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八十七章 文 / 藍色寶劍
第八十七章
這個時代願意冒著將來殺頭的讀書人畢竟還是少數,而且多是家境貧窮且人丁不旺,真正的那些豪強大戶人家出身的,對於我這支佔據了州府的土匪武裝還是不太感冒的。偶爾有幾個比較公允的人家,也顧及家族的安全而採取觀望態度。所以這士子上門推銷自己的風潮也沒有持續多久,便因為缺乏後備人力而告一段落了。清淨下來的我,也把自己全部的精力放到了準備迎擊宋廷大軍的準備事務上來。
我這裡忙得不亦樂乎,宋廷那裡也沒閒著。童貫丟了六萬大軍,被梁山嚇破了膽,好容易收容了三萬多殘軍之後,便急匆匆的逃回了東京汴梁。
回到京城,命令軍隊駐營城外,自己則單身一人進入城中。遭逢如此大敗,儘管童貫是皇帝最親信的人之一,也不敢就這樣向皇上明奏。因為他知道,儘管自己和蔡京等人接為一黨,幾乎把持了朝政,但朝中還是有一批「反對黨」的存在。對於皇帝重用自己這個閹人,這些人已經是極為不滿了,只不過因為自己西北監軍二十餘年,軍功極重,所以一直隱忍不發。如今自己吃了這麼大的一個敗仗,損失了六萬多大軍,如果讓這些人知道了,光是要求嚴辦自己的奏折就能把自己淹死。於是進城之後,不敢入宮,而是急匆匆的來到太師蔡京的府上,來找蔡京商議對策!
「童樞密啊!你也是在西北錘煉了許久的人啦,這次怎麼這麼不小心啊!?」童貫和蔡京兩人雖然在政治上形成了默契,相互提攜,共同進退,以對付朝中政敵。但在私下裡,兩人的關係又多少有些緊張。所以童貫一進門,蔡京就忍不住譏笑了童貫一下,自己也好稍稍的出那麼一口氣。
童貫是什麼人,蔡京的這點小心思他又怎麼會不知道?但如今形式比人強,眼下自己是敗軍之將,一個不好就是掉腦袋的罪名,既然有求與人這腰桿子自然就不那麼硬氣了。於是說道:「哎!我這也是大意失荊州,一個不小心就著了賊寇的道了。次事還望太師多多遮掩,要是被朝裡的那些『清流』抓住了,那事情可就麻煩了!」說到「清流」二字的時候,童貫還特意加重了語氣,在那裡頓了一下。
童貫的意思是:「你我如今都是那些『清流』眼中的大敵,我要是倒了霉,你也別想好過了!」
對於童貫的意思,蔡京那裡會有不知道的道理,只不過見著童貫吃癟,自己就忍不住的想譏笑童貫一番,省得童貫老把自己的戰功掛在嘴邊。如今笑也笑過了,氣也順了,童貫吃癟的樣子也看到了,自然也是該幫他想想辦法的時候了,畢竟兩人如今在政治上還是盟友的關係,該拉的自然要拉上一把,有童貫在,那些清流的「火力」也不會一下子全倒到自己頭上。
想到這裡,蔡京靠在太師椅上,微閉著雙眼,慢慢的說道:「這事不好辦啊!當初你率領十萬大軍出征,如今只回來了三萬多人,這麼大的動靜,想要完全的隱瞞下來著實是不好辦啊!」
童貫聽了蔡京的話,也不著急。一聽蔡京的話頭就知道他其實是已經想出辦法來了,只是在那裡故作姿態罷了,於是說道:「在回京的路上接到濟州的消息,被梁山虜去三萬多人又被梁山給放回來了,我已經讓他們的長官自行返回各自駐地去了!」說完,又用極小的聲音說道:「下官那裡新得了件漢時的銅鼎,還請太師幫著給看看。」
見童貫如此識趣,自己的腔也算是拿足了,真要是再搞下去,說不好就過頭了,雖然和童貫不是那麼對付,但得罪童貫的事情,蔡京還是不想去做的。於是坐起身來,開口說道:「次此討伐梁山賊寇,聖上對你可是格外的關注啊,要是知道你敗得如此之慘,盛怒之下恐怕誰也保不住你!所以明日上殿之後,你只說到了青州和梁山之眾大戰了幾次,無奈梁山賊寇人數眾多,這才堪堪戰了個平手。你看著日進盛夏,所帶將士多日大戰之下疲憊不堪,便帶兵回京休整。其他的事情,老夫自然會安排妥當的!」
聽了蔡京的話,童貫的心也就算是塌實了。畢竟只要蔡京肯幫一把,以自己在皇帝心中的地位來說,這次應該是沒什麼問題了。當下告辭了蔡京,回到自己府中,準備明天的奏折去了!
第二天,正是十五,大朝的日子。童貫早早的來到宮門之外,等候上朝的時候,等了一會,遠遠的看見蔡京走了過來,童貫向他投去詢問的目光,蔡京看見後,一邊和人打著招呼,一邊暗暗的點了點頭。童貫看後知道蔡京已經把事情安排好了,於是也心平氣和的等著上朝的時辰了!
時間不大,朝會的時辰到了,在司儀官的提醒下,文武百官按各自品級排好隊伍,依次走入皇宮大殿。參拜完畢之後,分左右站好,朝會正式開始了!
朝會開始之後,沒等下面的百官說話,便先開口說道:「童貫回來了!?梁山的賊寇都剿滅了?」聽見皇帝點名,童貫趕忙出班奏道:「陛下!說來慚愧,臣自統兵到達青州之後,率領將士日夜攻打,斬敵頗豐。但奈何梁山賊寇煽動大量百姓與我天軍為敵,其兵力數倍於我,數場大戰下來,梁山賊寇固然損傷極大,但我天軍也元氣大傷!加之天氣日漸炎熱,臣恐傷兵眾多引發疫病,便帶軍先行返回,等天氣涼爽,將士們休整完畢之後,再行征討!」
徽宗皇帝聽後,開口說道:「嗯!愛卿所慮甚是,征討賊寇事小,引發疫兵事可就大了,盛夏炎炎,將士們征戰也辛苦了,傳旨,讓他們各回駐地,安排休整!愛卿回頭將有功將士的名單呈上來,也好按功封賞!」童貫聽了,趕忙謝恩,一場大敗竟是如此輕易的就揭了過去!
童貫回班站好之後,徽宗又說道:「雖說梁山賊寇如今元氣大傷,那自當再行征討,以免將來恢復!眾愛卿誰願意領軍再戰啊!」
徽宗的話一說完,高俅便急忙出班奏道:「臣,願往!」
原來昨天童貫辭別了蔡京之後,蔡京便把高俅找來,將事情說於了高俅知道,之後說道:「如今這再此征討的統領之人決不能讓外人奪了去,而你自然是最合適的人選,所以明日你無論如何要將這領軍的位置給搶下來!」高俅不過靠著巴結徽宗才坐到太尉的位置,那裡懂什麼兵法戰陣之事,當下有些猶豫。蔡京見他猶豫便再說道:「放心,到時候我定當從北方最前線的位置給你調兵,只要你小心,大軍壓境之下,梁山賊寇不過是一撮黃土而!」
高俅聽後,心中暗想:「我先前不過是個街頭一個小混混罷了,要不是時來運轉討得了陛下的歡心,那裡有我高俅的今天。但如今身為太尉,卻無半點軍功,朝中的那些人早就看我不順眼了,整日裡就知道在陛下面前吹風,說自己如何如何。如今陛下寵我,但萬一那天陛下信了這些人的,那我又當如何?如今這便是個天大的機會啊!不就是一群賊寇嗎?我就不信調集了朝廷精銳大軍之後,仍滅不了他們!到時這就是一件大大的功勞,而且之後誰還敢說自己不通軍事,坐不得太尉了?」想到這裡,高俅自然是一口應承了下來!今天聽見徽宗發問,便急忙出班,來搶這個領軍之人。
徽宗見是高俅,心裡也高興不已,「你們看看!整日裡就知道說高俅如何如何,如今到了關鍵時刻,還是人家高俅知道為君分憂吧!看來以後還是要好好照顧照顧他的!」想到這裡,徽宗皇帝也不等其他大臣的反應便說道:「好!既然愛卿肯為胗分憂,那自然是再好不過了!」當下便傳下旨意,「著高俅為統軍元帥,調集各路精兵,征討梁山賊人。並從御營之中分撥龍猛、虎翼、捧日、忠義四營共兩萬禁軍一併交由高俅率領,擇日發兵征討梁山!」
聖旨一下,事情自然便是板上釘釘子的事情。高俅得了旨意之後,寫下十道調兵文書,調集九處的節度使,接到文書之後,分別趕往濟州回合,準備攻打梁山。
這十路節度使以前也都曾是綠林的好漢,接受了朝廷的招安之後,在西北戰場之上憑借這各自的勇武,立下了赫赫的戰功,積功升至節度使的位子。接到調兵文書不敢怠慢,急忙點起兵馬,分路合進之濟州,等待高俅。這十人分別是:
河南河北節度使王煥
上黨太原節度使徐京
京北弘農節度使王文德
穎州汝南節度使梅展
中山安平節度使張開
江夏零陵節度使楊溫
雲中雁門節度使韓存保
隴西漢陽節度使李從吉
琅琊彭城節度使項元鎮
清河天水節度使荊忠
這九路兵馬有人統兵一萬,有人統兵兩萬,一共是十五萬大軍開始向濟州集齊。
十五萬大軍從接到調令,到開拔,再到趕到指定地點,這時間可不是一時半會兒可以辦到的。趁著這個時候,高俅在東京城中也沒閒著,整日裡在自己府中宴請朝中大臣,好不熱鬧,好像他現在就已經得勝還朝了,正在開慶功宴一般,過得好不快活!
就這樣過了有半個月,從各處傳回的文書來看,九名節度使都已經接到了文書並已經上路了,高俅又害怕起來了。畢竟高俅雖然已經坐到了太尉的位置,但本質上還是當初哪個在東京街頭的小混混。讓他在皇帝面前抖個機靈,討皇上歡心,那他在行。可論到這陣前交戰實在不是他所熟悉的東西,再者,這戰場之上刀槍無眼的,萬一死在那裡又怎麼辦?
可儘管是心裡害怕沒譜,但聖旨已下,而且各路軍兵都已經開始行動起來了,這個時候想要再退也已經是退不了了。借口整頓糧草、器械又在京中磨蹭了十幾天之後,徽宗皇帝也開始詢問起他什麼時候起程。到了這個時候,高俅知道再也躲不了了,便挑選了一個吉日,先發御營兵馬出城,又從教坊之中挑選了三十名歌女舞女隨軍消遣,然後才一身披掛,騎著皇帝御賜的一匹金鞍戰馬,領著黨世英、黨世雄兄弟二人,率領著自己的衛隊出了東京城匯合了御營兵馬之後,直奔濟州而來。
好容易到了濟州之後,集齊十路節度使,並兩名御營總領,就在濟州府的府衙之中升堂議事。眾人集齊之後,高俅開口問道:「從調兵至今,以一月有餘,梁山賊人那裡可有何動靜?」隨著話音落地,堂上的將領們倒真的給了他一個「驚喜」!
原來京北節度使王文德在到達濟州之前,遭了埋伏,已經和梁山之人戰過一場了,不過這戰果實在是另人居喪,一萬邊軍,傷亡了不下四千人,要不是中山節度使楊溫接應及時,恐怕王文德能不能逃出生天還尤未可知。饒是如此,接應他楊溫也損失了近三千之眾,這才撤到了濟州城下。而在付出了七千多人的代價之後,伏擊王文德的梁山士兵只有少量的傷亡,而且傷亡之人還被人都給救走了!
聽到這個消息的高俅自然大發雷霆,直嚷嚷著要砍了王文德的腦袋!眾將自然是苦苦哀求,畢竟兩軍還未交戰便殺大將是一件非常忌諱的事情。在眾人的求情下,高俅暫時免了王文德的死罪,讓他戴罪立功,若是再敗,二罪並罰!逃得姓名的王文德自然是千恩萬謝,發誓定當奮力殺賊云云!
讓王文德起身站好之後,高俅又稱讚了楊溫一番,之後高俅說道:「眾位回去點收拾兵馬,明日一早,兵發青州,剿滅梁山,活捉王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