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宋翔

大道小說網 二 徐州大戰 上 文 / 木林森

.    紇石列士寧一臉沉重,看著議事廳裡在坐的諸將。

    斡裡裊道:「大人,現在與宋軍決戰似乎不太妥當吧。如今白土鎮和蕭縣還在我們的手中,宋軍並未兵臨城下呀。」

    紇石列志寧道:「白土鎮和蕭縣根本無險可守,被攻破是遲早的事,等到那時,徐州城外的縣鎮都被宋軍佔領,俄們將在徐州城中被宋軍團團圍住,動彈不得。與其坐巳待斃,不如早和宋軍決一死戰,只要擊敗李顯忠的大軍,就可以改變現在被動的居面。」

    蒲盧渾道:「大人,我軍現在連連失利,士氣低落。這時與宋軍決戰恐怕與我軍不利。不如等宋軍攻下蕭縣和白土鎮,我們在徐州以逸待勞,與宋軍背城一戰,豈不便好嗎?」

    紇石列志寧搖搖頭道:「宋軍如果攻下了白土鎮和蕭縣,就決不會在與我軍決戰,他們只會在周圍駐守,切斷我軍的糧道,將我軍困死在徐州。或是誘引我軍的主力出城,乘虛攻佔徐州。」

    慶山奴道:「既然是這樣,那公我們不如死守徐州。徐州城牆高大,我們還有五六萬人馬,糧草也夠一月有餘,足可以守住徐州,等待救援。相信皇上必定會派兵來援,那時我軍裡應外合,可以一舉大破宋軍。」

    紇石列志寧心中不悅,他在中都時不顧完顏雍的意見,及力反對完顏長之的誘敵深入,以逸待勞之計。立動請令到徐州和宋軍決戰。現在要他守在徐州,向中都求救,這怎公能行。不過紇石列志寧也知道,因為連連作戰失利,龍其是楊炎和虞公亮這兩支軍隊及強的戰鬥力,使眾將對宋軍產生了懼怕的心理。在這樣不利的局面下,都寧願採用保守而穩妥的辦法,也不願冒險和宋軍決戰。

    紇石列志寧冷笑了一聲,環顧在場眾將。眾將都被他的目光看得有些發毛,一時間若大的議事廳裡竟然鴉雀無聲。

    紇石列志寧厲聲道:「你們還是我們女真人的勇士嗎?本帥出師之時,諸位可都不是現在這個樣子,還是因為偶然打了幾場敗僅,就嚇得你們不敢出戰了嗎?」

    這旬話頓時說得在場諸將都面紅耳赤,羞愧難當。

    紇石列志寧繼續道:「我們雖然敗了幾陣,但實力尚在,這時還有五六萬精兵,為什麼不敢和宋軍決一死戰。我們大金的軍隊什麼時候被人嚇得躲在城裡,不敢出戰過。當年太祖、太宗皇帝時的軍威都刻那裡去了。」

    眾人聽了,不禁把頭抵得更下。

    這時蒲盧輝「呼」得站了起來:「大人,你說得對,我們都是女真的勇士,怎麼會貪立怕死,就怕了宋軍呢。」

    慶山奴也道:「大人說的對,我願為先鋒,和宋軍決一死戰,讓他們也知道我們大金軍士的厲害。」

    其他諸將這時也紛紛表示,都願和宋軍決戰,整個大廳裡的氣氛為之一變。

    紇石列志寧見自己巳城功的將眾將的士氣鼓舞起來,心中大喜,道:「各位請不要忘了,我們還有五千鐵浮圖一直沒有出戰,就是為了等到現在和宋軍決戰。」

    一提到鐵浮圖,眾將頓時都信心大增,五千鐵浮圖,的確有能力改變一場戰役的結果。

    三日十五日,紇石列志寧親率三萬人馬以及勇將慶山奴、蒲盧渾、斡裡裊、白留奴等前進白土鎮,匯合白土鎮的守將術列與李顯忠決戰,另派大將石抹未明,率領五千騎馬抱括兩千鐵浮圖,前往呂梁鎮,迎擊楊炎的選鋒軍。

    一黑一白兩隻飛鷹彷彿要劃破長空一般在空中不斷上升、下降的飛舞,並不時的發出銳利的鷹鳴聲。

    楊炎勒住海東青,扭頭問魏昌:「怎麼樣,有什麼發現嗎?」

    魏昌指著空中的飛鷹道:「在左前方,大約五十里左右的地方,可能會有金軍。」

    楊炎點點頭,回頭叫過三個陰營的士兵道:「你們三個去左前方看看,但要小心行蹤,如果發現金軍馬上回來報與我知。」

    三名士兵答應一聲,催動戰馬,向左前方奔去。

    這次楊炎領軍回徐州也考慮到紇石列志寧一定也想到在下邳的魏勝會派兵支援徐州,有可能會有遣軍在半路攔劫,或伏擊。因此楊炎特意向魏勝請求要魏昌同行,希望能借助飛鷹探敵,另外也想試試飛鷹到底能起多大作用。魏勝自然欣然同意,他當然知道,楊炎現在雖然只是一個統制官,但身為同安郡王楊沂中的孫子和准駙馬的身份,自是前途無量。也希望高不成低不就的魏昌跟著楊炎,說不定能混出個明堂出來。

    果然宋金兩軍相隔百餘里飛鷹就發現了金軍的行蹤。不過飛鷹只能探出敵軍的大體方位,卻是無法給出敵軍的俱體位置。這也是飛鷹不可克服的弱點之一。

    通過這幾天的瞭解,楊炎還發現飛鷹探敵的不少弱勢,如鷹是無法分辯它看到的是金軍還是宋軍或是普通百姓。也無法給出看到的敵軍的數量,因此雖然從唐代以來就有人訓練飛鷹探敵,但飛鷹卻始終沒有被軍隊正式使用。

    不過對楊炎來說有弱點並不可怕,重要的是看中了飛鷹速度和探尋的距離,其他的可以用拆候來補充。

    果然半個時辰之後,一個士兵飛馬回來,報告楊炎在左前方三十里處發現了金軍,共約有五千人左右,全是騎軍,而且有兩千是鐵浮圖。這三個陰營的士兵都是有經驗的拆候,發現了金軍以後,派出一人回來報告,另外兩人仍在監視金軍的動向。

    楊炎點點頭,看了看大旗,下令人馬先轉向東行,然後按順風的方向,向金軍前進。

    隨著李顯忠下令,旗號不斷的出動,一隊一隊宋軍快速而有秩的在戰場上集結列陣。而大約在八百步以外,金軍也在紇石列志寧調度之下不斷的注入戰場。

    宋軍排出的陣式是一個中軍稍稍突出,兩側略向後收的形狀,目地是防備金軍的騎軍從兩翼迂迴包超。

    左右軍各有八千人,分別由張著和王世隆統領,由三千騎軍、三千步軍,一千神臂弩手,一千弓箭手組成。按騎兵居外,步兵居內,弓弩兵在步兵之後排列。

    中軍由五個小方陣組成,分列左前、右前、左後、右後、中。左前、右前、左後、右後的五個方陣分由時俊、韋永壽、王進、劉源四將統領,每個方陣有五千人,都是三千步軍,一千神臂弩手,一千弓箭手組成,也是按弓弩兵在步兵之後排列。中間的小方陣由二千騎兵,三千步兵,一千神臂弩手,一千弓箭手組成。並且搭起了一座高達兩丈的樓車,李顯忠和成閔就在樓車上指揮,總攬全局。

    宋軍的全部兵力超過四萬,其中只有八千騎兵,但有一萬二千名弓弩兵,和以往的宋軍一樣,弓弩兵是宋軍的主要力量。

    幾乎就是在宋軍列好陣式的同時,金軍也完成了佈陣。絞石列志寧排出的是一個雁形陣。橫向列開要比宋軍的陣形廣闊得多。兩翼各有七千人,全是一色騎兵,分為術列和蒲盧諢統領。向前舒展開來,彷彿大雁張開的雙翅。

    中軍分為三層,第一層的是六千騎軍,橫向排開,第二層是九千步軍,分三組,每組三千人,橫向排成三個方陣,三千鐵浮圖騎兵分成兩隊,夾在方陣之中,隱藏在前排的騎軍之後,隨時可以突然出現,殺對方一個措手不及。紇石列志寧的指揮車就在第二層中間的方陣內。殿後的是二千騎兵和五千步兵,作為後備軍用。可以想像在作戰的時候可以根據宋軍的情況作出種種不同的應變。

    金軍也還是和以往一樣以騎軍為主力,共計二萬五千騎軍,超過金軍總數的半數以上。

    而在雙方佈陣的時候都有意無意的佝前推進了近百步的距離。現在兩軍相距不足七百步,大戰一觸即發。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