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逼上梁山

第23卷 第十回 打了再說 文 / 問天

    第十回打了再說

    他這是要幹什麼?

    看完手中的密報,李民穩穩的坐在書案後,默默的琢磨著。

    李民琢磨的他,不是別人,正是耶律大石。

    就在李民京中一片思想變革的醞釀中,高禛的戰報來了。

    自遼皇耶律延禧的印信到手,高禛捨棄步軍,急行軍,三天奔馳八百里,急速掌握燕京,並以燕京為據點,全面接收了耶律延禧的軍事力量。

    雖然在接受耶律延禧的軍事力量當中,有不少的遼國貴族,並不認頭投靠李民的共和國,可遼國之中的主力,如今卻幾乎都是北方漢人軍團。純契丹族的勁旅,又都是皇室的絕對力量,少數幾個貴族不滿,掀不起什麼大浪。

    有著參謀部的統籌,以及高禛的臨陣決斷,李民和平接受遼國的第一戰略,進行的相當順利。

    不過,由於李民軍隊的介入,原本在遼國皇室正統,與耶律大石中興偶像之間搖擺不定的遼國權貴們,卻是幾乎一股腦的投入了耶律大石的麾下。

    沒別的,這些遼人權貴雖然愛慕中原的繁華,卻還不至於向耶律延禧那麼的狂熱,更沒有耶律延禧不尋中原靠山,就要被耶律大石篡權廢除的巨大壓力。要他們拋棄百餘年來養成的遼人遠比中原人武力強大的虛榮,併入中原的一統,卻是不呀如把他們的臉踩到地上蹂躪。

    故此,這幫耶律延禧和耶律大石之間的中間分子,在耶律延禧投靠中原之後,民族內部矛盾轉為民族外部矛盾之下,全都投了耶律大石。

    不過,這種局勢的演變,也在李民參謀部的推演之中,所以高禛得到的命令就是一個快。以快打慢,讓對方來個措手不及。

    可即使如此,耶律大石得了那麼多遼國勢力投奔與支持,對其轄下的領土統治力,也是極大的增強了,擺脫了麾下戰將多,可治理人才少的困境。

    空出手來,耶律大石更是提出了驅除漢族入侵的口號,號召全遼護國聖戰。

    在這種情況下,李民參謀部推演的第二階段,卻是向著第二階段最壞的演變發生。

    而高禛為了確切知道耶律大石浪人軍團的戰力如何,在試探性的接觸戰中,更是一敗塗地。原本宋遼交戰時,慣用的弓弩,以及防禦遼人騎兵突擊的密集槍陣,根本防不住狼人軍團的突擊。這要不是李民防範萬一,把高寵派到了他老爹高禛身邊聽用,高禛被不住就因為這趟試探的接觸戰,直接交待在那裡了。

    可高寵雖然神勇過人,體內更凝聚了能量經脈,可也是猛虎難敵群狼,單是護著他爹高禛突圍,就受傷非淺。

    高禛敗戰一場。

    雖然如此慘,稍稍出乎了李民以及李民參謀部的意料之外,沒想到耶律大石的狼人軍團的戰力會如此高,遠比那和岳飛軍團小隊遭遇戰的送上來的實力情報還強大。

    可這卻也不算太出格,畢竟李民與參謀部當初計算耶律大石狼人軍團的戰力時,也已經把狼人軍團的戰力設想過幾等劃分。

    即使是最壞地步,只要高禛的第一階段計劃完成的好,快速突擊,佔領燕京,依托燕京的城防,就應該能把耶律大石的狼人軍團釘住那裡,有著岳飛軍團的呼應,耶律大石絕對無法全力攻擊高禛軍團的。只要高禛穩紮穩打,守住燕京是沒有什麼問題的。

    而以高禛多年的領軍經驗和謹慎,也確實做到了這一點,雖然在試探的接觸戰中,高禛完敗了,可高禛試探用的,卻多是收編的遼軍,高禛的主力騎軍,以及後續到達的步軍軍團,卻全都是實力無損。

    憑借這燕京的城防,高禛還是打退了狼人軍團的進攻。

    可問題是,高禛在守城時,並沒有感覺到狼人軍團的搏命進攻不說,更收到了耶律大石寫給李民的信。

    李民現在琢磨的就是這封信。

    耶律大石信上的言辭很懇切,很是念李民以前的幫助情分,但態度也很堅決,不希望李民中原的漢族,干預他們遼國契丹族的內政。

    不過,這也不算什麼。畢竟耶律大石雖然曾為李民的徒弟,可那是的李民既沒有金丹大成的境界,惑心**也沒有大成,只是靠著忽悠,以及部分的協助利益,讓耶律大石這等梟雄徹底放棄本民族的身份,死心跟隨李民,那是不可能。耶律大石有如此信,很正常。

    可問題是,耶律大石那封信的末尾,卻是邀請李民當面敘話,說是有聖山長老意欲與李民商榷天下格局。

    這就讓李民很是搞不懂了。這耶律大石既然不認同耶律延禧向中華的合併,那除了打,還有什麼可商榷的。難道他能接受中原如今招安的遼國領土,還是他有把握說服我退還這些招安的遼國領土?

    還有,這聖山長老又是怎麼一回事?難道耶律大石背後還有人?難道這就是耶律大石狼人軍團來源所在?

    李民盤算半天,卻是覺得均有可能,只是情報不全,無法定論。

    不過,有一點,李民卻是肯定無疑。那就是他李民又要跑一趟了。

    雖說耶律大石來信讓他李民去,他李民就去,稍稍有些沒面子。可是如今且不說耶律大石狼人軍團表現出來的實力,超出了李民等人的估算之外,更冒出了一個聖山長老,這很可能代表著一個隱藏的超能修煉者集團勢力在暗中支持著耶律大石,只是單憑著高禛的世俗軍力防守,很讓李民不放心。

    而且,不管怎麼說,意圖溝通,那也是一種善意的表現。李民也不想錯過這種溝通的機會。

    凡是能配上聖山和長老幾個名詞的,即使不是什麼隱世的超能修煉者集團,那也絕對是世俗敬仰的長者。放下點姿態會見一番。不丟人。如果能因此兩方得到溝通,減少無辜戰士死傷,那絕對是值得。

    而即使會談不成功,那也損失不了什麼,更能摸摸那個耶律大石的聖山,到底是一個什麼組織。

    不過,如今的李民,經過倭國之行,以及波斯之行,卻也是不敢小瞧天下超能者了。

    李民早就分析過,天下之大,無奇不有。他李民雖然仗著穿越的奇遇,靈魂意外的得到強化,更激發了異能。修煉速度極快,可那些有著極大底蘊與千百年修煉淬煉的教派,那也是不白給的。

    若不是他們的修煉體系早已到了一個高峰,初學者只能如現代的教育一般,先按部就班的修煉,待達到了某一巔峰才能如某些現代頂級教授一般,重新返回起點鑽研一加一為什麼等於二之類的基礎學說。他們這些沒有達到一定高度的修習者,絕不會在天地環境慢慢變遷的情況下,如溫水煮青蛙一般的,逐漸在缺少頂級高手的情況下,只能繼續按著老路走,卻是無法變革。

    故此,李民定下念頭,隨即召集麾下的幾個國師。如今,除了靈隱禪師依舊在白馬寺的密境修煉,穩固剛剛突破的境界外,其餘的茅時雨與守一真人等,在回稟了師門天主教與摩尼總教的實力後,也全都趕回來了。並很是積極的投入了茅太平與公孫勝的飛毯研發之中。

    所以,當這些人得知要跟李民去遼國時,都有些小小的不情願。對他們這些修道人來說,世俗的國家之爭,那真的是很沒意義。他們各自教派上前年的存在,早就驗證了,只有千年的教派,沒有千年的帝國。

    國家之爭,不論對錯,幾百年過後,還是那些百姓生活在那片土地上。依舊是在塵世苦海,苦苦掙扎。絕對沒有什麼異樣的變化,遠不如他們修道者體悟天道,鑽研神通的好。

    尤其是那飛毯的神通體系,與他們各自的道法體系的差別極大,可說根本就是兩條路,在如今的末法時代,體悟這種不同的神通體系,更是一種截然不同的感受天道之路。

    再沒徹底弄清楚這飛毯奧秘之前,茅時雨,守一真人等,真的是不想沒事找事。

    可如今他們現在依靠的這個主子李民,卻是不像別的帝王一般,本身就是一個神通驚天的修道者。實力遠遠在他們之上,他們的教派,根本不能向以前侍奉宋朝帝王一般,想幹什麼就幹什麼,掛著一個國師的名分,想不幹活,擺出一副高人的樣子,誰也管不了他們。

    故此,守一真人,茅時雨等人雖然心有不願,可也只能聽命行事。

    李民雖然看出來了,卻也沒說什麼。畢竟都是修道者,他李民也要給幾分面子。尤其是這幾個人的身後門派,雖說是加入了他李民的麾下,不過求的是世俗的發展與穩定。要的是名分好招收徒眾,以及官府的供奉與土地,以及稅收的減免罷了。他李民也並沒有掐住這些教派立時湮滅的命脈。與其說是麾下,不如說是合作關係。

    李民自然也不好太過分。只要是大面上聽話,李民自然是有的是利益驅使這些教派為己所用。就像那飛毯的研究,那就相當的有效。

    當下,李民召集完幾位國師之後,隨即暗中傳令李綱、李侗,林沖,朱武等人,告訴他們自己要暗中去趟遼國,朝政依舊由李綱帶領內閣代理,由林沖領軍武力支持。

    隨後,又從甲賀本八郎那裡要了藥師,而後帶著魯智深,武松,以及火三郎,鐵豹、餓虎等人,乘飛毯,趕往燕京支援。

    別說,有著飛毯,這支援的速度就是快,只用了半天,李民一行人就來到了燕京。很是出乎了高禛的意料之外。

    高禛雖然是近乎度日如年的期盼李民到來,可是也沒想過李民會來的這麼快。

    李民落座之後,詢問了一下當前的局勢,很是滿意。耶律大石在遞交了那封書信後,並沒有持強進攻燕京。局勢還算穩定。而且,岳飛的軍團也到位了,兩萬的蒙古軍團,安營在六十里外的鐵球領。與高家軍鎮守的燕京遙相呼應。隨時能在耶律大石軍團發動攻城戰時,對耶律大石的軍隊展開游擊。

    可是,高家軍的壓力,卻是在與日俱增。沒辦法,高家軍雖然也算是一支勁旅了。可終究還是在凡人的境界中,面對狼人軍團那種非人軍團,實在是沒辦法不產生畏懼。

    那些狼人軍團,即使不穿鎧甲,普通弓箭也難以對它們起到什麼傷害作用。甚至遠了,根本射不進他們的肌膚,只有蹶張弩,以及攻城弩,才能真正對它們產生傷害。

    可就這,他們一個個的反應靈敏,也能避開大多數,偶然射進去了,只要不是心臟與頭顱,他們也根本不在乎,插著幾十隻弩箭,依舊能戰鬥,即使被攻城弩釘在地上,也能掰斷弩箭,從地上爬起來戰鬥。甚至一天休息過後,轉天傷勢痊癒,唯有頭顱被粉碎,當場死亡,才能算是真正讓他們減員。

    這要不是高禛的兒子高寵,單打獨鬥有著比狼人更猛的實力與表現,更有著李民這個傳說中的在世活神仙可期盼,高家軍現在被不住已經是士氣崩潰的潰散了。

    李民聽明白了,當即嘿嘿一笑。如今為了李綱他們內閣能出風頭,積攢功勳和威望,他李民不好明面上出頭。可他李民如今可是帶著一幫國師來的。

    李民當下吩咐守一真人繞城飛一圈,告知全城的軍民百姓,共和國沒有忘記他們,降魔伏妖的高人,已經奉共和國的委派來幫助他們了。邪不可勝正。正義必將戰勝妖魔。

    守一真人很是不甘的駕雲出去了。

    而後,李民又命茅時雨召喚伏魔雷雲於那些狼人軍團的營盤上。

    想當初,李民金丹未成時,可是體驗過茅山這個秘法的強大,如今,對面滿營的狼人,雖然在李民看來,也應算是一個人類的變種,最少也應算是智慧生物,可這種有著狼腦袋的生物,那在茅山派等道門修士的眼中,那可是不擇不扣的妖人、妖孽。用這個伏魔雷雲,那卻是正好,一點也不犯忌。

    相對於守一真人的不甘,茅時雨對李民這個命令,卻沒有絲毫的牴觸,美不得的彰顯一下茅山的道法神通。樂顛顛的就架設法壇去了。

    那伏魔雷雲雖然也可不開法壇就直接施展,可那損害畢竟要比開設法壇大的大多了。

    不多時,燕京城中的百姓、軍兵,全都知道中原派遣了神仙來幫助他們了,城外的妖魔很快就會被降服了。那些原本就忠心李民,忠心共和國的軍兵就不用說了。就是那些剛剛轉換了旗幟的遼國降兵,以及人心惶惶,不止今後生活如何的百姓們,在親眼看到守一真人駕著青雲安撫他們之後,也都是個頂個的信心十足。

    畢竟,那些城外的非人類,與守一真人這等能駕雲的有道全真的形象,實在是差別太大了。是個人,也很自然的相信,想相信神仙能戰勝妖魔給他們幸福。哪怕那個看似神仙的沒真給過他們好處,那看似妖魔的也沒真的禍害過他們,他們也是如此理所當然的這樣想著。

    與遼人、漢人這等民族的內部矛盾來比較,狼人和人族這等種族的天性排斥那可是強的太多了。

    當然,守一真人的繞城飛,也是驚動了耶律大石軍兵。這年頭,能飛的,那可就算是神仙,即使是狼人軍團,也是沒有能飛的存在。士氣也是為之震懾。

    耶律大石更是在營中懷疑,是不是李民已經到了。可那天上飛的,明顯不是李民。別的不知道,耶律大石可是見過李民飛的,李民飛行,那可是無聲無息,根本用不著什麼雲彩的。

    而且,若是李民來了,那就證明李民有心跟他們會談,又怎麼可能不來見他們,反倒在城上飛個什麼勁。以他李民如今的名聲和實力,哪還用靠飛行來聚攏民心,提振士氣的。

    可惜,早已經從心底畏懼了李民耶律大石卻忘記了,他那信中,可是還有提到聖山長老的。李民如今經歷這麼多世事,早就知道,和談,只有在實力相等的情況下,那才有真正平等的商談。什麼和談,那都是軍政實力的延伸較量,沒有實力支撐,只能是片面的被虐。

    尤其是生性侵略的遊牧民族,更是如此,不把他們打疼了,堅信叢林文明的,是不會相信什麼仁義,和善的。

    故此,就在耶律大石猶疑不定的時候,耶律大石軍營上方,已是聚攏了一團黑色烏雲。

    黑壓壓的蓋過了日頭,道道蟒蛇一般的雷電,不停的繞著那團烏雲流竄。雖然團烏雲,並沒有覆蓋整個耶律大石軍營,可卻也比李民當初享受的那片伏魔雷雲大多了。

    畢竟,這回茅時雨施法,可是有著法壇,法器支撐的從容施法。只是,耶律大石的軍兵太多,軍營幾十里方圓,這才讓那伏魔雷雲無法完全覆蓋罷了。

    可是,氣機牽引,伏魔雷雲本就是除魔專用,卻是與狼人的氣息相剋,茅時雨法成,這伏魔雷雲已是自發鎖定了那狼人氣機。

    「啪啦啦!~」一道天雷轟然而下!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