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職場校園 > 偷香竊玉

第1卷:燈草和尚 第6章:美人來襲 文 / 喝酒的霸王

    第6章:美人來襲()

    太陽剛剛從東方升起,前來敬香拜佛的人們便陸陸續續走進天佛寺。

    華竹站在山門口,瞪大了眼睛,打量來來往往的行人,尤其是那些長相還算清秀的青年女子,可是足足等候了半個時辰,依然不見美人兒。

    華竹漸漸有些不耐煩,嘀咕道:「無法無天師祖真是的,非要找肌膚嬌嫩、櫻桃小口,氣若幽蘭,氣質高雅,身材凹凸有致,軟媚著人。這樣的美人兒,那可是萬中無一啊。也不想想,就他那相貌,也想癩蛤蟆吃天鵝肉……」

    他正說著,忽然看見前面十丈處走來兩人,一老一少,老婦人一襲一件織錦官綠的湖絲襖,外罩一件織金繡牡丹的背子,腰繫一條印花纏枝蓮的馬面裙,相貌平凡。

    再看向那老婦人身邊之人,這是一個豆蔻少女,穿一件白綾對襟小襖兒,下系紅裙子,腰間纏一條湖水綠的小腰裙,顯得利落灑脫,十分可愛。她那張秀麗可愛的少女臉蛋,眉彎嘴小,宜喜宜嗔,一雙大眼睛靈動有神,帶著一抹淺淺的俏皮笑意。

    「身材修長,凹凸有致,秀髮拂肩,軟媚著人,還真是一個大美人呢?」

    華竹急走過去,揚聲道:「阿彌陀佛,女施主請留步。」

    她們聞言,停下腳步,看向華竹,雙手合十,微微躬身道:「小師傅,找我們有事?」

    「貧僧見這位女施主與佛有緣,頭頂彩霞光輝,週身佛光罩體,貧僧奉師祖之命在此等候有緣人,請女施主隨貧僧面見師祖!」華竹正兒八經地說道。

    此話一出,她們面露驚愕之色,瞪大了眼睛,嘴巴大張,一時無法合上。

    她們二人互看一眼,少女遲疑道:「你怎麼能看到,我為何看不到?」

    「凡人豈能看到佛光,貧僧被師祖開了天眼,自然能看到。」華竹正色道。

    「那你師祖是何許人也?」少女還是有些不相信華竹。

    「女施主,請!」說著,華竹頭前帶路。剛走出幾步,又轉身看向她們道:「師祖說了,與佛有緣之人方可進入,這位女施主,請自便!」

    那老婦人頗為不安的看向少女,「婉兒,你看此事……」

    名叫婉兒的少女笑了笑道:「王媽,沒事的,我去去就來,你在此等我。」

    「笑得還真好看,如銀瓶乍破,月在林梢!」

    華竹聞聲一怔,心神失守,竟然看癡了。他連忙又吟了聲佛號「阿彌陀佛」,把這「心魔」壓了下去。

    這個少女名叫林婉兒,出自官宦之家,父親林萬書,官居知府,朝廷正五品。家住漢中,因隨母親來川蜀省親,得知天佛寺極其有名,便隨奶媽胡王氏前來拜佛,以求平安。

    「走吧!」林婉兒微微一笑道,

    華竹聞言,暗頌佛經,快步走向方丈禪房。此時空海方丈正在大雄寶殿之內為眾多弟子講佛法,方丈禪房,門下弟子絕不可擅自入內,羅八兩正看到這點,才讓華竹將美人兒引致方丈禪房,欲行不可告人之事。

    二人來到禪房,林婉兒進入禪房並未看見華竹說的師祖,不免有些疑惑,問道:「小師傅,您說的師祖何在?」

    「女施主,此地乃主持方丈的禪房,請稍等,貧僧這就去請師祖。」說完,不待林婉兒答覆,華竹便轉身就走。

    走出禪房,華竹心有餘悸的擦了擦額角的汗水,輕歎一口氣,快步走向大殿。

    待華竹走後,林婉兒打量禪房,入門左側一張供桌,香火裊裊,供奉著一尊佛像,供桌之上擺放著一個木魚、一個香鼎、一串念珠。

    供桌對面,一個金色的蒲團經過多年的滄桑,還安靜的躺在地上,雖有些破舊,但卻非常乾淨。

    再往左看,金絲楠木的書桌靠椅,桌上擺著文房四寶,壁上懸掛佛家經文,茶桌上擺放的茶具,使得景德鎮上好的青花瓷,禪房內一派清靜雅致。

    華竹急來到大殿,只見羅八兩雙手合十,一雙賊溜溜的小眼睛,盯著面前拜佛祈福的女子,也不知他在想什麼,反正一雙賊溜溜的眼睛肆無忌憚的在女子身上轉動。

    忽地,他眼前一亮,見殿外華竹焦急的揮舞雙手,便知事情已經辦好,他迫不及待的向殿外跑去,路過主持空海身邊時,空海睜開雙眼瞟了他一眼,暗道:「罪孽罪孽啊,阿彌陀佛……善哉善哉……」

    羅八兩調戲前來敬香的女子,已然不是一次兩次,主持空海曾勸說多次,羅八兩不以為然,死不悔改。

    出家人以慈悲為懷,持佛教的戒律。佛教最基本的戒律是「五戒十善」。

    五戒,就是殺生戒,偷盜戒,邪『淫』戒,妄語戒,飲酒戒。

    十善實際上是五戒的分化和細化,分為身、語、意三業的禁忌,其內容包括,身體行為的善(禁忌):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語言方面的善(禁忌):不妄語,不兩舌,不惡口,不綺語;意識方面的善(禁忌):不貪慾,不嗔恚,不邪見。

    然而,羅八兩根本不把佛家戒律放在心上,一直以來我行我素,為所欲為。他師父無罪大師近日閉關修心,偌大的天佛寺便無人敢管他,可把他美上天了。

    起初,他看見貌美女子前來敬香,並不敢在寺中輕薄,心中有所顧忌,便尾隨其後,出了寺廟,再行輕薄之舉……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