。

    要知道,李逵本身就是一百八十多斤的份量,合宋斤也是一百六十多斤,在這十倍重力之下,李逵不下於背負千斤之重。可李逵依舊能咬牙站立起來,可見李逵的力量與毅力。

    不過,李逵最多也就是人站起來了,那斧子已經是拿不起來了,甚至連走路都有些搖晃。那就更別提快速斬殺李民了。

    李民見李逵如此,當即微微一笑。李民如今金丹大成,其身體又經過金丹劫的淬煉,那瞬間外放的能量,不論是從數量上,還是質量上,那都是遠超過原先的十數倍不止。

    李民微微一笑之下,當即把重力束縛的能量輸出又加強了一些。真的,也就是一點點,連十一倍的重力都不到,只是比十倍重力強上一點。可就這一點,就已經成了壓垮李逵的最後一根稻草。

    李逵畢竟不像是魯智深天生神力不說,更在李民的激發下,開啟了肌肉掌控異能,李逵不過是有些蠻力,背負千斤,已經差不多是他的極限了,甚至還有些超過了極限,只不過是李逵的狠勁在強自支撐李逵不服輸罷了。可李逵既沒有異能,也沒有內功,那李逵**力量的極限,那就是一個不可跨越的槓,接近了,憑借個人的狠勁和毅力,還有可能撐下來了,可超過了,哪怕是一點點,那也是支撐不住的。

    李逵當即再次狠狠的摔倒在地上,無論如何也爬不起來了,就跟貼在地上的一張畫一樣。甚至連想罵李民的話,都沒那個力氣張開嘴說,臉都貼地上快扁了。

    而直到此時,宋江這才反應過來,連忙再次跪倒,連連叩頭道:「聖主恕罪,聖主恕罪。此皆罪臣御下無方,我之過也,莫要殺了鐵牛!」

    這宋江別看平常對李逵大聲喝罵,歷史上,宋江臨死之時,更是把李逵一塊捎走。可那也是宋江必死無疑。所謂不求同年同月生,只求同年同月死。宋江知道自己必死,不放心李逵,先把李逵弄死,宋江雖然也有些不忍,可以其狹隘的個人主義卻也覺得理所應當,甚至李逵知道此事後,也都沒有怪過宋江。為宋江死,也就死了。

    故此,這些絕不代表宋江對李逵沒感情,全是利用。就像宋江自己酒後說的一般,家養的孩兒小李。李逵待宋江如父兄,宋江也是真拿李逵當自己人,甚至拿李逵,遠比吳用,戴宗等人都親,與自家的親兄弟宋清都不在以下。

    此時關鍵時刻,宋江眼見李逵闖禍,顧不得怪罪李逵,連忙為李逵求情。

    李民穩坐帥案之後,不動聲色的喝道:「宋江,爾有意投誠,本尊皆誠心接納,何故使人刺殺與我。莫非爾等假意投誠,實想謀害與我不成?」

    李民一聲喝問,宋江等人,無不被喝的膽顫心驚。雙槍將董平,不待宋江開口,已是率先沒義氣的求饒道:「聖主恕罪!聖主恕罪!此事與小人無關啊。都是那黑鬼一人所為。小人誠心歸降聖主,誓不與其兩立!」

    宋江、戴宗聞言,當即狠狠的瞪了董平一眼。在場的眾人,除了宋江與李逵感情深,也就是戴宗了。

    只不過,如今心裡掛念李逵的,也就是這兩人了,餘者雖然不像雙槍將董平哪般的不要臉皮,不好惡言擺脫與李逵的關係,卻也沒一個想為李逵但干係。畢竟李逵那脾氣,除了宋江之外,餘者,那都是高興了是兄弟,一塊喝酒吃肉,不高興了,那都是抬手就打,張口就罵。全沒半分情面,這些人又如何會拿李逵當生死弟兄。

    尤其是那美顏公朱仝,眼看李逵倒霉,心中更是快意。要知道,朱仝本是為了義氣放了晁蓋,又放了宋江,甚至自家還為此擔了干係,受了刑罰。可眼看著朱仝攀了高枝,過上了正常人的好日子,卻因為宋江的想念,被這李逵硬生生的把其看護的小公子給摔死了。

    這人與人的感情,那都是處出來的。那小公子與朱仝一見投緣,這朱仝又如何與那小公子沒有緣份,若是朱仝對其沒有半分感情,那小孩的眼睛都是雪亮的,又如何能看重朱仝?何況,就是原本無情,自家的小貓小狗養了幾年,也是要有點感情的。何況是一個天真可愛的孩子。

    朱仝那可也真是拿那小公子當自家的孩子一般無二。當時被李逵殺了,朱仝就要與李逵拚命。直言有李逵就沒有他朱仝。最後不得已,在宋江的手腕下,同在了梁山,可對那李逵,卻也是從來沒有好臉。今日李逵碰了鐵板,朱仝沒有跳起來大笑三聲,已是很給宋江情面了,又如何會為李逵求情。

    最終,還是宋江再次求情道:「聖主。小人等誠心歸順,絕無二心。這李逵想必是失了心風,毛躁了,懇請聖主開恩。」

    一旁的吳用,看宋江如此維護李逵,雖原本不願為李逵但干係。可他們這些人新投降李民,在李民這裡的根基不深,自應當抱成一團,才好在李民一統天下後,有幾分話語的立足之地。故此,吳用也只能開口胡謅道:「會聖主。這李逵本領低微,玩玩不是聖主的對手,如何敢冒犯聖主。依小人看這李逵,八成是中了邪術。如今想來,那茅山的兩位妖道,臨走之時,曾傳喚過李逵,想來應是看李逵心直,使了邪術,故有此事。聖主神通廣大,當有聖裁!」

    李民聽宋江和吳用之言,當下微微一笑,隨即撤開李逵身上的重力束縛,自信的笑道:「爾等不比多言。爾等與這李逵,有意也罷,無心也罷。本尊都不在意。莫說李逵這般身手,就是爾等齊上,再加十萬軍兵,也乃奈何不得本尊半分。今李逵雖冒犯本尊,本尊念其尚沒歸順本尊,仍屬敵對,砍殺乃是各為其主。可不怪罪。不過,其若是投入我之軍中,敢不守我之軍規,本尊必依律處罰!絕不輕饒!」

    宋江聞言大喜,連忙謝過李民,更訓斥李逵冒犯李民,令李逵賠罪。

    那李逵見過李民的厲害,知道李民不是他李逵可敵對的,也是不敢再炸刺,當即聽從了宋江的吩咐,給李民磕首賠罪。

    李民如今何等身份,如何會在意他的小小冒犯。而且,李逵人雖不怎麼樣,酷殺成性,行事只憑喜惡,不分善惡是非,可李逵卻也有喜人之處,生性率直,沒有什麼背地裡的行徑,磊落的很,很有幾分童真。這也是李逵雖惡不厭的根本所在。

    而李逵這個茬口揭過,李民隨即看到了柴進。

    說實在的,這柴進當初托了林沖和武松的關係,很是死纏了李民一番,李民也是勉強收過其一回,並給其一個機會,令其遊說宋江。

    結果,這柴進自家不長進,見了宋江之後,反被宋江忽悠住了,動了心,跟了宋江合作。此番,已是二次投靠李民。

    李民不說話,柴進也是覺得愧疚。只是,此時柴進卻也是沒有別的地方好去。不跟李民,更沒有去路。見李民望向自己,當即愧疚的拜倒說道:「罪臣柴進,辜負聖主隆恩。此番二次投奔聖主,不求聖主重用,只求能一展柴進所長,柴進雖死無怨。」

    李民此時連宋江、秦檜都能包容,一個小小的柴進,有算什麼,何況,當初柴進前去遊說宋江,本就是李民對其的一個考驗,這柴進自家沒通過考驗,李民怨得他什麼。

    當下,李民也是微微一笑道:「柴進,汝也不必多說。本尊軍中,皆是量才而用。爾有軍功,有才幹,自會按制度晉陞,絕不會埋沒你的。」

    最後,輪到徐寧,這李民卻是親眼見過徐寧臨陣突破,能和楊志對敵的,知道這徐寧,如今也算是一員超一流的武將了。就算是不考慮其作為正將領兵的才能,單是作為鋒將,也是能領軍長的軍階。自是高看徐寧一眼。

    對其親切的說道:「本尊久聞將軍大名,盼將軍歸來久已。今日得將軍歸來,實不勝喜悅。」

    徐寧得李民看重,心中也是高興,原本被宋江裹脅的小小不快,也隨之消散。

    只是徐寧高興,宋江就有點不高興了。要知道,宋江都已經把徐寧看作自己人了,如今李民看重徐寧,比看重他宋江還高,而這徐寧也有點要繞過他宋江的意思。這宋江能高興麼。

    宋江當即插言道:「啟稟聖主。徐將軍隨我誠心歸順聖主,可其家眷,尚在京中。臣憐其情義,有意派我家兄弟戴宗前往京中,接出其家眷來此,與其一家團圓。敢請聖主恩准。」

    徐寧聞言,當即也再次想起自家妻小。當即感念宋江恩情,果然義氣,此時還沒忘了他徐寧心事,沒有過河拆橋。當下不禁對宋江更生幾分好感。尤其是潛往京師,還要借重宋江兄弟戴宗的功夫,更是感念宋江恩情。

    不過,李民聞言,卻是不禁微微一笑。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