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武俠修真 > 助紂為虐

大道小說網 第020章 鞏固君權 文 / 雞肋文人

    在托孤三世老臣商容如影附體的三日貼身照顧下,鄭旭藉著「失魂失憶」的幌子虛心請教商朝朝廷事體。商容絲毫不曾懷疑到鄭旭「失魂失憶」的真實性,人老話多,凡鄭旭所問,事無鉅細都是從頭道尾娓娓道來。三天時間和商容相處鄭旭不但把朝廷故事摸出個大概方略,還和商容建立起類似爺孫的親情關係!

    鄭旭心道:有首相老商容親自出山鎮守在朝廷,自己在朝廷瑣事決策上當可放開手來。君權已握,接下來要做的工作就是鞏固君權。

    「民為重,社稷次之,君為輕。」鄭旭心中冒出治理天下的至理明言。

    民為重!這條好說。君王一紙昭書下達:打開倉廩,賑民饑饉,恩澤萬民;免徭役,免賦稅,天恩浩蕩……鄭旭盤算著明日早朝立即宣佈:打開國庫倉廩,錢糧放出半數賑民饑饉籠絡民心,同時宣佈免除全國範圍內徭役賦稅一年!

    光腳的不怕穿鞋的,反正自己的君權是憑空而來,不用顧慮什麼三年五載,百年大計,君位鞏固為第一!君位推翻性命難全!!實話實說:火燒眉毛,先顧眼下,先狂賭一把,吃國家的老本,化成自己的仁慈功德……哈哈……至少在國家老本啃光前自己君權民心固若金湯!!!

    社稷次之!這條也好說。君王的職責就是保邦定國,開疆拓土。總結歷史優秀帝王文治武功,君王失土就是千古罪人。所以,最優秀的帝王不是文治,而是體現以戰養戰!自古只有武統天下,沒有文德拓土,文德都是騙人的玩意,一句話:槍桿裡出政權,口號叫起來就響亮!!!

    《封神榜》上封神之戰起因是崑崙山十二上仙犯了一千五百年殺戒,必須完畢殺戒,才能再度修行……哈哈……神仙殺人都有好理由……想我堂堂紂王,臥榻之側豈容叛黨鼾睡?!老子也犯了兩億個殺戒,只有殺盡叛黨,完成殺戒,才能吃飯睡覺……鄭旭為自己也找到殺盡叛黨的理由,直樂得喜笑顏開。

    君為輕!這條最好說。君權在握,我就是把自己說成豬狗,又怎敢有人真把自己當成豬狗?!秀一把了事!!

    顯慶殿,早朝。

    這是鄭旭自「失魂失憶」後第一次早朝,也是第三次早朝,鄭旭對本次早朝的主旨:鞏固君權,點將佈兵。

    朝臣按列規出班山呼道:「吾王萬歲萬歲萬萬歲!吾王萬歲萬歲萬萬歲!!吾王萬歲萬歲萬萬歲!!!」

    「眾愛卿平身!」身穿著金絲莽龍袍的鄭旭高高在上坐在顯慶殿正中龍案龍椅。鄭旭見朝臣一齊出班對著自己躬身行禮,忙從龍椅上站起身來,向著殿下微微躬身還禮。朝臣漸漸開始習慣了鄭旭早朝時改稱朝臣為「愛卿」。

    鄭旭續道:「眾愛卿,本王自遭妲己脅持,多行暴戾無常之事。雖然妲己已經伏誅,正所謂: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君王定法自犯,罪加一等!」

    鄭旭示意顯慶殿武士呈上寶劍,站起身來,道:「眾愛卿皆有經天緯地之材,百年之後面見先帝當可無愧內心!只剩我紂王孤寡一人,百年之後有何面目去見父王?!唯有一死百了。」鄭旭說完,一把將寶劍拉出劍鞘,一抬手便橫劍自刎!

    「大王……」

    「大王,不可……

    「大王,萬萬不可……「

    ……

    朝臣和武士奔擁而上,死死抓住鄭旭的雙手,搶下了寶劍。鄭旭脖子早被寶劍割開一條大血口,血「滴答滴答」向地面滴落。

    老商容淚水滾滾而下,道:「大王聖明,只是被妲己蒙蔽,萬萬不可再深責自身,都是臣等無能,沒能盡力盡責輔佐明君,大王如再言死,老臣還是先走一步……」商容搶起身來,飛步欲撞向銅柱自盡。眾武士怎會是吃素的,早一把緊緊抱住首相商容。

    君憂臣辱。見紂王欲自刎,朝臣盡皆以死相脅,鄭旭只得收了死念。君臣一堂,俱是抱頭痛哭。情緒稍緩。鄭旭道:「既然朝臣不容本王就死。此頭暫寄一年,以觀後效。若再犯暴戾,兩罪俱罰。」

    緊接著,鄭旭跪伏到地大聲喊道:「執法武士,本王死罪可免,活罪難饒。當仗責一百典刑。」執法武士面面相覷不知所措。鄭旭再次下令當廷仗責一百抵罪。眾武士這才醒悟過來,仗影翻飛之際,鄭旭卻絲毫感受不到疼痛,頃刻工夫如數打過。

    鄭旭受仗責畢重新登上龍案,道:「商湯天下,傳至本王,歷三十帝,六百餘年基業。現今諸侯王勢能和我商朝相爭天下的只有西岐武王!五百年有王者起,其間必有名世者。昔日,我曾聽人言:滅亡我商紂的必是西岐武王,這是天數!天數,就是命中注定,不可更改!!眾愛卿可真相信天數之說?如果大家都相信這天數之說,我們便索性做縮頭烏龜王八,拱手臣服西岐了事。」

    再老實的王八被人踩著也會伸出頭來反咬一口!想想西岐只是商朝一個諸侯國而已,反過來商朝倒要去臣服西岐,朝臣如何能接受?!

    早有朝臣罵罵咧咧地嚷開道:「天數?天數是什麼東西?!天數說我今天死我就乖乖呆在家裡等死?!兔子急了也咬人,天數真要我死,我不能反咬天數一大口?!」

    「文王生百子,日日夜御百女。會是什麼好鳥?!」

    「西岐賊子,人臣反君,不服王化,大王快出兵滅其族亡其國。」

    ……

    鄭旭見朝臣都很「憤青」,正合心意,道:「眾愛卿細想:神仙憐憫,食我人間祭祀香火,多慈悲為懷,當不致故意調起戰端令周武伐紂,使生命塗炭!如果真是天命要亡我商紂,我日日求神仙直接把我紂王一刀殺掉了事,且不可再傷我臣民一根毫毛;如果天命不殺我紂王,那就不是天數!!西岐就是狼子野心,就是叛黨,我們就該大興王者之師,討伐叛逆!!!」

    朝臣心內暗中一琢磨:對啊,如果真是天命在於西岐,一道天雷就可把紂王直接滅掉,何必要勞師動眾周武伐紂?!朝臣幾乎異口同聲把「西岐武王」歸進「人臣反君,不服王化」的叛黨賊子!

    鄭旭樂得直拍雙手,道:「既然周武為叛黨,我當擇日御駕親征,大興王者之師,討伐周武!」朝臣一齊鼓掌,早朝氣氛達到最高潮。

    鄭旭即興煽動朝臣仇視西岐氣氛,道:「安天下之道,必戰守通明。今日,四方反叛。東伯侯姜文煥欲進兵遊魂關,竇榮勞心費力;南伯侯鄂順欲進兵三山關,鄧九公睡不安枕。北海聞太師平亂未定。這三路反侯並無大志,不足多慮。

    難就難在西岐。俗言道:陰不出火不冒。西岐文王和武王都是陰陰的,令人生厭,也難對付。」

    鄭旭取出一個玉壺,指著玉壺,道:「大家請看,這玉壺為西岐所產,玉壺陰刻圖畫,名曰:文王百子圖。周文王,號稱「仁德」,哪個仁德的帝王會產下一百個孩子?千古一人吧!真是命中多子?依我看就是造孽,日日夜御百女,大興採補延命之術!

    (一片阿諛奉承之聲……)

    轄區出了個「仁德」文王,我這個當君王的也有面子啊,早謀劃著為「仁德」文王請立生祠,享受人間香火,其間只差一環!

    一個白鬍子神仙警告我道:「立生祠受香火不是兒戲。務必探出是否真心。」為探出文王「仁德」是否出自本心。我背著惡名殺害文王親子伯邑考之肉去試探真「仁德」,試探文王是否真是把「仁德」看得比生命更重要。可是很遺憾,武士報告我:文王姬昌知道肉為親子之肉,道:「我兒不聽父言,遭此碎身之禍!今日如不食子肉,難逃殺身之殃;如食子肉,其心何忍?使我心如刀絞,不敢悲啼,如不食,我身亦自難保。」

    一試之下,文王的「仁德」不過是在生命不受到威脅時存在。說穿了,尋常人「不仁德」,卻是光明磊落,人之本性,無可非議;而周文王的「仁義道德」卻是虛假表象,陰暗做作。」

    (一片阿諛奉承之聲……)

    商朝之時,人多誠信。聽周文王只是個「假仁德」,群情激憤,鄭旭動情道:「文王愛民多假,我紂王卻是一片至誠!自今日起,本王洗心革面,重振朝綱。本王當以民為重為第一要務,從此親民愛民護民。眾愛卿隨我立即去打開朝歌倉廩,支出半數,用其賑民饑饉;同時免商紂疆域子民徭役、賦稅各一年,讓臣民沐浴君恩,以彰顯我商紂天恩浩蕩……」

    (阿諛奉承之聲沒完沒了……)

    ;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