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武俠修真 > 助紂為虐

大道小說網 第039《封神榜》猜想 文 / 雞肋文人

    鄭旭兩軍陣前下令斬殺黃天化,一靈隨即飛往西岐封神台而去。突然,鄭旭覺察到自己懷中隱藏著的《封神榜》微微抖動著--這道《封神榜》還是鴻均老道在漂流幻境裡傳給自己--鄭旭心知有異,只是這《封神榜》牽涉著鴻均老道的驚天秘密,鄭旭雖知蹊蹺,卻又如何敢在兩軍陣前去細細探看變化?只得任其在懷中抖動不止。

    黃飛虎見兒子黃天化被商朝武士斬殺,父子情深,嗷嗷大叫著一頭從五色神牛背上栽落下來,身旁的雷震子手疾——,不待黃飛虎落地,閃電伸手拉起黃飛虎,勸道:「黃將軍,請節哀。真漢子不是象婆娘一般失子痛哭,而是陣前復仇!」

    黃飛虎止住悲聲,切齒怒罵道:「暴君,我與你誓不兩立!」說完,雙腿一夾胯下的五色神牛猛衝過來。

    鄭旭冷笑一聲,忙用神念祭出番天印,番天印應神念驅動飛出乾坤袋後直衝半空,在半空遇風疾速長大,片刻工夫過去,只見半空中約五十丈範圍內都呈現著黑呼呼一團物體砸落下來。

    「轟……」番天印砸落下地,陷地三尺有餘!

    黃飛虎騎五色神牛剛欲搶近,番天印砸落下地帶起的神風差點把黃飛虎從五色神牛上掀翻下來!

    兩軍陣前,氣勢第一。番天印一砸之威,驚天動地,大大挫碎敵人心膽!鄭旭原本祭出番天印並非對著黃飛虎砸落,僅僅為震攝敵心。鄭旭立威後也不收起番天印,任憑番天印深陷地中,如同一座小山般高高長起。

    鄭旭身後的大小將官兵丁見大王如此神勇,無不歡呼雀躍,山呼「大王神勇無敵」;而西岐將官兵丁心中都在發冷:紂王又如天神,這仗如何能打得過?膽子小的甚至開始探頭探腦探察著即將兵敗後的逃跑路線。

    雷震子舉起黃金棍--黃金棍本在昨晚被余化繳去,這條黃金棍是雷震子的備用武器--雷震子高舉黃金棍,嘴中大聲叫喊著:「黃將軍勿憂,貧道來助你成功也。」

    雷震子邊說邊衝向鄭旭陣腳,只是這雷震子失去雙翅,現在只能在平地飛奔,過去依仗著的高空俯掠優勢蕩然無存。不待雷震子到達鄭旭身前,早有數員武將湧出陣前裹住雷震子撕殺起來。

    黃飛虎久經沙場,並非浪得虛名、貪生怕死之輩,因其子黃天化被鄭旭所擒殺才表現得舉止失儀。黃飛虎聞聽雷震子助戰,用手緊扣五色神牛的牛鼻環,五色神牛早如飛般衝向鄭旭。

    黃飛虎只是一介凡夫俗子,雖仗得一時血氣之勇氣勢洶洶衝殺過來,鄭旭毫不在意,卻也不想趕盡殺絕,歎息道:「飛蛾撲火,自取滅亡。」正欲隨手破敵,令黃飛虎知難而退,早惱得身邊孔宣,把身後五色神光一撒,將黃飛虎攝進五色神光之中。

    五色神牛陡然失去主人,進退無主,余化飛步搶過,飛身騎上五色神牛,五色神牛欺生,昂頭跌尾欲將余化摔將下來,余化運起定身法術,體重徒然增加千斤有餘,五色神牛吃力不起,四蹄深深定住陷入泥土才不至被余化壓倒。

    兩軍陣前,一道一牛反覆爭鬥,余化始終騎在五色神牛後背,盞茶時間,五色神牛終於屈服,余化雙腿一夾神牛,神牛撒開四蹄奔回陣中。

    雷震子橫練的是半空中仰仗雙翅俯衝向下搏擊的棍術,待雙翅無再,陸地之上的纏鬥幾乎平庸。見四五員商朝戰將團團裹住自己,思忖著不是陣勢,未及陣勢包裹周圓立即倒拖著黃金棍敗回西岐,鄭旭也不追趕,長聲大笑中收兵回歸汜水關。

    眾文武見西岐之兵如此容易敗退,盡皆大喜奔進中軍大帳作賀,鄭旭不喜深憂,道:「各位,人無遠慮,必有近憂。這幾陣都是闡教小貓小狗出陣,我軍則盡出精銳自然取勝容易,如是激得闡教出得二代弟子,再臨陣破敵,就怕不容易全勝而歸了。」

    聞太師道:「大王勿憂,西岐與闡教狼狽為奸,必是欺我中原無能人。想我聞太師昔日道友遍佈中原三山五嶽,待聞仲請出三五道友相助大王就是。」

    鄭旭心道:太師,你有所不知,本王實不欲用截教中人立功而已,如果本存此想,自己早請出通天教主就是,只是此等話不能說出。鄭旭道:「如此甚好,聞太師如是能以個人名義請出昔日道友,相助本王平叛,則天下大定之日也就是眾道友裂土封候之時。」

    聞太師撚鬚笑道:「大王此言差矣。我那三山五嶽道友都是清淨無為之名士,非似臣等貪圖富貴碌碌無為之輩,他日,眾道友必得證大道仙出,獨留老臣羈絆淪落在紅塵。」

    鄭旭笑道:「太師切不可妄自菲薄,本王也是一凡夫俗子,只是想著修仙得道雖然人皆所欲,卻也不是國家繁興正舉。試想,大家都去求仙證道,何人耕種稼穡?何人紡織布匹衣料……大家都沒吃沒穿,估計道家還未修成正果,已經屍橫四野。」

    聞太師默然不語。

    鄭旭頓了頓,接著說:「生死輪迴,新陳代謝,乃是萬物之必然趨勢。如果人人得證仙道,人人得長生不老,真如此,仙界的香火又從何而來?」

    鄭旭抓過龍案前的令箭,微微一用力,一折為二,道:「本王實乃能力局限,如果法力無邊,當廢除修煉之道,天、仙、人三界內外人人得以平等立世,人人得以安居樂業。」

    聞太師臉色一陣烏青,眼角餘光瞥了一眼鄭旭,鄭旭只作不知,繼續吩咐道:「當今之計,是尋求退兵之策。這闡教修道士非比常人可比,尋常披堅執銳之士我軍還可一對一單挑,這闡教道士,如元始天尊出手,諒我們出傾國之力又能動其分毫?!每每想到這元始天尊如何對付,本王心中甚是焦心憂慮。」

    闡教教主元始天尊該如何對付?縱使捉得幾個闡教門人也是毫不濟事,待元始天尊一出手……

    眾文武聽鄭旭分析,方感大難到前,都是彷徨無計,大戰獲取勝利的歡慰轉眼間被橫掃而空。

    鄭旭見群臣無策,莫測高深般大笑起來,道:「眾位,西岐無非是得一闡教靠山而已,闡教難道就是天下第一了?闡教難道就能為所欲為了?今日大勝,晚間大碗喝酒,大口吃肉,縱然元始天尊晚間親來,本王用酒也要把他灌成醉泥!」

    眾文武百官見鄭旭說得輕鬆,煩惱一掃而空,齊齊歡天喜地去準備夜宴。

    鄭旭散了朝班,逕直進入內室,關了密門,從懷中取出在兩軍陣前就微微異樣的《封神榜》,仔細將《封神榜》鋪展在書桌上,立即發現三百六十五支神位其中一支出現異樣,這支引魂幡由白色變成赤紅,在《封神榜》上像水中的游魚一般來回遊蕩!顯然,這是陣前誅殺的黃天化魂魄歸位!

    鄭旭按照鴻均老道所教授的咒語,心默咒語,黃天化這支引魂幡便飄起在內室空中,整個《封神榜》自成方圓,黃天化魂魄強力掙脫卻衝突不出。

    鄭旭心中一悸:為何戰死的魂魄都要飛往西岐封神台?難道本王忠心耿耿的臣子死後都要變節?豈有此理!先來這《封神榜》必然是聚靈鎖魂寶物,戰死魂魄的意念弱化,《封神榜》引力乘機禍害其中作祟!隨著聚匯羈絆的魂魄增多,靈力愈來愈大,等三百六十五位神靈會齊,滿則變,待圓滿神位之時,必然將發生驚天動地的巨變!自己手中一份《封神榜》與西岐那份《封神榜》互相貫通,一陰一陽,互相調和,如是其中一份出得差錯,世間只剩一份《封神榜》,必然會是三界滅絕災難!!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如何能化這《封神榜》為己用,變驚天之變為最大利益……鄭旭猜想著,汗水沁出額頭,不知不覺滴落下地。

    ;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