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我們的二戰

大道小說網 第六十二節 裝甲部隊之始 文 / 西斯武士

    莫非和郭波的面前停放著一輛裝甲車。

    裝甲車……按照一種嚴格的標準,「眼鏡蛇」mk.1--這是裝甲車的名稱,非常的英國化--其實並不能算是真正的裝甲車,它不過是經過改裝的道奇公司生產的民用2.5噸卡車,在車體周圍焊接著6到12毫米厚的裝甲鋼板,同時安裝了一個裝備著兩挺12.7毫米機槍的單人機槍塔。

    與後來的裝甲車比起來,「眼鏡蛇」mk.1是慘不忍睹的,郭波甚至覺得將它稱為裝甲汽車更好。但畢竟現在還是1930年,全世界的裝甲車也就停留在這個水平上,相比之下,「眼鏡蛇」上的全封閉機槍塔已經是很大的進步。

    再想深一步,兩挺12.7毫米機槍的火力配置,即使面對這個年代的坦克也顯得威力十足,如此一來,「眼鏡蛇」簡直就可以被稱為是一種卓越的武器。

    因此,莫非要求手下的軍械人員,為他改裝580輛「眼鏡蛇」mk.1。

    他要用它們組建自己的第一批裝甲部隊。

    其實,莫非原本是希望用坦克來組建裝甲部隊的,但卻有好幾個問題困擾著他。很明顯的事實是,他現在除了一個生產彈藥的工廠以外,所有的軍工企業都還在建設中,等它們建設完畢可以生產坦克等武器需要好幾年的時間(培養合格的工人和技術人員的時間還得另算--因此郭波一直絡上的那些逆天至極的小說中,怎麼可能出現6年實現工業化並開始大規模的研製生產從坦克到戰列艦等各種複雜的現代兵器這種事情--僅僅因為它們足夠逆天?),因此在二戰開始以前,莫非並不奢望看到自己製造的坦克--即使它們肯定更符合他的要求。

    當然,自己造不了,而又足夠有錢的話,買現成貨也是一個選擇。但現在是該死的1930年,一戰結束後遍及全球的經濟衰退和裁軍浪潮最直接的影響就是,根本沒有什麼合適現成貨可以選擇--能研製坦克的國家裡,英國人擺弄著「可愛」(這個詞用來形容微型轎車很合適,但用來形容一種主戰裝備……)的小豆子「卡登•洛伊德」和維克斯6噸坦克;不思長進的高盧公雞繼續操練「具有劃時代意義」(但這是1917年的事情)的雷諾ft17;而意大利靴子,雖然他們通心粉做得不錯,然則他們的菲亞特3000不過是雷諾的仿製品……

    至於後來的坦克三大巨頭……儘管後來紅色裝甲的力量讓全世界側目,但是1930年蘇聯的坦克工業甚至連意大利人都不如,而且它生產的坦克也不過是雷諾斯基;而在和平年代,指望吝嗇的美國國會撥款給陸軍研製坦克就跟指望中500萬大獎差不多,加上保守派的作祟,除了幾種「頭文字t」坦克以外,美國並沒有什麼拿得出手的東西;至於可憐的戰敗國德國,想想古德裡安還得用蒙上木板的卡車試驗坦克戰術……還是算了吧。

    (而且郭波還是一個堅決的反德份子,固執的拒絕在軍隊裡出現任何一點與德國有關的東西,甚至包括了鋼盔--儘管德國鋼盔的「煤斗」造型或許擁有更大的防護區域,但他在選擇鋼盔的盔型時,參考的藍本卻是gk80。)

    所以,在1930年的世界,莫非根本就別想找到一種合適的坦克供自己的裝甲部隊使用。

    至於還在研製中的坦克……與其把錢投入到這些充滿著實驗色彩與異想天開的、不知道什麼時候就會終止的燒錢遊戲,還不如把錢剩下來做點更有意義的事情。

    因此,在唯一的一次嘗試了是否能從英國人那裡得到打折的維克斯坦克以後,莫非就把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到了改造裝甲車上面。這更簡單,所有的東西都是現成的,焊槍和螺栓就能搞定,並且在西南地區,使用裝甲車和使用坦克並沒有什麼差別--大家都只能沿著劣質的公路行動。

    當然,更重要的一點,即使使用的是裝甲車,中國又有哪支軍閥的部隊,可以阻止莫非的裝甲部隊前進?

    (其實我們也不能忘記了日本人的89式中戰車,以及英國和蘇聯研製的多炮塔坦克。但是前者,顯然無論是莫非和郭波,還是日本人自己,都不會考慮在莫非的軍隊裡裝備它的事情;而後者,在西南的山區裡使用多炮塔坦克……阿門。)

    ※※※※※※※※※※※※※※※※※※※※※※※※

    陸軍中尉李思軒走進巨大的會議廳的時候,一切都已經佈置好了,裝甲車已經被幕布遮擋起來,莫非、郭波坐到主席台上,觀察著那一排排被他們召集在會議廳的軍人和記者,等待著儀式正式開始時間的到來。

    今天的儀式有兩個含義,宣佈他們的第一支裝甲部隊,第1裝甲騎兵營的成立,並向外界正式公開「眼鏡蛇」mk.1裝甲車。

    莫非和郭波注視著他們指揮下的軍人。會議廳的前排坐的是參與製造「眼鏡蛇」裝甲車的技術人員,他們體現著21軍的特色,大多數長著西方人的面孔,只有少部分才是中國人;後排,依軍銜的高低坐著第1裝甲騎兵營的全體官兵,精神抖擻,準備迎接自己部隊正式宣佈成立的那一刻。

    至於更後面的地方,第1裝甲騎兵營全體官兵的親屬聚集在那裡,準備著分享自己親人的喜悅。

    而在左右兩側,則是應邀前來的記者,舉著照相機,熱切的盼望著儀式宣佈開始。儘管對於為什麼將他們召集在這裡並沒有多少說明,但是嗅覺靈敏的記者多少已經知道了一點關於莫非的新部隊和新武器的傳聞,並且自然的將兩者聯繫起來。

    現在他們只等著結果揭曉。

    當莫非和郭波在觀察一切的時候,李思軒也在觀察。他也注意到了前排的技術人員,因為整個儀式還沒有開始,他們中不少人正在低聲交談,但也有幾個軍銜較高的人安靜的坐在自己的位置上,展示著自己的冷漠(自然,他們都是克隆人)。而他的同僚們,即使都以最標準的姿勢坐著,但實際上他們也像他一樣,眼睛向左右轉動,將目所能及的一切納入自己的觀察之中。

    而且李思軒還知道,在他們的眼睛中,有一種別的東西存在--驕傲。他知道他們很驕傲,即使不用觀察也知道,因為他自己也一樣。

    「為什麼不呢?」李思軒驕傲的想,「即使裝甲兵不如航空兵,但我們也是一個擁有強大力量的兵種。火力比步兵強,機動性比炮兵好,最重要的是,裝甲兵擁有更好的防護,在戰場上能比步兵和炮兵生存得更久。」

    而且裝甲兵擁有莫非中校和郭波將軍更多的關照。他們總是能經常性的見到自己的領袖,聆聽他們的訓示。

    這是最具有意義的事情,並不僅僅是因為一種榮耀,或者認為與領袖混個臉熟以後可以得到更快的晉陞。莫非中校對如何使用裝甲部隊有獨到的見解,並且很樂意與裝甲兵們分享自己的看法。而郭波將軍,他向裝甲兵們展示了一個更美好的未來。他告訴他們,幾年以後他們將得到新的裝備,坦克,火力比裝甲車更強,防護比裝甲車更好,他們將操縱著這種武器主宰地面戰場。

    郭波總是稱呼裝甲兵為戰爭之王。

    我們是裝甲兵,我們是戰爭之王,我們將主宰地面戰場--

    還有什麼是比這更令人值得驕傲的?

    現在李思軒對自己的選擇非常滿意,他大學畢業以後不顧家中的強烈反對參加莫非的軍隊,就是為了得到一個出人頭地的機會。成為裝甲兵給予了他機會,並且讓他可以在危險的戰場上生存得更久。

    還有什麼是比這更讓人感到滿意的?

    ※※※※※※※※※※※※※※※※※※※※※※※※

    莫非和郭波開始低聲交談,離儀式正式開始還有那麼一點時間,他們可以討論一下他們的工作。

    「安德烈指揮官和他的部隊完全陷在了西康和涼山。」莫非告訴郭波的並不是好消息,「很長一段時間內我們都無法將部隊撤出來。」

    其實安德烈指揮官對西康和涼山的進軍,在最開始的時候是非常順利的。儘管,無論是藏人、羌人還是彝人,對他手下以漢人為主體構成的軍隊並無好感,甚至充滿敵意,但他們更害怕他們,更準確的說,當地的少數民族對天空中呼嘯而過的飛機感到異常的恐懼,因為他們擁有的知識無法告訴他們,那是什麼東西。

    每當飛機從他們頭頂掠過,無論是當地土司、頭人的私軍,還是噶廈政府的藏軍(在涼山方向,只有土司和黑彝頭人的私軍),都會開始崩潰,進一步的,向安德烈指揮官的部隊投降。

    如此的局面,以至於安德烈指揮官很快就佔領了西康和涼山地區。

    但是事情是不可能永遠都這麼順利的。

    安德烈指揮官的進軍並不僅僅是一次軍事行動,它在政治上的目的更加的明顯。郭波想得到西康和涼山的實際控制權,並不滿足只是將自己的部隊推進到那裡。安德烈指揮官的第二個任務就是解散當地土司和頭人的軍隊,瓦解他們的權力,用郭波任命的官員取代他們的統治。

    如果有哪個權力者面對這樣的事情還顯得無動於衷,那麼,這個世界無疑會美好得多--但這顯然是不可能的事情。

    儘管依然害怕飛機,並且安德烈指揮官保留了部分有能力的土司和頭人的領導人地位(但只是副職),暴亂依然發生了,失去權力的土司和頭人指揮著依然效忠他們的軍隊開始攻擊安德烈指揮官的部隊,整個局勢又開始走向混亂。

    然後安德烈指揮官做的最後一件事又加重了這種混亂--他開始著手廢除藏人中的農奴制和彝人的奴隸制。

    這實在是個糟糕的決定,並不是說不應該廢除這兩種落後而野蠻的制度,但是時機卻不怎麼對。郭波認為安德烈指揮官不應該在一個問題還沒解決的時候,又去製造另一個問題。他不知道指揮官怎麼在考慮問題,按照他對克隆人的瞭解,他們對民主或者人權並不感興趣--他們強調的是對人類指揮官和上級軍官的絕對服從。

    所以安德烈指揮官會如此急迫的廢除農奴制和奴隸制就顯得有些奇怪--特別是郭波可以肯定,並不是莫非給他的命令。

    但無論怎麼奇怪,他也已經那麼做了,於是那些因為保留了一定地位而在之間沒有參加叛亂的土司和頭人現在也選擇了為自己而戰。所幸的是,被解放的農奴和奴隸站到了安德烈指揮官一邊,而且郭波也向他提供了一個新的建議--將叛亂的土司和頭人的財產和土地分給支持他的藏人或者彝人--並產生了一點效果,這樣分散在西康和涼山的3個步兵師和數千外籍軍團的藏族士兵才有機會繼續與逐漸減少的叛亂者在山裡作迷藏,而不是被一腳踢出來,或者被四處爆發的襲擊事件累死。

    但在最近幾個月裡,他們也別想從那裡抽出身來。

    「這樣我們的進攻雲南的計劃就受影響了。」郭波皺著眉頭。

    「也不一定。」莫非慢悠悠的說,「第7和第8步兵師很快就可以完成整合,我們就有8個師可用,再加上外籍軍團和你內務警察部隊,我的朋友,即使失去安德烈指揮官的部隊,我們的兵力依然很充足。留下2個師和你的警察防守四川,1個師和兩個外籍步兵團防守貴州,將剩餘的部隊用於進攻雲南,這一點也不困難。」

    「也對,龍雲只有4個師……那我們什麼時候開始進攻?」

    「不用著急,我的朋友。」莫非依然顯得很悠閒,「我們才佔領了貴州,太快進攻雲南會讓某些人感到威脅。我們等上一點時間,順便製造一點借口,然後去拿我們的東西。攻擊時間,選在聖誕節吧。」

    「也好,那樣我們的軍隊就會準備得更充分,換裝完成,還有一到兩個裝甲騎兵營可以用。」郭波點頭表示到,「航空兵也會更多。遺憾的是,『科諾』不能再參加戰鬥了。」他們那家假冒的航空公司因為頻繁的參與他們的戰爭,已經引來了美國政府的警告(畢竟「科諾」還是美國公司),而且它的財務狀況也很糟糕。郭波打算將它破產,然後重組成一家真正的民航公司--暫且定名為「西南航空公司」。

    不過失去「科諾」的飛機現在也不是什麼很重要的問題。「我們已經有了足夠多的戰鬥機中隊,進攻雲南已經足夠了。」莫非漫不經心的對郭波說。

    ※※※※※※※※※※※※※※※※※※※※※※※※

    確定了進攻雲南的事情,他們的儀式也到了正式開始的時間。

    按照之前確定的順序,首先是向外界--記者們--公佈「眼鏡蛇」mk.1裝甲車,然後才是宣佈第1裝甲騎兵團成立,因此郭波首先站起來,從位於右側的位置走向正中的講台--今天的重心是裝甲車,所以莫非,郭波,以及少數幾個有幸與他們坐在一起的高級官員都坐在主席台的右側,以免擋住記者們的照相機鏡頭。

    「女士們,先生們,很高興你們今天能來到這裡,見證一個偉大時刻的到來……」郭波開始自己的講話,他確實很能講,即使完全沒有準備稿子,他也能口若懸河的講上一個小時,從汽車的發明、發展,到裝甲車的發明、發展,再到裝甲車在戰爭中的重要作用,再到自行生產裝甲車的重要政治和軍事意義……

    當所有的記者都已經快要不耐煩的時候,郭波才終於說:「……經過我們的技術人員的辛勤努力,我們終於邁出了這重要的一步,研製出了第一種國產裝甲車,『眼鏡蛇』--」

    伴隨著他的話音,《imperial•march》響了起來,音樂聲中,帷幕向兩邊拉起,最終將擺放在旋轉展台上、正在緩慢的轉動的「眼鏡蛇」展現在了所有人的面前。

    幾乎上在同時,伴隨著接連不斷的「喀嚓」、「喀嚓」聲,數十盞鎂光燈開始瘋狂閃動,記者們全都湧向主席台,準備將自己手中的全部膠卷奉獻給這「第一種國產裝甲車」。(其實整輛車沒一個部分是國產的。)

    謀殺掉所有的膠卷花掉了十多分鐘的時間,這中間郭波悄悄給了站在旁邊的貝賢升一個很得意的眼神。「頭版頭條。」他的意思就是這個。

    然後,等所有記者都停下來以後,郭波繼續自己的講話,這次他只講了三十分鐘,然後開始……致感謝辭。

    獲得奧斯卡獎的幸運兒會在自己的感謝辭中將自己的父母、兄弟、姐妹、親戚、朋友……乃至保姆全部感謝一遍,郭波也是如此。他感謝了辛勤工作的技術人員,感謝了他們的家人,感謝了他們的老師和同學,感謝了發明汽油機的德國人奧托,感謝了改進奧托汽油機的戴姆勒,感謝了汽車的發明者卡爾•本茨(儘管他不喜歡德國的一切,但考慮到這三個德國人成果是世界性的,郭波還是向他們致了感謝辭),感謝了……

    他總共用了三十分鐘時間感謝了所有相關和不相關的人,然後將講台交給了莫非。

    相比之下,莫非的講話就要簡單得多,讓那些已經有點心驚膽戰的記者們的心情一下子就放鬆下來。莫非僅僅花了5分鐘時間,想所有人宣告,「第1裝甲騎兵營的成立,不過是我們建設強大的裝甲部隊的開始……」然後就宣佈:「現在,我宣佈,第1裝甲騎兵營正式成立,加入我軍作戰部隊序列。」

    軍樂團演奏的樂曲立刻發生了改變,《imperial•march》被一首從未被演奏過的新樂曲取代,同時,第1裝甲騎兵營的全體官兵也配合著音樂高聲唱起軍歌來。如果有一個來自21世紀初的人在場,就會聽出,樂隊演奏的樂曲是era樂隊的《the•mass》[注],但裝甲兵們唱出來的卻並非原來的歌詞。

    實際上,作為郭波本人惡趣味的又一個體現,《the•mass》成為了裝甲兵的非正式軍歌(這首歌的曲調明顯不適合作為軍歌),不過歌詞被莫非找人重新寫過,有中文和英文兩個版本--現場的裝甲兵唱的是中文版。

    就在裝甲兵的歌聲中,第1裝甲騎兵營的指揮官走上台,來到莫非面前,從他手裡接過了軍旗,當著所有人的面將它展開。

    刺刀盾牌的中央,是一個揮舞戰斧的無頭騎士。

    看到這面旗幟,郭波在肚子裡偷偷的笑著,這面出自他的手的軍旗自然就像《the•mass》一樣,體現了他的精神。

    幸好除了莫非等少數幾個人,沒有人知道這一點,否則大家就會要求對四川省主席的精神狀況做一個重新評價。

    或許這也不是壞事。

    ※※※※※※※※※※※※※※※※※※※※※※※※

    第1裝甲騎兵營成軍儀式之後,一如既往的是一場慶祝活動。

    郭波拿著一杯香檳,與他的體育部長楊森有一搭沒一搭的聊著天(儘管楊森已經完全退出軍界,但他畢竟還是國民政府授銜的中將,所以他也參加了儀式),討論著在四川推廣美式橄欖球的計劃--儘管郭波本人對橄欖球沒有任何興趣,但被中國足球傷透了心的他在楊森詢問推廣何種集體運動項目時,還是選擇了橄欖球。

    起碼一場橄欖球比賽,上場的隊員並不比足球少,而且他也沒被橄欖球傷過心。

    至於莫非,他倒是很喜歡美式橄欖球,不過不是因為他對這項運動有多瞭解,而是因為美式橄欖球足夠的刺激。

    中校喜歡刺激,討厭平淡。

    「……中校認為我們應該大力推廣這項運動……」楊森對美式橄欖球沒什麼好印象,在看過陸軍中的一場比賽以後,他堅持認為這項運動太野蠻而且又危險,他更青睞棒球。因此郭波正在說服他。這時他注意到有人遞了一張條子給莫非,而中校先生的表情變得有些古怪。於是他對楊森說了一聲:「失陪一下。」然後就走向莫非。

    「怎麼了,中校?」他問。

    「一個好消息和一個壞消息,你想聽哪一個。」

    「當然是好消息。」

    「我們的『蝮蛇』步槍被美國陸軍選中,成為美**隊的制式步槍。」這並不是一件需要驚訝的事情,m14(確切的說,是民版的m1a)的仿製品戰勝自己的父親m1是理所當然的,儘管選擇「蝮蛇」就意味著,美國陸軍需要把自己的0.30-06子彈截短12毫米。不過這並不是什麼難題,而且美國陸軍還有另一個選擇--把子彈出售給莫非,然後為自己生產新的。

    「那壞的消息是什麼?」沉浸在就要賺美國陸軍的錢的喜悅中的郭波想也沒想就隨口問了這個問題。

    「美國陸軍把大部分定單交給了斯普林菲爾德兵工廠。」這就是讓莫非鬱悶的原因,對郭波也一樣:

    「我太陽。」

    ※※※※※※※※※※※※※※※※※※※※※※※※

    註:era樂隊的《the.mass》曾經被人傳為《ss閃電部隊在前進--黨衛軍第一裝甲師戰歌》,簡直就有點莫名其妙。

    ps:本書續集《我們的二戰2》已經上傳,書號是140220,請大家繼續支持,謝謝

    |com|/showbook.asp?bl_id=140220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