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職場校園 > 好萊塢之王

第一卷 奠基 第四十一章 未來都在我手中 文 / 威武武威

    坦率的說,阿德裡安從來沒這麼累過,比他連續數天呆在剪輯室瘋狂的剪輯電影還要累,忽悠這種事情果然不是那麼容易干的,況且還是忽悠一個聰明人。別以為真的虎軀一震,人們都會聽你的,沒有足夠的利益誰管你去死。

    回到自己家中臥室的阿德裡安脫去外套,為自己倒了杯水後長出口氣,坐在單人沙發上回憶起今天晚上的種種來。多虧他之前特意緩和了和叔叔的關係,也去了紐約好幾次,否則的話今天還不知道要怎麼把那些話圓過去,一次兩次可以說是從叔叔那裡得來消息,但次次都是就有些說不過去了。

    比如克勞德最後問他為什麼要盯著量子基金的時候,阿德裡安就不敢再搬出叔叔當擋箭牌。還好他只是要克勞德盯著量子基金並沒有說明具體要做什麼,而且羅傑斯和索羅斯現在也頗具名頭,所以最後還是說服了克勞德。

    不管怎樣,今天晚上的目的全達到了。阿德裡安喝著水默默的在心裡盤算著。雖然他很想一口氣把架子全部搭起來,可也知道欲速則不達的道理,況且全面開花並不是最好的做法,夢工廠的就是最好的例子。即便阿德裡安知道未來的發展,也不是隨意揮霍的理由,利益最大化才是他應該做的。

    所以阿德裡安先選擇了出版公司和經紀人公司,對於前者他也知道,自己拋出的那三本小說根本不夠看,無論《生化危機》、《古墓麗影》還是《黑客帝國》都是依附於遊戲和電影存在的,沒有遊戲和電影聚集的巨大人氣,《生化危機》和《古墓麗影》只能算二流小說,《黑客帝國》好上一點,但也只是一點而已,描寫虛擬世界以及對真實的定義的科幻小說在美國有著太多太多。

    真要讓出版公司盡快的打出高知名度,他也不是沒有辦法,幾年後的那部在全世界引起風潮的魔法系列,以及十幾年後的那部讓家庭主婦們愛得死去活來的吸血鬼小說都是極好的目標。只是,對於前者,阿德裡安另有安排;對於後者,無論如何也不是一個大男人寫得出來的東西,那可是美國版的『窮要』奶奶,更何況他只看過電影沒看過小說。

    其實,只是要為出版公司打開局面的話,有那三本小說已經足夠了--只要操作得當。克勞德要是連這點能力都沒有,那只能說阿德裡安眼睛瞎了。

    至於經紀人公司,一來如克勞德曾經說的那樣,將來做大後方便集團調配資源;二來如果經紀人公司足夠強大的話對人脈也是一種補充,觸角夠廣的話也更有利於阿德裡安掌控好萊塢,更何況這個時候的caa雖然獨樹一幟,卻遠沒達到10年後的風光。

    這就給了阿德裡安插手的機會,很簡單,至少在他看來是這樣,caa的經紀人制度很不錯,直接照搬就可以了,然後搶先簽下那些未來之星,自己再捧幾個明星出來--這就是為什麼他讓丹尼斯以及凱特暫時不忙著找經紀人的原因--到了21世紀,不敢說在好萊塢獨佔鰲頭,但和caa分庭抗禮是應該可以的。還是那句話,只要克勞德操作得當。

    至於其他方面,一步一步來就行了,阿德裡安都有粗略的計劃,就像讓克勞德準備外貿公司以及盯住量子基金準備跟風撈上一筆那樣,需要等時機的到來。

    不過整個晚上,阿德裡安最得意的莫過於那番賣弄,說實話,要說服克勞德同意成立一家it風險投資公司並不是什麼難事,稍微解說下就可以了,反正只是投資又不是讓他去做網站賺錢。可阿德裡安偏偏來了次激情洋溢的宣講,從美國大選講到信息高速公路講到全新產業,還導致最後不知道該說從哪裡得到量子基金可能有動作的消息。

    如果現場又別的重生者在場的話,肯定會以為這傢伙是依靠自己的優勢在炫耀對網絡瞭解--事實上,阿德裡安就是這麼想的,只不過,他的每一步都是帶有目的的。

    即便是親兄弟都可能會因為公司的權力問題發生矛盾,更何況阿德裡安和克勞德。想要解決這個問題必須滿足兩個條件:一,公司的規模不會太大;二、兩人的能力不相上下。

    第一個問題可以不用說了,從一開始阿德裡安的目標就是集團公司。至於第二個問題,如果他有能力經營好一家集團公司的話,還會絞盡腦汁把克勞德拉進來嗎?

    不過也正因為這個,阿德裡安是不會和克勞德在公司的控制權上起紛爭的,所以……這個問題應該不存在。可這個問題不存在,不代表別的問題也不存在。

    很多有著出色能力的ceo在帶著公司攀上高峰後,個人的權力**不可避免的都會膨脹起來,然後想要獨攬大權而將意見相左的人、反對自己的人踢出公司。這個時候,除非ceo造成了巨大損失又或者得罪了太多人,董事會是不會對他過多干涉的。

    當然,根據阿德裡安的印象,克勞德應該不是這種人,再說他的表態很清楚:我幹不了這個,所以請你來,我會影響你卻不會干涉你。克勞德不是笨蛋,自然也明白其中的關竅。

    只是,隨著公司的發展,克勞德不可避免的會建立起屬於自己的話語權,而身為大股東的阿德裡安在這方面是無法和掌控著公司方向的ceo相比的。那麼,如果他在將來根據自己的記憶再結合現實情況提出一些非常重要必須去完成的建議,而克勞德持相反意見時那要怎麼辦?他不可能每次都像今天晚上這樣進行長篇大論的遊說,至於時刻呆在克勞德身邊什麼那只是玩笑話,他又不是gay,萬一兩人因此鬧翻那就太糟糕了。

    因此,阿德裡安盡可能的在現在留給了克勞德一個深刻的印象。想想看,當數年之後他所說的那些,他所預言的那些一一實現了,對於克勞德來說將是何等的衝擊?!這樣一來即便是阿德裡安有什麼建議和他的看法向左,對方也會慎重考慮的。

    能做的暫時就這些了。阿德裡安站了起來走到落地床前,看著外面的點點燈光伸出手來捏成了拳頭。未來,都將在我手中!

    柏林電影節之後,拉弗恩就開始跟進《記憶碎片》的宣傳工作,雖然不明白阿德裡安為什麼要指定讓環球來發行,但他還是照著做了。

    這次的宣傳重點自然就放在了鬼才導演的第二部作品上面,同時,還有不到一年時間就推出兩部作品,分別獲得了威尼斯電影節最佳新人獎和柏林電影節評委會特別獎,以及「這將是一場非常考驗觀察力」的電影等等,這些都是賣點。

    因此,即使阿德裡安依舊還是個新人,即使電影在3月10日上映的時候也和之前一樣沒有首映式,可在環球的幫助下爭取到的800多塊銀幕還是帶來了1000萬美元的首周票房。

    能在91年的首周拿到這高的票房,除了上面說的那些賣點外還有明星效應,不過這裡明星不是丹尼斯又或者凱特,而是身為導演和製作人的阿德裡安。之前那部《兩桿大煙槍》的黑色幽默讓許多喜歡cut電影的人們記住了他的名字,時隔半年他又製作了部cut電影而且還在柏林電影節上拿到了評委會特別獎,加上拉弗恩宣傳得力以及羅尼?格羅斯參加柏林電影節時的影評,心生好奇的人們自然也就第一時間走進了影院。

    除了開門紅的票房外,影評人的評論也幾乎是一邊倒。

    「一部出色的電影,阿德裡安的精巧裁剪讓這個故事發人深省。」--《紐約時報》

    「這是部既簡單又複雜的電影,想要看懂它那就得多看幾次。」--《帝國》

    「當我從電影院出來的時候,第一個念頭竟然是回去再看一次,雖然我看明白了結局。電影裡有無數線索存在於細節當中,每條線索都是對整體劇情的補充,通過這些線索我們可以更深刻的瞭解這個故事,瞭解導演想要告訴大家的東西。至於演員,首次擔任主角的丹尼斯?奈特要比上部電影具有更多的閃光點,雖然因為年輕在某些地方還有些力有未逮,但整體上還是相當不錯的;作為主要男配角的喬?潘托裡亞諾則不用多說,讓整部電影出彩了許多;至於凱特?貝金賽爾小姐,還需要磨練。」--著名影評人羅傑?艾伯特

    雖然也有那麼幾個人提出批評,說剪輯得過於花哨反而讓人看不懂之類的,但大部分影評都是讚譽有加。很多人就喜歡這個調調,將簡單的東西複雜化後就是深刻的表現。

    好吧,不提這個,對於博斯沃思電影公司來說,如果說上次發行《兩桿大煙槍》讓他們看到了希望的話,那麼這次公司投資的《記憶碎片》的票房、口碑雙豐收無疑是一針強心劑,上次出現這樣的情況大約已經有兩、三年了。

    而且阿德裡安隨後再次向公司注資1000萬美元,很多人都因此重塑了對公司的信心。只是有些人的信心稍微晚了點,阿德裡安當初說過不干涉公司業務的期限只有半年,現在都已經過了大半年,改變也是必須的。

    (繼續求推薦求收藏,存稿就快要木有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