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宋翔

大道小說網 十四 海上大捷 中 文 / 木林森

.    宋軍的三支小船隊在金軍的陣中縱橫穿越,勢不可擋。金軍的戰船一艘一艘的被擊中,著火,炸爛。濃厚而嗆人體煙霧迷曼了整個海面。戰船被擊沉,船上金兵們有的被弓箭射中,有的被火炮炸死,有的被大火燒死。走頭無路的金兵紛紛跳入大海中逃命,但成為宋軍的弓弩手的目標。鮮血不斷在海水中湧出,慘叫和哀號聲,轟鳴和爆炸聲響遍了整個海面。

    而金軍的船陣也被攪得大亂,沒有人再聽完顏奔緒的指揮,大小戰船都像無頭的蒼蠅一樣亂撞,各自為戰,有好幾艘戰船都因為互相撞在一起而沉沒。

    這就是李公佐的計策,先擺出一個防守的陣勢,誘使金軍的船隊攻過來,乘兩軍船隊靠近的時候,乘看金軍船隊分散,派出小股船隊突入金軍的船陣中,利用順風時宋軍戰船的速度和火力的優勢,一舉攪亂了金軍的陣形。

    完顏奔緒臉色蒼白的看著這三支宋軍的小船隊把金軍攪得一團混亂。剛才那一絲勝利的影子也早己消失得無影無蹤了。而這時完顏長之也是一臉鐵青,宋軍的主將確實將船隊指揮得出神入畫,對於戰船的控制,遠非他們這種在馬背上長大的女真人所能想像的。

    這時楊炎等人也對李公佐的指揮佩服不己。

    李公佐笑道:「其實金軍人多,船小,分散進攻,示機蹬船作戰所用的戰術不錯。但就算是正確的戰術也需要有適合的人來執行,可惜他們的戰船,武器,士兵素質和主將的指揮能力都比我軍相差甚多,因此就是在正確的戰術也沒有用。」

    楊炎點點頭,道:「再正確的戰術也需要適合的人來執行。這話說得一點也不錯啊。」

    這時李公佐再度下令,宋軍的船陣也迅速展開,從正面進攻金軍。

    每一條戰船上的床弩,彈弓一齊開火。箭矢,炮子頓時密集起來。金軍的船陣本就就宋早攪得混亂,這時更是毫無還手之力,完全陷入了被動挨打的局面。宋軍一陣猛攻猛打,連續燒燬、擊沉金軍的戰船數十艘。

    三艘大型的神舟也衝進金軍的陣中,猛烈的火力和箭雨帶給了金軍無盡的死亡。

    就連完顏長之和完顏奔緒的座船上也多處著火,並且被自已的戰船撞了三次。看著士兵們七手八腳的忙著救火,完顏長之知道大勢以去,金軍的敗局是無可挽回的了。再打下去連自已都可能喪命,畢竟在這茫茫的大海上,空有絕世的武功也是無處施展的,當即立刻下令撤退。事實上無須他下令,金軍的戰船早都四散逃命了。

    李公佐一見金軍撤退,立即下令宋軍船隊追擊,立圖重創金軍的船隊,使他們不敢再追擊宋軍。宋軍的戰船立刻從左右兩側包抄著追擊上去。乘著順風又追擊了二十餘里,在追擊的過程中又擊沉了金軍的戰船數十艘。兩翼合攏上去,截住了金軍後面的二十幾艘戰船,宋軍乘勢蹬上了金兵的戰船,俘虜了二十多條戰船,大獲全勝。

    這時李公佐才下令,調轉船頭,向南駛去。

    這一仗足足打了近四個時辰,從正響午一直打到了傍晚。宋軍損失了飛虎舟六艘,海鶻舟七艘,海鰍舟十艘,小船十五艘,共計大小船隻三十八艘,陣亡人數兩千多人。而燒燬、擊沉金軍的大小船隻共計一百八十三艘,俘虜金軍的戰船二十二艘。擊斃金兵一萬八千餘人,俘虜八百多人。戰果可算是輝煌之及。史稱「福山島海戰」。

    這也是宋金兩國繼紹興三十一年(1161年)的「陳家島海戰」之後又一次大規模的海戰,結果乃是以宋的水軍大獲全勝而告終,再度正明瞭宋國在海上的優勢遠勝於金國。

    宿州,都督府。

    岳霖急促促的走進了議事大廳,皇帝趙慎,張浚,李顯忠等人正在商議軍情。一見岳霖急匆匆的走進來,趙慎問道:「商卿,有什麼事嗎?」

    岳霖道:「皇上,是好消息,海州來報,楊炎的遠征軍己在平安返回大宋的途中,最多還有四五天就可以到達海州,兩位公主都平安無事,不過,」他頓了一頓,又道:「只有虞公亮為國捐軀了。」

    趙慎,張浚,李顯忠等人一聽頓都喜形於色,趙慎一下了站了起來,興奮得滿臉發紅,連音道:「太好了,太好了,他們終於平安回來了。」

    這時張浚也顫微微的站在身來,現要說話,忽然眼前一片金星,人一下子倒在地上。

    原來趙慎自從杞具撤回到宿州之後,更不再後退,一定要等到有遠征軍的確切消息。

    而宋軍所佔的州城大多以被金軍復奪回來,宿州以成為宋金交戰的前沿,宋金兩軍以在宿州邊界發立了多次小規模的戰鬥,皇帝留在這裡,自然是十分危險的。因此眾大臣苦苦相勸他返回臨安,起碼也應回到建隸府行在,也比宿州安全許多,但趙慎執意不從,只是打發湯思退和錢端禮先回臨安處理政務。自己仍然留在宿州不走。

    而一連十幾天,都沒有遠征軍的確切消息,但各種謠言卻不斷傳來,有好有壞,還有荒誕不羈,莫衷一辭。而這時張浚己是年過七旬,自從北伐之後,連日為軍務操勞,杞縣被圍之時又因每與湯思退爭辯,己是心力交瘁,身體大不如從來。一聽到遠征軍終於回來了,悲喜交加,一下了更暈倒在地。

    趙慎急忙命人搶救,幾個待從忙七手八腳將張浚架到臥室中,放在床上。

    趙慎帶著幾個近習看著隨行來的幾個太醫忙著繡張浚把膊、煎湯、熬藥一陣忙亂。這時龍大淵對趙慎道:「皇上,既然現在以經知道遠征軍平安回來了,那麼皇上也了了心事,該回京去了。何況現在魏公病倒,也應送回京去靜養才對。」

    另一名近習曾覿也勸道:「現在大局以趨於穩定,皇上不宜在宿州久居,還是應及早回京才對。」

    曾覿、龍大淵兩人原是趙慎做建王時王府的內知客。與趙慎關係密切,深得趙慎的信任。趙慎受禪之後更立即封龍大淵左武大夫除樞密副都承旨,曾覿武翼郎除帶御器械、干辦皇城司。後諫議大夫劉度入對,首言二人原為潛邸舊人,待之不可無節度。因此改龍大淵為知閣門事,曾覿權知閣門事,勻不參於政事,但皆兼干辦皇城司。由於這兩人與趙慎關係密切,也能形成一定的號招力,在主戰、主和兩派之間成為獨立的一股政治力量。

    這時韓彥直和劉珙也從城外趕回探望張浚。見趙慎在,立即也勸趙慎回臨安。而這時張竣己緩醒過來,聽到了他們的議論,忙從病床上掙扎起來,道:「皇上……」

    幾人聽到張浚醒來,忙都聚到床邊,趙慎道:「魏公,你好好將養身體,不要起來。」

    張浚道:「皇上,臣的身體到不礙事,只是皇上不宣久駐在外,應立即回京為好。」

    趙慎這才點點頭道:「即然如此,就如魏公所言,準備回京。不過朕與魏公走後,這邊境之事如佝當安排妥當才是?」

    張浚坐起身來道:「可以以韓子溫留守建康都督府節剎鎮江府、江州、池州、江陰軍各路軍馬,由李顯忠輔之,李寶沿海守衛。再以魏勝守海州,陳敏守泗州,戚方守濠州,郭振守**。治高郵、巢縣兩城為大勢,修滁州關山以扼敵沖,聚水軍淮陰、馬軍壽春,凡要害之地,皆築城堡;其可因水為險者,皆積水為匱;增置江、淮戰艦,諸軍弓矢器械悉備,可以無憂。何況這次北伐金軍損失也不小,僅黑陽山糧倉被燒,就失糧近百萬石。絕不會再大舉南侵,陛下盡可放心。」

    趙慎點頭道:「好,就依魏公之言,準備車駕,即日回京。」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