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職場校園 > 瘋狂輔助器

第三卷 金三角爭霸 第018章 瘋狂(上) 文 / 寂影無蹤

    第018章瘋狂(上)

    聯盟元年,10月16日0200時

    月球基地,出動中的聯盟艦隊,巡洋艦「帝國遠征」號上

    一個偉大的、並極具里程碑的一刻!一個全新局勢的開端,一個領袖神話的崛起,從人到神的過渡——不管將來結果如何,毀滅還是救贖。他走出了第一步,聯盟也緊跟著邁出一大步!

    「報告長官,艦隊現在已經準備完畢。」巡洋艦的艦橋,一個全息投影通信被接通,一名身穿猛虎團第一代鎧甲的上校站在了鄭奇面前,「此次一共有兩艘巡洋艦,四艘護衛艦,四艘驅逐艦。隨時等待命令!」

    這十艘戰艦,是依安蒂以及手底下一群人工智能們日夜工作四個月研製出來的,他們耗掉了從月球上帶回來的上百噸資源,就連平時有時間出來逛逛的依安蒂,在這忙碌的四個月裡,和鄭奇說過的次數不超過五次,總共也就十幾句話。

    但這十艘戰艦,代表著絕對的力量!

    「做得好。」鄭奇說,他以艦隊司令的身份發佈命令,「現在艦隊聽令,我們即刻按照原計劃進攻,第一步癱瘓敵軍所有軌道通信措施。」

    「明白,長官!」上校敬了一個軍禮,隨後圖像消失在了他面前。

    艦隊此次攜帶了四千名猛虎團士兵和部分聯盟空軍作為突襲的主要力量,他們將肩負著對地的登陸和攻擊,為以後從聯盟本土出發,執行攜帶三十萬陸軍和兩萬空軍任務的運輸船開路。但首先,地面所有的防護措施先讓戰艦清理一番,空出位置給猛虎團的士兵降落。

    「進攻!」

    鄭奇果決的聲音在艦隊所有頻道裡播放出來。

    所有戰艦加速、出發。

    黑黝黝的船體,戰艦頂部的曲線圓潤光滑,考慮到了飛行過程中所遇到的阻力,頭部是類似乎扁圓的流暢型設計。尾部是反應堆所在,也是動力的核心,幾個推進器正往外噴射著深藍色的火焰。

    這就是「帝國遠征」號。但和其他的戰艦所有不同,它擁有著長達一千三百多米,寬兩百多米,高一百米的身體。相對於地面來說,它就是一個名符其實的小島嶼,身體是航母的四倍多,而所攜帶的武器,也是這戰艦裡面最多的。

    它光滑頂部遮蓋住的下方,則是一片猙獰。

    艦艏裝有兩門主炮——電磁軌道炮,專門對付一些龐大的,或者頑固的目標。它的中部位置,分別裝有三座一共六根激光大炮炮管。而船身兩側的位置,則是兩座可以全方位移動和瞄準的等離子大炮。

    從下方往上看,「帝國遠征」號巡洋艦幾乎掛滿了武器。主力艦的稱呼,也並不是浪得虛名的。而旁邊的護衛艦和驅逐艦,它們的長度在六百多米,兩倍於普通航母的體積,裝載有能夠快速充能的等離子炮還有激光大炮,而且由於受到人類的創意,上面攜帶了一些導彈和核武器,進行一些威力比較小的攻擊——這是相對於等離子大炮來說的。但由於護衛艦和驅逐艦都對輕便性有要求,所以他們沒有攜帶極其耗能的電磁軌道炮。

    艦隊從月球表面離開,很快就靠近了地球軌道。而這時候,停留在軌道上進行著繞地球運動的小行星,也出現在了他們面前。

    艦隊立即分散,他們專門負責各自的區域——把所有的非聯盟陣營的衛星全部摧毀,徹底癱瘓對方國家的通信能力,這麼一來,就能癱瘓大部分依靠衛星制導的洲際導彈,也就相當於砍斷了那些國家的一條手臂。

    而艦隊所飛行的方向,也都和地面的軍事基地有關。

    在歐洲,由南到北——土耳其到英國,那裡有著美軍的中、東、西歐基地群,冷戰時為了對付蘇聯而存在,現在是美國以及北約國家的重要防護力量所在。而負責這塊區域的,就是歐洲戰區的總司令何惜梅。她將率領五艘戰艦以及五萬的聯盟部隊和預備的十五萬部隊,開創一條從中東一直到歐洲依靠著戰艦強大攻擊能力和靈巧能力的戰場。

    中東和歐洲的五艘戰艦,能夠有效配合起來,然後輻射到中非、西亞等區域,那裡同樣是美軍海外基地的重點,但由於非洲已經成為了聯盟的天下,他們的地面部隊同樣能夠威脅到那裡,所以除了空中作戰,聯盟的軍隊將會掃蕩非洲土地上的所有西方軍隊!

    接下來還有五艘戰艦,其中一艘負責東北亞基地,也就是棒子國到日本這一帶的空中,它將會在那一帶游離,這也是照顧盟國,並為他們消除敵軍的重要軍事區域的準備的。另外三艘,他們將執行最令人激動的任務——陪同巡洋艦「帝國遠征」號負責北美那個號稱世界霸主的國家。

    戰鬥開始,整個地球的上空的聯盟戰艦散佈開來。

    若說備戰,恐怕在西方各國在準備針對四個盟國,特別是聯盟和華夏的時候已經準備好,各種各樣的軍事家也都列舉出一旦爆發戰爭,他們肯定會採取何種戰略,從哪些地方進攻,擁有哪些優勢等等。

    但,他們絕對想不到的一點是——聯盟此次是從月球進攻,從另外一個星球出發進攻地球——無論如何設想,如何準備防禦,都不會想到頭頂的月球已經成為了聯盟的基地,成為了聯盟進攻他們的起始點!

    「帝國遠征」號裡面,鄭奇戴好頭盔,站在了艦橋指揮官所在的高台。而下面,則是一群忙碌的士兵,但他們卻是興奮無比的,因為接下來的一刻,將會是極具歷史意義的。

    「報告長官,已經靠近地球軌道。」一名士兵說,「低功率電磁脈衝導彈準備中。」

    「嗯,很好。」鄭奇微微點頭,「啟用大範圍掃瞄,標記處敵軍的衛星,並進行相應的進攻。」

    「明白,長官!」

    巡洋艦的外面,一個武器投放艙準備打開中。

    「中心目標標記完畢,準備……發射!」

    紅光一閃,艦橋作戰顯示屏突然被一陣血紅色所替代,隨後,他們看到一枚拖著橙紅色火焰尾巴的導彈飛了出去,它撕開黑色的太空,直指著面前兩百多公里外的一顆衛星。

    導彈在那顆衛星附近爆炸,就彷彿在平靜的湖面丟下了一塊大石頭,一圈圈波紋四處散發開來,電芒籠罩著肉眼無法看見的電磁脈衝波朝著四周散去,以半徑一百公里為圓心,周圍的所有衛星內的電路、含有半導體的電子元件等等紛紛被電磁脈衝燒燬,然後徹底癱瘓,失去了作用。

    看這結果,雖然沒有用激光武器來得痛快,但使用電磁脈衝對付衛星,在速度上起碼快了幾百倍。現在的美國上空,估計已經發現了他們有大批量的衛星失去了作用,但噩夢,現在才剛剛開始……

    「下一個目標。」鄭奇的聲音傳來,巡洋艦繼續開動,前往下一塊打擊的區域。

    美國獨立擁有的衛星,超過了世界人其他國家的總和。他們擁有四百多顆衛星,一個龐大的數目,其他國家的衛星數量在他們面前連零頭都排不上,但今天,他們的衛星也以批量的速度毀滅著。

    連續幾次的emp打擊,在護衛艦和巡洋艦的互相配合下,他們所負責的軌道已經沒有了任何能夠工作的衛星,而他們付出的,僅僅是幾發emp炮和幾分鐘的時間罷了。但對於地面來說,美國幾乎是瞎了兩隻眼睛,從全世界範圍監控的蓬勃景象,突然就被打回了原始狀態。

    「現在進入大氣層。」鄭奇面對艦橋內所有人,高聲在通信頻道喊道,「我們最光榮的時刻即將到來!現在,給等離子大炮充能,emp導彈轉換功率,我們給山姆大叔一個大禮物!」

    「等離子大炮準備,隨時可以發射。」

    「電磁脈衝導彈轉換為高能電磁脈衝,隨時可以發射。」

    過了一分多鐘,大炮充能中巡洋艦已經捅破大氣層,來到了離地一萬多米的空中,但它龐大無比的身軀,就算是在這種程度的空中,也被地面上的人類給發現了。而且,更令美國人驚恐不已的是——天亮了——儘管現在是晚上8點1,但他們沒有看錯,確實是天亮了。

    1:還記得時差這玩意吧?美國比聯盟要遲6個小時。如果後面有誤,那就是作者懶得換算的結果。

    巡洋艦和身旁的一艘護衛艦和一艘驅逐艦emp導彈準備中,他們分散開來,以美國本土上空為中心點,依次發射堪比百萬噸級核爆產生的電磁脈衝波,一枚枚導彈在美國本土的高空爆炸,然後電磁脈衝波立即四處擴散開來,整個美洲大陸,所有的城市,所有的電子設備,手機、電視、電腦、汽車的電子系統、等待起飛中的航班……所有的一切,都面臨著過載、燒燬的結果。

    整個城市暗了下來,但隨即的,城市又再次發亮——天空中的等離子大炮聚集能量完畢,最終,它凝成了一點炫目無比的藍光,接著發射——但目標不是這個城市,而是城市外面的一個空軍基地!

    在艦橋內,鄭奇盯著大屏幕。一條足夠有六七個成年人合抱一顆大樹那麼寬的等離子束瞄準那個空軍基地,衝了下去。整個屏幕突然亮了起來,然後又接著變暗,等離子束好像被地面上的一張嘴給吞了下去,消失不見。突然地,無數道橙紅色的光芒從地面冒出來,撕開土地,光芒籠罩方圓二十公里內的所有物體,像是打潑在地的沸水,整個地面都沸騰起來。

    毫無疑問,等離子束所帶有的巨大能量和超高的溫度,融化了所有的一切,並讓那裡的土地、岩石、金屬頃刻間變成了火山熔岩一般橙紅色的物質,滾燙的熔岩,這時候依舊在翻滾著,周圍冒起了一團團霧氣,這就是消失的一切!

    等到所有的動靜平歇下來,儘管是以前見過等離子武器威力的鄭奇,現在仍然是半句話也說不出來,怪不得以前依安蒂說過,那些等離子手槍,穿梭機上上面發射等離子團的武器都是小孩子過家家,現在看看這個軍事基地的下場,真的一點都沒錯!

    整個空軍基地消失,並且以等離子束的打擊點為中心,往外的十公里的半徑,經過人工智能的監測,爆炸中心三公里內的土地凹陷三十多米,形成了一個天然的「大坑」,只不過裡面存在一些凝固的,火山灰一般的黑色物體。

    「捕捉到一枚來襲的防空導彈。」ai阿蒂米斯說了一句,語氣頗有些不屑。

    眾人看著大屏幕上面飛過來的導彈,它努力的往上飛,靠近了「帝國遠征」號巡洋艦,但在離巡洋艦三十多米外的地方,突然出現一層淡藍色的護盾,導彈爆開,護盾周圍閃動著一道細微無比的白點,隨後又重歸平靜。

    這是絕對的差距!

    「現在前往下一個目標!」

    *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