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遊戲民國

大道小說網 第二百四十五 諾貝爾和平獎的婚禮 七 文 / 大羅羅

.    武昌東湖磨山腳下,山環水繞之間。這裡乃是一處風景絕佳的所在,國民政府的顯貴們圍著磨山修建了幾十棟風格各異的私宅,老蔣和宋美齡的愛巢就坐落其中,名稱居然也喚作是「憩廬」。

    憩廬是一棟三層樓的西洋風格小樓,一層有一個面向著東湖的大客廳。這幾日這間大廳進進出出的都是來自北方的重要人物。北國的第二號實權人物張學良將軍,今天就在羅耀國的陪同下到這裡來拜訪老蔣和他的未婚妻宋美齡。

    此時的老蔣正是春風得意之時,挽著御姐美人兒的胳臂,坐在一張柔軟的沙發裡,嘴角兒高高地勾起,眼睛也瞇成了一條縫。宋御姐做小鳥依人的模樣,輕輕斜靠在老蔣身上,努力把自己的御姐威壓收起來,只餘那麼淡淡的一絲,除了羅耀國別人都察覺不到。

    一慣是樂天派的大少爺張學良,這回則拉著張苦瓜臉和面無表情的羅耀國並排坐在另一張沙發上。

    幾個人正有一句沒一句地東拉西扯著,雙方都斟酌著用詞,小心翼翼地試探,不肯一下子把自己的真實意圖給暴露出來。

    張學良現在的內心最是糾結,他們父子現在的處境用三個字來形容就是「套住了」。呃,不是被股票,而是被據說是中國第一把交椅給套住了。為了這把椅子,老張家不知道花了多少銀子,費了多大的心機,當然肯定還有「賣國求榮」的幕後交易,只不過別人不知道。結果進了北京城,坐上那張椅子,才知道原來這是把硌屁股的椅子。而且這把椅子坐上去容易,想要下來就不那麼容易了。

    被套了,自然就要想辦法解套。解套的辦法一般有兩個,一是斬倉出局,稱之為止損。另一個就是加大賭注,又名曰:補倉。

    現在老張家這對父子在解套問題上發生了嚴重的分歧。老爹張作霖不肯認輸,堅決要孤注一擲的再賭一把,不僅要補倉,而且還要透支!呃,就是向那些放高利貸的東洋人借來本錢,然後發動大規模軍閥混戰,意圖一戰定乾坤,把吳佩孚、段祺瑞、閻錫山還有馮玉祥的那一幫徒子徒孫都給一勺燴了。再用搶來的錢去還日本人的高利貸。

    兒子張學良的主張是斬倉出局,呵呵,這事他比較拿手,總是在不該斬的時候瞎斬。這回小張的辦法是乾脆撂挑子,大傢伙退回東北老家,再回過那種衣食無憂,不必為錢煩惱的幸福生活。不過這個法子的確是有些不負責任,倒是某個大少爺的一慣作風。

    張學良一直耐著性子在聽羅耀國和宋御姐扯閒篇,兩人津津有味的聊著在美帝的校園生活,時不時還蹦出大段大段的英語對白。老蔣則裝出一副能聽懂的樣子,含笑點著頭。當羅耀國和宋美齡開始侃到股票的時候,張學良終於繃不住,開始直入主題了。

    他咳嗽一聲,插話道:「當今中國的局勢就是南治北亂,家父認為出路在於北方也如南方一樣恢復秩序,樹立權威,唯有如此國家才有前途。而吳佩孚、段祺瑞、閻錫山、馮玉祥還有gcd都是北方恢復秩序的障礙。這一次,我們就打算為國除奸消滅他們,然後南北雙方團結起來一起外抗強權。」

    雖然張學良也不贊成這個法子,不過既然老爹還沒過去,這個兒子總要聽爹的話。所以他此次南下就是來試探國民黨的態度,看看他們會不會出兵干涉北方戰事?

    老蔣還是含笑點頭:「能恢復北方秩序也是我黨所願,只不過現在反奉各派的力量加在一起似乎不比奉軍來小。如果逼之太急他們結成聯盟,勝負也未定,我看還不如召集各派再組聯合政府,有什麼事情大家商量著來,怎麼樣?」

    聯合政府就是聯合背黑鍋的政府,大家都有份,這樣出點什麼事情也是責任共擔。張學良微微一思考,就明白了其中的關節,心裡暗自佩服老蔣的英明睿智,這個法子果然想得好,比自己撂挑子走人強多了,只是老爹多半是不會答應的。

    張學良微微一蹙眉毛:「聯合政府的辦法固然是好的,只不過在中國恐怕還是很難成功。別的不說,就是軍隊恐怕便沒有辦法聯合吧?各派必然要繼續把持軍隊,控制地盤。所謂聯合政府也只能是軍政無法統一,政令不能施行,不過是暫時延緩一下大戰而已,這樣有意義嗎?」

    羅耀國端起茶杯,輕輕抿了口茶,笑了笑道:「怎麼沒意義?難道奉系就不需要休養生息,整理財政?現在『奉大洋』券已經跌到十塊換一塊現大洋了吧?照這樣的趨勢,一開戰恐怕還得跌個七八成。」

    奉大洋就是奉天官銀號發出來的紙幣,和奉小洋一起稱為「奉票」,原本是一塊錢面值的奉大洋換一塊銀元,不過到第二次直奉大戰前已經是三塊多換一塊了,現在又過了一年,已經跌到十塊換一塊現大洋。而奉軍官兵的軍餉則全是用奉票發放的,因此奉票貶值對軍心士氣的打擊極大。

    張學良沉默了一會兒。現在他們父子被套,其實就是被財政困難所套。北京的中央政府國庫裡是能餓死耗子的,除了欠條什麼都沒有。張家父子上台後唯一的財政改革就是整理舊債和發行新債,原北京政府所發行的債券和所欠的外債延期償還,同時再用高息借新債。

    「現在中國的各派都把持著自己地盤上的稅收,中央除了我們奉軍控制的幾個省就別無收入了。這種情況又叫我們如何整理財政呢?除非你們肯拿出……」張學良陰沉著臉,看了羅耀國一眼,沒有再說下去。

    羅耀國忙笑道:「不能增收,還可以節支嘛!現在北方各派的兵多至一百幾十萬,每月的軍費開支怎麼樣也要三千萬以上吧?如此有金山銀山也是不夠花的。我們這次藉著介公和美齡小姐的喜事,請大家來武漢就是想促成中國各派的裁兵以及和平。好歹給人民兩三年的太平日子,讓大家也喘口氣。」

    「裁兵?你們也要裁嗎?」張學良終於聽到一些感興趣的話題了。不管怎麼樣,能讓中國兵最多的國民黨裁兵對奉系總是有利的。

    老蔣笑笑,目光中透出一絲狡詰,他接過張學良的問題,答道:「我們國民黨當然要帶頭裁兵,以示推動和平之誠意。我們現在有四十五個師。如果奉軍能夠答應和各派議和休戰,共同裁兵,那我們就帶頭裁掉二十五個師,僅保留二十個師。」

    一下子裁一多半的師!看來國民黨右派現在是真不想北伐,而是要過安生日子了。

    張學良又是沉默,他輕輕轉著手中的茶杯,暗自琢磨著國民黨的提議。說實話,這個裁兵的提議對奉系是極為有利的,他們和國民黨不同,國民黨現在基本上沒有「雜牌」,要裁下去的都是嫡系,刀刀裁在肉上。而奉軍手裡雜牌一大堆,正好利用這個機會來清理一下,把嫡系精華保留下來,將雜牌裁下去,既可以節約軍費,又能剪除異己,可謂是一舉多得。而且真打起了,也不是光靠人多勢眾就成的,所謂兵務精不務多,如果奉軍能有三十萬裝備精良,訓練有素的嫡系精兵就足以稱霸北國了。

    張學良一笑:「貴方的這個提議很好,我們奉系願意考慮,不過此事事關重大,不是我個人可以作主的,還需要請示家父同意。此外裁兵之事也不能只有我們奉軍和貴黨參與,北方其餘各派也要參加,包括gcd。大家一起裁軍,這樣才能有真正的和平。此事還要勞煩貴黨從中斡旋,如果能成功,也算是國家之幸了。」

    話說到此地,已經是張學良能給出的最大承諾了,畢竟他現在還不是奉軍的當家人,更何況還有日本人在背後操縱。老蔣和羅耀國都知道其中的關節。老蔣站起身,走到張學良跟前緊緊握著他的手,笑道:「漢卿兄真是深明大義,如果中國的領袖都如漢卿兄這般,我們的國家就離繁榮富強不遠了。以後中央和北方之事就勞煩漢卿兄多加操勞了,我黨一定在南方做漢卿兄之堅強後盾,就讓我們來共同維護國家主權吧。」

    羅耀國看著兩人一副兄弟情深的樣子,心道:呵呵,在這個時空張學良是中央,老蔣是地方。呃,有張學良這樣愛國的中央,還有奉軍這樣愛國的軍隊,想來國家的前途必定是一片光明了

    求收藏,求推薦,求點評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