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武俠修真 > 修仙帝國

卷三 暾出東方 第206章 創生真解 文 / 風斯在下

    (-

    這一段秘事因為天庭的忌諱,幾千年來漸不為凡人知曉,【通天六隱】背景特殊,傅塵霄身為【雪蒼雲府】少府主,地位超然,卻是知之甚詳。

    俗話說,天上一日,地上一年。卻是為何?[搜索最新更新盡在.z

    要知壽命只是一種計量方式,『上壽百二十,七十古來稀,』只是人族的計量法,日月一替是為一日,月魄盈虧一度是為一月,便像發行幣值,面額既不是越大越好,也不是越小越好,而是要兼顧市場,用著方便。

    但是,神仙妖鬼卻與此不同。好比半桶水和半桶缸水,同樣是一半,但是多少卻大不相同。人族受認知所限,彭祖陽壽八百,已覺得驚世駭俗。

    天上一日,地上一年,一年三百六十日,這也許便是說神仙的平均壽命是人的三百倍。中壽幾千年,高壽三萬歲。

    知道這一點,就不奇怪為什麼以堂堂神仙之尊,卻擠破頭要參加西王母的【蟠桃會】了,那蟠桃園中有三千六百顆桃樹,分為三等,有三千歲,六千歲,九千歲一熟之分,三千歲的吃了得道飛昇,六千歲的吃了長生不老,九千歲的吃了與日月同庚。說的直白點,就是分別延壽三千年,六千年,九千年。高的幾乎是加了一倍壽命了,俗話說越老越怕死,仙道豈能例外。

    你想吧,若是一個神仙吃了一個三千歲的蟠桃,延壽三千歲,六千歲的蟠桃就該熟了,吃了六千歲的蟠桃,就可以等到九千歲的了。這也可見,天庭的金字塔頂端便是蟠桃會中人,這人又分為三等,三千年一小會,六千年一中會,九千年一大會。長此以往,三界主宰的力量便牢牢掌握在以西王母為核心的九千歲老神仙手裡。這個定額應該不是會超過一千二百位。

    當年美猴王大鬧【蟠桃會】,肯定間接弄死了不少神仙,他也真是少不更事,一下得罪了全體神仙,難怪人人皆曰可殺,不但二郎神應邀參戰,便是西天如來也趕來幫忙。

    言歸正傳,【通天六隱】雖然不受仙菉,卻也是神仙中人,帝堯征天以來的幾千年歲月,人世間雖是滄桑變幻,在他們眼中不過十數年而已。

    而【通天六隱】能夠超然於神道之外,實在也有一段淵源來由。

    ……

    當年,大羿斬殺妖族六君,射落九日,萬族震怖,帝俊有鑒於祖龍霸天地的舊事,便私自將皇子皇孫遣送海外仙山躲避。

    帝俊娶羲和,生十日,娶常曦,生十二月,這是盡人皆知之事。然而要問羲和和常曦的來歷,可就沒幾個人知道了。

    這事還得從天地創生說起。

    自來創生法則,老子的【道德經】,和伏羲【易經】說得明白。

    便是:「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推衍六十四卦」,既是銓敘周天之事物,亦是化生之過程。

    【道德經】則說,「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可以和【易經】之說互補。這兩種說法之所以有主次之分,乃是因為【道德經】出自老子之手,自然要推尊道祖。

    先來說【易經】,所謂『太極生兩儀』。

    太極便是【混沌之主】,萬物皆由混沌而生,這點諸國神話皆同。

    太極生兩儀,便是陰陽兩極。

    一陰便是【道祖】,一陽便是【盤古大神】。

    何以見得道祖為陰,盤古為陽呢?只要看【道德經】中,處處以水譬道,又說沖、虛,柔、弱,以嬰兒作比,便可見一斑。

    混沌之主化生道祖和盤古大神,氣力已盡。

    作為兩儀的道祖和盤古還要繼續化生四象,便是太陽,少陽,太陰,少陰。

    而同時,作為一生二,二生三的『一』,道祖和盤古還要各自化生兩儀。

    「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一生二,好理解,便是太極生兩儀,二生三,卻並非二加三而得五,而是二生一,一合二以為三,俗話說,『孤陰不生,孤陽不長』,必要陰陽相濟才能化生萬物。所以實在是一生二,二又生一,合二以為三,三三相配即得九,九九相配即是八十一,如此自然是化生萬物了。

    知道了創生之法,自然能推知創生之物。

    道祖化生的兩儀,即是闡道與截道。盤古化生的兩儀,便是皇天與后土。

    後世流傳的盤古化生萬物的傳說,明顯是不確的。因為化生是一個過程,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絕不可能是一步到位的。萬物並生是在既生的許許多多的『三』的基礎之上,如果是一,便只能生二,不會一下生萬物。譬如人族之製作,車馬弓箭,諸般發明,必然是一件一件發明出來的,而且出自不同人之手。

    又因盤古和道祖各得混沌之一極,所以化生方式自然有不同。

    道祖代表的是『陰極,道,虛無飄渺』,所以道祖化生出闡道和截道,依然是道祖。祖是後人的尊稱,本稱便是『道』,道不論如何化生,他還是道,總不見得以道喻人,自己反而無道了。

    盤古代表的是『陽極,力,至陽至剛』,所謂力有時或窮,所以,盤古開天闢地,輕氣上浮為皇天,濁氣下凝為后土,又分出四象,太陽,少陽之後,便隕落了。

    道祖之兩儀,闡道與截道,即是後生開創闡截兩教的元始天尊和通天教主。

    盤古的兩儀,皇天與后土,即是第一代神王。兩人合力化生三位大神,便是太陽之母羲和,月亮之母常曦,以及九天玄女。

    道祖和盤古合力化生的四象,也俱是了不得的存在。

    太陽便是『五行之火』,即三足金烏【帝俊】,後來成為第二代神王,即天皇。

    少陽便是五行之木,即【木公】,又叫東王公。後世傳為西王母之兄。

    太陰便是五行之水,即【老子】,後稱太上老君。

    少陰便是五行之金,即【瑤池金母】,又叫西王母。

    然後,四象合力化生八卦。

    便是天、地、風、雷、水、火、山、澤八神。

    第一代神王皇天的事跡已經不得而知,後世每言天道,因道虛無飄渺,難以確知,惟有觀天與地而知。天又叫『至高天』,統風雷水火諸神,自然是桀驁不馴。觀希臘神話中神王的遭遇,皇天的下場也就可想而知了。想來不是被道祖所馴,便是被帝俊所篡。

    然後才是,帝俊娶羲和,生十日,娶常曦生十二月。受道祖法旨,創立天庭。

    帝堯征天之時,帝俊將皇子皇孫遣送到海外仙山避禍。日後羲和一系居於方壺,便是如今的【冷晴劍樓】。月後常曦一系居於蓬萊,便是如今的【雲夢仙閣】。

    第一代神王皇天,第二代神王帝俊可以說都是盤古大神的嫡系。帝俊退位之後,天庭至尊便落入道祖一系掌握,太上老君接替道祖成了大太師,西王母因為拿掉東君大羿,穩坐攝政之位,後來兩次下界,和周穆王、漢武帝聯盟打擊妖族,事跡被記載在【穆天子傳】和【漢武帝內傳】。後來雖迎立玉帝,西王母的顯赫地位也是不可動搖。武則天代唐自立,西王母能不頷首。

    漢代以後,三界格局漸趨穩定,太上老君授意張天師創立道教,極力推尊道祖的地位,才有『先有鴻鈞後有天』之說,鴻鈞到底是不是道祖之名還很難說,因為有說『鴻鈞即是天』,或者道祖也和宙斯之父二代神王克洛諾斯吃掉阿波羅,哈迪斯一樣,把皇天給吃了,所以天道合為一體?不過後來宙斯幹掉克洛諾斯,救了阿波羅幾個兄弟出來,太古神的化生與死亡不能以人族的認知來測度,也許皇天還在紫霄宮思過也說不定。

    太上老君在【道德經】中極力尊『道』,所謂「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若似萬物皆由道衍化。雖然大體不錯,卻是昧了盤古一系的功績。『一』即是太極,又是混沌之主,按【道德經】的說法,道祖出生還在混沌之前,這就難怪盤古被後世說成道祖的座下小童了,開天闢地也是受了道祖的旨意。想來這種說法也只能出現在道祖一系大盛之後。上有道祖、三清超然物外,天庭有西王母坐鎮,自然無人敢有異議。

    漢時的『盤古開天闢地,化身萬物』之說,大概是矯枉過正,又把功勞都歸了盤古。

    近世梁任公、錢賓四均認為【道德經】是戰國時候的書,這固然是道祖一系穩住局勢之後,宣揚其萬世一系的思想打造出來的。若是天皇、地皇或是帝堯極盛之時,萬族深知創生法則,四靈皆是神王之後,太上老君即便要這麼鼓吹師尊,也得好意思。

    更多到,地址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