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逼上梁山

第20卷 第二十二回 佛戰 文 / 問天

    第二十二回佛戰

    「佛祖慈悲,立淨土,普濟芸芸眾生。佛祖憤怒,明王顯,重鑄大千世界……。」

    鳩摩智寶相莊嚴的吟唱著,可隨著他的吟唱,鳩摩智身傍沖天的火柱中,隱現無窮的黑色煞氣。更有陣陣非人之聲,不通過人之耳朵,直接傳遞在人的感知之中。

    金鋼禪小輪迴寂滅小千世界!

    靈隱禪師的眼睛幾乎都瞪裂了。這等禪法,非金剛羅漢一流的高僧大德不得施展。可真正的高僧大德,卻也絕對不會施展這等幾乎干擾輪迴的禁忌之法。只有那些外道僧人,才會行使此法。

    可此法一成,以自身佛力自成一方淨土,立一小千世界,引渡的魂魄越多,其所建的淨土佛國,所能提供的佛力越強。如今這裡有十萬剛死之人,而且還都是戰士,更是出其不意被大火焚燒而死的。這要是被鳩摩智在入佛狀態建立了淨土,創造了一方小輪迴轉世的佛國。那這鳩摩智還有何人能敵?天知道這鳩摩智在入佛狀態,會做出什麼恐怖不可思議的事情來!更何況,那淨土,可不是真正的淨土,只不過是鳩摩智小乘金剛禪立下的偽淨土。入此淨土之魂魄,根本不得轉生也不得超生,更不是自願入淨土,可享綿綿無絕的大圓滿之樂,那就是一群被佛力束縛的怨靈,以其癡力,衍化願力罷了。

    此時此刻,靈隱禪師也再顧不得鳩摩智是佛門數百年來唯一晉級成金身羅漢的高僧了,也更顧不得這鳩摩智成就金身羅漢之後,其境界遠在他靈隱之上了。

    靈隱禪師當即高聲念誦了一聲佛號:「彌陀佛!」隨即大無畏的念誦道:「我佛慈悲。光明無量,照十方淨土。感佛恩,當以身報。發宏願,往生彼國!……。」

    靈隱禪師情急之下,卻是毫不含糊的施展了白馬寺一門秘傳的禁忌之法——無畏金剛降!

    此等禁法一施展,就算靈隱禪師事後無損,那也絕對要精血大虧,佛力大損。可這老和尚關鍵的時刻毫不猶豫的就施展了出來,可見這老和尚多年修持的禪心,果然無畏。此時此刻,也果真是拚命了。

    不過,靈隱禪師這番拚命,那威力也是巨大無比的。

    這靈隱禪師本就已是修煉出了本尊金剛法相,更精通大悲天龍禪唱,今以大悲天龍禪唱之功,施展無畏金剛降強化自身的本尊金剛法相。那靈隱禪師的本尊金剛法相,渾身上下全都金燦燦的,有丈二上下,顯得密實無比。真真的純金鑄造一般。其一頭三面,喜怒雍容,輪番交替,演世態炎涼之三相。四條臂膀,各拿佛力衍化之降魔金剛杵,鎖魔金剛圈,縝魔金剛印,斬魔金剛劍。腳下一朵青色蓮座。那法相威儀,絲毫不遜色於如今入佛狀態的鳩摩智。

    而且,不僅賣相不差。實際的威力也更是不差,畢竟靈隱禪師徘徊在這成就金身羅漢之境,也就差那臨門一腳了。數十年不得寸進,只得修煉其他外功,以及精研佛理。這等閒工,看似無用,卻是把靈隱禪師的心境磨礪的通透無比,那在金身羅漢之下的巔峰狀態,絕對比這鳩摩智得前人功果突飛猛進的境界,要穩固的多,也圓滿的多。絕對的根底紮實。如今拚命施展了禁忌之法,這境界雖然沒得提升,可這佛力絕對要虛漲了數倍,而這如今時代,眾多高手滯留在金丹大成之下,以及金身羅漢之下,除了各自的功法在這時代變遷的情況下,其根基產生微微差錯,以致這些照貓畫虎的後代在修煉上產生了許多偏差之外,更主要的就是各地的天地靈力減少,連各大宗門都要隱居山野,才能勉強修煉下去,用以突破,卻是缺少了量變引髮質變的量能積累。

    故此,靈隱禪師佛力虛漲之後,其境界,那也絕對是半之腳踏入了金身羅漢的狀態。對付這麼一個剛剛晉陞羅漢金身的,應該還是不成問題。

    只不過,這鳩摩智卻也不是什麼普通的剛剛晉陞金身羅漢的雛。這鳩摩智剛剛晉級不假,可他卻是在入佛狀態晉級的。如今的鳩摩智,卻不再是原本的鳩摩智一個人的意念了,而是寧瑪一派無數上師眾生相的念力所具。更有佛光金輪無視空間的吸納方圓千里之內的信佛者信念轉為佛力。雖是初具金身羅漢的佛果,卻已是有抗衡尊者的實力。

    當即,鳩摩智本體連動都不動,依舊念誦小乘金剛經,加持淨土佛國的威能,引渡十萬軍魂。腳下傳承的金龍,卻與其心念相通,一聲長吟,已是蜿蜒的俯衝靈隱禪師。

    此時這條金龍,在鳩摩智成就金身羅漢果位之後,其受鳩摩智金身氣血以及佛力供養,威能已是更加強大,週身上下,隱隱流轉佛火光焰。距離靈隱禪師五丈外,一爪探出,風雷隱隱,氣破長空之聲,宛如實體。

    只不過,靈隱禪師的步步生蓮**,本就擅長挪移,一步到位,躲閃起來迅捷無比,簡直就跟順移一般,如今拚命之下,佛力大漲,這金龍探爪的速度雖然不凡,可又怎麼能抓住靈隱禪師。只是其抓空的破空之力,直接把地面犁出了四條大溝。

    而那靈隱禪師一邁腳,已是原地不見,一步到位的站到了那金龍的龍首之上,其本尊法相的降魔金剛杵往下一揮,降魔金剛杵猛地打在那金龍龍首之上,當即一串寶光流轉。直接把那龍首打成了一團佛光。

    卻原來,那金龍本就是寧瑪一派的傳承念法,根本沒有血肉之軀,卻是見不得血肉飛濺。

    只是,那金龍的龍首崩潰之後,那歷代傳承的念頭卻是不散,佛光漣漪之中。自其殘存的龍身銜接處,佛光凝聚,卻是形成了兩頭龍首。

    這兩頭龍隨即如一把開合不斷的大剪子,夾向靈隱禪師撕咬。

    靈隱禪師再一邁步,已是閃現在其中一條龍首之上,降魔金剛杵再次一揮,當即把那龍首再次打成了一團佛光。隨即一邁步,又出現在了另一條龍首之上,同樣降魔金剛杵一揮,又把那龍首打成了一團佛光。

    按說這等佛力加持凝聚出來的金龍化形,其顯化的根本,就是其念頭的凝聚。連番破碎,絕對能讓其念頭潰散,再也不能凝聚成型。

    可這金龍,卻是寧瑪一派歷代上師加持的不說,更受歷代上師刺繡在身上,以自身的精血供養。那人之精血,精氣,最含一個的神念烙印。如此傳承了數十代,那念頭的強大,已是不能以常理計。更何況,如今這條金龍的當代傳承宿主鳩摩智,更達到了金身羅漢之境,這條金龍受鳩摩智的氣血供養,與鳩摩智神魂相通,自然更是不會輕易散型。

    那兩團被打散的佛光,隨即凝聚出四條龍首,變成了一條四頭龍。再次纏向靈隱禪師。

    此時,靈隱禪師卻是知道了這條金龍的不凡,其內蘊含的佛力以及凝聚的魂念,無比強大,絕對不是幾次幾十次擊潰就能消散的。如此這般的消耗下去,恐怕一兩天,都不可能滅了這條金龍。

    而這條金龍撲殺的速度雖慢,可其三十多丈長,更與鳩摩智心念相通,只要不滅了他,那就絕對不可能擺脫這條金龍的糾纏襲擊鳩摩智,中斷其施法。

    當下,靈隱禪師身形再閃,再次出現在那金龍的龍首之上,卻沒再用降魔金剛杵揮擊這金龍龍首,而是斬魔金剛劍一揮,利落的砍下那龍首,隨即鎖魔金剛圈一擺,那數丈方圓的龍首,當即急速縮小,落入了那鎖魔金剛圈中。爾後那靈隱禪師的鎮魔金剛印一蓋,那縮小的龍首,已是被打上了一個金色蓮花的烙印。整個龍首頓時如同一個純金鑄造的工藝品一般,雖然靈動無比,內蘊神氣。可卻真真成了一個物件,再也不能聚散變化了。

    隨後,靈隱禪師從容不迫的將那龍首納入袍袖,腳步微抬,再次閃過餘下三頭龍首的合圍,閃現到另一個龍首之上,同樣的再次一劍砍下龍首,一圈一蓋,又是一個龍首被凝聚成了實物,封印了起來,收入了袍袖之內。

    很快,四條龍首全被封印,連剩下的半截龍身都沒跑了。這鳩摩智雖然境界高深,奈何這靈隱禪師傳承的這白馬寺一脈,實在是深遠,乃是密教八葉之一,與寧瑪一派的本宗同源,那流傳的佛器,實在是比這寧瑪一派的分支強的太多了。

    當下,靈隱禪師封印了金龍之後,直面對上了鳩摩智。

    可即使是這樣,鳩摩智依然不為所動,這入佛的鳩摩智,那可是絕對比無畏的靈隱禪師,更加的無畏。根本沒有個人的私念,全被眾生相所左右。小金剛禪經吟誦不斷,其週身佛光流轉,愣是要只憑著這護身的佛光,敵對拚命的靈隱禪師。

    靈隱禪師對此,倒是既沒有憤怒之心,也沒有憐惜之念,一聲佛號:「彌陀佛!」隨即整個人裹在本尊金剛法相之中,化作一團流光,猛地運起降魔金剛杵,一往無前的砸向鳩摩智。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