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網游動漫 > 有多少棋可以重來

作品人物介紹 第三十章 重裝上陣 文 / 愛情有害健康

    「上有天堂,下有蘇杭」,人們把杭州比喻成人間天堂,主要是因為有了西湖。千百年來,西湖風景有著經久不衰的魅力,她的丰姿倩影,令人一見鍾情。「憶江南,最憶是杭州。山寺月中尋桂子,郡亭枕上看潮頭。何日更重遊?」這是白居易為頌揚西湖給後人留下的回味無窮的千古絕唱。白居易離開杭州時還念念不忘西湖,「未能拋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

    西湖位於杭州城西,三面環山,東面瀕臨市區,南北長3.3公里,東西寬2.8公里,水面面積約5.66平方公里,包括湖中島嶼為6.3平方公里,湖岸周長15公里。水的平均深度在1.5米左右,最深處有2.8米,最淺處不到1米。蘇堤和白堤將湖面分成裡湖、外湖、岳湖、西裡湖和小南湖五個部分。西湖處處有勝景,歷史上除有「錢塘十景」、「西湖十八景」之外,最著名的是南宋定名的「西湖十景」:蘇堤春曉、曲院風荷、平湖秋月、斷橋殘雪、花港觀魚、南屏晚鐘、雙峰插雲、雷峰夕照、三潭印月、柳浪聞蔦。

    1985年西湖被評為「中國十大風景名勝」之一。

    馮存義率領羅秀、鄭飛揚、梁亮、張昱、蘇韶輝、李新華、周福、劉以達、徐景周、王哲十人,組建了江蘇隊,來到了美麗的杭州。然而,他們卻無心游西湖,因為他們是來這參加全國圍棋定段賽和段位賽的。其中,除羅秀、劉以達兩人是參加段位賽外,其餘八人均是參加定段賽的。七人當中,來自揚州的就有羅秀、鄭飛揚、梁亮、張昱四人,南京的只有蘇韶輝一人,無錫的是李新華、劉以達兩人,鎮江的是周福、徐景周、王哲三人。

    馮存義看到名單上別的參賽隊光參加定段賽的人數動不動就十幾人二十幾人,自己加上參加段位賽才十個人,實在有些寒酸了。江蘇棋院長久以來,重心一直放在象棋上面,這片沃土曾經培育了象徐天紅這樣的特級大師。而圍棋方面,一直很少有明顯的進步,優秀棋手更是屈指可數。此次組隊參加全國定段賽和段位賽,看來是凶多吉少。

    ☆☆☆

    白居易《憶江南》一詞中的「山寺月中尋桂子」,記述了一個關於桂花的美妙傳說。相傳,在唐明皇時期的某個中秋之夜,杭州靈隱寺裡有一個名叫德明的燒火和尚正在禪床上打坐,忽聽門外響起雹雨似的「嘀嗒」之聲,便連忙打開門來觀看,只見半空中紛紛揚揚飄落下許多珍珠般的種子,就趕忙去喚起智一長老。智一長老說這是廣寒宮前吳剛伐桂震落下來的桂子。於是,師徒二人便將桂子收起來,撒播在寺前廟後。時過不久,桂芽兒便破土而出了,並日漸長成了桂樹。到來年中秋時節,靈隱山上桂花綻放滿山飄香。

    不過,吸引梁亮的是西湖十景中的雷峰夕照。小學時候,他聽老師講起過雷峰夕照,誤以為是雷鋒洗澡,當時心想一個男人洗澡有什麼好看的,又不是看女人洗澡,這怎麼可能成為西湖十景?這次來到杭州,看到地圖上的介紹,才知道自己當年的想法是多麼幼稚可笑。雷峰,位於淨慈寺前,為南屏山向北伸展的餘脈,瀕湖勃然隆重起,林木蔥鬱。其冊雖小巧玲瓏,名氣在湖上卻是數一數二,因為山巔曾有吳越時建造的雷峰塔,是西湖眾多古塔中最為風光也最為風流的一塔,可惜七十餘年前倒掉了,塔倒山虛,連山名也換成了夕照山。古塔無蹤,雷峰夕照在西湖十景中成為「缺席者」。當然,最失望的是尹晴沒有參加定段賽,沒有尹晴,他覺得下棋缺乏動力了。

    張昱無心去遊玩杭州這座城市,他是來參加全國定段賽的,而不是來旅遊的。自從脫離朝輝社單飛後,他的發展很順利。半年前在業餘隊與專業隊的對抗賽中,他為業餘隊贏得了唯一的一局棋。這半年來,他在圍棋投入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為的就是今年夏天能夠在定段賽這項屬於圍棋的高考中取得好成績。當然,這也跟高二年級期末考試只考語文、數學、政治三門有關,而五門會考聽起來嚇人,其實題目簡單得要死,根本花不了多少工夫。學業上的輕鬆,足以讓他在圍棋上花更多心思。

    當昨天鄭飛揚出現在參賽團的時候,羅秀是明顯吃了一驚。年初高三年級最後的三門語文、數學、政治會考結束後,就傳出鄭飛揚退學的消息。大家只是猜想鄭飛揚可能認為自己考大學無望,就放棄高考了。確實,鄭飛揚成績在班上倒數,即使考一般本科也很勉強,不是太有希望。對於考大學沒有希望的高三學生,校方的作法一向是勸退。鄭飛揚能主動提出退學,校方自然是歡迎啦。九門會考pass,鄭飛揚順利拿到畢業證書,離開了裕成高中。讓羅秀感到吃驚的是,鄭飛揚退學是為了全力備戰七月的全國定段賽。這是鄭飛揚最後的一次機會。因為全國定段賽是屬於未成年人的比賽。而今年八月,他就要年滿十八週歲年了。因此,他格外珍惜這最後的一次機會。

    去年那屆段位賽,由於中考結束後羅秀打算預習高中的課程,迅速進入角色,她就放棄了。事實上,半年前當接到馮院長邀請她參加對業餘棋手的對抗賽時,已一年半沒碰圍棋的她很猶豫,只是發現自己的對手是同年級的尹晴,她才答應參加。和尹晴下成和棋的那局棋,讓她回味無窮,也重新拾起了對圍棋的興趣。此次參加全國段位賽,她志在升上三段。運氣好的話,第六輪她就能順利升段了。

    蘇韶輝是僅有的一位來自南京的棋手。南京的象棋氣氛很濃厚,在那樣的環境下,他還能堅持圍棋,沒有放棄,並且報名參加全國定段賽,是需要很大的決定和毅力的。才十三歲的他,已有九年棋齡。今年他代表揚子晚報參加晚報杯圍棋賽,是揚子晚報代表隊中年齡最小的齡手。

    李新華與周福同為來自無錫的棋手。1931年,無錫薛匯東創辦「無錫棋社」,在人力、物力十分單薄的條件下活動著。1937年7月,抗戰事起,「無錫棋社」解散。我國圍棋水平的逐步提高,不能離開廣大棋藝愛好者的有力支持。因此無錫棋院一直以來致力於擴大圍棋在群眾當中的影響,增加群眾基礎。無錫的業餘棋手很多,有的甚至足以和專業低段棋手對抗,不分上下。而此次報名參加全國定段賽的兩位棋手,都是來自無錫市大橋實驗中學初中部的學生,今年剛剛獲得無錫市區中學生初中組圍棋冠亞軍。

    劉以達、徐景周和王哲都是來自鎮江的棋手。不同的是,劉以達去年剛剛獲得初段,今年是報名參加段位賽。而徐景周和王哲兩個人則是第二次參加全國定段賽,去年那屆分別位列第三十六名和四十九名而落第。他們都是在青年宮青少年圍棋學苑學棋的,位於鎮江市中心的河濱公園對面的青年宮四摟,周圍環境優美,交通方便。青年宮青少年圍棋學苑的總教練王曉齊,有著多年的青少年圍棋教學經驗。他的學生多次獲得省和國家級比賽的優良成績,他本人數次獲得市冠軍,有鎮江棋王的稱號。他在分先棋中曾贏過專業九段和專業七段高手,圍棋功力深厚,少年時期曾受過專業的訓練,特別擅長死活和官子,經他培養的學生都有著紮實的基本功和開闊的思路。

    本屆全國圍棋定段賽和段位賽是在杭州市五雲山療養院舉行的。在東道主杭州棋院的安排下,江蘇隊一行人住進了五雲山上的一家酒店。十一人,八間房。令人驚訝的是,來自揚州的四個人,分別住在不同的房間。不像無錫和鎮江的棋手,都住在同一間,研究棋來也方便。這一小小的細節,就足以看出揚州的四名棋手內部有了矛盾。還未開賽,就出現這種狀況,讓馮存義非常頭疼。羅秀是女生,單獨一間房無異議。梁亮、張昱、鄭飛揚都是男生,況且張昱、鄭飛揚都來自裕成高中,他們卻選擇分開住,就未免有些奇怪了。

    將行李放在各自的房間,馮存義召集了所有隊員,告訴大家晚上在療養院會有專門一個歡迎會,有歌舞節目,喜歡熱鬧的不妨和他一塊去看看。由於第二天就舉行殘酷的定段賽了,大家都意識到時間的寶貴,不願意將有限的時間浪費在看文藝晚會上面,紛紛表示晚上將留在自己的房間看棋譜。劉以達雖然是參加段位賽,但是報名參加段位賽的人也不少,強手如雲,何況同室的另兩個人都不去,他自然要和他們在行動上保持一致。

    一個人都不願意去?就我一個領隊去參加歡迎會?奇怪,羅秀人呢?剛才還看見的,可能躲到自己房間裡面去了吧。她這人真是的,每次都脫離團隊,個人主義作風太重。不行,好歹我得喊個人和我一起去,不然會被別的隊笑話的。於是,馮存義用不容置疑的語氣說:「小亮,晚上你和我去看晚會。」

    「可是馮院長,我想再準備一下明天的比賽。」梁亮低聲說。

    馮存義沒有想到連梁亮都敢違抗自己的命令,惱道:「沒有人指望你會在這屆定段賽中定段。」

    可憐的梁亮只好跟在馮院長後面,去參加歡迎會了。

    「等一下,我也去。」原來羅秀剛剛上樓收拾了一下自己的東西就又下來了,腰間特意還綁了個紅色的小挎包,非常美觀時尚。

    劉以達心想:到底是女生,一聽有聯歡會之類的活動,竄得比誰都要快。她難道對明天就要打響的段位賽真的不在意嗎?只是把這一次來杭州當作旅遊嗎?

    梁亮破涕為笑,說:「好耶,有美女同行,不寂寞不孤單嘍。」

    馮存義臉一陣紅一陣白,沖梁亮吼道:「難道讓你和我這個中年人去看晚會,是受罪嗎?」\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