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逼上梁山

第21卷 第十五回 個人行為 文 / 問天

    第十五回個人行為

    草兒新綠,淡淡的花香隨風飄逸。三月的南方,已是一片春光燦爛。

    明州港地處江浙,原本就是赫赫有名的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口岸,在南方落入李民之手後,更被明確知道海外貿易以及通商口岸重要性的李民大力扶植,如今的明州港,更是繁榮之極。每日裡,港灣千帆雲集。明州港的小鎮,更是早已擴張成了一個大型的集市。其官道更是修繕的平整筆直,一水的四車道,兩旁遍植楊柏,十里一亭,五里一茶棚,道路上車水馬龍。

    李民縱馬奔馳在官道上,看著這人人忙碌而帶著笑顏的面孔,心中感同身受,不由升起一種成就感。多年的心血,總算沒有白費。

    此次,李民趕往明州,沒別的,就是為了調查清楚博多的艦隊到底是怎麼一個情況。只不過,李民這次行徑,卻不是代表著共和國,而是一個單純的私人行為。

    雖然這看起來有些不可思議,李民乃是共和國國主,又是共和國國教之主,怎麼看,李民的行徑也是不可能代表個人,可事實就是如此。

    李民這次,就是一個私人行為。

    沒別的,李民在回到京師親自召開內閣會議之後,李綱以及李綱組建的內閣,竟然反對李民立刻出兵滅絕博多,避免火藥等眾多秘方流失的可能。

    首先,李綱內閣一致認為。刀兵不祥。

    沒有什麼重大事件,滿朝大臣,無一想妄動刀兵。別說是一個李民的秘密海外基地了,就是正式領土糾紛,也應先通過外交途徑,正式照會博多,而後在其名頑不靈的情況下,再考慮刀兵。

    而現在,李綱等雖然確認了博多確實擁有類似李民海外基地遺失軍艦改造的艦隊,可李綱等並不認為博多有足夠的軍力能擊潰李民海外基地的兩支艦隊,繳獲李民的戰艦。要知道,無論是渾江龍李俊,還是阮氏三雄,他們兩支艦隊的任何一支,那都是縱橫黃海,渤海無敵手的。博多原先雖然也有艦隊,可也就比一般的海盜強一些,甚至連幾個海盜王的艦隊實力都不如。別說攻佔有大炮守備的海島了,就是在海面上碰到任何一支李民的艦隊,那也是打不過。

    所以,李綱內閣朝臣等一致認為,博多最多也就是屬於接贓一類,不知道從那裡購買到了李民海外基地軍艦改造後的船隻。畢竟博多港與李民的明州港,泉州,以及李民新建的上海港等,都是有著大量商貿活動的,那也是富的很。尤其是博多盛產白銀,更是有錢,通過一些渠道買到李民被繳獲的軍艦,那也是相當有可能的。

    如此一來,證據不足,博多縱使有罪,也不應是滅國之大罪。中華禮儀之邦,不應動不動就滅國滅國的。滅博多簡單,可海外萬千島嶼,萬千島國對華夏的看法,可就不同。

    對此,李民雖然不滿其迂腐,可以理解,畢竟後世的釣魚島,李民所在政府雖然改革多年,可不也是要顧全影響的麼。

    而除此之外,李民剛剛平定北方草原,擴土數千里,尤其還急調了一大批的民用物資支援草原建設以及經濟穩定,李綱組建的內閣,光是調撥那批物資,由南到北,已經是用盡了手段。

    如今南方的物資剛剛都抽調空了,又要在南方準備戰艦,以及兵員物資,去海外開戰。這對李綱內閣來說,還不如把他們殺了簡單。

    對李綱內閣來說,如今的中原,百廢待興,能碰到李民這樣一個明主,將其治理好,讓百姓安家立業,富裕太平,已經是相當不錯了。中原地大物博,實在是用不著再開闊一些苦寒之地當領土了。

    最多,這些朝臣,也就認可李民今後能收復燕雲十六州,也就到天了。連蒙古草原,這些朝臣們都沒想要,那就更別說海外蠻夷的島嶼了。

    更何況,李綱組建的這個內閣,多是與李綱知趣相投的儒士,雖然自強不息,志向高遠,絕不甘受外族欺侮,可也不想李民就此窮兵黷武。

    窮兵黷武,那可是亡國的先兆。

    對此,李民雖然也不認可。可卻也不得不承認他這幾年連年開戰,確實是有些窮兵黷武的苗頭了。這些朝臣的憂慮,對他李民也是不無警戒。讓李民很是自省一下自己的行為。他李民在金丹大成之後,卻是態度有些不一樣了。

    故此,李民雖然明知道,只要自己的態度強橫一些,表明立場,強烈的要求一下,出於李民的一貫正確性,這些對他極度忠心,只是想給他合理性建言的眾多內閣大臣們,絕對會在對他李民的崇信盲從之下,強力通過。

    可如此一來,李綱這些日子倡導的內閣精神,民主精神,也必然會因此崩潰,煙消雲散。如今建國初期,而且還是李民意圖改革政治的初期,李民可不想大好的民主之風,就這麼消散。要知道,初期都建立不起來民主,待各方利益鞏固之後,再想推翻既得利益集團,建立民主,那可是更加麻煩了,而且更免不了要見血,而且還是自己人的血。

    所以,李民對這次李綱內閣的短視,雖然很不滿。可依舊忍了。認同李綱內閣提出的發出詔書,以外交手段逼尋博多講明軍船來歷的提案。

    對此,李民雖然認為不可能有什麼收穫,對方大不了順著內閣朝臣的意思,一推二六五,也就不了了之了。可為了長久的國泰民安與和諧,只當為李綱內閣樹立威信了。希望李綱內閣能通過這次反對李民的行徑,成長起來,盡快領會君主立憲二元議會制的精神與重要性。

    可李民雖然在國政上忍了。可李民卻是不能容忍火藥的配方,從自己的手中流失出去。故此,李民這才對外宣稱修道閉關,委託李綱內閣全權處理朝政。而自己,卻是帶了公孫勝與守一真人等幾個本領高超的心腹。以個人身份趕往明州和博多調查真相,以及堵住秘方流失的可能性。

    反正如今沒有音像視頻,連共和國本國內的百姓,都不可能盡皆識得李民真容,那就更別說博多等地了。

    而至於說危險。如今的李民,更是不在乎。博多雖然是口木群島一個重要口岸,人口不少,可此時的口木,各國分立,比之中國的戰國,還要混亂,幾乎就是一個小島一個國家,甚至博多等大一些的島嶼上,竟有著幾十個國家,博多,鐮倉等等,計都計不過來。這些國家,多一點,一兩千的軍力,少一點的,百來人的武士也能稱國。似這等雜七雜八的雜兵。如今的李民如何能看在眼裡。如今的李民,有著寧靜之道溫養神魂,沒有上萬的百戰之兵的軍魂煞氣,根本影響不了李民施展神通,甚至,就是有著上萬的雄兵,李民在修復了天雷珠外丹後,憑借自身金丹和外丹的能量儲備,一個大招也能滅了。那就更別說李民還帶上了公孫勝和守一真人,以及魯智深、武松兩大高手。以及鐵豹、餓虎領著二十名鐵衛護衛。

    在李民看來,此行的安全,那絕對是萬無一失。到了博多,找軍艦,憑著惑心**,絕對能輕而易舉的找到線索。到時候,不是博多方面干的也就罷了。若是的話,李民不介意解救一番博多人民。給他們帶去共和國的民主。消滅萬惡的博多權貴給他的海外艦隊死亡的軍兵報仇。

    很快,李民一行已經快馬奔馳到了明州港。

    明州港雖然往來的客商極多。騎乘好馬的也有的是,可一行三十六人全都一水的上好戰馬,而且還奔行的這麼急速,卻也是少見。

    這也是李民等的小小疏漏之處。畢竟,往來明州港的多是商人,哪個不是帶著貨物大隊的?又有哪個心急火燎的跑得這麼快?尤其是魯智深這個大和尚,雖然跟在李民身邊保持著沒變身的狀態,可那身量,依舊是高大的很,想不引人注意,都是不得。

    不過,這也是沒奈何的。李民如今身份不同,平常出行都是成千上萬的,幾十人已經是少的了。再少,李民內宮的幾位娘娘也不答應的。沒有她們配合,李民要想悄無聲息的出走,不可能瞞過李綱等大臣的。

    李民以閉關為名讓李綱繼續擴大內閣的影響力,李綱還能理解與支持,可李民剛回來就再次出走,而且還是以個人身份要去海外,那絕對能讓李綱瘋了。

    不過,李民也不是沒閱歷的人,自出了京師的這一路上,也早已從兩旁行人的注目禮中推測出了自己一行的蹊蹺。只是為了趕時間,李民卻也是沒怎麼在意在國內行走的影響。

    可到了明州港,李民卻是不能不注意一些。再囂張,那就跟打明瞭身份招搖差不多了。若是讓人知道一個堂堂大國共和國的國主竟然在招到朝臣反對後,自行獨自去博多滅國,那也是好說不好聽。李民就是心態受的了,可以要顧全一些國家的體面與朝臣的感受。

    他李民再怎麼說的個人行為,可他的身份在那,沒人知道,那是個人行為,但凡傳開,那就無論如何也無法算是個人行為了。

    當下,李民一拉馬說道:「咱們就在這裡尋個地方喝口茶,鐵叔你去聯繫一下咱們在明州的商會,尋條大船出海。」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