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一百六十六章 文 / 藍色寶劍
第一百六十六章
一千多人的傷亡在一個五萬人的軍陣中,確實並不是很顯眼。而梁山這種從遊牧民族那裡學來的戰法,姚平仲也不是很在意。畢竟自己和手下的官兵們在西北之地和黨項人撕殺了不知道多少個回合了,這種略有些變化的戰法雖然從未見過,但萬變不離其宗,憑藉著強大的軍陣和優勢的人員數量,姚平仲正是憑藉著這兩點在西北屢次讓黨項人鎩羽而歸。但梁山的這一次進攻卻讓姚平仲感到無比的頭疼和心寒!
「梁山的騎兵在游射的時候,居然在使用神臂弩!」這個如同故事一般的事實,讓姚平仲以及身邊的大小將領們驚訝得差點把自己的下巴嚇掉!
由於我對神臂弩的改進,使得以前雖然威力奇大,卻裝填費力的神臂弩最終開始開始向騎兵部隊列裝。在神臂弩超遠的射程,和騎兵強大的機動性相互補充配合之下,其產生的威力絕對不僅僅是一加一那麼簡單。就連李從吉等人看過了列裝了神臂弩的騎兵部隊表演之後,也豪氣沖天的說:「只要有足夠的箭支和馬力,就是契丹人在我這裡也討不到好去!」
但新式神臂弩最初出現時,由於我手中的神臂弩太少,而臨時製造時間上又來不及,所以當初和童貫等人連番大戰的時候,這種最佳配合的騎兵的數量並不是很多。加上幾次戰鬥下來,見過這支騎兵部隊的大部分的官兵不是被殺就是被俘,所以這種裝備了神臂弩的騎兵部隊還很少有人知道。雖然童貫兵敗後曾經向蔡京等提起過此事,但由於蔡京軍事上的外行使得這條消息並沒有被宋室所注意。儘管這個消息,通過其他渠道被西北眾軍的上層所知道,但也由於未見到實物,加上長期以來的慣性思維,使得知道消息地姚平仲等西北高級將領。也不過是把此事當成一個笑話來聽,也並未加一重視!如今在戰場之上,親眼見到了這種「傳說」中騎兵部隊使,卻是為時已晚!
就在姚平仲等大小將領還在為此事,或者恐懼,或者頭疼,或者思考對策的時候,呼延灼和李從吉所率領的神威和武威軍又向宋軍的陣線發起了兩次衝鋒!雖然這些粗曠勇剽悍的西北漢子們。在軍令的督促下,冒著如雨點般的箭雨,勇敢的和梁山地騎兵部隊展開了短暫的對射。但由於射程的關係,宋軍陣中射出的絕大部分箭支都遠遠的落在了梁山騎兵的前面,少數一些弩箭和幸運的箭支雖然達到了射程,但也難以對快速移動中的騎兵隊伍造成什麼實質性地傷害。甚至如同第一次一般,極少數一些被宋軍射中而落馬的梁山士兵,都被後面的騎兵好整以暇的又攙扶了回去!
看著梁山士兵將受傷,甚至死去的同袍救回本陣,而身邊被射中受傷的兄弟卻只能躺在地上痛苦的哀號。這種強烈地對比,又讓宋軍的士兵們在軍心上又產生了一些動搖。加上自己所射出的箭支基本上就夠不著敵人,而對方的箭雨卻頻頻向自己所傾洩,這讓宋軍的士氣更加的向下滑落下去!而由於在後兩次的攻擊中。宋軍勇敢的和梁山騎兵對射地行為,使得相當一部分宋軍離開了前面盾牌手的掩護,所以連續三次的衝鋒之後,宋軍的傷亡人數達到了六千人上下,這更是讓宋軍上下的士氣更加的低迷了!
眼見事不可為,趁著第三次攻擊結束,呼延灼率軍撤回本陣重新整隊的空擋,姚平仲斷然下令撤退。並見那六千騎兵留下斷後,全軍向板橋鎮撤退。
要說起來,姚平仲和他手下的西北禁軍地素質是相當高地。在撤退這道軍事難題的表現上,也確實有著相當出眾地表現!隨著姚平仲一聲令下,兩翼的騎兵開始慢慢的向中間靠攏,而原本排列在最前方的三個巨大的步兵方陣也開始慢慢的向後退去。整個過程中,宋軍各個方陣皆都按照事先演練過無數次的走位方向,按部就班的交替掩護著。向後退去!
看著宋軍整齊有序的後退表現。我不僅再一次在心中暗歎:「歷史到底是怎麼回事,擁有如此精銳善戰的部隊。就算是因為先天不足,在野戰上無法與遊牧民族抗衡,但據城死守總還是可以的吧!怎麼會讓金兵如同閒庭散步一般就把汴梁城給誒了,最後還把兩個皇帝及在京的宗室,一擄而空呢?」其實這到是我自己想岔了,要知道此時距離歷史上的金人南下,還有將近二十年的時間。而我現在所屢次交手的宋軍禁軍,基本上已經是整個北宋王朝最後的精華力量了!當歷史上金人滅了遼國,大舉南下的時候,經過以徽宗為首,蔡京、高俅、童貫等親信的「努力」,這點最後的精華在哪個時候也已經是喪失待盡,僅在汴梁城中還保持著那麼一小支尚能一戰的部隊。其餘的軍隊,還沒等看到金人影子,其隊伍的各級將領便一逃而空,如此軍隊又如何能與金人一戰呢!
當然現在的我沒有時間去考慮這些東西,看到姚平仲擺明了車馬要跑之後,命令身邊的傳令兵,向呼延灼下令,讓他的一萬神威軍去解決那宋軍斷後的六千騎。而我則和李從吉一起向姚平仲的主力部隊發起追擊,務必這一戰要將姚平仲的援軍徹底擊潰!隨著身後的旌旗搖動,呼延灼和李從吉先後接到命令,呼嘯著向各自的目標衝去!
由於交戰前所排出的寬大的正面陣線,使得在展開追擊的時候,李從吉的武威軍很快便從宋軍的兩翼衝了過去,並在和宋軍保持一個方向的水平線上發動了游射攻擊!而被姚平仲安排在後面負責掩護斷後的六千騎兵,看到這種情況雖然也很想趕回去糾纏住李從吉,以便讓主力後撤,但呼延灼所率領的神威軍又豈是那麼好擺脫的?要知道呼延灼乃是名門之後,從小所受到的就是正規的戰陣教育,對於兩軍對陣,猛打猛衝的那一套是異常的熟悉和擅長。所以當初才有率領鐵甲連環馬進攻梁山的經歷。現在雖然在我的堅持下,卸去了馬甲和連環,但在呼延灼的調教下,神威軍一萬騎兵已經被他調教成了真正的鐵騎。如今以一萬之眾,圍斗六千餘騎,若是再讓他們衝了出去,那呼延灼的臉就算是丟到家了!於是宋軍斷後的騎兵隊伍雖然為了能夠衝出包圍,回去救援、保護主力,組織了幾次衝擊,但使用卻被呼延灼的神威軍給死死的圍在那裡動彈不得。要不是呼延灼不願意在這個時候有過多的傷亡,這支六千人組成的騎兵恐怕早就已經被殺得七零八落了!
而在呼延灼慢慢的「逗弄」著姚平仲所留下斷後的騎兵的時候,我和李從吉也開始了對姚平仲主力的追擊!
由於先前寬大的正面戰線,讓李從吉的騎兵隊伍很容易的在不斷的奔跑中快速的分裂成兩部分,一左一右的將姚平仲的主力夾在了中間。並不斷的利用神臂弩的射程優勢,和騎兵的速度優勢,在宋軍的兩翼來回游動。每一次的來回之後,宋軍的隊列中,總有千餘人倒在了撤退的路上!而緊緊的掉在宋軍屁股後面的我所率領的五千飛騎的存在,不僅讓姚平仲絲毫不敢將力量向兩翼分散,還讓姚平仲不斷拋下的後衛部隊很快的消失在汴梁城外的大地上。到了最後,我和李從吉甚至開始向姚平仲的本陣發動了衝擊。
在這段倍受煎熬的撤退歷程中,我和李從吉就像是兩隻頭狼,率領著自己的狼群慢慢的分割著獵物,每次的衝擊之後,總是有幾百千餘宋軍被從主力中分離出來,然後迅速的被後面跟上的數倍與己的騎兵以最快的速度消滅掉。然後再一次在遠程弩箭的攻擊下打開一個缺口,再一次從宋軍的「身」上切下一塊「肉」來。如此往復之下,原本還能夠基本上保持陣型的宋軍,很快便崩潰了。一場撤退演變趁了潰敗,在我和李從吉的騎兵的驅趕下,原本抱成一團的步兵們,被我向趕鴨子一般,趕得漫山遍野都是。而四散的步兵,則更加成為了騎兵所追逐了屠殺的對象。這種屠殺一直持續到了太陽下山,天色完全暗了下來之後,我才帶著已經很是疲憊但一臉興奮的騎兵掉頭匯合了呼延灼所部之後,回到了大營之中!
當姚平仲好不容易在親兵的護衛下逃到板橋鎮,收攏了殘兵敗將,一番清點之下,出發時的五萬五千大軍,如今到達了板橋鎮的不足八千。且丟失掉了全部的輜重糧草,正支部隊已經被徹底的打殘了,眼下的情勢,別說是增援汴梁城,就是自保恐怕都是問題!
驚慌之下的姚平仲,只在板橋鎮稍做停留之後,便連夜行軍,逃到了中牟才停了下來。停頓下來之後,姚平仲一面向朝廷上書請罪,一邊收攏潰兵,等待朝廷的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