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宋翔

大道小說網 十四背水一戰1 文 / 木林森

.    潯江一戰,宋軍大勝,當陣斬首五千餘眾,摩尼教軍溺水而亡者不計其數,俘虜三千七百多人,這是自從去年摩尼教軍作亂以來,宋軍取得的最大勝利。跟隨鍾振先,陳子明,陳峒逃回武仙的摩尼教軍不足七千。加上武仙的守軍,也只有一萬五千多人。

    鍾振先和陳子明這才知道宋軍的厲害,也不敢再出戰,只好一面加強武仙的防守,一面飛報貴州的鍾子昂,請求援軍。

    接到了鍾振先的敗績,貴州舉城震驚,由於前一段時間宋軍故意示弱,也使得大多數人都並沒有把宋軍太當一會事,因此當鍾振先提出主動出擊,迎戰宋軍得到了摩尼教中幾乎所有人的贊同。他們都以為這一次出戰會像去年那樣,大獲全勝,卻萬萬沒有想到鍾振先會敗得這麼慘。

    連鍾子昂也大為震驚,因為摩尼教軍自從起事以來,還從來沒有敗得如此一敗塗地的戰績。而且武仙是貴州的門戶,離貴州只有八十餘里,一但武仙失守,貴州將直接面對宋軍的兵鋒。

    但出乎他們意料的是,這時楊炎並沒有來揮軍來進攻武仙,反而是屯兵在平旦驛,按兵不動,分兵去取賓州、籐州、梧州等地。

    鍾子昂這時也沉不住氣了,急忙再度招集大臣們商議大計。眾大臣們各抒己見,議論紛紛,有說再起大軍,和宋軍決戰,也有說應該死守城池等等。而最近一段時間一直比較活躍的那幾個宋朝的降官,在這時都保持著沉默,因為宋軍一連串的勝利令他們覺得摩尼教似乎並不可靠,這個時候還是要看清形勢,再做下一步打算。

    賴文政首先報告道:「大王,居最新探到的消息,這一次宋軍一共動用了七萬多大軍,現在楊炎的人馬紮在平旦驛不動,分派人馬去取賓州、籐州、梧州等地。目前我們的人馬都在貴陽集結完畢,有五軍都督府襯三個軍六萬人,和另外八個軍四萬多人,共計有十萬左右的兵力。」

    鐘石道:「那還等什麼,趕緊分派人馬去各地防備宋軍。」

    鍾子昂想了一想,忽然問道:「賴先生,宋軍現在平旦驛還有多少兵力?」

    賴文政道:「居探子回報,由於宋軍分兵,目前駐守在平旦驛的人馬不足兩萬,如果加上附近的兵力,最多也就只有三萬多人。」

    鍾子昂點點頭,道:「照這麼說楊炎是把大部份的兵力都調出去攻取其他的地方了,而現在平旦驛駐守的人馬並不多啊。這正是一個好機會,我們可以集中大軍去直接去進攻楊炎,如果打敗了楊炎的人馬,其他各路的宋軍也就不足為慮了。」

    賴文政道:「大王的想法為臣也曾想到過,但微臣以為,以楊炎的用兵能力,是斷斷不會出現這樣的漏洞的。因此臣以為楊炎此舉實際是一個誘餌,宋軍一向善於守城,如果我們發大軍去進攻楊炎,他只用守在平旦驛中,居城防守,就可以以不到兩萬的人馬拖住我聖教的主力大軍,讓宋軍的其餘各路人馬去吸取我聖教的其他地方。」

    鍾子昂聽了,又沉思了一會,才道:「賴先生說的有理,我們立刻分兵去守衛各地。」

    就在這時,鍾欣環匆匆走上殿來,道:「稟報大王,現在以經宋軍從平旦驛出兵,現在以經渡過了潯江,背江安下營寨,大概是要進攻武仙,請大王決定。」

    這一下鍾子昂,鐘石,趙草,蕭汀蘭,賴文政等人都驚呆了。楊炎竟然會從平旦驛出兵,而且還是背江下營,簡直就像是主動送上門來一樣。這說明先前賴文改的猜測是錯的,楊炎並不是要守在平旦驛裡,而是要主動進攻,難道他認為只憑兩三萬人馬就可以攻下武仙,然後進軍貴州嗎?

    大殿中的人一下子又陷入了沉默之中,每個人都在思考楊炎這樣做的目地,還有摩尼教軍應該如何來應對。如果還是按先前的赴劃,分兵去救援各地,那麼必然會造成貴州,武仙一線的防守不足,說不定楊炎正在等著這個機會,好一舉攻下武仙,直取貴州。但如果改變計劃,不管各地,先集中人馬去進攻楊炎,這到確實是一個好機會。只好擊敗了楊炎,其他各路的宋軍自然就會不戰而退了。但每一個人心裡都不禁在問:這難到是真的嗎?

    這時鍾子昂也舉棋不定,兩種選擇在心裡來回交織。這確實是一個打敗楊炎的好機會,楊炎真的會留給摩尼教這麼好的一個機會嗎?是不是又有什麼圈套呢?但如果不是圈套又怎麼辦,再也沒有比這更好的機會了。不,不會,我絕不會相信,楊炎絕會這麼蠢,露出這麼大的一個破綻來。

    鍾子昂頓了一頓,猛然想到,就是因為我絕不會相信,說不定楊炎正是這麼想的,才真的會故意這樣做。兵法上不是說「虛則實之,實則虛之」嗎?如果不抓住這一個機會,只怕以後就在也沒有這樣好的機會了。

    如果楊炎知道鍾子昂和他的大臣們的這一番議論,只怕也會苦笑。因為他這一番安排遠沒有鍾子昂所想得那麼複雜。

    「你們大家都聽明白了吧。」楊炎把手按在桌子上,「如果沒有別的事情,大家就回去準備吧。這一次平定南方,關健就在此一舉了。」

    曹勳,高震,劉復武,吳錫四人齊聲道:「尊令。」

    曹勳眨了眨眼睛,道:「大哥,你也太狡猾了,竟然會想出這種辦法。」

    吳錫卻有些懷疑,道:「制帥,這樣做真的能行嗎?」

    高震道:「吳統制,你放心吧,既然是大哥說的,那就一定沒有錯的,我是絕對相信大哥的。我們就按大哥說的去做就行了。」

    楊炎搖搖頭,道:「誰也不能保證這一場一定打贏,但如果這一仗要是打贏了,那麼這一次平亂就大局以定了。因此我們要做的就是齊心協力,努力的打贏這一場戰鬥。」

    原來鍾子昂終於決定,不惜代價,先集中人馬,擊敗楊炎。因此任命趙草為主將,賴文政為副,輔以陳峒,李金,單懷公,聞復四人,在貴州的五軍都督府有三個軍,只留下半個軍駐守貴州,出動了二個半軍,共有五萬人馬,又從其他人馬中抽調了四個軍,共兩萬人馬,合計有七萬大軍。同時鐘子昂又把駐守武仙的近一萬人馬也劃給趙草和賴文政統領,這樣一來,這一次出動的人馬總數達到八萬,人數幾乎是宋軍的三倍。

    按照常理,在這樣的情況宋軍應該退回到平旦驛,據城而戰,而楊炎接報之後,不但絲毫不慌,反而招集眾將,從容安排佈置,完全是一付要和摩尼教軍決一死戰的架式。

    這時忽然一個待衛走進大帳,道:「稟報制帥,永寧公主到了。」

    楊炎微微一怔:趙倩如來做什麼?

    曹勳咳喇了幾聲,向其他人使了一個眼色。其他三人都會意。齊聲道:「制帥,末將告退了。」說著都一溜煙的跑出了大帳。只留下楊炎一個人在帳中苦笑。

    趙倩如走進大帳之後,楊炎苦笑道:「你怎麼跑到這裡來了?這裡很危險。」

    趙倩如笑道:「我是監軍啊,當然是你到那裡我就到那裡。而且我又不是沒有上過戰場,有什麼好怕的。不過眼看著摩尼教軍大軍壓境,你到還沉得住氣,也不想想辦法嗎?」

    楊炎淡淡笑道:「誰說我沒有想辦法,兵來將擋,水來土掩。我還怕他們不來,我把人馬在這裡下營,就是希望摩尼教的大軍能攻過來,和他們面對面的打一仗,現在他們真的來了,不是更好嗎?」

    趙倩如瞪大了眼睛:「你知不知道摩尼教發來了多少人馬?」

    楊炎道:「大概有七八萬吧。」

    趙倩如道:「現在你紮營的這裡只有馬軍司的選鋒軍,中軍,殿前司的催鋒軍,廣西軍的踏白軍囚個軍,還不到兩萬人。」

    楊炎點點頭,道:「很對,還過還有步軍司的前軍和左軍,馬軍司的右軍也在附近,很快就會趕過來的。現在加上你帶來的二千人馬,現在我這裡大約會有三萬二千人左右吧。摩尼教軍還要守武仙和潯州,所以能出動的人馬不會超過六萬。」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