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我們的二戰

大道小說網 第三節 鐵路引起的麻煩 文 / 西斯武士

    莫非中校和軍火商遇到麻煩了,而且還是不小的麻煩。

    引起麻煩的,就是他們所制定的那一個龐大的鐵路建設計劃。

    一切都是從十一月四日開始的。

    那一天,在莫非中校和軍火商的授意下,重慶市市政府向外界公佈了重慶-秀山和重慶-巫山兩條鐵路的建設計劃,然後,一個他們始料未及的大麻煩降臨了。

    這個計劃遭到了民間的強烈反對。

    從兩條鐵路的建設計劃公佈出來的那一天起,前來請願的社會各界人士就踏破了莫非中校的司令部和重慶市政府大門的門檻,報紙上也出現了大量的反對文章,最後,在重慶的大街小巷,激進的學生開始組織起各種規模不一的抗議和示威活動--對於這些學生的活動,中校有些奇怪:難道學校都不上課的嗎?

    所有這些活動所要表達的意思只有一個,那就是要求莫非中校立刻終止兩條鐵路的建設計劃。

    這是一個讓中校和軍火商感到非常鬱悶的事實。

    當初他們在制定整個鐵路建設計劃的時候,他們的看法是,在交通不發達的川東地區建設鐵路,必然會得到來自民間的廣泛支持,但是,現實卻是……

    這裡面一定出了什麼差錯!

    很快的,莫非中校和軍火商先生就明白自己究竟犯了什麼錯誤了。民眾反對的理由很簡單:那兩條鐵路都是由一家「美國公司」投資建設的。

    這可是一個非常致命的錯誤。

    從前清時代起,攫取中國的路權就一直是西方國家對中國進行侵略的重要手段之一,正因為如此,民間對於路權是非常看重的。社會各界對於修建鐵路普遍是這麼一種看法:要麼不修,要修就一定要完全由中國人自己投資修建,絕對不能有外國資本在裡面--要是有,就一定要反對。而中校和軍火商計劃建設的兩條鐵路……

    他們簡直就是在往雷區裡沖。

    而且,說真的,那些激進的學生們現在還沒有喊出「打倒賣國賊莫非」或者「打倒賣國賊郭波」的口號,已經是很給他們面子了。要知道,長期以來,西方國家攫取中國的路權的方式,大體上就是強行擅築、強迫「合作」建設和通過貸款進行控制等幾種,類似於中校這樣,以政府的名義主動將路權打包送給外國公司的做法,實在是囂張到極點了--畢竟,即使是南京政府,也只能遮遮掩掩的與西方國家「合資」修建鐵路而已。

    中校他們的做法,根本就是現行的賣國行為啊!

    這樣的錯誤,確實非常的致命。

    不過,中校他們會犯這樣的錯誤,也是理所當然的。莫非中校原本生活的時代距離現在這個時代實在是太遙遠了,關於路權這些事情他根本就不知道,而對於軍火商先生來說,能勉強記住四川的保路運動這件在中學歷史課本上出現過的歷史事件,就已經是他的極限了。

    以他們這樣的狀況,制定的計劃或者政策要是想不出錯誤,那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

    「中校,我受夠了,現在這樣的情況一定要停止!」

    在整整一個星期的時間裡連續不斷的接待了來自四川各地的請願者以後,莫非中校和軍火商終於有了一點空閒來商量關於處理目前這種局面的對策。

    軍火商的情緒有些激動,也難怪,他現在的身份是二十一軍的第二號人物兼川東地區的警察頭子,不但要接待來自各地的請願者,而且還要安排警力維持社會治安,監視學生們抗議和示威活動,防止有人趁機製造騷亂……

    和單純的管理總體事務和軍隊的莫非中校比起來,他無疑要忙得多。

    而更讓他頭痛的是,抗議和示威的規模越來越大--因為他們一直沒有對學生的要求做出答覆--同時參加抗議和示威的群體越來越複雜,以他手下那點少得可憐的警力,已經有些忙不過來了。

    所以,現在這樣的情況是必須要結束的,不然,重慶的治安狀況肯定會惡化。

    但這並非全部的問題所在,軍火商擔心的另外一點是,要是有什麼人在抗議活動裡煽風點火的話,那麼這些活動肯定會對他們在重慶的統治,或者說,管理,造成非常不利的影響,甚至動搖他們的根基--舉個例子,南京政府就很有可能一邊在這裡推波助瀾,讓民眾反對他們,一邊又借用民意逼迫他們把手上的地盤交出去。

    到那時,他們的處境就非常的尷尬了。

    「當然,我們必須要結束現在這種局面,我的朋友,現在這樣對我們的管理非常的不利。」莫非中校倒是顯得很悠閒,好像一切都與他無關似的。他習慣性的給自己來了一杯伏特加,然後反問到:「那麼,你有什麼好的辦法解決我們遇到的麻煩嗎?」

    辦法,當然,要好的辦法……

    軍火商又開始頭痛了。在他看起來,根本不存在任何好的解決問題的辦法,絕對不存在。

    他們遇到的麻煩,從一開始就是一個死局。

    因為,他們根本不可能答應民間所提出的要求,對民眾做出讓步,也不可能給予民眾一個合理的解釋。

    鐵路是必須修的,倘若按照民眾的要求,不讓莫非中校弄出來的用來掩飾某些問題的那家「美國公司」出面修築,那麼又從哪裡弄錢來修呢?

    由政府出資?不可能!

    正常人都明白,以中校他們控制下的地區的財政收入狀況,是完全沒有可能拿出修鐵路所需要的錢的,要是政府拿了錢出來修鐵路,那麼民眾一定會對錢的來源感到懷疑--基本上可以肯定,他們會認為中校是貸了外國銀行的款來修的鐵路。到那時,中校和軍火商遇到的情況和現在根本沒什麼區別。

    由民間集資?還是不可能!

    原因有兩方面。第一,商人們是不會有興趣去修建兩條現在看起來沒有什麼商業價值的鐵路的--相比之下,讓他們出資去修成渝鐵路還更合適一些。第二,即使民間願意集資,但是出於對即將爆發的戰爭的考慮,中校和軍火商希望獲得對鐵路等重要戰略設施和重工業企業的絕對控制權,他們不希望有任何的民間資本參與到這些項目的修建中來,這樣,民間集資修建鐵路的可能性還是為零。

    所以,到頭來,出資修建鐵路的只能是那家「美國公司」。

    那麼,既然不能讓步,給予民眾一個合理的解釋如何?

    答案依然是不可能。

    解釋,怎麼解釋?難道告訴民眾,那一家美國公司其實是莫非中校開辦的?好吧,儘管這確實是事實,但是又有誰會相信呢?沒有人相信,這樣一個解釋,也許除了——反作用,什麼樣的作用都起不到。

    既沒有讓步,又沒有合理的解釋,中校和軍火商他們根本就不可能通過正常的談判--不是他們習慣的那種--來解決眼前的麻煩。

    不能正常的談判,那麼……

    「武力彈壓?」儘管不是那麼的情願,但是在莫非中校長時間的注視下,軍火商還是從嘴裡擠出了這個詞語。是不是要這種方法他已經考慮了很久了,說真的,他不想用這個辦法,真的不想。歷史早就已經證明了,在絕大多數的時候,武力彈壓除了把事情搞得更加的糟糕以外,沒有任何的作用,不到萬不得已的時候,使用這種方式純粹是在給自己找麻煩。

    「這個辦法王陵基將軍已經向我建議過很多次了,我的朋友。」到底是軍閥出身的,王陵基想的辦法果然就是動武。

    「你的看法是?」軍火商是在白問,中校的看法是顯而易見的,要是他真的同意王陵基的建議,那麼按照他性格,現在重慶的大街小巷裡已經全是軍隊的身影了,甚至已經血流成河了也說不定。

    「我暫時不打算進行武力彈壓。」莫非中校的話讓軍火商稍微感到了一點欣慰,「我準備通過一些法律條文來限制民間舉行類似的活動。」

    「法律?什麼法律!」軍火商有些愕然。佛祖在上,他們這個連半個法律方面的專家都沒有,這樣制定出來的法律條文……也許,這些所謂的「法律」從根本上說,就只是長官意志的體現罷了。

    「確切的說應該是一些條例。暫時只有《新聞出版審查條例》,《集會遊行管理條例》和《緊急事態法案》三部,我計劃在後天公佈它們。」莫非中校將一堆文件交給了軍火商。

    很隨意的看了幾眼,軍火商有些擔憂的問到:「看上去不錯,中校,但是你認為在那些學生們中間有誰會願意服從這些法律條文的管理?」他擔心這些法律條文公佈出去以後,會激怒那些學生們--按照這三部條例,言論自由和集會自由基本上就完全沒有了。軍火商不認為那些一向激進的學生能容忍這種事情的發生。

    「他們會服從的,我的朋友,我向你保證。」

    「……」軍火商沉默了一會兒,然後決定不再去理會中校話裡的威脅,而是向中校問到:「難道只有這一種方法嗎?中校!」

    「你想到了什麼好的辦法?」

    「一個想法而已,不算好。」軍火商搖了搖頭,「我們可以試試看能不能用其他的事情來分散民眾的注意力。」

    「分散民眾的注意力?用什麼事情?」莫非中校來了點興趣,從根本上說,他還是不願意動用武力來處理自己遇到的麻煩--當然,偶爾的威脅一下還是可以的。

    「還沒想到。」

    軍火商的這個回答讓中校的非常的鬱悶--沒想好?沒想好你還提出來幹什麼?不過,他這個提議確實不錯,想了一下,他對軍火商說:「那麼,讓我們來想想,我們可以做點什麼事情來分散民眾的注意力吧。」

    「好。」兩個人想問題總是比一個人想問題有優勢的。

    分散民眾的注意力?如何才能分散民眾的注意力?

    也許,那些黑手黨的殺手可以利用一下。

    ※※※※※※※※※※※※※※※※※※※※※※※※

    ps:暈啊,最近一直在看書複習,腦子裡全是馬經毛概鄧論和三個代表什麼的,實在沒思路……555555

    今天趕了一章出來,既沒質量又沒數量,大家都來罵我吧

    考試完了以後……改掉它

    \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