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武俠修真 > 助紂為虐

大道小說網 第029章 明幫暗助 文 / 雞肋文人

    考慮到拜神的信徒百萬之多,鄭旭為避免發生拜神擁擠踩踏事件--如同年年發生的麥加朝聖踩踏事件--預先佈置了三萬武士維持秩序。何曾想到過武士會被用在捉拿神仙上!只聽武士們腳步蹭蹭,瞬間工夫把鹿台附近圍得水洩不通,人仙俱獲!!

    鄭旭一邊命令武士把龜靈聖母現出原形後導致拜神踩踏事件而死的約一千餘屍體搬到內圈。一邊令武士安撫子民勿得擔憂,由本王出手打盡,人心才稍安。

    鄭旭飛步搶進內圈,自元始天尊、通天教主以下眾仙見瞬間工夫就搬來千餘具屍體,這個死亡速度比用腳踩死螞蟻還快,得道眾仙大多慈悲為懷,因己失誤導致死難千人,都是慚愧不已,面色俱紅。

    鄭旭一步下跪,道:「各位上仙,本王原想給各位上仙都塑玉身銅像,以保佑我商朝子民平安喜樂。可是,各位上仙請看--」鄭旭用手一指武士仍然在向內圈搬移著的高高屍體堆。接著說道:「非是本王本意,朝拜神仙本是為求得平安,可你們一現形,這瞬間工夫就生靈塗炭,各位上仙叫我如何能夠向子民交代?請各位上仙指點迷津……」

    人已經死了,還能怎麼辦?眾仙也都是默然不語。

    一個聲音突然通過神念傳遞過來:「大王勿驚。我是通天教主。昊天上帝已經降下《封神榜》--和三千年前封神類似--人間大戰定是難免。闡教眾仙為完成自己的殺戒,必然乘機著落在大王子民身上。大王可順今天形勢下令全部驅逐我截教神仙,則闡教擠兌之下必然也收回相助西岐的神仙,並立誓不斬殺凡人,則大王子民可免除血光之災。」

    原來,通天教主剛才同路時剛接過師兄元始天尊列出的《封神榜》名單,卻遲遲不願簽押上印。這不是把自己當成傻子玩嗎?想那通天教主如何能是傻子?!自己門中被分到那麼多神位,禿子腦門上的虱子明擺著整垮截教!通天教主心中怎得甘心?!

    通天教主見局面不可收拾,忙用密語傳音術指點鄭旭當眾擠兌自己和元始天尊發誓本門中人不得殺害凡人。通天教主令自己截教門徒退出人間紛爭,闡教擠兌之下如果也退出西岐,封神之戰的死後彌封必然完全轉化成碧游宮與玉虛宮的仙界爭鬥。自己座下弟子上萬實力在握,闡教不過數十人,真刀真槍,自然不懼。十二上仙欲完成自己殺戒,必然先行挑戰碧游宮,那就是飛蛾撲火--去死吧。

    《封神榜》!《封神榜》已經降落!!完了,闡教的眾仙自己修行出了差錯:體內三屍為斬,導致殺伐臨身。闡教眾仙不殺人,殺伐臨自身。仙亦為己,必然殺人,神仙一出手商朝子民必然生靈塗炭!!!

    鄭旭神念一閃,轉身威嚴地命令子民,道:「大家都是上仙跪下了。」

    沒有擴音器,武士飛跑著挨區傳遞鄭旭的命令和口號,務必齊聲求饒。一片「噗噗噗……」之聲,人群如割麥倒地,齊刷刷跪在地上。

    鄭旭道:「求上仙饒命!」

    百萬信徒的聲音隨著每排傳令武士的低聲前導下,一齊喊道:「求上仙饒命……」眾人如泣如訴,叩頭出血。

    元始天尊、通天教主等手足無措,連聲道:「大王,這從何說起?我教得道修仙,立教根本就是降妖除魔,斬除人間奸詐惡徒,請大王相信:本教中人萬萬不會對尋常小民下手。」

    百萬信徒渾然不信,紛紛亂喊求饒,哭喊聲一片。

    通天教主暗運真元,只聽得「光當……噗噗噗……」鹿台之上自己的青銅塑像被擊得粉碎!通天教主朗聲道:「我教中人如有一指加於商朝子民,有如此像!」通天教主說完,也不理會眾人,逕自踏祥雲而去。

    截教中人都是為看紂王拜師截教而來,現在情勢判斷:商朝子民和君王只是懼怕自己道行,才欲加入截教,都覺索然無味!見通天教主立誓離去,紛紛騎上靈獸回歸自己的修煉地不題。

    元始天尊、廣成子、白鶴童兒站在鹿台下面正中。百萬信徒叩頭求命聲不斷。自立教旨「慈悲世人,恩澤蒼生」的闡教教主被凡人企求饒命,也真夠狼狽的,當然,這樣的情景也是自己立教完全失敗的表象。

    鄭旭見元始天尊心中尷尬,擔心元始天尊怪罪自己,忙道:「天尊,本王一心一意求上仙保佑我朝小民平安喜樂,令這些賤民能夠頤養天年。可這些刁民,言發由心,縱是一國君王又有何辦法……」

    鄭旭愈說愈是惱怒,一把搶過武士佩劍,轉身便作勢欲砍殺子民,元始天尊歎了口氣,指落鄭旭手中劍下地,道:「大王不可屠戮子民,非是民之罪,實是我等驚嚇到他們。請大王不要再責怪他們。」

    鄭旭恨恨罵道:「這群刁民……既然眾人害怕神仙,人仙隔閡,我想上仙還是別再眷顧我朝子民,令其自生自滅為是,以免這些刁民亡恩負義,反令上仙因行善而心中不快。」

    元始天尊默然不語。

    鄭旭忙跪地,道:「上仙請別動怒。既然這群刁民,不願請上仙眷顧。似上仙此類超凡脫俗,入朝為官,便有公務,與俗人相處,減自己仙氣,實非上策。請上仙回歸玉虛宮,專心攻讀《黃庭》,印證仙道。豈不強於來人間受氣?!失去神仙眷顧,必給這些刁民些教訓,頑心自改。待那時,民心所向,我朝子民自然跪請本王迎接上仙眷顧不遲。」

    元始天尊默然不語。

    鄭旭心中大罵道:你也真夠卑鄙的,我都跪求你回到玉虛宮,專心悟道,你卻還想賴在人間搗亂。鄭旭轉身命令道:「傳聞太師……」

    聞太師也是截教中,今天踐踏死傷千餘人,心中慚愧,飛步上前,道:「大王……」

    鄭旭一步跪在聞太師面前,道:「太師,請饒恕本王殘暴不仁……」

    聞太師大驚失色,一把欲拉起鄭旭,道:「大王,此話怎講?」

    鄭旭跪地不起,道:「你們都是世外高人,即日便將飛昇天庭。自由自在,仙遊天庭東,仙遊天庭西,仙遊天庭南,仙遊天庭北,春風得意,悠哉樂哉。羈絆於我朝為臣,小廟難養大賢,請聞太師恕罪……即日起,所有截教仙人、江湖遊仙一律請出朝廷……」

    聞太師,道:「那西岐姜尚等……凡夫俗子豈是對手?大王,你且不可一時衝動……」

    鄭旭道:「今天意滅我商紂,如是天意,引項就斬便是。如果天意不滅我商朝子民,縱是神仙天將到來,又能動我子民一根寒毛。想來姜尚雖能,原為成仙得道,兩軍陣前,再遇這些世外仙道出手,我等凡夫俗子,一律放下武器,引項就斬便是,以助神仙完成殺戒。」

    鄭旭轉身命令道:「自第一排起,先讓聞太師完成殺戒,以便太師功德圓滿升天為仙……」

    第一排信徒哭哭泣泣,顫顫驚驚,走上前來,口中喊道:「請太師饒命……」

    聞太師低歎一聲,再無餘話,道:「請大王保重。」也不再提師徒之情,轉身就騎上黑麒麟,直衝朝歌門外,再不回頭。

    元始天尊仍然一聲不吭,極是無趣,忙帶著廣成子和白鶴童子飄然而去。

    鄭旭命令安埋子民,從此,鹿台只拜女媧娘娘,以求安居樂業。

    摘星樓,傍晚。

    鄭旭喝退全部宮人,嚴閉宮門,焚師祖香。

    盞茶工夫,一個高大的身影借土遁而出,人還未現,已經織了個渾然結界,將整間房屋與外面世界完全獨立。

    鄭旭忙起身打了個稽首,道:「師祖,今日還沒能降雨,女媧娘娘僅答應三個月後降雨……」鄭旭本拜聞太師為師,大凡見到截教高層,必然先尊稱對方一次,故先稱通天教主為師祖。

    來人正是通天教主!

    通天教主道:「我朝已無神仙,怎能再降雨?!本座念你是徒孫之面,點撥於你:兩個月後西岐見我朝果真無神仙,防備必然鬆懈,你逕自潛入西岐王宮,斬殺周文王和周武王,天下可定。」

    鄭旭心道:果然是大慈大悲,殺兩人而免除天下生靈塗炭,釜底抽薪,多好的主意。鄭旭忙道:「本王本事低微,一擊不中,再無二次,請教主務必相助。」

    通天教主道:「你可去以大王身份去三仙島求本座親傳弟子三仙姑的混元金斗相助可也。本座完全是為大王著想,大王務必立誓不得將本座牽涉進凡塵爭鬥。」

    鄭旭忙立誓道:「本王若洩露教主主意,立馬受五雷陣法,江山失去。可我如不提教主,三仙姑不願出島相助,怎麼辦?」(註:商朝人誠信為本,立誓必按誓言行之,寧死不悖誓言)

    通天教主道:「你以三仙姑在《封神榜》名單之上,自然相助。」

    通天教主幻化成風,消失不見。

    兩個月後。

    旱像一直僵持到八月十五中秋節日。這是播種冬小麥的節令。商朝子民無心賞月全都陷入慌恐之中,懷著最後的希望把麥子撒進乾裂的土地,犁鏵翻起龜裂的上層,躥起一股股黃色土煙。犁鏵插不進鐵板似的地皮,掀也踏扎不下去,強性人狠著心聚勁扎翻土地,卻撬斷了掀把。種子播種下去,幾天下來再刨出來看,多有焦糊味道。

    整個朝歌請神降雨的儀式每天都在表演著翻版,朝臣庶民天天素齋三叩九拜,宮廷樂器輪班演奏,供奉青一色的牛、羊、豬做太牢,請神儀式無不用到最高規模--說穿了,這實際上就是現實生活中為達到某種目的而以錢財行賄活動的翻版,不過是更加明目張膽而已。

    占卜師每天應求雨者占卜,整整用掉一牛車龜甲刻甲骨文,卻無一靈驗。雨還是沒能降下。朝臣和庶民已經忘記了龜靈聖母現出原形時的可怕,全部開始私下指責君王不該得罪神仙,民心生怨。

    眾口鑠金,積毀消骨。大家都認為需要神仙眷顧,鄭旭漸漸開始懷疑起自己的決策智商:神仙為完成殺戒,也就那幾十號神仙,每人一千五百殺戒,最多十萬子民把頭割除就行,而自己卻把為保全這十萬人生命的代價擴大到整個商朝承擔,這到底是對還是錯?!

    摘星樓。

    鄭旭正在煩惱之時,武士連聲道:「大王……大王……有仙道來降雨了……」鄭旭飛步搶出,卻見一中年道士昂然走來,道:「大王,可有心病需解?」

    鄭旭微微有種似曾相識的感覺,這道士舉手投足怎麼如此熟悉?!鄭旭來不及細想,道:「道長,明知故問,可有辦法為朝歌降下甘露?」

    道士打了個稽首,道:「貧道乃申公豹,我正是專程引來北海之水為大王解憂。」

    真雪中送碳,再不降雨估計自己都要『自殺』謝天下了。鄭旭心中一驚:申公豹,這人在《封神榜》裡對紂王不錯,好像根本沒見過紂王,幫助紂王卻沒二話。鄭旭哈哈大笑探問道:「道長,你帶給本王厚禮,貴師兄卻在西岐輔佐周文王,豈不於師兄弟面子上不好看?!」

    申公豹恨恨道:「師祖過分偏心。想那姜尚又有何能?貧道偏不服他,故相助大王。降雨只是小禮,好禮必成雙,還有一禮……」

    申公豹從懷中取出一揉得皺把把的小塊蠶絲布,道:「大王可知道《封神榜》一事?」鄭旭點點頭。

    申公豹道:「《封神榜》所擬名單僥倖被貧道偷窺一二,大王和貧道都是待死入封神台之人。正所謂:一條繩子上的螞蚱,你死我也死。貧道看過名單後,打定主意:與其不能成仙,死後還被封神,不如魚死網破,輔佐大王,再邀請所有在《封神榜》名單上的仙道一齊殺得西岐片甲不留,搗毀封神台!即使最終封神還是難免,也勝於不明不白死去封神!!」

    鄭旭心中一震:《封神榜》我豈會不知?我早有此意,引動仙界矛盾,奈何自己小小凡人,不敢洩露天庭驚天秘密。既然你送上門來,大禮不可不收,借你之手順水推舟,把《封神榜》名單公佈出去,正好利用上榜神仙的憤怒抗命西岐封神,集中力量一舉蕩平西岐,將神仙的力量悄悄引為己用。

    鄭旭心中洞如明鏡,暗道:元始啊元始,你的好弟子把《封神榜》名單如一公佈,這些光腳的不怕穿鞋的,估計連你玉虛門下上榜的弟子也要被我所用!這才是偉人的策略:天下大亂,就將天下大治,過去《封神榜》中商朝軍民任你玉虛宮為完成殺戒屠戮,這次我把《封神榜》名單先公佈出去,仙界定然大亂,人界反能隔岸觀火。

    鄭旭哈哈大笑起來。

    (註:從三教遊仙角度:不管是誰都不願意上《封神榜》,封神歸位,就有公務--天宮的工作不好混,領導者充滿暴力,稍有不慎,如打壞一個流離盞什麼的,就得打下人道受輪迴之苦,量刑過重。偏偏領導者又是長生不老,官位更是鐵板訂釘,生生世世都難熬出頭--而遊仙,閒遊三山五嶽,上天入地隨心意。做到仙這個級別的人,除了修煉寶貝,估計沒幾個貪圖天宮工資的,所以說遊仙上《封神榜》是場災難!)

    ;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