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職場校園 > 好萊塢之王

第三卷 帝國 第二百八十八章 吹捧 文 / 威武武威

    ps:俺回來了,昨天深夜抵達,到現在時差還沒倒過來呢,這樣的情況下都碼了一章,你們還不感動咩?

    之前在洛杉磯的時候俺也是加班加點的寫了3000字發出來的,像俺這樣有態度有責任心的作者,難道不應該接受訂閱的獎勵咩?

    加油啊!保質保量的完本!

    蒼白的面容,瘦削的身體,乾癟的手指,男人搖搖欲墜的在廢墟裡在炮彈聲中穿行著。他看起來彷彿隨時都會倒下,再也爬不起來,他已經失去了太多太多,事業、家人,所有的一切。他親眼目睹父母姐妹被送上了死亡列車,他看著納粹是怎麼從勞工中選人出來槍殺取樂,他甚至差點因為得不到救治而染病身亡。

    可以他依然努力的活著,不惜在廢墟裡找食物,在污水裡捧水喝,無論身體多麼的虛弱,那雙眼睛始終透露著對生命的渴望。

    所以,當他在廢墟當中遇到那個德**官後,即使心裡一片冰涼,還是按他的吩咐坐到了鋼琴面前,伸出僵硬的手指在琴鍵上彈奏起來。他是那麼的熱愛的音樂,在東躲西藏的時候不止一次對著虛擬的鋼琴彈奏,就算要死,死在自己熱愛的東西面前也是一種幸福。

    於是他得救了,厭倦戰爭喜歡音樂的德**官將他安置在自己辦公室的閣樓中,每天給藏在那裡的他送上一些食物。儘管那只是一些麵包和果醬,但當他嚥下去的瞬間,那種從臉上浮現出來的幸福無法言喻。

    然而,諷刺的時候,這個曾告訴他戰爭就要結束了的德**官,最終卻死在了蘇聯人的集中營裡,他甚至無法進行會回報。

    不管怎樣,戰爭結束了,他終於回到了自己曾經的位置上,當因為波蘭入侵而斷掉的琴聲再次在廣播裡響起後。這個關於生命、音樂和猶太人苦難的故事終於圓滿完結。

    燈光亮了,放映廳裡沉寂了幾秒鐘,然後熱烈的掌聲嘩啦啦的響了起來。阿德裡安微笑著起身,面對所有人欠身致意,並將和自己同名的男主角布羅迪拉到身邊。和他一起接受觀眾們的掌聲。

    這部電影雖然拍攝的時間不長。成本也就3000萬左右,但費了很多事情。不說在柏林和波蘭取景,光是隱瞞消息,不讓媒體和業界知道具體的拍攝內容和情況。花的功夫和時間就難以估量。不過就憑現在的掌聲,以及人們眼中的震驚——不管是否真心——就知道這都是值得的。

    當然,始終伴隨他的好運氣也起了很多作用,自始自終情況都在控制當中,比如那幾場爆炸戲和街頭的槍戰。以及道具坦克的使用,都非常有效率,既拍到了想要的效果,又沒有讓圍觀的人猜到電影的主題。而幾位主演都發揮得很出色。尤其是布羅迪,阿德裡安要他減去30磅體重,要他在漆黑的屋子裡餓上幾天,他什麼話都不說就照做了,拍攝的效果自然也就異常好。

    作為戛納電影節的開幕電影,《鋼琴家》無疑是合格的。而且還超過了主辦方的期望。第二天各大娛樂媒體,無論歐洲還是美國,都紛紛將目光投向了本屆的戛納電影節,並在頭版用震驚的口吻描繪著奇跡導演的又一部新作。

    「一部讓人驚訝的作品,奇跡導演首次涉足二戰大屠殺的題材。」——《解放報》

    「兩個阿德裡安一起創造了一部讓人震驚的電影。」——《費加羅報》

    「電影中斯皮曼在德**官面前的演奏。從最初的生澀到最後的激情無疑是整部電影最為經典的場面。」——《泰晤士報》

    「奇跡導演再次做出了讓人意料不到的舉動,當所有人都猜測他會執導一部關於二戰的戰爭片時,最終的成果卻是關於大屠殺的作品。在《辛德勒的名單》之後,好萊塢再次將目光放在這個題材之上。而且角度更顯得特別。」——《洛杉磯時報》

    人們很驚訝,非常驚訝。正如《洛杉磯時報》所說的那樣,根據之前透露出來的信息,幾乎所有人都以為阿德裡安在歐洲忙活了兩個月是在拍攝一部戰爭電影,很可能是關於二戰的。人們很期待,即使劇組從來沒有正面回應過,他們依然一廂情願的將其拿來和《拯救大兵瑞恩》做比較,這可真是件讓人興奮的事情。

    沒想到的是,在戛納電影節上最終揭曉後,雖然還是和斯皮爾伯格的作品進行較量,卻是另一個題材,一個更敏感的題材。所以,也用有人在網絡上稱,阿德裡安這是為了和斯皮爾伯格爭奪好萊塢第一導演。

    「我從來沒那麼想過,這些傢伙可真無聊。」懶散的穿著襯衣站在桌邊,通過筆記本電腦翻看著網絡上的消息的阿德裡安嗤笑的說道。

    「是啊,你的目標可比這個要大多了。」掀開被子拿起衣服套在身上後,從床上下來的伊萬卡用揶揄的語氣說道。

    「所以你要幫我看好了,」阿德裡安笑著攬住她的腰肢,低頭在她豐滿的柔軟上吻了一口。

    「我要提醒你,艾德,在昨晚給你夾過之後,我只是用紙巾擦了下。」伊萬卡好整以暇的說道。

    阿德裡安頓時露出一副噎住的表情,知道對方嬌笑著往於是走去後,才沒好氣的在她翹臀上重重來一巴掌,真不愧是查理茲調教出來的。

    他的目標的確要大得多,好萊塢的第一導演?別開玩笑了,那有什麼好爭取的,讓斯皮爾伯格去頂這個名頭吧,就算讓蓋茨頂全球第一富豪的光環那樣。相信一些敏銳的人現在應該已經意識到了他的目標,就像天天為他打理事務的伊萬卡,而涉及到其中的肯定異常鬱悶,到時候的選擇可不那麼容易做的。

    不過想要百分之百的拿到自己想要的,僅僅靠《鋼琴家》還有些力有未逮,所以阿德裡安還有別的方面算計,這就是他拿著《鋼琴家》參加戛納電影節的重要原因之一。

    「對了,伊妮,我需要你幫我留意幾個人的動向。」阿德裡安想到什麼的進入浴室,拉開簾幕對正在沖澡的伊萬卡這麼說道。

    「你就不能等我沖完再說?」抹了把臉的伊萬卡沒好氣的白了他一眼。

    「其實我希望你能多留一天。這樣我們可以討論得更加詳細。」阿德裡安笑嘻嘻的說道。

    「我沒有問題,但是其他人就不知道了。」伊萬卡瞇起眼睛冷笑著哼了聲,「昨天晚上她們看你的模樣讓人印象深刻,我覺得她們沒有撲上來已經是個奇跡了。」

    「不用這麼誇張吧?」阿德裡安挑了挑眉。

    「有時候我真的很想將行程給你安排得滿滿,讓她們輪流一起上陣將你最後一絲精力都搾乾。」伊萬卡沒好氣的說道。「不過現在。麻煩讓我一個人沖完澡,謝謝。」

    說著她抬腿踹了過來,阿德裡安哈哈笑著隨即躲開,即使雙腿間遮遮掩掩的風光很誘人。他還是迅速離開了。

    伊萬卡作為他的秘書,又要幫他打理很多事情,而他在歐洲的大本營還是在英國,所以需要跑來跑去,之前也就沒把她算在到戛納的女人當中。也正因為如此。當她昨天在《鋼琴家》首映後提前過來後,正好阿德裡安還沒決定和誰共度良宵,於是就選擇了慰勞自己的秘書,別的女人自然不太高興了。

    不過接下來的時間就有很多了,《鋼琴家》上映後各種好評層出不窮,別看拍攝時間不長,阿德裡安在這部電影上花的精力絕對不少,基本上是保證了質量的。加上大屠殺在歐洲的政治正確不比美國差多少,有時候還高上許多。今年又是二戰勝利60週年,可以想像歐洲的電影人會對《鋼琴家》持怎樣的態度,所以各種應酬活動也多了許多。

    「斯皮曼在德**官面前彈奏肖邦g小調第一號敘事曲的場景,的確是整部電影最為經典的一幕,和電影的主題配合得異常緊密。就像《西西里的美麗傳說》中瑪蓮娜被毒打的那段戲一樣非常吸引人,你做得真是太好了,艾德。」朱塞佩?托納多雷用讚美的語氣說道。

    周圍還有一大圈人,都是知名人物。比如呂克?貝松,又或者亨利?普恩萊——後者是高蒙公司的高管。

    「謝謝。朱塞佩,謝謝你的稱讚,我的確為這部電影花了許多精力。」阿德裡安微笑著,用謙遜的語氣說道,「當初在投資史蒂文的《辛德勒的名單》時,我就有過製作一部類似的電影的念頭。當然,你們知道,那時我還很年輕,對電影的理解也還沒到現在這種地步,所以只能按捺下來。」

    說到這裡停頓了下,他才又繼續下去:「幾年後,旗下的出版公司出版的一本小說引起了我的注意,一部關於二戰時期的鋼琴家的傳記居然可以登上《紐約時報》暢銷書的排行榜,儘管讓人詫異,但必然有可取之處,在找來翻看之後我就知道這就是我想要的,當即聯繫斯皮曼先生拿到了改編權。不得不說,多虧我的運氣很好,也多虧出版這本書的是旗下的公司,就在我拿到不久,羅曼?波蘭斯基也聯繫斯皮曼想要這本書的改編權。」

    四周頓時響起一片笑聲。

    「他甚至還讓人聯繫過我,如果不是不能來美國,他肯定會親自上門。」阿德裡安繼續說道,又響起了幾聲低低的笑聲,只是比較隱蔽,波蘭斯基不敢去美國的原因在場人士都是知道的。

    「波蘭斯基很誠懇,非常懇誠,有一段時間我也很想將這部自傳交給他,畢竟他曾是當事人,對這段故事有著更深刻的理解。但我最終還是決定自己來,我的確沒有經歷過這些,但這既是劣勢也是優勢,可以讓我更好的從不同的角度去詮釋這個故事。於是我進行了大量的裝備,閱讀了大量的資料,本來02年我就想要開機的,但因為覺得還不夠於是又推遲了,還好今天看起來自己幹得還不壞。唯一的遺憾是,斯皮曼先生已經去世,無法看到這部電影。」阿德裡安說著歎了口氣。

    「是的,真是遺憾。」貝松在旁邊附和了句,「但我相信他一定會對這部充滿希望的電影滿意的。」

    「是的,我也相信。」阿德裡安當即接道,「我喜歡希望,我熱愛的希望,我希望所有電影都充滿希望。」

    其他人都跟著附和了起來,直到一個女聲傳了過來:「我好像聽見了希望?希望我沒有錯過什麼?」

    然後。一身寶石藍又帶著些許小點綴的連衣裙。一頭金紅的大波浪往一邊偏著的妮可,和穿著米色連衣長裙,一頭金髮的娜奧米,一起笑盈盈的出現在了人們面前。

    「應該沒有。我們只是在談論電影和希望的關聯。」阿德裡安看向她們露出個微笑,其他人雖然同樣微笑致意,但基本上都帶上了曖昧神色。

    儘管他和她們幾乎沒有拍到過約會的照片,但就憑神奇女郎這個稱呼,就足夠這些人瞭解他和她們的關係了。尤其是歐洲的導演和製作人們。

    「哇哦,這是個很不錯的話題,對嗎,娜米?」妮可雖然問著身邊的朋友,但眼神卻放在阿德裡安身上,娜奧米還會和其他人打招呼,她卻基本上沒怎麼移動過。

    「嗯……是的,比如你正在上映的那部電影,主題當中也有希望。」娜奧米想了想後接腔道。

    「這倒是。我的角色是個變性人,一個變成了女人的男人,她一定很希望獲得別人的認同,尤其是自己的兒子。」妮可挑了挑眉。

    「這可不容易,無論劇情還是角色。」面對她的層層逼近,阿德裡安依然笑得很得體。

    妮可也有作品參加今年的戛納電影節,《穿越美國》,一部以「變性」為題材的公路喜劇片。變性人布莉隱姓埋名生活在洛杉磯的社會邊緣,然後因為種種原因與他的兒子陶比之間產生了錯綜複雜的故事。

    這依然是阿德裡安為她準備的。當然,兩人都不會承認這點,表面上這只是一部獨立……好吧,事實上這就是一部由環球旗下焦點影業出資製作的,邀請奧斯卡影后妮可?基德曼出演的獨立電影。

    電影去年就完成了,但沒能趕上威尼斯電影節,本來想要參加今年的柏林電影節,但阿德裡安建議拿到戛納來。兩天前上映的,反響還算不錯,變性人很有噱頭,而且還是大名鼎鼎的妮可主演。

    兩三句話後,周圍的人,貝松也好,托納雷多也好,都紛紛找借口告辭。這幫人都看得出來,妮可是來找阿德裡安的,既然如此,他們何必在那裡干擾呢?至於娜奧米……那是花花公子的事情,和他們無關。

    很快,別的人都走光了,一男兩女的交談隨即變得熱烈起來,看上去似乎非常的融洽——如果沒有聽到談話內容的話。

    「1500美元,不能再少了,華盛頓特區那些為議員服務的高級妓女也就這麼多,前幾天本來可以有折扣,可惜你沒把握住。」這些話從妮可口中理直氣壯的說了出來,讓阿德裡安頗為無奈的想要攤手,而娜奧米在旁邊搖頭苦笑。

    她對於他們兩人討論嫖資已經習以為常,偶爾還會被妮可調侃不如也來試試,甚至有一次還接受了阿德裡安付的100美元的「酬勞」,但像現在這麼在大庭廣眾之下討論,卻始終接受不了。但她又不得不在這種事情豎起耳朵,睜大眼睛觀察四周,以免被別人聽到了這些話。

    「好吧好吧,那就這麼決定吧,反正已經習慣了。」阿德裡安「習慣性」的妥協了。

    「很好,那麼這次就不收訂金了,」妮可喜滋滋的說道,「所以,當別人找過來的時候,你應該知道怎麼做。」

    她口中的別人指的誰不用多說。

    「沒問題,我保證。」阿德裡安失笑著說道,看起來有些油腔滑調的。

    妮可輕哼了聲,當即又道:「你應該盡快辦理貴賓卡,這樣折扣就更多了。」

    阿德裡安挑了挑眉正要回答,旁邊就傳來了娜奧米的聲音:「妮可,那個討厭的傢伙又來了。」

    跟著,一個留著絡腮鬍和短髮的,顯得有些旁若無人的男人就走了過來。

    「原來你到這裡來了,我在那邊找了你好久,我正想和你談談我的新劇本,你會喜歡的,大家也都會喜歡的,我保證。」對方大聲說道,眼睛盯著妮可壓根兒就沒往阿德裡安這邊看,彷彿他根本不存在。

    妮可的臉色微微變得有些不好看,當即有些不客氣的說道:「以後再說吧,提爾先生,我現在有些別的事情。」

    「為什麼?」對方奇怪的問道,「之前我們聊得很不錯,不是嗎?」

    這下不僅妮可皺起了眉頭,旁邊的娜奧米也露出不耐煩的神色,顯然之前被對方糾纏得很辛苦。

    阿德裡安看在眼中輕笑了聲,他已經認出了這個男人,拉斯?馮?提爾,之前就在戛納電影節上見過,宣稱自己是世界上最好的導演,毫無疑問,是個自以為是的傢伙,這種人有時候的確非常的討厭。

    「妮可的確有很重要的事情,比如約會。」阿德裡安輕咳了聲後這麼說道。

    「你是……」提爾用一副莫名其妙的表情看著他。

    他還沒想起來,阿德裡安已經挽起了胳膊,而妮可則換上笑容,和他一起往外走去,理也不理提爾。娜奧米則歎了口氣,往另一邊溜去,她這個時候不可能還跟在身後。

    「一個只會拍猶太人無聊故事的傢伙。」就在阿德裡安走出幾步後,這樣的咕噥聲飄進了耳朵,他不由挑了挑眉。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