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宋末水滸

第一卷 第一百二十五章 文 / 藍色寶劍

    第一百二十五章

    「今年遼人的表現和往年可不太一樣啊!」

    東京城,太師府中,蔡京看著桌案上堆積起來的十幾份邊關告急文書,頗有些無奈的靠在太師椅中,用手輕輕敲打著額頭,似乎這樣能夠讓他的頭疼緩和一些似的。而能讓這為當今大宋一人之下的權臣如此頭疼得則是桌子上放著地幾十份各地傳來的告急文書。

    在江南兩浙路,童貫率領十萬禁軍精銳征討方臘,非但沒有接到預料中的捷報,反而穿來了一份進攻受阻,損失頗重,請求再發援兵的奏章。看樣子童貫在兩浙路的情況實在是不怎麼妙。

    而方臘則趁著童貫短時間內南下的時機,大肆攻城掠地,眼看著整個兩浙路糜爛在即。而兩浙路作為大宋朝的主要的糧食產地和賦稅來源,一旦糜爛整個朝廷都將震動不已。所以儘管蔡京對童貫的表現很不滿意,但蔡京也只能是給他又派去了七萬人的軍馬,畢竟兩浙路實在是太重要了,有不得什麼閃失啊!

    而京東兩路的梁山王倫則更是讓蔡京無法忽視的存在!朝廷先後派出重兵征剿,但卻是先後失利,關勝降了,童貫也差點沒能夠回來,高俅則更是徹底,被人家給祭了旗了。而梁山則是越打越強,越打越能打,從一個憑著地利逞兇一時的「草寇」短短三年的時間裡,便打下了整個山東。如今更是兵進河北,進逼大名府。好在大名府乃是整朝廷的重鎮,其城之高,牆之厚,絕對不是一般的州府能比得了的。再加上十萬禁軍,想來短時間王倫也不能真將大名府怎麼樣了!

    河北的田虎在此之前,也是讓朝廷頭疼的一夥強人。如今見方臘、王倫成了氣候。便也耐不住寂寞,急匆匆的跳了出來,居然也打下了澤州。好在很快便被朝廷鎮壓下去了,可正要趁勝一鼓作氣地將他剿滅的時候,王倫那裡又進逼大名府,無奈之下,只好將原本正在剿滅田虎的十萬禁軍南下,增援大名府。畢竟大名府若是出了問題。不論是於公還是於私,都不是蔡京所能夠忍受的。至於田虎那裡,就讓地方上去處理吧,反正幾次大戰下來,田虎也是大傷元氣,離快被徹底剿滅也差不多了。

    如果只是上面的這些,蔡京還能夠支撐,畢竟這還只是「內患」雖然現在朝廷應付起來有些慌亂的樣子。但小小的王倫和方臘等人想憑藉著一兩個路就能跟朝廷做對的話,那他們可就大錯特錯了。只要朝廷將所有地力量發揮出來,消滅他們蔡京還是非常有把握的。

    可就在這個時候,北面的遼人卻要鬧騰了起來。原本大遼和大宋之間,自從簽定了檀淵之盟以後。近二百多年的時間裡,還從未發生過大的戰事。即便每年秋天遼人都會南下搶點東西,但一直以來都只是邊境上的小打下鬧,別說是什麼正經州府了。就連縣城也很少會光顧,通常也只是從百姓那裡搶些糧食而已。但今年不知道怎麼了,在整個宋遼邊境上,遼人分成三路,以每路不低與五萬人的規模,出動了近二十萬人馬,向河北諸路發動了猛烈的攻勢,搞得幾個軍州都只敢據城死守。告急地文書像雪片一樣飛向京城,不停的催促著朝廷能夠趕緊增派援軍!

    「援軍!援軍!援軍!都向我要援軍,我又該向誰要去!」越想越頭疼的蔡京看著桌子上的文書,狠不能把它們吃掉才好。因為他知道,根據大宋軍制,全國有近八成的禁軍集中在東京城中,最高時地記錄曾一度達到八十萬之眾,這也是民間所說的八十萬禁軍的由來。可自從神宗去世之後。朝廷便陷入了新舊兩黨的黨爭之中。再加上地方上連續幾年地大規模天災,讓大宋的國庫迅速的乾癟下去。在無法開源的情況下。便只能節流,而在京中數量巨大的禁軍自然就成了被節流的對象。不少的軍隊被調離了京城,四下散佈在國家的各地,有地則乾脆被裁撤掉了。如今在東京的禁軍只有五十萬規模的樣子。如今大名府聚集了二十萬準備攻打王倫,童貫帶走了二十萬不說,又要走了七萬。算上之前在山東的損失,如今的東京城也只有不到十萬人左右了!

    「再往外派援軍的話,京城怎麼辦?總不能唱空城計罷!」思前想後了半天,蔡京也只能先從準備派往大名府的十萬禁軍中抽調出五萬人北上邊境,先穩定住局勢,好給各地的援軍爭取時間。

    蔡京剛把文書發出去,從外面又送進來一封從淮南來地告急文書,蔡京拆開一看,頭上地冷汗便如雨點般的出現在蔡京地額頭!原來是淮西王慶,也耐不住寂寞,在舒州造反起事,如今已經連下宿松、望江、太湖三州!由於為了剿滅兩浙路的方臘,周遍幾路的軍隊已經抽調得差不多了,所以王慶發展極快,眼看舒州即將陷落!

    看到文書的蔡京,反到鎮靜了下來,「哼!四路巨寇全都冒出來了,再加上遼人寇邊,我倒要看看還能有什麼事!」恢復了冷靜的蔡京馬上拿出了他作為一個權相所應該有的能力和魄力,馬上起草了一份文書,讓原本調往大名府的那剩下的五萬人停止向大名府運動,同時又從大名府的十萬禁軍中抽出了五萬,會同上面的五萬人組成十萬大軍,南下淮西,準備先一口氣吃掉王慶之後,然後匯合童貫兩路夾擊方臘,爭取在最短的時間裡解決方臘。至於大名府,蔡京現在倒不著急了。畢竟梁山大軍剛剛佔領了山東,一下子擴充了那麼大的地盤和人手,再加上連續作戰必定是疲憊不堪。防守起來沒有什麼問題,但想要進攻卻是不能了。這樣一來,城高牆後的大名府,依靠原有的守軍和五萬禁軍,王倫就是想一口吞下,也得考慮考慮會不會崩掉兩顆牙!

    想到這裡。蔡京起身轉到身後掛著的地圖前,看著表示著山東王倫的標記,咬著後槽牙的說道:「王倫啊王倫,這一切的根源都是你啊!你就先在山東快活幾天吧,等我解決了王慶和方臘,就是你了!我倒要看看,你還能蹦達幾天!」

    正在蔡京為了調集兵力而頭疼不已地時候,同樣的一份情報也擺在了我的案頭。看著書信中快要亂做一團的局勢,我的心情和蔡京比起來,自然是截然不同的。

    「呵呵!現在的形勢對我梁山來說,真的不是一般地好啊!淮西王慶也起事了,而且背靠方臘,搞得還是相當有聲有色的嘛!從兩支禁軍的調動情況看,蔡京是打算先把我梁山放一放,好專心收拾方臘他們。回過頭再來收拾咱們啊!」一邊說著,我一邊將手裡的情報遞給了公孫勝,公孫勝一邊看著,一邊郎聲讀了出來,也剩得眾人一個一個的傳閱了。

    等公孫勝把信讀完。我問道:「蔡京打得什麼主意,咱們是一目瞭然,至於怎麼應對,你們可有什麼辦法?」

    林沖聽我說完。坐在那裡說道:「寨主!眼下的局面已經很清楚了,連續數戰,我梁山對宋軍是連戰連勝,已經把蔡京這個老賊給打怕了,所以才想著先剿滅其他諸路反王,然後再集中兵力來對付咱們。既然如此,卻也是正合我梁山的本意。只要暗中支持方臘等人,拖住宋軍就好!現在可慮的是遼人大舉犯邊。如果宋軍地實力消耗得太厲害了,萬一讓遼人衝了進來,一個搞不好,咱們可就成了千古罪人了!」

    堂中有不少人,都是被我以宋室柔弱,無法抵擋外族侵略為理由招攬上山的,如今見遼人大舉進犯,也都是左右為難。如果趁著眼下宋軍最為困難的時候。大舉出兵。或許會收到出其不意的戰果。可萬一要是讓遼人趁機坐大,卻也更不是他們所希望看到的!林沖地話。顯然說到他們心檻裡了。林沖說完之後,多數人頭紛紛點頭表示同意。

    而我也點了點頭,說道:「是啊!當初發兵之前,我叫料到了遼人會在女真人的打壓下向南發展,如此則可為了梁山牽制住宋軍在河北的大部分兵力無力南下襲我。可沒有想到,遼人現在居然這麼大規模的進犯,看來和女真人地作戰中,遼人損失頗為慘重,才不得不想著從宋廷這裡補充一下啊!雖然遼人寇邊對我梁山的發展只有好處沒有壞處,但咱們也不能輕視!前幾天青州李制那裡傳來消息,李從吉等人的家眷都已經先後安全到達青州了,而李從吉等人也願意歸順我梁山。如今既然遼人大舉進犯,那他們的後面必然空虛。我看可以讓他們帶領一支部隊和阮氏兄弟的海軍一起出動,從海路進攻遼人,直接把戰火也燒到遼人那裡去,頗使遼人回軍。就算是不能讓所有遼人回援,但只要能讓一部分的遼軍回援的話,那宋軍邊可以依靠城池,保住土地不失,咱們也算是盡了心力了!」

    花榮聽了我的安排,急忙出聲說道:「讓李從吉他們帶兵出征好說,畢竟他們也是在邊境上和遼人打了十幾年地仗了的老將。咱們現在兵源也還算充足,湊個萬把人出來還是沒問題的。可這些人都是新兵,根本就沒上過戰場,如果對上廂軍之流還好,可讓他們一上來就直接和遼兵對陣,我怕……!」

    「無事!遼人的精銳大軍,不是在北面抵擋女真人,就是南下進宋廷,其中心地帶必然防備空虛!再者,這次讓李從吉等人去遼地,也不是讓他們攻城掠地,而只是讓他們騷擾而已。不礙事的!」我的話,讓堂中眾人徹底的安下了心來!

    正當堂中眾人還在為出兵遼境的事情而不停地討論著地時候,從門外進來一名小校,手托一封書信。我打開一看,對眾人笑道:「呵呵!今天還真是個好日子,好事一件接著一件啊!」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