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遊戲民國

大道小說網 396 半帝國半殖民地 三 求收藏、求訂閱 文 / 大羅羅

.    卡爾.馬克思要來了

    他將稱霸海洋,他將把赤旗插遍全球

    以上這兩句看上去莫名其妙的話,是刊登在公元一九二八年一月五日的《紐約時報》頭版上的標題。大概是為了吸引讀者的眼球,《紐約時報》空前地使用了六個通欄的斜體字來刊登這兩句話。

    《紐約時報》所指的卡爾.馬克思,自然就是那款採用了德國最新技術,並且將在中國的中德合資造船廠裡面建造的卡爾.馬克思級戰列艦了。中國和蘇聯政府以及德國日耳曼尼亞造船廠,在一九二八年的一月三日同時發佈了這一條足以震驚世界的消息。此外,卡爾.馬克思級戰列艦的技術數據和外觀圖,也在隨即被日耳曼尼亞造船廠和克虜伯公司公佈了出來。

    「……毫無疑問,卡爾.馬克思級戰列艦是目前世界上最大也是最新式的戰列艦當然,它的性能也是最好的。根據克虜伯公司和日耳曼尼亞造船廠所公佈的技術數據,卡爾.馬克思級戰列艦的防禦將超過目前世界上所有的戰列艦。而它的最高航速又高達27節,同樣是超過了世界上所有現存的戰列艦唯一有所欠缺的或許就是它的九門三聯裝380毫米52倍口徑的艦炮威力略顯不足,可能無法擊穿『世界七大戰列艦』裝甲。不過除了這七艘超級戰列艦以外的所有戰艦,如果在未來的海戰中同卡爾.馬克思級遭遇的話,唯一的下場就只有沉沒了」——《紐約時報》

    《紐約時報》的報道有點像是在給卡爾.馬克思級戰列艦打廣告,而英國佬的《泰晤士報》則好像有點哭窮的樣子。這些英國紳士所使用的標題字號更大也更粗,他是這樣寫的:「大英帝國的海上優勢岌岌可危已經崛起的紅色帝國將要取而代之」

    《泰晤士報》的評論員用有點心酸的語氣寫道:「新一輪的海軍軍備競賽隨著卡爾.馬克思級戰列艦的出現而不可避免的來到了我們大英帝國現在還有足夠的財富來保持我們光榮的海軍的優勢嗎?財大氣粗的蘇維埃帝國一擲千金拿出了七千五百萬美元來購買這兩艘強大戰列艦。此外根據消息靈通人士的披露,蘇聯在獲得了戰列艦的全部圖紙和技術資料以後,還將在波羅的海造船廠建造另外的數艘馬克思級,最後蘇聯超級戰列艦的數量很有可能突破十艘看來大英帝國必須要在財政破產和永遠失去海洋之間做出選擇了……」

    相比英美兩個海軍大國的報紙的反應,法國佬則顯得優雅和淡定的多。法國的《費加羅報》只是輕描淡寫地寫道:「外交部長阿里斯蒂德.白裡安先生表示:蘇聯作為一個具有重大影響力的大國,有權擁有一定數量的海軍。並且蘇聯擁有戰列艦不會威脅到法國的安全,法國的安全最大的保障的是她世界第一的陸軍而非海軍……此外,法國政府希望同蘇聯建立友好且積極的外交關係,希望兩國能夠共同維護世界和平。」

    當然,對此反應最激烈的,肯定就是日本人報紙了《讀賣新聞》用類似報喪的語氣寫道:「四條超級戰列艦南北夾擊,我大日本帝國危在旦夕矣蘇聯和支那建造這四艘超級戰列艦的目的就是為了向日本報仇雪恨,而以帝國海軍的戰力根本無力抵抗四艘卡爾.馬克思級戰列艦的進攻。如果帝國海軍擴張的手腳還繼續被《華盛頓海軍條約》所束縛的話,四艘馬克思級戰列艦完工之日,便是大日本帝國滅亡之時」

    在各國報紙大叫大嚷的同時,他們政府則表現的異常平靜。英國、美國、法國、意大利四國的駐華公使只是輕描淡寫地「提醒」了一下北京政府,要求中國在出口戰列艦的問題上「適可而止」。只有日本公使芳澤謙吉氣勢洶洶的向大總統孫中山表示了「大日本帝國的強烈憤慨」,不過他們「憤慨」的不是中國向蘇聯出口戰列艦,而是中國自己建造的那兩艘「卡爾.馬克思」級。他們要求中國立即停止造艦計劃,以免破壞亞洲地區的和平穩定否則的話,由此產生的一切後果都將由中方負責不過日本人的反應也就到此為止了,剩下的問題就是提出修改《華盛頓海軍條約》,要求增加主力艦噸位的了……

    看起來各國是準備默認中、德、蘇三國之間的這次戰列艦交易了。克虜伯公司選擇蘇聯作為「打擦邊球軍火交易」的對象似乎是非常明智的。雖然英美法等國都不喜歡這個社會主義大國,可是誰也不能否認蘇聯是一個對世界局勢具有舉足輕重的影響力的大國。而且還有一個特別討人嫌的gc國際在蘇聯控制之中,對這個國家還是少招惹為妙。省得人家一號召,自己國內的無產階級就起來遊行抗議……再說了,以蘇聯眼下的國力,他們既然鐵了心要搞戰列艦,那早晚都會擁有的與其去徒勞無功的得罪人,還不如賣個人情給中國和德國。反正中國賺到的外匯遲早還要向英美採購機器設備,而德國賺點兒錢也是要用來付賠款的。

    ……

    羅耀國是在飛往莫斯科的飛機上面聽到這些報紙的。呃,不是看報紙,而是聽報紙由新任的小美人私人助理瞿瑩念給他聽。瞿瑩眼下已經是個「叛徒」了,雖然軍事情報局長吳子良很懷疑小丫頭的「叛徒「身份。不過羅耀國就是這個毛病——對漂亮的美人兒沒有多少抵抗力只是吩咐娜塔莉留意一下,還是讓瞿瑩當了自己的「私人助理」。

    所謂「私人助理」就是說僱傭她的不是國民政府,而是羅耀國自己。她的薪水全都是由羅耀國個人支付,也不列入國民政府的編制,唔,不是公務員。至於具體工作嘛……就要看老闆羅耀國高興了真是很悲催的說。不過小美人兒最後的防線目前還是堅守著的,還沒有讓某個好色的老闆吃到嘴裡,暫時只不過是摟摟抱抱,親個嘴兒什麼的。

    這會兒瞿瑩就是在羅耀國的懷中念報紙的……放下手中的報紙,小美人兒轉過頭,嫣然笑道:「好了都念完了,看起來這個叫什麼『卡爾.馬克思』級的戰列艦很厲害嘛那些洋人都怕得要死。輔文,你說咱們是不是要多造一些啊?」

    羅耀國伸出手在瞿瑩較小玲瓏的鼻子上輕輕擰了一把,笑道:「這是軍事機密,不能告訴你這個小丫頭的。」

    瞿瑩嬌嗔道:「哼,不說就不說,以後都不理你了。」話兒雖然這麼說,可是這身子依然一動不動躺在人家懷裡面,任憑羅耀國不怎麼規矩的大手隨意撫摸著。

    「輔文,咱們這次真的要向蘇聯推銷f-1戰鬥機嗎?你就不怕將來蘇聯人用這款戰鬥機來進攻我們?」

    說話的是另一個美人兒娜塔莉。這會兒她秀眉微蹙,坐在羅耀國對面的位子上,手裡面捧著一疊資料在慢慢翻看著。這些都是陸明帶領的,乘坐在另兩架飛機上的「軍火貿易團」,準備拿到蘇聯、波蘭、土耳其等國去推銷的武器裝備的部分技術資料和數據。其中就有剛剛定型的f-1或者叫me-1(德國代號)的雙翼戰鬥機。中德飛機製造公司的德國股東們看到克虜伯通過「卡爾.馬克思」級戰列艦賺了一大筆,早就心動不已了。所以當陸明稍稍暗示一下,他們便紛紛表示想要將這款飛機用於軍火貿易。

    羅耀國摸了摸下巴,看著似乎有些憂慮的娜塔莉,心道:「這女人眼下離開了波蘭gcd,知道要愛波蘭了。她哪裡是擔心蘇聯人用f-1來進攻中國,明明是擔心蘇聯人擁有了先進的戰鬥機以後去找她的波蘭祖國的麻煩而且那兩艘『馬克思』級對波蘭也是個不小的威脅,眼下波蘭政府正心急火燎的到處求購新式軍艦呢。只不過大**可沒有斯大林那麼闊氣。買不起三千多萬美元一艘的『馬克思』級。不過德國佬也拿出了他們據說是壓箱底的好東西——裝甲艦,打算拿去宰大**……而且這次的f-1戰鬥機也打算賣給大**。讓他們拿去對抗蘇聯的f-1戰鬥機,這些德國佬還真是精通軍火貿易的法門。」

    「呵呵,還不知道斯大林能不能看上咱們的f-1呢?」羅耀國無所謂的擺擺手,笑道:「這個戰鬥機可不比戰列艦經久耐用,這款f-1眼下看起來還算先進,可用不了兩年就要被淘汰掉的中德公司和航空研究所已經在開發f-2了,bmw公司也在開發最新式的發動機,據說有600匹馬力以上。」

    娜塔莉道:「那這款新戰鬥機可不能再賣給蘇聯了。」

    羅耀國搖搖頭,笑道:「到時候咱們就是肯賣,蘇聯恐怕也不會要了吧?蘇聯眼下往航空工業裡投入的只怕不比咱們小。只不過咱們是借助了德國人的先進技術所以有點兒領先,其實這也不是咱們領先而是德國領先。」

    娜塔莉若有所思地點點頭:「其實就我所知蘇聯已經有愛爾-3偵察機和伊-3戰鬥機這兩款自主設計的軍用飛機了。發動機都是仿造德國bmw-6液冷式發動機,機身則是木頭的。不過蘇聯的發動機質量好像很糟糕……」

    ……

    一月正是地處高緯度的蘇聯最寒冷的時候兒,到處都是冰雪皚皚,素白一片。不過眼下全蘇聯人民的心裡面卻都是暖烘烘的,據說渾身上下都充滿了幹勁和熱情

    因為在去年十二月召開的聯共(布)召開第十五次代表大會,如歷史上一樣通過了關於制訂發展國民經濟第一個五年計劃(1928∼1933年)的指示。根據這個指示,蘇聯人民要在短短五年之中,將自己的祖國從一個農業國建設成一個工業國。並且初步建起了獨立的比較完整的國民經濟體系,為實現社會主義工業化奠定雄厚的物質基礎。

    不過這個時空的蘇聯「一五計劃」和歷史上相比恐怕規模要小一點兒了。由於第二次日俄戰爭的慘敗,斯大林和蘇聯布爾什維克黨高層意識到了蘇聯隨時面臨著帝國主義的大規模入侵而且,很顯然蘇聯工農紅軍在面對帝國主義的大舉入侵之時,不能很好的完成保衛祖國的任務原因就是蘇聯紅軍的武器裝備「太落後」了。特別是紅海軍和空軍的武器裝備在擁有先進武器的帝國主義面前根本就不堪一擊以至於不能很好的完成為第一個五年計劃保駕護航的使命。因此斯大林不得不考慮從原本就非常緊張的外匯儲備中,再擠出一部分資金用於進口先進武器裝備。只是這樣一來就給第一個五年計劃的制定和實施帶來了不小的困難,為此一五計劃的制定者,聯共(布)中央政治局委員瓦.弗.古比雪夫不只一次的跑來克里姆林宮,和斯大林反覆研究對策。

    「斯大林同志,兩艘『馬克思』級戰列艦已經花去了太多的外匯。」長了副高額骨和大鼻子的古比雪夫這會兒正緊皺著眉頭,坐在斯大林辦公桌的對面:「眼下咱們手裡面太缺乏外匯了……第一個五年計劃裡面需要建設一千五百多家由現代化技術裝備的起來的大型工業企業。為此需要進口大量的機器設備和技術資料,所我們的外匯非常短缺,能不能減少一些……」

    「減少一些先進武器的進口嗎?」斯大林苦笑:「現在蘇維埃祖國正處在敵人的包圍之中,我們是在敵人的刺刀威脅之下建設重工業啊古比雪夫同志,你難道就不能開動一下腦筋,想想看哪裡還有增加外匯收入的潛力可以挖嗎?要知道,連那個貧困落後的中國眼下也有找到了足夠的外匯用來建設重工業了,咱們怎麼可能比中國還不如呢?」

    古比雪夫眼袋深深的,看起來這些日子為了第一個五年計劃沒少操心。沉吟了半晌,苦笑道:「斯大林同志,咱們和中國走得完全是兩條路啊。我們是一切靠自己,工業化資金的唯一來源只有農村而中國走得是半殖民地的路子,他們的工業化資金大部分都來源於帝國主義的資本家……不過我們建成的工業是屬於人民的,而他們建成的則是屬於帝國主義的,這個根本就沒有可比性嘛」

    斯大林苦苦一笑,從抽屜裡拿出雕花煙斗,又從煙盒裡撮幾撮煙葉,放進煙斗,擦根火柴,點著煙葉,一口一口,悶悶抽了起來。心裡面想的卻是中國發展思路,中國眼下的發展路線其實和沙俄時代的俄國差不多。當時沙俄就是利用以法國為主的帝國主義國家的投資和貸款發展的重工業,沙俄的大部分鋼鐵廠都是法國資本家投資的,沙俄的軍工技術也大多來自外國公司。可是沙俄不也發展成了帝國主義了嗎?不也建立起五百多萬噸的鋼鐵產量了嗎?不也能建造戰列艦嗎?如果不是那次世界大戰,或許自己根本坐不到這裡來領導國家吧?現在中國也順著這個思路在發展,而且那些中國人可比俄國人能吃苦也勤勞,如果讓他們發展起來成了帝國主義的話……蘇聯的處境可就更危險了所以一定要在重工業上遠遠領先中國才行,可是這個外匯又要從哪裡來呢?唉……這個「一國社會主義」還真是辛苦啊

    「要不……我們想辦法加強和日本的經濟合作,看看能不能從他們那裡搞點外匯?」這是古比雪夫突然提醒道:

    「我聽說日本眼下正在加大儲備戰略物資的力度,特別是石油,咱們國家的石油資源可是非常豐富的。如果我們向日本貸點款用於石油開發,然後再將開採出來的石油賣給日本的話……」

    斯大林繼續抽著煙,眼神轉動,卻並不說話。

    古比雪夫順著自己的思路繼續朝下說:「其實不只是日本,德國也缺石油。咱們不僅可以將石油賣給日本,還可以賣給德國或許我們就可以用石油來支付那兩艘戰列艦的餘款。目前的石油價格好像是一點二到一點三美元之間,三千七百五十萬美元,也就是三千多萬桶石油。這對蘇聯豐富的石油資源來說,根本就是小菜一碟。我們的第一個五年計劃,可以優先重點發展石油。然後出口給德國和日本,交換他們的機器和外匯,這樣一來我們就有額外的外匯可以用來採購武器裝備了。斯大林同志,您看怎麼樣?」

    斯大林已經忍不住微笑起來:「古比雪夫同志,您真不愧是我們蘇聯的經濟專家啊這麼好的辦法都給您想到了好,我們就這麼辦。用石油和德國日本換取機器、外匯。」。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