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逼上梁山

第21卷 第二回 輕取統萬城 文 / 問天

    第二回輕取統萬城

    做夢?

    當然不是做夢。李民又不是殺人癖的變態,殺他們這些俘虜有什麼用。草原人自秦漢時就被殺,就被反報復,那次數還少麼,最多震懾個一二十年,新一伐起來,這就又全都給怎麼的就怎麼的。

    為什麼?

    害怕當不了飯吃。被殺戮抵不了他們對中原富裕生活得渴望。

    李民要的是民族大融合,一味的殺戮不行,自然要換一個法子,難得這些人對雷電充滿了絕對的畏懼,又是如此的虔誠。李民不抓住機會利用,那才是傻了,這可是比李民當初設想的文化融合,還要快捷的多得多。

    雖然科學無國界之分,這句話往往被別有用心的人利用,可宗教無國界,那絕對是不帶半點假。不見佛教這外來貨,在中原大地上活的好好的,天主教更是世界開花。這些俘虜能入神霄教,憑著宗教的認同,而後在對中原文化的認同,到時候,他們就是華人。就像後世的滿族,他們不說自己的履歷,誰能看出他們與漢人的不同,兩百多年的清王朝,雖然殺了無數有風骨的漢人,殺得漢人有脊樑的少了,奴才多了,可這兩百多年的中原文化熏陶,滿人和漢人的區分也徹底模糊,民國之後,滿族更是徹底漢化了。

    而且,就算這些人不加入李民的共和國,李民也樂得大度把他們放了,這些人回去,那可就是活生生的例子,最好的宣傳喉舌,只要那些金兵知道被俘不是死路一條,那些金兵在日後的抵抗當中,自然不會產生困獸之鬥,決死之心。

    李民的盤算很好。

    而這些女真人俘虜,也沒辜負李民的算計,這些人雖然是金國的精銳了,可金國立國才多久,沒有六十年以上的建國時間,沒有兩三代人的為國出力,有人幾個人能形成國人的認可與忠誠?

    尤其是這些人的統帥完顏宗望已經死了,按照金國的軍法,統帥陣亡,士兵苟活的,回去了,那也是一個死。

    這在加上李民實打實展現了雷霆掌控者的身份,隨後更讓他們自由選擇,或是加入他們共和**,成為他們共和國的一份子,或是自行離開。放他們生還。

    這就更讓他們感動了。自由,這是一個多麼新穎和好聽的詞啊。

    不過,雖然大多金兵俘虜對自由這個新鮮詞感到動心,可卻是沒有一個人去選擇自由的流浪草原。

    這除了是這些金人,自幼被各部族貴族奴化慣了,冷不丁給他們自由,他們不適應之外,草原上更不比中原,隨便一個人,哪怕是要飯,都能湊合活下來,草原上殘酷的生存環境,一人在草原上生存的機率實在是太小了,草原各部,往往僅次於死刑的刑罰,那就把一個人驅逐出部落,讓其一個在草原上流浪,變相的處死。

    故此,這些金兵俘虜,卻是沒二話,全都選擇加入了李民軍,信奉了李民的神霄教。對他們來說,戰敗能不當奴隸,已是莫大的恩典了,如今更能托庇在上天的使者手下,成為他們所嚮往的中原國度的一份子,更是他們莫大的榮譽了。

    為此,哪怕是立時讓他們調轉刀槍對準他們原先的同僚,那也是沒什麼的,畢竟他們原先也是不敵完顏部落,進而在酋長的帶領下,合併到一起的。

    這些金兵俘虜的歸順,讓李民看到了民族大融合的先兆,也許以宗教為融合濟,民族融合的順利度也會大大加快。

    李民為此浪費了一個下午以及一個晚上。可次日行軍,李民軍去已經擴充到了兩萬五千多人。這還是有一千多輕傷的,被李民遣返回了紐蘭城。

    想來,這些人回去,帶去完顏宗望本部覆滅的消息,會讓紐蘭城這個臨時的後方,更加的安穩一些。

    而隨後李民快速行軍,兵至統萬城。

    這統萬城沒有了完顏宗望的大軍主力,卻是兵力空虛的很。

    不過,留守在這裡大將石虎,卻是死忠於完顏宗望的,得知李民大軍的來到,既沒嚇得逃跑,也沒閉城死守。愣是領著一千留守的軍兵,自行殺出來了。

    而且還耀馬揚威的尋李民軍單挑,意圖彰顯武力,有點要學猛張飛的架勢。

    只可惜,李民軍除了遠程控制之外,頂尖的大將,更是多的很,不待魯智深請令出戰,楊志已是先向李民請戰出征。

    結果,這石虎,受楊志刀勢的影響,愣是一招都沒躲開,直接被楊志一刀斬於馬下。

    隨後,石虎帶的那一千軍兵,自然被衝殺的潰敗,不過,這一回李民可是有著五千金兵降卒成立的女真治安軍做榜樣。

    五千人一喊話,那潰敗的金軍一聽本族的鄉音,自是比李民軍喊話的可信度高,全都是降了。

    李民軍根本沒費什麼力,只殺了一個死忠於完顏宗望的石虎,就輕取了統萬城。

    李民進程之後,很是自然的再次召開親民大會。不過,這一回有著那五千女真治安軍的榜樣,卻是不用全都綁了,弩箭看押了。雖然警戒還是有的,比不上在中原時,那種近乎軍民一家的親民大會,可卻也是有了七八分的神似。

    而且,尤其是再有了這幫女真治安軍之後,李民的批鬥大會,公審大會,也是能調教些合意的主題出來。

    隨著李民從那些女真人挑出來比較伶俐的積極教眾當中進行了一場苦大仇深的大揭發,大批判,整個統萬城的女真百姓,以及奴隸的熱血,那算是徹底被調動起來。

    事實再次證明,有階級的地方,那就有壓迫,有壓迫就有怨恨,哪怕這個民族還沒開智到知道什麼是民主,什麼是自由,可實打實存在階級壓迫仇恨,那卻是不用教,那都明白的。

    尤其是這金國,此時此刻還沒有著什麼金熙宗的改制,別說這奴隸被壓迫的根本不當人看,就是普通的部族百姓,那也是任由那些金國貴族的魚肉,馬匹牛羊被奪,妻女被搶,那真是比比皆是。不用李民特意引導,那已經是罄竹難書。

    平常不顯,那只是草原各部族的權貴壓制的太厲害,族人大多麻木了,碰上完顏阿骨打那麼一個比較開明的,他們已經是知足了,擁戴了。可如今在李民稍加引導的情況下,再巧妙地的安排了一些中原案例的對比。

    自然爆發了。

    而在那公審台上一溜站開的三百二十七位統萬城的權貴,在百姓的控訴下,那真是一個個全都嚇得瑟瑟發抖。

    這些他們原本不放在眼力,只是當做牛羊一般財富的工具,在有李民給他們撐腰後,竟然爆發了如此大的激情,這是他們萬萬想不到的。原本他們還以為這都是理所應當的呢。直到今天,他們才知道他們錯了。這世上沒有什麼是應當的。只在於他又沒有機會爆發罷了。

    可他們認識到這一點的時候,那也已經晚了。李民要融合的那是女真各族中受壓迫的族人與百姓,畢竟這些人才佔大頭,同時也是受苦的赤貧階級,最好拉攏。這些權貴,可是李民要消滅的。

    隨著批鬥大會的高潮湧起,訴苦,公審,掛牌遊街。整個統萬城的平民百姓,一個個全都興奮到了極點,感情這些高高在上的老爺酋長,也知道害怕,也是熊成這樣。

    而伴隨著這一切的終點,集體砍頭,更是讓這些普通的女真百姓的情感昇華到了極點,潛意識的就認同為他們出氣,為他們撐腰的李民統治。

    而隨後李民再次的登記造冊,均發財物,更是讓本有些宣洩的激情,再次被點燃了。

    統萬城乃是金國國都周邊的重鎮,那囤積的軍資,可是要比紐蘭城多的多了。雖然統萬城的人口也多了一些,可給大家分發的,依舊十分豐富。

    牛羊馬匹,茶葉食鹽,那可是實打實的好東西。這可是遠比什麼千言萬語,更讓淳樸的草原人認可。這可是連他們本部族的族長都沒做過的好事啊。

    要知道,那些族長一個個視本族的公產如私產,又怎麼可能把財物分給他們這些無權無勢的牧民和奴隸。

    而李民在這統萬城,除了再次得到大量的補給,以及收穫了大量的民心民望之外,更是小發一筆。

    這完顏宗望,那可是剛剛從中原劫掠完回來的,除了各種物資之外,珠寶金銀,也是搶了不少。那金銀帶著累贅,可珠寶就方便多了,只是空出了幾匹馬,就搞定了。這筆珠寶,充以軍資,李民這趟草原之行的花費,那就全回來了。

    李民在這統萬城又呆了一夜,修養了一番軍力,隨即再次啟程趕往金國的國都。

    於此同時,李民更排出了百騎探馬,四面八方的分散出去,尋找岳飛軍團的蹤跡。

    要知道,李民可是約的與岳飛在金國國都會軍合戰的。如今這金國實施了壓縮防線戰略,偌大的草原,李民自然得把人找到。

    而此時,金國的國都之中,金國的本屆國主,完顏吳乞買,卻也是弄出了一件前無古人後無來者,銘記史冊的壯舉。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