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武俠修真 > 修仙帝國

卷三 暾出東方 第192章 寶鼎去惡 文 / 風斯在下

    「漁舟逐水愛山春,兩岸桃花夾古津。

    坐看紅樹不知遠,行盡青溪忽值人。」

    大船沿著河岸行了一刻鐘左右,便在岸邊靠定。船工在舷邊搭起跳板,請船上豪客登岸。大家縱有滿腹狐疑,眼前也無處詢問,只好依著船工的安排迤邐上得岸來。

    投入眼簾的是一片密林,花團錦簇,彷彿都是四時不凋之花,隨後便有兩個莊客打扮的在前面引路,眾豪客跟在後面,亦步亦趨往林中行去。

    「前面還真有一片桃林。」

    不知是誰叫了一句,眾人紛紛仰頭張望,果見三三兩兩粉紅桃花映入眼中。待得穿過那片密樹,一片緋麗的桃林便伸展在面前。

    此地的路徑也不如何曲折,倒是氣候溫和,與外間風雪嚴寒大不一樣。眾人皆是乘那雕背而來,長空萬里,方向莫辨,如今置身其中,卻有夢幻之感。

    「楊誠齋詩,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遙恨春歸無覓處,不知轉入此中來。桃花開於芳菲消歇之後,已覺意外。今反在十月冬雪之時,是更加出奇了。」

    辛昭看那桃花盛艷,不由心生感歎。

    楚煌也奇道:「此境莫非在重谷深澗之下,否則氣候哪能如此反常。」

    「這桃花源主也真是好笑,想那武陵漁人一介凡俗,自然須循路往返,別無他法。今日邀請之客,俱是世間大豪,修道之士,只要你頭頂一片天空,直可升到萬里高天,又何愁分辨不得路徑。」

    張無眠暗暗奇怪,這種想法倒不只他一個,只是先騰起高空,再辨明路徑,此法是否可行,卻是誰也沒有把握。

    那兩個莊客只管在前面快步帶路,也不與眾豪客知會什麼,只是『過林慎入』是江湖豪客都知道的戒訓,眼前這些人大都在江湖中頗有身份,生性冒失的怕也不多。

    在桃林裡走了百十步,面前現出一片闊大的空地,已經站了不少三山五嶽之人。兩個莊客向兩旁站開,朝著眾人肅手一揖,便逕自轉身去了。

    「喂,這是怎麼回事?怎麼將我們扔在這兒就不管了。」

    有幾個性急的看那莊客不管不顧的走了,便齊聲抱怨起來。倒是有手眼靈活的,看到那空地上放著一口大鼎,三個麻衣布鞋的漢子站在一旁,中間那人約摸五旬上下,一身老農打扮,皺眉橫生,平平無奇。兩旁各站了一個少年,十七八歲,樣貌精神,眸光靈動,和那寶娃倒有幾分相似,敢情就是他的兄弟。

    「各位江湖朋友,」老者沖新來的一行人抱個團揖,高聲道:「在下老農,這廂有禮了。我家源主請諸位入源參詳『九歌真解』。可有一件,那真解斷不能被邪惡之人得去,是以我老農在此迎迓,相請諸位作個驗證,須將隨身所帶靈寶、兵器並心法真訣之類,投入這口鼎中,若能完好無損,則說明存心正直,可以入谷。否則,便須將邪惡之氣煉化,方可入谷。茲事體大,情非得已,還請諸位海涵。」說著躬身為禮,兩旁少年也跟著抱拳。三人相貌雖然很是樸拙,言談舉止倒頗有風度。

    「什麼?要我們將兵器圖譜放入鼎中煉上一煉?」

    諸豪客面面相覷,盡皆詫異不已。再看那青銅古鼎,四面各刻著日月星辰,山川五穀,其間是幾副希奇古怪的圖案,筆畫甚是簡略,一時卻無人認得。

    張無眠盯著銅鼎看了一會兒,臉色微微一變。這時,人群中有人『咦』了一聲,吃驚地道:「這口大鼎莫不是大名鼎鼎的『三皇開泰鼎』,九大鼎爐中號稱鼎中之聖的那件。」

    此人聲音雖不甚大,但因說了『九大鼎爐』幾個字,身旁的嘈雜聲頓時一靜,個個豎起耳朵傾聽起來。後面的半句便清晰無比的傳了出去。

    辛昭順著聲音瞅了一眼,不由搖頭笑道:「這可真是人生何處不相逢,楚兄倒是猜猜哪個來了。」

    「想必是『三山五嶽』中的東嶽雄吧。」楚煌微微一笑,他的記憶甚好,一聽那人說話,便分辨出卓道子的聲音。

    「老卓,你是怎麼看出來的,我老人家怎麼就沒看出來?」卓道子身邊一個背著酒葫蘆的中年漢子扯著他衣袖追問。

    卓道子一言出口,便覺得冒失,這時見眾豪客目光紛紛投注過來,便輕咳一聲,閉口不言。

    眾人只盼他說個備細,便是離得遠的也伸長了脖頸一臉企盼。

    「呵呵,原來是『三山五嶽』中的卓兄和臥兄在此,我兄妹眼拙,未得早些拜見,失敬,失敬。」

    大笑聲中,一個白衣漢子走了過去。身後還跟著幾個形貌奇異的男女,醜俊不一,讓人側目。

    楚煌微微一怔,面上露出幾分訝異之色。便聽那姓臥的漢子高笑道:「我道是誰?原來是『竹谷六友』到了,賢兄妹真是閒雲野鶴,好不自在,我到竹谷拜訪數次,可惜都緣慳一見。想不到卻在此處撞個正著。」

    「哦?竟有此事。不知臥兄有何要事尋我兄妹幾個。」順時風微微一訝。他知這『中岳峻』臥追兒雖是有些怠賴,卻是個倜儻之人,他既然如此說了,想必不是無端造作。

    卓道子面孔一沉,急忙扯了臥追兒一下。

    「哦,此事說大不大,就是卓道兄和人賭鬥,一個失著,卻把向來寶貝甚緊的『龍蜃四劍』丟了。是以,想約上賢兄妹一道,找個場子回來。」

    臥追兒也知那事關係重大,不便當著眾人說出。便順口扯到卓道子身上。

    順時風看他兩個神情有異,也猜出事有別因。聽他說起此事,也是一奇,訝然道:「卓道兄可是遊俠陣中首屈一指的人物,若是連他都被人搶了寶器去,我等兄妹又濟得甚事。」

    臥追兒嘻笑道:「這也不然。聽卓兄講起,奪他寶劍那人原是個初出茅廬的小伙子,只是卓兄素來顧盼自雄,健馬失蹄也是有的。」

    ……

    「李道長,你看這銅鼎可是口耳相傳的『三皇開泰鼎』?」

    安樂公子觀察片刻,畢竟將信將疑,忍不住向一旁的道清散人請教。

    「這個,『三皇開泰鼎』相傳是天、地、人三皇鎮國之寶,可惜年代久遠,難以求證。這主人自稱是桃花源主,又編出一個九歌真解,便是再假造一個『三皇開泰鼎』出來,也不足為奇。」

    道清散人自信滿滿地道:「聽那老農方纔所言,分明是誘騙我等將靈丹寶器,神通秘法交奉出去,如此險詐豈不是顯而易見,可惜許多人貪心作祟,遂至利令智昏,不辨真偽。」

    「道長所言甚是。」安樂公子微微皺眉。

    身旁的白衣女子『噗哧』一笑,她雖是無心之舉,聽在道清散人耳邊,卻覺出幾分譏諷之意。不由微微惱怒,輕喝道:「你笑個什麼?」

    安樂公子見她神情咄咄,微感不悅。他自不會因這點兒小事和十大劍交惡,只是和聲問那白衣女子,「然小姐,莫非你看出些什麼?」

    然流蘇明眸一轉,淺笑道:「我雖不知什麼『三皇開泰鼎』,但是觀其名,察其意。料想該當和三皇畢生志業有些關係。流蘇不慧,只是頗懂了一點兒筆墨丹青,這鼎上有日月星辰,山河五穀是不必說了。看那些圖案,似乎有些耒耜耕犁之事,再看那人身披鹿皮,面有四目,可不是造字的倉頡嗎?我看的有趣,不覺發笑,還請公子恕罪。」

    「便是你說得不錯,也只見得此間的人造假高明罷了。況且,這些鬼畫符誰又認得,你這女子,倒會察人心事,說些鬼話。」

    道清散人知道這然流蘇是秦樓楚館間第一個妙麗女子,那安樂公子風流自賞,權勢滔天,乃是當今天劍帝的親弟,中夏有名的四公子之一。道清散人以堂堂十大劍之尊,自是不屑跟然流蘇走作一道,聽她言辭乖覺,暗寓譏諷,心中頗為惱怒,只是不好開罪安樂公子,面色便有幾分難看。

    ……

    「臥兄,你看這桃花源主約請天下豪傑,詳參『九歌真解』,這葫蘆裡倒底賣的什麼藥呀?」

    財生主嘻笑著上前,伸出抓向臥追兒腰間的大葫蘆。

    「嘿,朱二哥,你只管猜那桃花源主的葫蘆,可休要打我這葫蘆的主意。」

    臥追兒拍掉他的髒手,伸出衣袖將葫蘆掩起。

    「這老半天的,主人也不知出來謝客,我老朱的肚皮早就咕咕叫了。」

    財生主一臉苦笑,舔了舔嘴唇道:「你說這桃花源主實在是缺德,他要早說了要驗證什麼邪惡之氣,我老朱還指不定來與不來呢。送到半途,進也進不去,走也走不了,這不是坑人嗎?」

    漣嵐抿嘴笑道:「二哥就別抱怨了。我倒覺得此舉無可厚非。大夥兒震於那『九歌真解』之名,已然是心馳神往了。魚龍混雜本就是勢之必然,東西在人家手裡,明瞭不可能人人修習,做些篩選豈不是應有之義。」

    「不厚道呀,不厚道。便和臥追兒一樣。」財生主摸著肚子叫道:「既然不給酒喝,你說你整天別著個酒葫蘆作甚。臥追兒呀臥追兒,這名字實在是,嘿嘿。」

    「哼,虧你還是修道之人,死皮賴臉,好沒出息。」鬼難藏是個硬朗性子,平日裡最看不得旁人怠賴,財生主雖是義兄,他斥責起來也是絲毫不留情面。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