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九十二章 千古帝都 文 / 傭肖
第九十二章千古帝都
山河千里國,城闕九重門。不睹皇都壯,安知天子尊。
文物薈萃,千秋帝都。長安位於有「八百里秦川」之稱的關中平原渭河南岸,周、秦、漢、西晉、前趙、前秦、後秦、西魏、北周、隋、唐均建都於此。
南是秦嶺山脈中段的終南山,重巒疊嶂,陡峭峻拔,成為南面的天然屏障,有「重巒俯渭水,碧嶂插遙天」的磅礡氣勢。北則有堯山、黃龍山、嵯峨山、梁山等構成逶迤延綿的北山山系,與秦嶺遙相對峙。
在這些山嶺界劃出來的大片沃原上,長安城雄據其中,渭、涇、灃、澇、潏、滈、滻、灞諸水宛如晶瑩閃爍、流蘇飄蕩的珠串般環繞縈迴,形成「八水繞長安」之局。這些河流猶如一道道的血脈,既給長安提供豐富的水源,也使長安充滿活力。
「秦中自古帝王州」,正因種種戰略和經濟上的有利條件,自古以來,長安便得到歷代君主的垂青。
秦始皇贏政以之收拾戰國諸雄割據的亂局,開創出中央集權大一統的局面。到西漢張騫兩次出西域,開闢了長安至西域的絲綢之路,促進東西方經濟和文化的交流,長安更升格為國際級的名城,聯結中外文明的紐帶。其況之盛,只有東都洛陽堪與比擬。
隋朝建立後,創建新都,名為大興。唐代繼續沿用大興為都城,更名長安。取其「長治久安」之意,並不斷修建擴充,使之更為宏偉壯麗。
在十月初冬的一個傍晚,沈醉踏進了這長安古都,行走在行人如織、寬闊異常地朱雀大街上。
他現在的扮相是一個老人,五十來歲年紀,相貌清奇。頷下三縷長鬚飄灑,穿著一身隨風飄飄的白色儒衫。看上雲很有些仙風道骨的樣子,名士大儒的氣度。腰間佩著柄式樣古樸的連鞘長劍,一雙眸光清亮,打量著這隋唐時期的長安古城。
按理說,若要不惹人注目,應該扮些相貌普通地人物。那種大街上隨便一抓一大把,放在人堆裡毫不出奇的人才是最佳選擇。但他心底裡卻是很想扮一些風姿不同、性格迥異地人物。換一張臉換一個身份扮演一個角色,這是一種新鮮的嘗試感,也是種不錯的感覺。
就如他在現代時曾聽人說過的一句話,每個人心中都有著表演的**。嗯,跨越年齡段的表演,很有些挑戰,他喜歡!
人生最主要是過的快樂,喜歡就好。他並不是怕麻煩。只是不想惹麻煩而已。不過他這一路來本著「事不關己,高高掛起」地原則,又裝作一副好好先生的性格,待人溫厚、有禮,一路行來,卻也並沒惹什麼麻煩。一路順風的抵達了長安。
在宋時他也到過長安,還記得第一次到長安時,是跟著巫行雲一起去的,他還是在長安城裡跟巫行雲學的「天山六陽掌」與「生死符」。那時的巫行雲還是個小女孩兒的樣子,雖然聲音蒼老,但不說話的時候還是蠻可愛很討人喜歡地。
雖然現在的巫行雲很美麗,聲線悅耳動聽,但這時的他,踏足在這曾經的長安古城,卻忽然很懷念起了巫行云「童年」時的模樣了。
對於巫行雲的感覺。他實在很有些複雜。小地時候他常把她當作小女孩兒、***看待。喜歡逗她,尤其喜歡看她生氣飆時的模樣。大了嗎。有些喜歡有些怕,還有些距離與陌生。尤其是現在再也不敢惹她生氣飆了,反覺著沒有她小時候有趣可愛了。
但不管怎麼說,可以確定、一定以及肯定的一點是。無論什麼時候,他都沒有拿她當過一個老人家看待。
他在想著,此時的巫行雲在幹什麼?唔,會不會在拿著把皮鞭抽打師妃暄。啊,邪惡的想法呀……
他忍不住笑了笑,驅走了腦中很有些艷邪的聯想景象。從幽林小築出來後,他一直有些低落的心情,在這一路上終於好轉了起來。
在來長安的路上時,他聽到了一個關於巫行雲的消息。一個很令人震驚並令他有此邪惡聯想的消息,巫行雲把師妃暄給綁架囚禁了。天下第一高手挑戰白道武林聖地慈航靜齋地權威,這件事在江湖上惹起了軒然大*。
這件事就在前不久生,據說師妃暄前去梁都總管府拜見巫行雲。說了些什麼江湖上沒傳出來,只是臨走地時候巫行雲卻將師妃暄強留了下來。以她的身手,師妃暄自然不是對手,被她當場擒住,軟禁了起來。
面對著巫行雲地強勢,目前靜齋對此還未做出反應。而與靜齋一向交好的寧道奇,也是不見露面。全天下都在猜測著靜齋會做何反應,並期待著這場風雲突變。山雨欲來風滿樓,密雲不雨,期待著那一聲驚天霹靂、震天雷鳴,全天下翹以盼。
這消息在江湖上如溫疫般蔓延,傳播的極快。沈醉在想,這消息應該是巫行雲故意使人散播的。他認為巫行雲是要以師妃暄為餌,要將慈航靜齋的人引來,一舉將這幫指手劃腳、多嘴礙事的尼姑們給剷除掉。
對於巫行雲的實力,他毫不懷疑。他同樣在期待著,期待著慈航靜齋被滅後,這個天下會有怎樣的震動。
宋時的長安,歷經唐末五代戰事之亂,幾經毀壞。不但城制規模早已不如隋唐的長安,更是繁華已毀,變得十分蕭條。雖到哲宗時,已有恢復,但卻哪裡比得上這現時的長安。
現時的長安城由外郭城、宮城和皇城三部份組成。宮城和皇城位於都城北部中央,外郭城內的各坊從左、右、南三面拱衛宮城和皇城。以正中的朱雀大街為界,東西分屬萬年,長安兩縣。宮城和皇城為唐室皇族的居所,郭城則為百姓聚居生活的地方,各有佈局。
千百家似圍棋局,十二街如種菜田。
長安郭城共有南北十一條大街和東西十四條大街,縱橫交錯地把郭城內部劃分為一百一十坊。其中貫穿城門之間的三條南北向大街和三條東西向大街構成長安城內的交通主幹,其中最寬敞的是等若洛陽天街的朱雀大街,闊達四十丈,餘者雖不及朱雀大街的寬闊,其規模亦可想見。
沈醉在城中隨意閒逛,看著天色將晚,想起正事,向人打聽了躍馬橋的所在。問得路徑,幾經折轉後,終於來到了此行的目的地,長安城中最壯觀的石橋——躍馬橋。
寬達十多丈的永安大渠橫斷南北,在前方流過。一座宏偉的大石橋,雄據水渠之上。
永安渠接通城北的渭水,是貫通長安城南北最大的人工運河,城內最主要的水渠,更是供應長安的一半用水與城內的水運交通要道。
躍馬橋雄跨其上,橋身以雕鑿精緻的石塊築成像天虹般的大拱,跨距達十多丈,兩邊行人造夾著的軍馬道可容四車並行,在大拱的兩肩又各築上兩小拱,既利於排水,又可減輕大拱的承擔,巧妙的配合,令橋體輕巧美觀,坡道緩和,造型出色。
橋上的石雕欄杆,刻有雲龍花紋的淺浮雕,中間的六根望柱更與其他望柱有異,為六個俯探橋外的石龍頭,默默注視著橋下流經的河水與舟楫,構想獨特。
沈醉知道,楊公寶庫的開啟機關就在這六根望柱的石龍頭上。
在飛馬牧場時,沈醉就曾向魯妙子詳細詢問過楊公寶庫內的各種機關。望著永安渠的人,他仔細回想了一遍,「開啟機關、入口所在、內中情形」……記的清清楚楚,絲毫不漏。
他相信,今晚的取寶將會非常順利。
因為沒人能想到他會在這個時候開啟楊公寶庫,甚至於除了巫行雲與魯妙子外沒人知道他知道楊公寶庫的所在。巫行雲採納了他的建議,此時寇仲與徐子陵兩人正幫著她攻打宇文化及。打的熱火朝天,不可開交,希望在早日為傅君婥報仇。全天下關注楊公寶庫的人都在關注著這兩個「知情人」,誰又能想到他會在這個時候來取寶呢?而且,他又是易容改裝,變換了身份,變換了相貌。(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