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五代竊國

大道小說網 第一百六十四章 成紀之行(下) 文 / 一字營

    在老者驚歎的目光中,硬塞出幾串銅錢,張左耀匆匆離開了昨日借宿的老伯家,繼續踏上前往成紀的路途。走著走著,天空已放亮,雖然溫度還是很低,不過卻不妨礙張左耀審視成紀的風光。

    比起天水上?,成紀的灌木稀少一些,也更矮一些,於是,在這寒寒的冬日裡凋零之後,也就略顯的更荒涼;不過,那四望的田地,秋日裡扎堆的麥垛,卻說明了,這裡適合農桑,而且今年的收成應該也不錯。

    成紀城比想像中的要大,越過最後一道小坡勒住馬韁,便可以將南城牆盡收眼底,沿著起伏的地表東西延展,起碼也有四五里長,而看南北向的山地走勢,應該西牆會更長。

    越近城池,彎彎曲曲的土路行人也漸多,厚厚的冬襖讓他們看起來格外笨拙,也不知在他們匆匆的腳步下,走著什麼樣的生活。

    「站住!」南門前,張左耀明明已經下馬等待盤查,搞笑的城門守衛還是要多說上一句。

    扶刀而立,張左耀不會在人家家門口就丟掉氣勢,自然他也不想多生事端,於是伸手遞出一份東西,他說到:「我等乃是上?蜀軍信使,速速稟報你們校官吧!」

    遞上去的也就是蓋有張左耀印信的介紹信而已,不一會,便有更大的軍官從城樓上奔了下來,交涉一番,一個小兵領路,他們也就直奔成紀張府而去了。

    張府的宅院在成紀東城望水山下,那裡地勢較高,是成紀城唯一一個可以望見城池東面數里開外的渭水支流瓦亭川河的地方,因此而得名。

    「喲,將軍,十分不巧,今日逢五,我家阿郎入山拜佛去了。」張家大宅門口,張左耀沒有如預想的等到張翁,而是見到了秦州歸蜀時充當聯絡人的張家大管家。

    「拜佛?張公不是不信佛嗎?」張左耀十分鬱悶,還真不巧。

    「也好,將軍遠到而來,不如進屋休息,我這就派人去通知阿郎回府!」張管家其實也挺好奇的,一邊好言招呼,他心眼裡一邊感慨,這位將軍也太不把自己當回事了,孤身就奔成紀來了。

    「算了,就是那座廟宇是嗎?」張左耀就是怕出情況,這才分兩日趕路,這正好,不算累不說,一抬眼,他就看見了張府院後的望水山上山腰有一個八角佛寺。

    「是,是,正是那裡,既然如此,我來領路!」

    「那就有勞了!」

    ……

    說來奇怪,望水山上,山腳是成片的竹林,而行至半山,高大的柏木隨處可見,一改張左耀北上時所見的景色,估摸著,都是人造的林木。

    一邊沿者山道攀爬,張左耀便好奇的詢問起來,於是,張管家也充當起了導遊,這片山林的製造者,不是別人,就是張家先祖,至於為什麼,張管家也不得而知;而秦州幾經戰亂,成紀甚至幾次落入吐蕃手裡,但這坐山卻完好的保存了下來……

    「張將軍,多日不見,沒想到你還會來看我這老頭子啊!!」望水寺前院門口,還是那身白淨的長袍,還是那飄飛的白髮,張家阿郎神清氣爽的抱拳迎接張左耀。

    「張公,冒昧來訪,不要見怪啊!」張左耀一遍回禮,一邊再次感歎這快升仙老伯精神頭很好外。

    「那裡那裡!快請,快請!」

    「張公請!」

    客套完畢,一人不急,一人不提,張翁和張左耀一時間倒像是兩個普通遊客一樣轉悠了一下望水寺,更離譜的是,張左耀盡然也靜下心來陪著張翁聽經拜佛,直到天色將晚,也該吃飯了。

    寺院嘛,簡樸而幽靜的禪房,一張古樸彎腳的八仙卓,幾份齋菜,張左耀和張翁靠著窗戶對面而坐著。別說,破具三分紅塵世外的感覺。

    「張將軍,說吧,這次突然北上,找張某有何指教?」一直自稱老夫,而此刻張家阿郎突然改成了平輩的稱呼,氣氛一下子也轉變了。

    「張翁,按當初的約定,蜀軍入主各大城池的城防,接管政務,張家領邊鎮,自理軍務;而此刻,天水,秦嶺,上?,天水,四縣蜀軍已經基本掌控,剩下還有伏羌,成紀,隴鎮等地;記得西山林之約時,你老說過,歡迎張某領軍入秦川之地,先問一句,不知張翁的想法可有改變?」變個屁,若是張家就這點信譽,能立足就是奇跡了,別說經營數代。

    果然,只見張公笑笑的回答:「張家的態度,自然未變,不過,聽這話,似乎張將軍的想法有些變了!」

    「呵呵,張翁果然慧眼!心中卻是有些想法變了!」張左耀本來就是要說的,人家看出來,他倒是更方便了:「不知張翁對陛下會選派的秦州刺史,以及任命的秦州雄武軍節度使有什麼看法沒有?」

    「噢?」沒有立刻回答,張翁略微皺起了眉頭思索起來,半響,他才試探的詢問:「張將軍有人選?」

    「不瞞張翁,我倒是有些貪慾!」說這話,臉皮不厚是不行的,張左耀只得硬著頭皮開口,陰陽怪氣不是他的強項,索性擺開了談,對他更有利。

    「這樣啊!」瞇起眼,白色的眉毛不斷聳動,張翁不斷審視著張左耀,似乎想看穿他一樣。

    好長一段時間的沉默,張翁就這麼做著,慢慢的,張左耀都有些不安,難道自己真的異想天開?或者張家原本有什麼其他安排,被自己打亂了?飯桌前的不安,張左耀不自覺地動了起來,為了掩飾,他只好假意拿起筷子,裝作悠閒的夾菜吃。

    不過,讓人尷尬的是,張左耀夾起菜色剛想張口,張翁卻身子微微前傾的沉吟起來:「實話說吧,附蜀以後,蜀王定然會詢問張家對於刺史以及雄武軍節度的人選,張家原本的計劃裡,節度使自然是要交給蜀王任命的,張家決不敢參合。而刺史一職……張家會提議的人便是張將軍,當然,陛下多半不會准的!」

    微微沉思,張左耀不一會就理出了張翁的謀算,其中的道理很簡單,蜀王是絕不允許張家的意志左右自己的,但是他也不會忽視張家的意見,那麼最大的可能就是張左耀留任秦州,或是諸如節度副使,長史之類的副職,加上張家的支持,會於蜀王指派的軍政大員形成秦州新的力量平衡,如此一來,蜀王放心了,張家的地位穩固了,一切,又如從前了。

    搞笑的是,若是事情真這麼發展,最後張左耀說不定還會對張家感激不已,畢竟,這樣的封賞結果,對於一個臨陣任命的布衣將軍來說,算是相當不錯了,總比他回述遂州要有前途,考察一下,也可能是一個不錯的外員也說不定,總之,好處多多,也滿足了蜀王的意志表現……這就是制衡之道啊,當然,雖然一眼就能看出厲害,不過,張左耀也更明白,若是換個身份,若是他坐到張翁的位置上,他卻未必能有此謀算之能的。而此刻,張翁把事情都抖了出來,顯然計劃變了。

    「你心理要多大的職務?」話同樣越說越直白,張家阿郎顯然很快就適應了張左耀的談話習慣。

    「不是職務的大小問題!」張左耀搖搖頭,略一停頓,他感覺是時候和盤托出了,於是,身子微微前靠在八仙桌上,眼睛緊緊盯著張翁的表情變化,張左耀這才開口:「算上小川鎮鹽井城,以及從鳳州轉進的興州兵,現在蜀軍立於秦州的兵馬共計一萬九千餘,其中可戰之兵約一萬三千餘;無論官職大小,只要能管控這些軍隊,並且遇戰事時,我能集結並指揮他們就行!」

    聽起來合理,但這也是個奇怪的設想,試問,沒有合適的職位,如何能和軍隊掛鉤?而具集結指揮之責,無疑就是軍隊的指揮官……

    張左耀自然早有打算,不然他不會興致勃勃的大老遠跑來張家,而另一面,老謀深算的張翁一邊凝視張左耀,一邊思索,漸漸的,他也露出了淺淺的笑容,猶如鄰家老爺爺一般和藹可親。

    正在這時,腳步聲起,兩人不由往禪房的門口望去,不一會,先是兩聲敲門聲,隨後張家管家的聲音從門外傳來:「阿郎,二郎君到了!」

    張家二郎?張回軍?秦州雄武軍高層將領,張家的軍方管理者人……略一回想,張左耀便知道來人是誰了,這點情報他還是有的。不過,他來幹什麼?巧遇自己嗎?還是張翁的安排?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