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逼上梁山

第19卷 第二十八回 神通在戰場上的應用 文 / 問天

    第二十八回神通在戰場上的應用

    猶豫。這並不是一個好的統帥所應有的。戰場對敵,瞬息萬變,不管對錯,殺伐決斷,並能堅持到底,取得最終的勝利,這才是一個合格統帥所應有的。

    只不過,李民能孜孜不倦的鑽研超能,並有所成效,那是現代大學放羊教育中養成的自學習慣。可這軍事天賦,卻不是每一個人都具有的。這絕不是隨便一個人打上幾仗,殺幾百個或幾千個人就能掌握的。

    而此時,李民帳下的魯智深聽聞眼前就有敵人打,已是手癢。當即請命道:「國主,遼狗就在眼前。洒家請令,滅了他們,隨後快馬最擊那金國韃子也是不遲。」

    李民聞言,很受啟發,他這全軍騎兵,而且還都是雙騎的騎軍,那就是一直高移動力的戰力,最擅的,不就是打完一場就遠遁千里的再打一場麼。如今遼國和金國的兵馬分在兩處,不正是把遼金各個擊破的大好機會麼。這還有什麼可猶豫的,自是先把眼前的遼國兵馬滅了,隨後再追擊金國的完顏吳奇買。

    不過,出於穩妥,李民還是習慣性的問了一句:「眾卿可知京師防禦如何,可能抵得住金國突襲。」

    李民手下的大將林沖,原本就是京畿禁軍的教頭,雖然只是督導訓練軍兵的中下層軍官,可是對京畿的防衛還是很自信的。當即應道:「會國主。京畿城高牆厚,城防遠勝這大名府。守城的軍兵,又都是禁軍精銳,更有宋皇統帥皇都,萬無變節之理。縱使不敵金國兵將勇猛,安心防守,守的一年半載,等待勤王兵馬回援,萬無一失。」

    李民聞言,當即點了點頭,更是堅定了自家的決斷。

    而林沖說完。一旁陪同守一真人與靈隱禪師充作李民護法國師的曹淼,也湊趣的插言道:「國主儘管放心。這大宋京都,除了國主這等有大神通的人能夠攻克之外,似那等外族蠻子,萬無攻克之理。」

    李民當即有些好奇,隨口問道:「曹卿此言何意?」

    曹淼笑道:「這大宋京師,那可是藏龍臥虎之地。那華山的隱仙一脈,雖說不管塵俗凡事,可畢竟是受大宋朝廷供養。其暗中還是留下了守護京都的外門弟子。臣曾偶然得知。與其相談切磋過一番。彼時臣未曾金丹大成,只能靠著家傳寶物,稍稍壓制了他一籌,可他精擅大羅周天六丁六甲陣法。他當時人手不全,只是以旗門代替,已是有大神通。臣就是有祖傳法器,也是難以獲勝。也就是因此,弟子這才興起了學習陣法之道。鑽研了臣祖傳的顛倒天門八仙大陣。有此人在京都,我中原王權爭紛他也許不理,似這等外族入侵,他萬無坐視之理,有他護衛京都,京都萬無一失。」

    李民一聽,暗自驚奇。同時也是暗暗的後怕。這曹淼沒有金丹大成時有多麼厲害,那李民可是深知的,那絕對不是李民剛剛具有異能時所能抗衡的存在。而這京都有如此高手,他李民還在京都鬧的那樣歡,還忽悠了徐知常和林靈素並以此為契機成長起來,這簡直就是天幸啊。

    李民連忙問道:「此人名號如何?曹卿可為引薦?」

    「回國主,此人姓郭名遠。乃是隱仙一族的外門持事。如今國主既得隱仙一脈認定。國主請起幫襯,應無難事。待國主入京,臣自當為國主引薦。」

    李民聞聽,頓時一喜。隨即放下此事,喝令林沖和楊志,分別領軍五千。從兩翼伏擊遼國耶律大石的兵馬,自身則帶著魯智深,公孫勝等準備正面迎擊耶律大石的遼國大軍。

    要說這耶律大石的騎兵,那移動速度就是快,李民這邊得報的時候,還是有四十里內,等李民這邊考慮妥當,軍馬調集完畢。耶律大石的騎軍距離大名府已是不到十里了。

    可到了這十里範圍,耶律大石卻是停住了軍馬。耶律大石這邊,那可是也有探馬的。雖然不如李民這面的探馬都是江湖高手投靠李民訓練而成,可流星快馬往返飛馳,大軍前後十里的事情,還是多能知道的。

    這耶律大石雖然出兵燕雲,繞過了邊軍防線,入侵中原,行動的不如完顏吳奇買迅捷。可耶律大石的謹慎與用兵的天賦,卻還是在完顏吳奇買之上。

    而此次進攻中原,耶律大石雖然與完顏吳奇買不是一路,可這大名府,卻是兩軍會集之點。耶律大石原以為在這大名府,就應看到完顏吳奇買的正自攻打大名府的金國大軍。

    可如今,探馬回報,不僅沒看到金**馬的蹤影,更連大宋的旗號都沒看見,大名府的城頭,竟然是插著一種從來沒有看到過的旗號,火紅旗面的金龍戰旗。

    這是那家的旗號?金國的兵馬與大宋的兵馬又哪裡去了?

    任是耶律大石天賦再高,在這個信息通訊不發達的年月,也是萬萬無法得知,只是一年多的時光,他那掛名的老師李民,就不僅自立一國了,而且還把大宋打的好慘。更無法想向,那大名府竟然幾乎兵不血刃的就被金國拿下。而李民更出人意料的千里來援,又把大名府從金國的軍兵手中重新奪了回來。

    不過,耶律大石雖然不知道這些內情,可其戰場的直覺,對於不知道的變化因素,卻是本能暫時迴避,以免中了圈套。

    耶律大石當即傳令就地紮營,加派探馬打探消息。

    可此時,李民的軍馬已是集結完畢,為了趕時間,更沒準備設什麼圈套來戰耶律大石。兩萬軍兵分成三路,按照事先計劃好的行軍路線,就直接迎著耶律大石出來。

    李民的中路兵馬,率先來到耶律大石的軍前。

    耶律大石雖然早已得報有一支萬餘兵馬的騎軍趕來。耶律大石雖然微微奇怪,大宋境內何時也有如此規模的騎軍了,可是五萬對一萬的兵力優勢,卻讓耶律大石自信的很。

    要知道,當日耶律大石面對童貫大軍時,那兵力的對比都少的不成比例,可耶律大石仍然敢帶著少量軍兵迎戰童貫大軍,那是何等的氣魄。如今兵力佔優,而且更是他擅長的騎兵作戰,耶律大石自然就更不會避戰。徑直蓄養馬力,準備等這支來歷不明的騎軍到來之後,給對方來一個厲害的。反正這大宋境內,應該是不可能出現他耶律大石友軍的。

    可耶律大石的算盤雖然打的很好。通常的情況下也很正確。可是萬事皆有例外,李民軍馬一到,還不等耶律大石問過來者名號,所帥何部,發動突襲。李民就先給這耶律大石來了一驚。

    一萬對五萬。李民雖然對自家的兵馬有些自信。可李民卻不是那種純粹的軍人。也沒腦殘到明明有著優勢不利用,直接犧牲自家將士性命的地步。

    李民自身可是有著大神通的。雖然這種神通,硬是對抗萬千軍馬的圍攻很是找死。可先聲奪人,卻是絕對有效果的。尤其是李民的神通超能,與當今各派的道法很有區別,多是使用自家外丹內事先存儲好的電能,而不是臨時通過神識調集週遭的天地靈力使用道法,其軍魂煞氣對李民的超能影響,遠比對其他門派的影響要小。李民自然更是不用白不用。

    要知道,兩軍對敵,若是一方心志被奪,形不成軍魂煞氣干擾道法不說,士氣低落,軍無鬥志,就是面對正常的兩軍對戰,那都是一種可怕的災難。即使是有數倍敵方的軍兵,也是只能被對方殺著玩。

    故此,臨到且近,李民隨即傳令公孫勝凝聚麾下的軍兵煞氣。而後以自身的伏矢化身附身其中。

    立時間,原本不過一尺來高,近似一尊金色琉璃的小人化身,剎那間過上了紅黑兩色的軍魂煞氣,凝聚出了一道三十多丈的法相化身,週身更是裹著今百丈的凶焰。

    雖說這等臨時附體凝聚的法相,遠不如李民伏矢化身的本體法相凝固厲害。可這在凡人的眼中,那個大的,那絕對比個小的有威懾力。李民又不是準備一個人與敵軍的五萬大軍死磕。自然是能嚇唬住了最好。

    而李民這一手,也卻是管用。耶律大石大軍剛剛看到李民一萬大軍的到來,剛剛準備在耶律大石做好場面話後直接突擊。剎那間李民的軍陣上方就這麼突兀的冒出一個這麼大個的凶神來。這個時代的人,哪個不怕?

    別說是本就信奉鬼神的這個時代軍兵了,恐怕就是有著無神論的現代軍兵,猛然見到這麼一個三十多丈高的凶神化身,那也是得心頭一哆嗦。

    而更讓耶律大石震驚的是,那三十多丈高的凶神,不僅向著他的軍馬方向飛來,口中更是大聲喝道:「耶律大石!爾竟敢違誓進犯中原。本神奉天命拿你法辦。速速出陣受死!」

    其聲震震,滾滾傳來,響徹天地,好似雷霆一般。

    耶律大石當即驚的幾乎是魂不附體。要知道,他當初在李民府上發下的誓言,他可是從來都沒跟別人說過。而今這個巨大天神竟然說的清楚。難道真的是誓約不可違,我要應誓喪命與此不成?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