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武俠修真 > 助紂為虐

大道小說網 第001章 密謀天下 文 / 雞肋文人

    天庭,密室。

    通天教主、昊天上帝。

    昊天上帝道:「通天兄弟,剛剛簽押《封神榜》時,可曾看出些蹊蹺?」

    通天教主心中早就生疑,只是想等昊天上帝說出印證。通天教主裝作糊塗,道:「天帝,難道你看出什麼蹊蹺了?」

    昊天上帝也不想先行說出,道:「通天兄弟,我們親如手足,原該實心相告。想來我都能看出的,通天兄弟如何會看不出?!」

    通天教主只得道:「我很是懷疑師父……」

    昊天上帝一拍手,道:「鴻均老道沒半點主見,處處聽你那兩個師兄的挑唆。想想道家根本是慈悲為懷,既然通天兄弟都說過截教門人中很多願意肉身入聖,不想參加殺戮,可這老道還堅持《封神榜》得死後彌封!這樣封神目的--幫助闡教十二仙找借口完成殺戒--就是小偷腦殼上的虱子--明顯顯的啊!」

    通天教主臉漲得通紅道:「我這兩師兄人面獸心真是太欺負截教門下了!這叫我如何能嚥得下這口惡氣?!」通天教主說完自怨自艾起來。

    昊天上帝想到自己的處境地位,不由得也惱恨起來,道:「不是我有意見,以通天兄弟這等胸才大略之人,把截教整治得紅紅火火,門徒之下高手如雲,位為我之尊,我能心服口服。可那老子和元始天尊有何大本事說話?!整治個教派都搞出幾個信徒來!!可就是這沒半點能力之人,教主尾巴翹到我頭上倒也算了,連帶那弟子輩十二上仙也都沒把我這三界統管看在眼裡!」

    為何昊天上帝和通天教主說話如此投機?原來,三清中老子和元始天尊素來一個鼻孔串通出氣,所做所行絲毫沒把三界統管昊天上帝和同樣三清之一通天教主的意見當回事。所謂強強聯手、弱弱聯手,昊天上帝自然和通天教主締結了弱勢群體利益同盟。

    通天教主大怒,罵道:「總有一天本座激怒起來,剪除師兄那兩教,一統三界,解除這股窩囊氣。」

    昊天上帝大喜過望,道:「好好好!通天兄弟,你這樣才是骨氣!!我等你爆發那天,到那時,三清除二,三界只以通天兄弟為尊,豈不妙哉?!」

    通天教主擔憂道:「滅我師兄那兩教,原也容易。難就難在惹得我師父出手,截教弟子立即灰飛煙滅、一了百了。這節不得不考慮……」

    昊天上帝道:「剛剛共議《封神榜》之時,我觀鴻均老道……大不同與過去。」

    通天教主忙道:「天帝,怎麼說?」

    昊天上帝已知通天教主心被打動,自己更欲順水推船,仔細分析道:「這老道時時閉關,以求減少和旁人接觸,修道士閉關修煉雖不足為奇,可這五百年來,大家何時看到過鴻均老道出過手?沒有!修道士修道為什麼?不會就是為了像現在這般高深莫測吧?!再者,剛剛商討《封神榜》時,這老道都是聽任老子和元始天尊兩人說什麼一律應下什麼,一個做師父的如此遷就弟子,只有兩個理由:一是弟子輩所作所為完全正確;二就是師父已經覺得自己制不住弟子,只得任所欲為……」

    分析果然非常在理!

    通天教主附和道:「天帝所言甚是,我本也疑心:難道這《封神榜》一定要建立在殺伐之上?考核神仙品性難道就是殺死敵人、自己活著?!何況我已經反覆說我截教多人自忖成仙無望,願意肉身入聖封神,可師父絲毫不在意,定要《封神榜》死後彌封,如果只能靠多造殺孽才能就能證明神仙根基深厚,這已經完全背離我師一貫的慈悲做法,難道真是……」

    昊天上帝和通天教主兩人互相對視著,禁不住同時哈哈大笑起來。只是這設想過於可怕,誰也不願意捅破最後那一層窗戶紙。

    通天教主道:「如果天命在我,我師再沒能力阻擋,我必親自統領截教教眾一舉殲滅師兄兩教;如果天命不佑,我師道行俱全,本教教眾只得任由兩師兄教派借《封神榜》之機殲滅封神,你我二人只可明哲保身,以待天時。」

    昊天上帝挑唆道:「通天兄弟不可如此悲觀,亂拳打死老師傅!真那時,我們大興截教教眾搶先出手,來個生米做成熟飯……且記成敗關鍵是:未達到目的前,紂王、周武王都不能死。」

    通天教主忙道:「天帝,此時不可再行商議。我自有安排,待時日轉換,暗渡陳倉,令師兄兩教自入甕中。待局面不可收拾之時,我師必然現形,一現形如果真有問題,我自然不會再隱忍下去。到那天,天帝就等著名副其實做三界統管了!」

    通天教主說完,告辭而去。

    摘星樓,寢宮。

    鄭旭正在查看戶籍,盤算著如何度過這年冬荒。

    鄭旭只感到身前光影一暗,不用抬頭,心中已經知道通天教主來了。通天教主早織了個渾然結界,將整間房屋與外面世界完全獨立。

    鄭旭心中不覺很反感:日啊,每次連個招呼都不打,有沒有考慮到本王的**權。於是,鄭旭也懶得答理通天教主,甚至師祖也沒再喊。

    通天教主打了個稽首,道:「大王,本座有禮了。」

    鄭旭微微站起身,道:「教主請座。」鄭旭用眼神示意通天教主坐下說話。

    通天教主道:「今天天庭簽押《封神榜》,姜子牙身在西岐相位,闡教自然幫助西岐武王無疑,大王如想能在人界統一大戰中取勝,唯有借助本教幫助,以平天下。大王,請細想之,當速速招回聞太師等截教中人為是,再立截教為朝歌根本,羽翼商朝。諒那闡教那點人,何足為道?平定西岐反叛易如反掌。」

    鄭旭哈哈笑道:「教主此言差矣。正如教主所料,西岐根本不足以與本王相抗。本王曾許喏過姜子牙:如果歸附於本王,則以武王之位賜之,想來,姜子牙求仙不成,定然看重富貴,與其做周武王的區區丞相之職,不如歸順本王取武王而代之。周武王失去依靠,定然不日親到朝歌負荊請罪。不戰而屈人之兵,何來殺伐征戰之說?」

    通天教主皺眉道:「大王不可說笑。」

    鄭旭正色道:「本王兩位殿下分為赤精子和廣成子的高徒,世間以子伐父,斷無此理。本王即刻著手與兩位崑崙上仙修好,如此,闡教隨即歸為中原正統,天下一平,政教一統,其樂融融。」

    通天教主哈哈大笑道:「大王,如此說真是見識淺薄,闡教定然相助周武王。」

    鄭旭道:「教主且別再說。非是本王薄情寡信,而是那日貴教高徒龜靈聖母現出原形,驚嚇到黎民,瞬間死傷千人,縱是本王,也差點嚇掉魂魄。如把貴教立為國教,天下如何能服?!當時無奈之下,本王也是聽從教主授意才下達命令驅逐貴教在朝廷中人。本王既然驅逐乾淨截教神仙,君令一出,永不反悔,即使江山丟失,性命不全,還是堅令不改。否則,朝令夕改,天子之威何在?!」

    鄭旭起身,走了兩步,道:「本王心意已決,當修書於西方教派,請求外援,待平得叛亂,此等外來教徒,毫無根基,招之即來,功成即走。甚是簡單易行。」

    前幾日還對自己敬若神明的大王,怎麼突然變得如此薄情?通天教主只驚得說不出話來……

    原來,鄭旭上得天庭後,女媧娘娘對自己說得好:天意既是民意。自己只要牢牢抓住民意所向,就是一把保護傘!這樣再去理解「天數滅紂」應該就是自己若暴戾,民意就會孤立自己,失去保護傘,神仙肯定出手剪除自己!!鄭旭心中不覺釋然。想想自己在鹿台為女媧娘娘造那麼高的玉雕像,女媧娘娘在商議《封神榜》時也再未提過「五百年有王者起,其間必有名世者」的說法,一場忙活終修得女媧娘娘之好,鄭旭很是得意。

    這樣一想,截教對於自己無非一個大型教派,好不容易在通天教主的授意下將商朝截教中人全部清理乾淨,自己若答應再把截教請回來,一場中原統一大戰後,截教功大必然深入人心,待天下成一統,截教必然謀劃取代君王王權,截教就是不殺自己,面對那麼大的截教勢力,自己也只是個傀儡君王!

    與其打天下為他人作嫁衣裳,不如在打天下之前自己還能控制民意大局的時候硬挺起來,鄭旭的目的說穿了就是想利用封神之戰獲取到最大的利益:推動封神之戰,令截教和闡教鬥得兩敗俱傷,甚至連教主都被連根拔除才好!自己再在統一之戰中順利剪除周武王,統一西岐。待昊天上帝封神歸位後,少數的兩教教派中人已經不足以威脅到自己的人界統治,失去大根基,想來慢慢完全剪除教派遊仙也不是難事。

    鄭旭心中撲通亂跳,理智告訴自己:如果這次妥協,心理上從此再不可能擺脫通天的束縛,也就是說,自己即使順利剿滅周武王,通天教主待政教統一,自己必然剩下死路一條!

    按照21世紀馬克思《資本論》的論述:人們為了300%的利潤,就敢於冒絞首的危險。而一舉把截教僅僅弱化成一個普通教派的收益恐怕遠遠超過300%!

    長時間靜默,空氣似乎都凝固起來,聽得到心跳,鄭旭甚至都能感覺得到通天教主已經把冰冷的大手插向自己的喉嚨……

    通天教主還真想過一把捏死鄭旭,只是理智告訴自己,沒這個必要,對方只是個凡人,凡人在神仙眼裡就等於弱智玩偶而已,自己若捏死鄭旭,局面會立即變得不可收拾,因為闡教師兄元始天尊肯定時刻關注著自己的行動;再者,自己捏死鄭旭造成商朝統治崩盤,說不定周武王一舉便吃下商朝,自己的暗渡陳倉計劃豈不是竹籃打水一場空?!

    理智告誡通天教主:大功告成後,鄭旭生與死都在自己一念之間,但現在鄭旭絕不能在周武王被平叛前死王!即使忍辱,也要負重!!空氣冷寂得令人心碎……好一場無形暗戰!!!

    幾乎同時,通天教主道:「大王……」鄭旭也道:「教主……」

    兩人對望之下,頓時哈哈大笑起來,敵意立消。

    鄭旭輕笑道:「教主,本王欲自立一國教,如果教主願意鼎立相助本王平叛,教主之位可由教主出任。如果教主無意本王國教,那本王只能表示歉意:截教依舊退出中原,本王立即著手請西方教派相助就是!」

    鄭旭說得輕描淡寫,心中卻是恐慌得要命,如果自己的江山失去截教的支撐,估計一個月都支撐不到就被周武王攻取下來!好在鄭旭深知誘敵之道:自己愈是急迫,對方愈是討價,只有自己表現得毫不在意,對方可能立即就拍板!!

    果然,通天教主暗道:立新教為國教?教主可由自己出任!建設新教,立為國教,自己出任教主,自己也正有本意啊。

    原來,通天教主已經認為自己截教在封神之戰中完全能殲滅兩位師兄教派。待三教成一統,截教弟子解散後再入新教(註:教派新立,必按功封賞,打破原有的師徒尊卑模式,能力高、功大者據高位,所以,大凡新立教派中很多二三代弟子因能力出眾,多被教主籠絡破格提升為親傳弟子)。通天教主想法中隱隱有三教成一統,新立教派,脫胎換骨之意。

    通天教主捋了捋自己的白鬍子,點了點頭,暗道:如此甚好。自己以神念傳遞彩雲,當與自己親任教主無異,如是彩雲稍生違抗之心,那休怪本座無情,只得使用鎖魂之術。通天教主道:「只是本座現在不能親自出任教主……截教中人也不好出任……那就把革出截教的彩雲湊數吧。」

    先表一節:通天教主收起的弟子為何大多是妖怪精靈?原來,通天教主暗中摸索獨創出鎖魂之術--縱是老子、元始天尊等也不會此法,要不,誰個不想自己門派壯大,門派充實實力第一,師兄兩人自然也會不擇根基搶收靈龜靈獸弟子(註:老子如會此術,在老子化胡時,定然會首要提出眾生平等佛教旗號,由此可判斷老子無此鎖魂術)。

    鎖魂術先分出自己的神智封印待用,再強行抽出對方體內的魂魄,魂魄這東西只要是生靈都會存在。沒有經過修煉的生靈,魂魄和**結合緊密,雙方纏繞不分,一榮俱榮,一損俱損,原本甚是難分離完整。

    通天教主卻另辟奇徑:先織好渾然結界,令生靈身死、魂魄離體卻不能逃離,再把封印好的自身神智送入對方體內,然後輸入真元迅速喚醒對方,離體魂魄受本體召喚隨即也返回本體內。而此時,通天教主分出的神智已經鳩佔鵲巢,固本生根,離體魂魄只得退居次位,任由通天教主的神智將自己完全包裹鎖定--如同在對方體內佈置下一道安檢網--使對方成為一具只聽自己命令的行屍走肉!

    通天教主正是用此法幾乎把人界有根基的靈龜靈獸收了個遍,待靈龜靈獸化除反噬之心,通天教主再逐漸抽出自己的神智,逐步強化靈獸魂魄意識,收其為徒,參真悟道,截教因此迅速發揚光大!

    按說,通天教主既然有如此手段,為何不直接將鄭旭的魂魄控制起來,使其變成形屍走肉、完全聽命自己多省事?這是因為靈龜靈獸縱得百年壽命,智商畢竟不高,這也是老子、元始天尊屢次斥責通天教主弟子根基淺薄的主要原因。

    相對於馴化靈龜靈獸的簡單思維來說,控制人的思維難度大出很多;再者,鎖魂術畢竟得令對方魂魄出殼,這個臨界值控制起來異常艱難,成功率並不高。而出得差錯,人命關天,也有悖於道家修煉根本。

    當然,最主要的原因還是:通天教主並不認為自己的能力能夠取代鄭旭徹底管理商朝,即使成功鎖其魂魄,自己如不能勝任商朝君王,也會導致商朝統治馬上崩盤,反而等於暗助周武王一臂之力。通天教主打定主意:現在大家的目標一致,一切待成功剿滅闡教和周武王勢力後再出手不遲。

    鄭旭想法卻極簡單,暗道:如此甚好,我就知道你不會出任教主,想來彩雲毫無心機,自然容易對付。鄭旭忙道:「彩雲仙子是教主高徒,出任教主定然會昌大本王國教,為萬民造福,待功大成時,教主再親自出任不遲。」

    於是,一個還沒有教派名字、教主自己尚不知情的情況下被通天教主和商朝國君鄭旭謀劃下悄悄成立!

    鄭旭突然現出痛苦狀,道:「教主,本王需要出恭。」說完匆忙跑出。通天教主一楞,道:耍我!通天教主忙用神念通知彩雲仙子--彩雲仙子此時已從西岐回到朝歌--通天教主道:「為師趕你出截教,只為另立你為教主,萬望不可辜負為師的一番心意。」

    彩雲仙子剛剛被革出截教,正在痛不欲生之際,獲悉師父另有深意,一天之間,否極泰來,彩雲仙子更是對師父感恩戴德起來。

    鄭旭奔到武士處,低聲命令道:「速去彩雲仙子處傳本王令:本王奉她為教主。」武士飛跑而去,鄭旭隨即折了回來。

    彩雲仙子先接到師父的神念傳信,盞茶時間武士送到王命,武士雖然跑得滿頭大汗,王命還是慢了半拍!此時,彩雲仙子正在跪著罰下毒誓:一切效忠師父通天教主,否則必遭五雷陣法。再接到武士傳遞的王命不過是重複通天教主的授命,彩雲仙子對王命自然毫不在意。

    通天教主哈哈大笑道:「大王,可是要出任副教主之位?」

    鄭旭原本有此心,見通天教主如此問,定是疑心自己欲掌控新教,如此,通天教主必然不盡力幫助自己,只得硬著頭皮道:「本王公務繁忙,原也無心染指教派事務。建新教本意只是為教主著想,此乃脫蟬出殼之意,教主的門徒若有意參入我朝平叛大戰,可以截教的身份入新教,統一號令參戰。或者,教主自可命令門徒緊閉洞門,參真悟道,縱是《封神榜》貴教神位多多,想來死後彌封,人人能得終其天年,也是教主的慈悲。」

    通天教主心道:想我截教,門徒上萬,闡教就那點人,本座幫大王剪除異教叛亂,名正言順,在人界大戰中務必將闡教殺個乾淨,一場大功勞必然收穫民心所向。待統一天下、教派後,整個仙界、人界必然是我截教的天下!三清除二,唯我獨尊!!

    通天教主道:「截教根本乃是中原,豈能眼睜睜看著異教徒窺探剪除自己根本?!本座幫助大王平叛就是。本座即刻回碧游宮主持,以免師兄疑我親自參與封神之戰。待戰端一開,彩雲可請出截教弟子由大王指揮平叛。」

    鄭旭忙道了謝,自以為立新教得計,心中頗有沾沾自喜之意。

    送走通天教主,鄭旭立即準備請彩雲仙子長談,想了想,夜已經深了,男女有別,遂作罷。誰也不曾想到:整個封神之戰,這個夜晚非常重要!

    ;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