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宋翔

大道小說網 十三宋軍出兵5 文 / 木林森

.    自從摩尼教在廣南起事以來,雖然其中也經歷過一些失敗,但總體來看,一直都算是十分順利的,還從來沒有過像這一次這樣,連連敗陣失地的。不過次日鍾子昂就終於從震驚中明白過來,立即招集摩尼教的首領人物們商議,如何來對付這一次宋軍的全面進攻。

    和以往一樣,還是賴文政首先發言,道:「大王,這一次宋軍突然從三地同時發動襲擊,動用大軍有六七萬,顯然是早己準備好了,由此可見以前楊炎一直拒不與我聖教交戰,不過為了使我們麻痺大意,放鬆警惕而己。因此這一次楊炎顯然是來者不善,而且連續大勝,宋軍的士氣一定十分高漲,何況楊炎也善於用兵。如果依臣之見,我們應該學宋軍以前那樣,嚴守各處關隘,暫時不與宋軍交戰,等到宋軍的士氣耗盡,人馬疲憊,然後再尋找機會,和宋軍決一死戰。」

    但他這話立刻引起了大多數人的不滿,陳子明立刻道:「大王,臣以為賴先生所說也未免太長宋軍的威風,滅我聖教的銳氣了吧。現在宋軍確實是連連獲勝,但只是乘我們都回來參加大王的登基大典,守衛鬆懈的空子。要是真刀真槍的打起仗來,我聖教難道還會怕宋軍不成嗎?」

    鐘石也道:「陳翼王說的是,要是真的兩軍在戰場上正面交戰起來,我聖教怎麼可能會輸給宋軍呢?因此臣以為應該立刻出兵,給宋軍一點厲害看看。」

    鍾振先也道:「大王依兒臣來看,這次宋軍主動進攻到是一件好事。以前他們像縮頭烏龜一樣躲在城裡,不加我們交戰,我們當然是拿他們沒有辦法,但現在他們居然不知好歹,主動攻出來了,正好和他們真刀真槍的干幾仗。別看楊炎現在奪了幾座城池,好像很風光的樣子,只要我聖教發動大軍一到,就可以立刻復奪回來。兒臣不才,願意在大王面見討令,帶兵出戰,去迎戰宋軍。」

    鍾振先在上一次繞過仁修,進攻宋軍時被陳亦超偷襲了一下,打了敗仗,好在人馬損失不大。雖然回來謊稱是打勝,騙過了所有的人,但心裡一直覺得不太得勁。不過他到並不認為自己打敗仗是因為宋軍有多強,而且自己太不小心的緣故,因此心裡一直憋著一口氣,想再打一個貨真價實的勝仗。來證明自已的能力,眼看機會來了,立刻跳出來搶令。

    不過他剛才那一番話也說出了摩尼教中大多數人的心思,畢竟現在摩尼教的大多數首領們都不認為宋軍有多麼強大,因為自從摩尼教起事以來,攻城奪地一直都還比較順利,即使有幾次失利,也是因為宋軍固守城池,攻城不下被宋軍偷襲得手的。而楊炎到了廣南之後,宋軍就一直不敢和摩尼教軍交戰,這也助長了摩尼教軍的傲氣。

    因此摩尼教的大多數首領都覺得宋軍的實力也不過如此,目前的這一連串勝利只不過是鑽了鍾子昂登基大典的空子罷了,他們到是都贊誠和宋軍真刀真槍的打上一仗。因此紛紛表示同意鍾振先的意見。就連趙草也覺得賴文政的想法也未免太過謹慎了。

    其實鍾子昂也是這般想法,心裡覺得完全應該和宋軍打一仗。而且鍾子昂也認為,鍾振先和陳子明畢竟還是戰勝過宋軍,因此這一戰至少也有七成的把握獲勝,於是道:「陳子明,鍾振先你們兩人立刻先帶前軍去潯州迎戰宋軍。」

    摩尼教的主力是五軍都督府的五軍,現在中軍駐守在貴州,並擔任這次登基大典的護衛工作。前軍分駐守在平旦驛,武化,龍平,這些地方失守以後,都退回到武仙,潯州。後軍由鍾振先和陳子明代回來,駐紮在貴州城外。左軍在賓州,右軍在籐州。

    鍾振先和陳子明道:「臣尊令。」

    賴文政見教中上下都決議出兵與宋軍決戰,己無可挽回,只好又道:「大王,現在形勢緊急,就算是出軍迎戰,也要調集各路人馬,集中大軍以優勢的軍力來對付宋軍才是。切不可以小股人馬去迎戰宋軍。」

    鍾子昂點點頭,這一次賴文政雖然說想也得謹慎了一些,不過這也不是沒有道理,他想了一想,道:「賴卿所言也有理,那麼這樣,你是主管兵部的,立刻下令調賓州和籐州的人馬到貴州,鍾振先,陳子明,你們領軍到了武仙,還是小心為上,守住城池為主,如果沒有必要的話,也就不必和宋軍交戰,等大軍集合以後,再與宋軍決戰也不遲。」

    三人齊聲道:「臣等尊旨。」

    鍾子昂退殿之後,趙草和賴文政並肩走出了大殿,趙草道:「賴先生,你的想法是不是太多慮了。」

    賴文政苦笑道:「明王,這幾天我把楊炎來到廣南之後,所做的所有事情都仔細想了一遍,才發現原來我們都小看了他,這個人實在太厲害了。」

    趙草有些不解,道:「賴先生,你說的我到是有些不明白。」

    賴文政道:「你想想,楊炎是奉了宋朝皇帝之命來廣南對付我們,他帶來的人馬比吳拱還多,權力比范成大還大,而楊炎本身也不是一個膽小怯戰的人,否則就不會在橫山砦,在仁修,在廣州和我們大戰。但他來了廣南以後,就一直拒守城池,不和我們接戰,現在回想起來,確實是太不合理了。唯一的解釋就是,楊炎跟本就是在故意麻痺我們,讓我們放鬆警惕。可惜當時我們都忽略了。」

    趙草身子一震,點點頭,道:「賴先生,你這麼一說,我才有些明白,楊炎到了廣南以後的所做所為確實不像他以前的作風。」

    賴文政道:「所以這一次宋軍的進攻絕不是一次偶然的行動,無論大王是否會舉行登基大典,他們都會進攻。你想想,現在正是七月的天氣,正是廣南最熱的時候,就算大王不舉行登基大典,我們也會撒軍避暑,誰會想到宋軍會選擇在這個時候發動進攻呢?因此楊炎一定是做好了充份的準備,所以在這一開始就發動了全面進攻,甚至跟本就不怕和我們正面交戰。所以我才以為現在這個時候不宜和宋軍交戰,還是應當以守城為主。」

    趙草道:「大王不是下令,陳翼王和世子,沒有必要也就不必和宋軍交戰,等大軍集合以後,再與宋軍決戰也不遲。你也不用太擔心了。」

    賴文政苦笑道:「我擔心的就是這個,其實直到現在,教中大多數人還不把宋軍放在眼裡,宋軍的進攻再他們看來,或許正是與宋軍決戰的大好時機,因此陳翼王和世子到了武仙一定會馬上和宋軍交戰,但驕軍必敗。我看這一仗他們必敗無疑」

    趙草停下了腳步,道:「賴先生,這麼說我們馬上再回去見大王,讓他重新下令,嚴令陳翼王和世子不要和宋軍交戰。」

    賴文政搖了搖頭,道:「明王,沒有用的,大王是不會改變主意的。」

    鍾振先,陳子明和陳峒三人領著後軍的兩萬人馬來到潯州,加上從平且驛,龍平,武化逸回來的敗軍,一共有二萬六千多兵力。果然如賴文政所料,鍾振先,陳子明和徐五跟本就沒想過守城,一到潯州,稍事安排就立刻集合這二萬人馬,沿潯江逆流而上,向平旦驛殺了過去。

    他們這次帶的這兩萬人馬都是摩尼教軍的精銳。有比較豐富的實戰經驗,武器裝配也很完整,戰鬥力較強,不過大多數都是步軍,兩萬大軍中只有六百多騎軍。而且這一次鍾振先和陳子明也吸取了上一次的教訓,不敢在馬虎大意,在大軍左右兩邊各設了兩千人馬,與大軍保持五里左右距離,保護大軍的側翼,又安排了一千人馬斷後。騎軍在各隊人馬之間來回穿梭,傳遞消息,以確保萬無一失。

    大軍前進了三十多里,只見前方塵土飛揚,一隊宋軍迎面向摩尼教軍殺了過來。不過這一次鍾振先和陳子明也早有準備,人馬立即停了下來,布好陣式,嚴陣以待。

    離得近了,鍾振先這才看清,宋軍一共約有一千多人,一色全是騎軍。不過這支宋軍到也聰明,一見摩尼教軍有所防備,在距離摩尼教軍百步左右的距離之外停了下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