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九十一章 文 / 藍色寶劍
第九十一章
方天畫戟本身就有鎖人兵器的功能,就在我胡思亂想的那一小會兒時間裡,韓存保用戟頭邊上的月牙鎖住了呼延灼的一條鋼鞭,順勢一扯,把鋼鞭給甩飛了出去,趁著呼延灼一楞神的工夫挺起鉿戟猛刺呼延灼。
這個時候呼延灼也清醒了過來,見韓存保的這一戟實在是無法格當了,情急之下一磕馬腹迎著戟頭便衝了過去,在戟頭就要及身的時候,猛的一擰腰,讓過戟尖,用手一抓戟桿往肋下一夾,把韓存保的方天畫戟死死的夾在懷裡。並揚起左手的鋼鞭照著韓存保的腦袋便砸,這一下要是砸實了,十個韓存內保也得交代在這裡。
可韓存保到底也曾是縱橫一時的綠林好漢,見自己的兵器被呼延灼夾住,試著抽了一下沒有抽動,而鋼鞭眼看著就要臨頭了。當下一咬牙,雙手一送放開自己的兵器,猛得向前一撲,抱著呼延灼的腰兩人一齊摔下馬去。
這個過程說起來比較麻煩,但實際上也就是一眨眼的功夫。見兩人雙雙落馬,在我還沒喊出聲之前,林沖、秦明、花榮、武松、曹性、魯智深等人便已經打馬衝了出去,直奔場中的二人。而宋軍方面也沒閒著,跟隨大軍出戰的徐京、李從吉、王煥、梅展、周昂、荊忠等人也飛馬出陣,來搶韓存保。由於兩人交戰的地方離雙方的距離都差不多,所以雙方的救援人員離各自想要施救的對象也都基本上是同等距離。
雙方數員大將越來越近,花榮在馬上偷偷的將鐵槍帶好,伸手把身上背的大弓給拿了出來,一伸手從箭囊裡取了一支箭矢,突然直起身子,也沒怎麼瞄準「啪」的一箭射向了離他最近也是離呼延灼最近的李從吉。
李從吉正一心向前趕,眼角地餘光見對面衝來的一員小將突然直起身子。緊接著便看見一點寒光直奔自己而來。心中暗叫一聲不好,憑借多年在戰場上練就的反應速度,猛的把馬韁繩往懷裡一帶,將正在奔馳的戰馬生生的給帶得前腿離地在空中亂蹬,而李從吉則趴在了馬背上,用戰馬擋住了自己的身體。花榮的一箭正中了李從吉地馬脖子,隨著一股鮮血的飛濺,戰馬也轟然倒地。要不是李從吉反應夠快,差一點就把他給壓在馬身下面。
射完一箭的花榮這個時候也沒時間去看戰果,飛快的又從箭囊中抽出一支箭來,如法泡製的射向了王煥。有了李從吉的前車之鑒,王煥對花榮射出的箭也有了準備,在馬上一側身半倒在馬背上躲過了飛來的箭矢。之後花榮又向奔來地宋將射了幾箭,雖然沒有射中目標,但也讓這幾人的心中加了小心。這馬速在不經意之間慢了下來。趁著這個工夫,林沖等人搶先趕到了呼延灼的身邊,見兩人倒在地上還在拚命爭鬥。這會兩人頭盔也沒了,頭髮也亂了,身上的甲冑更是歪歪斜斜。呼延灼正仗著年輕氣盛,正騎在韓存保的身上掄開了膀子正在用拳頭猛錘韓存保。而另一條鋼鞭正躺在呼延灼邊上地草地上,不過看這兩人的情景誰也沒時間去理會它了!
「呼延將軍,快點上馬!這廝交給我們了!」曹性把呼延灼的戰馬牽住。呼延灼聽了話音趕緊從地上起來,跳上戰馬。而武松已經從馬上跳了下來,兩三步趕到近前,輪起拳頭照著韓存保的臉上就是一拳。可憐韓存保之前已經和呼延灼爭鬥了半天,又被壓在地上挨了半天打,猛地覺得身上一輕,正要起身,便被武松一拳頭給迎面打昏了過去。
這個時候。王煥等人已經衝了過來,見韓存保被打暈了過去,並被扔到了呼延灼的馬背上趕緊加快了馬速想要搶回韓存保,但無奈被林沖等人死死的纏住。趁著這功夫,呼延灼騎著馬,拎著一條鋼鞭跑回了本陣!
我見呼延灼平安回來,林沖等人還在前面撕殺,急忙將手裡的馬鞭向前一指。喊道:「擂鼓!衝鋒!」
「殺!」隨著衝鋒的鼓聲響起。梁山士兵們吶喊著,高舉兵器衝了上去。想要把前來營救韓存保的五員宋將給圍上。而宋軍中的高俅即使再苯也看出形式不對,急忙指揮自己的軍隊發動了衝鋒。於是兩支軍隊就在這曠野之中死命地衝殺了起來!
一邊是精銳之師,一邊是士氣正勝,但兩支軍隊都表現出了訓練有素的一面,儘管是在衝鋒,但還是保持了大體的隊型。最先接觸的是在最前面的盾兵,雙方使用的都是有近一人高的櫓盾,高速奔跑之後,帶著巨大的慣性,雙方撞到了一齊,櫓盾相撞時發出地巨大地「砰,砰」的聲音一時間甚至壓過了近十萬人地吶喊,不少體質稍弱一點的士兵都被對方強大的衝擊力給撞飛了出去,砸到了身後一片的同袍!
之後便是長槍兵的對決,幾萬支長槍組成的槍林實在是避無可避,雙方的士兵只能是端著長槍,讓槍尖躲開前面的兄弟刺了出去,至於自己會不會被對方刺中,恐怕就只有靠老天爺保佑了!
戰場上步兵打得是熱火朝天,而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騎兵部隊,還在左翼原地不動,因為在梁山的軍令中,騎兵部隊衝鋒的命令是號角而不是平常的戰鼓。所以儘管兄弟部隊基本上都陷入混戰的時候,騎兵們反而在那裡無事可做。而因為我的騎兵無論是數量還是質量上都比他們要高得多,所以宋軍的騎兵部隊見我這裡的騎兵沒動,所以也不敢率先出動。
我看了看對面那由三千人組成的騎兵方陣,又轉頭看了看正頻頻向這裡投來目光的韓滔,輕聲說道:「吹號角,命令騎兵衝鋒!」
由於呼延灼還在後面休息和療傷,而我這一次並不親自指揮騎兵衝鋒,所以這次騎兵就腳給了韓滔指揮。看著其他兄弟都衝上去了,而自己的騎兵卻遲遲沒有得到進攻的命令。從韓滔到沒一個騎兵戰士都無不急得什麼似的。終於聽到了騎兵衝動的號角聲,可把韓滔等人給高興壞了,儘管這支騎兵的數量只要六千人,但這並不能減輕騎兵部隊地信心,之間韓滔把手中的兵器高高的舉起,大聲的喊道:「梁山萬歲!騎兵衝鋒!」後便第一個衝了出去。由於自梁山的騎兵部隊組成之後,很長一段時間裡都是由我親自率領,所以我每次率領騎兵衝鋒前的「梁山萬歲」便成了騎兵部隊衝鋒前的習慣性口號。今天雖然沒有我的親自指揮。但從韓滔那裡再次聽了「梁山萬歲」地口號後,騎兵部隊的士兵們也高舉著馬刀,跟在韓滔的後面衝了上去!
對面的高俅雖然沒有什麼軍事才能,但也知道如果讓這支騎兵衝進戰團的後果,於是令旗搖動之下,宋軍僅有的三千騎兵也從右翼迎著梁山騎兵衝了上去!
由於我受到後世軍事影視作品的影響,我的騎兵自組建哪天起,使用地武器便是後世的馬刀。刀刃細長,但刀背厚實,且刀身還具有一定的弧度,非常利於馬上的劈砍。而宋軍的騎兵卻基本上使用長槍做為兵器。所以在騎兵交戰之初,梁山地騎兵受到了不小的損失。畢竟在高速的對沖中,長槍的優勢怎麼樣也比馬刀來得要大。
看著身邊不斷地掉下馬去的梁山士兵,丘岳暗中想道:「都說梁山的騎兵如何厲害,現在一看也不過如此嘛。真不知道上一次的交戰中,怎麼會敗得那麼慘的?」
就在丘岳心中暗自嘀咕的時候,他已經衝過了好幾道騎兵組成的戰線,戰馬已經沒有剛才那麼快的速度,這個時候梁山士兵手中地馬刀開始發揮出它應有的威力來。與剛才對沖時的情況相反的是,這個時候掉下馬的士兵換成了宋軍的士兵,畢竟在這種近距離的纏鬥中,馬刀要比長槍好用不少。隨著雙方徹底的糾纏在一起之後。馬刀地優勢越來越明顯起來。
看著身邊地士兵不斷的倒下,丘岳知道如果再這麼打下去,自己地部隊早晚要頂不住,於是丘岳掉轉馬頭一邊撕殺,一邊向後行去,想要通過擊殺對方的將領來取得勝利。無獨有偶,這個時候的韓滔也在向後移動,尋找著丘岳。好在兩人的掌旗官和身邊的大部分親兵並沒有在一開始的衝擊中走散。所以雙方很快的根據旗號找到了對方。
在這種混戰的場面下。兩人也沒有什麼多餘的廢話,只是簡單的喊出了自己的名字後。便戰到了一處,而他們各自的親兵則一邊與對方的親兵戰鬥一邊小心的警戒著四周,防止對方的小股的士兵衝進兩人的戰場,而給自己的主將帶來麻煩!
隨著時間的推移,中央戰場上的步兵們儘管在各自將領的帶領下奮力撕殺,但無奈梁山士兵中的新兵成分還是太大了些。剛開始借助的心中的一股血氣還能和宋軍殺個旗鼓相當,但這畢竟之是憑藉著一股氣在戰鬥。隨著時間的推移,當這股氣被消磨得差不多了之後,新兵們訓練不足,經驗不足的缺點開始暴露出來,開始慢慢的開始初與下風了,要不是林沖等各級將領官佐在第一線死命衝殺,估計已經要開始潰敗了。即便如此,戰線仍然開始慢慢的,一點點向後退卻。
看著自己部隊的樣子,我心中暗自估量:「哎!戰線離高俅本陣的距離還是近了點啊!但再不動恐怕就來不及了!」想到這裡我對身邊的吳用說道:「軍師!高俅那裡應該沒有什麼新著數了吧?是不是可以進行最後一擊了?」
吳用又向對面望了望,點頭說道:「可以讓彭將軍出動了!」
見吳用也同意了我的意見,於是我對身邊的親兵說道:「點三股狼煙!讓彭紀出動!」親兵聽後急忙在我的身後點起三堆篝火,並將拌了牛糞等物的秸桿鋪了上去。一時間三股黑煙騰空而起,直衝雲霄!
本來我打算的是如果步兵們能頂得住宋軍的衝擊的話,那我就把戰線一點點的向後撤,等距離拉得足夠開之後,再點起兩支狼煙,讓彭紀率領剩下的四千騎兵直接殺向高俅,這樣的話,一舉擒殺高俅的機會還是蠻大的。但如今戰場的局勢顯然已經快要撐不住了,如果再不讓彭紀出動的話,估計也就用不上了。於是便點起了事先安排好的三股狼煙,告訴彭紀,不要理會高俅,先把混戰中的步兵解放出來再說!
當包括高俅在內的所有宋軍看見那三股狼煙之後,心中都感到了不妙,明顯梁山方面還有後招,可自己這邊已經是全線壓上了!後面除去高俅身邊的三千親兵就再沒有別的力量了,這可怎麼辦?
當宋軍正在騷動的時候,從戰場另一邊響起了一陣悶悶的雷聲,隨著時間的推移,雷聲的聲音越來越大,而且空中開始出現了一股煙塵,隨後就像是在變魔術一般,數千全速奔馳的騎兵突然出現在眾人的眼中,在隊伍的最前面一面大旗上繡著一個大大的「彭」字!
「彭將軍的騎兵到了!!
「宋軍快要不行了,兄弟們殺啊!」
隨著戰場上此起彼伏的叫喊聲,梁山上新兵們的胸膛中又重新充滿了勇氣,此消彼長之下,宋軍的戰線開始一點點的向後退去!
人們視線能及的這段距離,在飛馳中的騎兵眼中,瞬間便過。隨著兩輪先後而至的弩箭和四千騎兵的衝擊,宋軍左翼幾乎是在瞬間便被沖了個七零八落。看到情況不妙的高俅再一次的拋下了自己的隊伍,逃跑了。
這個時候不得不佩服這些在邊關和遼人鬥了半輩子的軍人,在這種極其不利的局面下,中路靠左的梅展和李從吉,硬是臨時拼湊起了一支約為兩萬人的隊伍,依靠血肉之軀生生的擋住了騎兵的衝擊。而另一邊的丘岳也以全軍覆沒,本人戰死的代價,擋住了韓滔的騎兵。讓一場預料中的殲滅戰,打成了擊潰戰,大多數的宋軍利用這點寶貴的時間逃了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