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宋末水滸

第一卷 第一百三十一章 文 / 藍色寶劍

    第一百三十一章

    儘管宋朝可以說是所有封建王朝中對讀書人待遇最好的一個王朝,但像周行這樣擁有功名的士子見到上位者也只是免去跪拜的禮節,絕沒有坐著回事的待遇。所以周行看到我的手勢坐了下來,但仍舊不敢坐實,微微側著身子回答道:「如今天下士子秀民之中可分四等,其一等,便是依靠在宋廷中的達官顯貴,在地方大肆圈地,巧取豪奪,身家巨萬之戶。這些人依仗權勢,橫行鄉里,平日中別說是縣官,就是一府一州之長也要退讓三分,整是我梁山一直予以打擊之徒自不必說。其二等,便是祖上曾有高官,但近幾代卻在官場難有作為之戶,這些人家依靠祖上數代積累的財富,比之上一類雖有不足,但實力卻也不可小窺。這些人家雖然也算豪強,但在朝中卻無甚根基,為防遭人陷害,平日裡也時常做些修橋補路之舉,在民間擁有一定的聲望,以圖自保。其三等,便是家中略有田產,比上不足,比下有餘之人家,宋軍師家中便當屬此種情況。至於最後一等,便是如同我們三人這樣,雖有功名在身,卻奈何家境貧寒,莫說得做高官,便是求一溫飽也殊為不易!

    此四等人家,第一等因為家中有高官庇佑,一直以來為禍鄉里,我梁山為取百姓之心,絕不能留之!而剩下三等中最末兩等,只需要稍加籠絡便可為我梁山所用。至於第二等人家雖然不會貿然向我梁山倒戈,但只需稍加時日,見我梁山大事可期時便自然會投向我梁山,如此寨主大事可成!

    但其中有一關鍵,如今可謂天下大亂,四路大的勢力之中,唯有我梁山為曾稱王立號。仍在沿用為寇之時的名號,便是進了梁山仍舊為賊,又教那些有心投我梁山之人,如何敢來呢!?如寨主擇一吉日,正式稱王,則上應天意,下順民心,海內遺賢。必當奉之為明主啊!」

    周行確實非常有戰略眼光,對事情的分析也很到位,尤其是關於天下士子的分類更是精彩。培養好了,將來必定會是我手下的一大助力。但拉攏他們,跟我稱不稱王又有什麼關係呢?就算我稱了王,說到底不還是山賊草寇出身嗎?難道這其中有什麼差別?

    越想越有些糊塗的我,疑惑地問道:「別的我都明白了,但就算是我稱了王。稱了帝又如何?如今我梁山大軍所控之地不過山東,天下大半仍在宋室手中,在天下人看來我仍是一個反賊,我稱不稱王真的有那麼重要嗎?」

    周行頓了頓,似乎又重新組織了一下語言後。才開口答道:「此事在寨主看來似乎前後無有差別,但在天下人看來,其中卻是天壤之別!」

    「哦!你說說,怎麼個天壤之別了?」這亂世之中。我一個水賊出身的山大王,一旦稱王便能招攬一大幫子人過來,這倒是要好好聽聽,是個什麼道理了!

    周行這會沒有再猶豫,而是立刻回答道:「以山東為論,先前我所說的四等人中,最末兩等雖然人數眾多。但因為沒有錢,沒有權,一直以來深受前兩等人的歧視,尤其是第一等人。可以說在此之中因為那些所謂的親貴,他們對朝廷也未必會有多少忠心可論。加上寨主自起事以來對顯貴之家多有懲罰,但有為禍鄉里之人,嚴懲不待,可以說至少已經得到了不少人的認同。但俗語說『人活臉。樹活皮』寨主一天不正式自立名號。便一天都還是當初水泊中地賊寇而已。投了梁山,便是投賊。傳揚出去,家族親友臉上也無什麼光彩,甚至讓祖上蒙羞。若是寨主改了名號,以現今梁山兵甲之盛,士卒之精,那便是逐鹿中原,問鼎天下的一方諸侯!鄉間士子又怎會不盡相投奔,又怎愁大事不成呢?」

    周行的話,顯然獲得了李制這個一直攛掇我自立的人的認同,周行話音剛落,李制便跳起來高聲呼道:「說得好!」接著轉過身來,郎聲說道:「寨主!周行所言及是,還望寨主早成大事!」有了李制的支持,原本略有些緊張的馬隆、趙博二人也從椅子上站了起來,齊聲說道:「願寨主早成大事!」除去我,這堂中總共就只有六個人,一下子呼啦站起來四個,提出的問題還是勸進之事,宋江雖然地位不低,但到底還是新進之人,自然不好坐著,也跟著站了起來。而吳用則是用眼角地餘光掃了我一眼,又看了看周行等人之後,才跟著起身!

    鬱悶!極度的鬱悶,本來只是商量如何安撫人心,爭取更多人支持的一個簡單的會議,如今卻搞成了現在這個樣子,實在是鬱悶。更加讓我鬱悶的是,聽了周行地話以後,我算是徹底明白了他的意思。按照周行的分析,我現在的所作所為已經讓一部分人動了投靠我地心,但就因為一個面子的問題,讓他們望而卻步,徘徊觀望,想要安定並招撫他們,就得給他們一個面子,或者說是借口,要不然說什麼都是白搭!我算是對這些所謂的「秀民「又有了一個更深層次的認識,「人家西方人是為了利潤可以什麼都不顧,而他們則是為了面子連死都不怕啊!」

    想到這裡,我伸手向下虛按了兩下,開口說道:「各位先坐下,關於這個問題咱們先放下以後再論,你們先說說,除了這個以外,還有什麼辦法可以盡快壯大我梁山的實力!」

    對於我的這個態度,李制和吳用是早有心理準備,畢竟為了這個事情和梁山先前的安排有不少的出入,讓我馬上答應確實有些不太可能,所以並沒有多說什麼。何況比起前兩次一口否定來,我現在地態度已經算是一大進步了,所以沒有多說什麼,便轉身又坐了回去!宋江雖然剛剛加入梁山時間不長,但梁山一整套的發展計劃也沒有瞞他,而是早早的便傾囊相告,所以也坐了回去。而周行等人卻以為我這不過是正常的謙讓,便有開口道:「此事便是安撫人心最大的前提,還望寨主三思!」

    面對周行的執拗,我不得不再次的鄭重其事的表達了現在這個時候我還不想談這個事情地意思之後,周行等先是楞了一下,相互看了一眼之後,又似乎明白了什麼,便也不再提及此事,轉身坐了回去!

    等三人足好之後,我又問了一編,有沒有其他建議之後,李制坐在椅子上說道:「剛才周行所言之策,雖然可以讓我梁山盡快地爭取到下層的寒門士子們地支持。但不可否認,這些寒門士子由於各種原因,缺少經驗,就算是投奔而來,也不能馬上使用,而是需要先歷練一番,但我梁山現在卻是急缺各種人才。依我之見,若想在短時間內解決這個問題,主要還是要靠那些豪強大戶,也就是剛才周行所說的第二等人家。畢竟他們雖然現在沒有什麼很深的根基,但家大業大,多年耳熏目染之下,只要願意出仕便可直接充任各級州府所需之缺口,所以我們應該以爭取他們為目標才是!」

    「你說得很有道理,你說說看,有什麼好辦法?」李制所說的一番話引起了我的興趣,現在的梁山因為快速的擴充,眼下最緊缺的就是各級官吏,雖然現在依靠從軍中「轉業」出去的一部分人勉強維持起了基本的運轉,但也只是勉強維持而已,若想要再加快速度顯然是不可能的了。而按照李制所說,只要搞定了那些豪門大戶,就能解決現在急需的官員缺口,那可是比什麼都重要。畢竟經過一系列略有些血腥的「土改」政策之後,還能夠存活下來的大戶人家,相信應該還是比較關心百姓死活的!

    李制聽了我的問話後,整理了一下思緒,開口說道:「我梁山大軍征討山東,所行之策雖然在短時間內得到了眾多百姓的擁護,但不可不說殺戮太重了些。雖然殺得都是些可殺,該殺之人,但這些人卻是代表了一面旗幟,他們被殺之後,那些普通的大戶人家必定心中多有恐懼,想要依靠我梁山之人前去勸說,只能是事倍功半。但若是寨主能夠先將青、登二州的大戶人家解決的話,想要安撫住整個山東卻也是相當輕鬆的!」

    其實說起這文人好賣關子的事情,我在剛到這個時代的時候還在真不太適應,有什麼事不一口氣跟你說完,非得等著你去問一句他才說一句,搞得跟擠牙膏似的,你不擠他就是不給你出東西,弄得我一開始是極不舒服。好在我來到宋代也已經三年多了,慢慢的也適應了現在這種說話方式,現在見李制又犯這毛病了,便很「識相」的接口說道:「哦?這是從何說起啊?」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