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雛鷹展翅 第九十四章 內舉不避親 文 / 賀蘭拓跋
第九十四章內舉不避親
汴京
「皇上,趙普丞相奉召在外求見。」
「宣」
待趙普入內行禮畢,還沒有開口相詢,趙匡胤就先說道:「則平,朕這幾日一直在考慮成都府尹的人選。今日特招愛卿前來相詢。」
趙普拱手道:「皇上,如今蜀國還沒有平定,現在就決定成都府尹的人選,是不是太早了?」
趙匡胤哈哈大笑,說道:「放心,拿下蜀中是早晚的事情,我對我們大宋的禁軍還好是有把握的。」
趙普看趙匡胤信心滿滿,也覺得有武功郡王、王全斌和曹彬在,拿下蜀中肯定沒有問題,於是就詢問道:「不知皇上選派何人主理成都?」
趙匡胤不答反問道:「朕要先聽聽則平心目中的人選?」
趙普沉思片刻,然後答道:「皇上,微臣認為現今擔任長沙知州的呂餘慶呂大人最為合適。」
趙匡胤笑道:「則平的意見總是和朕相同。朕本意也是屬意呂餘慶知州成都府。但是……」說到這,趙匡胤拿起一封奏折又道:「朕前幾日派人快馬通知呂餘慶讓他準備出任成都知州,然呂餘慶卻給朕回了這道奏折回絕了。你說呂餘慶的膽子是不是越來越大了?」
趙普見趙匡胤雖然如此說,但是臉上一點怒意都沒有,笑著說道:「餘慶跟隨皇上多年,對皇上忠心耿耿,若他拒絕出任成都知州,想必也有他的理由。」
趙匡胤笑道:「你能如此想,朕心甚慰。餘慶上奏說周逢行七年治理湖南,湖南的百姓還對周家感恩戴德,他不放心就此離開長沙,是以推辭。」
「餘慶既然辭了成都府,可向皇上推薦了合適的人選?」
趙匡胤笑道:「很好,你們二人不愧是我當年在宋州時的得力助手,想法都如此一致。可你卻想不到餘慶在奏折上推薦的是何人?」
見到皇上興致如此高,趙普也想不到到底是何人能讓這位雄才大略的皇帝高興至此,湊身問道:「不知餘慶向皇上推薦的是何人?」
趙匡胤笑著道:「餘慶推薦的是他的兄弟,呂端呂易直。」
趙普卻是認真說道:「早就聽人說餘慶的這位兄弟很少注意小節,做事頗有點糊塗。如今正在蔡州知州任上。不過既然餘慶推薦,想必必有其道理。」
趙匡胤贊同道:「朕也是如此想。既然餘慶推薦,朕這次就聽他的。」
兩人正說笑著,守護在外面的王繼恩就進來傳報:「皇上大喜啊,大喜啊,武功郡王捷報到了。」
「哦,這麼快?這才出征不到三個月就平定蜀國了?」趙匡胤又驚又喜道:「快把捷報傳上來。」
趙匡胤看著手裡孟昶的降表,瀏覽畢又遞給趙普,待趙普看完高興地說道:「恭喜皇上,皇上洪福齊天,武功郡王才能這麼快就平定蜀中。」
趙匡胤聽了也不由地放聲大笑起來。
趙普又接著說道:「皇上,如今既然蜀國投降,那蜀中的軍隊就要趕快處置,臣恐時間久了生變。」
趙匡胤笑道:「則平所言甚是,朕即可下旨讓王全斌按禁軍的條件在蜀軍中挑選合格兵士到汴京操練,已被日後我軍南下北上之用。」
孟昶投降,蜀中各州縣知州都紛紛獻表請降,趙德昭和孟昶聯名向各州縣下發了進城時的約定條例。是以,蜀中仍然如往日那般平靜,百姓的生活絲毫沒有受到影響。
曹彬和劉光義入川的行程更加順利,在趙德昭他們入城四日後,曹彬和劉光義也率兵趕到了成都城下。因著宋軍人多,趙德昭和曹彬商議後就讓曹彬的人馬在城外紮營安住,為了怕有兵變發生,順便讓原先成都府的十多萬蜀軍也駐紮在城外,由曹彬的人馬就近監視。
呂端接到皇上的聖旨立刻就向自己的屬下交接了所有的事務,然後帶著詔書和兩個下人從蔡州出發趕往成都。呂端也知成都剛歸附大宋,還存在很多變亂的可能性,有很多事情讀需要他這個新任的知州處理,是以三個人再加上不多的行禮,一路上日夜兼程趕路,不多日就趕到了成都。
剛進入成都,見到城裡的百姓熙熙攘攘,好似什麼事情也沒有發生過一般,仍然像往日那樣生活。呂端不由地對這次領兵的武功郡王多了幾分敬服。在他這樣的讀書人看來,領兵的將領多數都好殺戮,嚴重者更可能縱兵侵擾百姓、搶劫財物,而像成都府這樣在領兵將領的治理下仍然平和的情景在剛剛渡過的五代時期卻是不多見的。
在城中先隨意地查看了民情,正要向身邊的行人詢問去向蜀國皇宮的道路,呂端突然看見有許多人圍在一個豪華地府門前。看見前方好似了什麼事情,呂端就帶著下人跟了過去。
人很多,但大部分卻像是讀書人佔了多數,呂端在兩個下人的幫助下擠進去時就看見朱紅色的大門前兩個石獅子,知道這是成都權貴之家,心裡不明白為何這麼多竟敢圍在此府門口?
呂端還沒有發現,他身邊卻有人大叫道:「世—修—降—表—李—家」。此音落罷,跟讀聲、嘲笑聲、附和聲立時從人群中傳出,呂端順著有些人的手指望去,才發現在豪門前大紅柱子上貼著碩大一張紅紙,上書「世修降表李家」,六個黝黑大字。呂端不解其意,便低聲詢問身邊的一人。
那人笑道:「看來閣下不是成都人吧?此事說來話長啊。這府裡的主人姓李,原先在前蜀的時候就擔任要職,後唐攻打蜀中,前蜀不敵向後唐投降,當時前蜀皇帝的降表就是這府裡的主人寫的。如今我蜀國投降大宋,降表又是這府裡的主人所書。兩朝皇帝,兩份降表,你說這豈不正是世修降表嗎?
正說到此,呂端就看見從府裡走出一青衣老者,面容慘淡,待看到自家大門紅柱上的六個大字,更是渾身發抖,喘息不止,瞬間就口吐鮮血昏倒了過去。他身邊的下人趕緊扶住,高聲叫著:「老爺醒醒,老爺醒醒。」
呂端上前來到李昊身邊,一手撫胸,一首撫背,待見得他醒來,呂端說道:「為官者,當造福一方;為臣者,當為主分憂。大人聽上命而修降表,惡名雖由己負,然上可保全君命,下可保全一方百姓。大人不負國、不負君、不負家,此人臣之道。縱今人不解,史家自有評論。大人要寬心養身呢!」
李昊聽了這般如此體己的話,彷彿俞伯牙遇鍾子期,大有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感受,感動地說道:「多謝!多謝!敢問閣下高姓大名?李昊終身不忘。」
呂端輕聲說道:「在下大宋新任成都知州呂端呂易直。大人保重,他日相見再相談。」說完轉身離去。
孟昶已經從他原來的住處搬遷,皇宮的主殿都空著。趙德昭等一干將領統帥住在宮中的偏殿內,史德威領兵在城外防止發生變故。
聽得新任成都知州這麼快就趕到了,所有人出列迎接,入眼處卻是一位儀表俊秀,身材高大,長相不凡的中年人,滿臉的笑容讓人感受到他的和藹可親,卻又透漏出威嚴的感覺。那俊朗的儀容就讓所有人不敢輕視,大家上前依禮相見。
待得聽到這位新任知州名叫呂端,趙德昭心裡大震。原來後世有名的「諸葛一生唯謹慎,呂端大事不糊塗」的呂端現在就出現在了自己的眼前。而那著名的「宰相肚裡能撐船」的典故也來自這位大宋初期的名臣。
據傳呂端在相位的時候,曾遭奸臣陷害,被削職還鄉為民。呂端得旨後二話沒說,便和書僮背上行囊,挑上書籍,離開京城回鄉。
呂端在路上行走數日,回到自家門口時,見家中正在設宴擺席大辦喜事,原來是為同宗兄弟結婚設宴,有不少當地官吏和豪紳參加赴宴。這些人見呂相爺回來了,又是大禮參拜,又是重上厚禮,只弄得呂端哭笑不得。當得知呂端如今只是一介白丁,那些勢力眼的官吏和豪紳們個個面色突變,有的目瞪口呆,有的斜眼相視,有的甚至拿起所送禮品離坐而去。
不料皇上突然又派人下了旨意恢復呂端官職,方才散去的那些官吏和豪紳見此,個個面紅耳赤,張目結舌,心中著實難堪。只好重新相聚,拉下臉皮,回到呂府重新送禮賀喜。
在那些官吏當中,有位七品知縣坐著轎子走後復返,跪在呂端面前,一邊不住地向呂端叩首,一邊自己打自己的嘴巴道:「相父,我不是人,大人不怪小人過。」呂端的書僮很是生氣,上前揪住那知縣說:「大膽狗官,竟敢戲弄我家相爺,摘去你的烏紗帽!」
書僮此舉,嚇壞了那個知縣,他便雙手緊捂頭上的烏紗帽。呂端卻是毫不在意,好言相勸,知縣非常內疚,忙說:「相爺呀!相爺,你可真是宰相肚裡能撐船哪!」從此「宰相肚裡能撐船」這句話就傳開了,一直傳至千年後的當今。
本來想好好的與這位未來的名臣詳談,借此拉近兩人的關係,但是沒想到呂端自上任後卻是每天忙著親點府庫、整理文書、審理訴訟、體察民情,一點閒暇時間也沒有,讓趙德昭佩服之餘又無可奈何。
呂端到來,汴京的使者也相繼到來,皇上命曹彬和趙德昭四人護送孟昶一家回汴京,王全斌要挑選蜀軍中附和禁軍條件的兵士,史德威領兵駐紮成都城,震懾那些心有不軌的宵小之徒。
趙德昭此時才想到還沒有在孟昶的皇宮大內為周薇挑選一些珍寶,順便也想讓韓崇訓、王承衍、石保吉他們為自己的親人挑選一些禮物,但是卻被呂端攔住,呂端言道:「武功郡王當日初下成都時若將府庫內的財物全部據為已有或封賞下屬都無可厚非,然而如今本官已經清點府庫,府庫裡的所有物品都已屬皇上,若王爺想要,可向皇上上奏請賞。以皇上對王爺的厚愛,王爺一定能得到所需之物,而又不違背朝廷的法度。」
趙德昭等人聽了心悅誠服,此事就此作罷,心裡愈加對呂端佩服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