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宋翔

大道小說網 十八臨安的流言4 文 / 木林森

.    楊炎一拍後腦,道:「我明白了,你的意思是讓我找個回臨安的理由。\」

    趙倩如讚許的點點頭,道:「就是這樣,找一個回臨安的理由,而且完全和流言搭不上邊的理由,就當你跟本不知道有流言這一回事一樣。」

    楊炎點了點頭,正想著找一個什麼樣冠冕堂皇的理由,忽然道:「現在不是正好有一個嗎?大理來了使節團,這可是大事,保護使節團回臨安,這個理由可以了吧。」

    趙倩如故意裝出如釋重負的樣子,道:「說了這麼多話到底也沒有白費,總算是把你教得聰明了一點。」

    兩人商議定了之後,楊炎立刻請來了辛棄疾和陳亮,並沒有隱瞞,將實情全部都告訴了他們。兩人聽完之後也大吃了一驚,知道這事非同小可,也都贊同借大理使團來大宋的機會,上書朝廷以保護大理使團為名,要求回臨安。辛棄疾當即寫下了一份奏章,楊炎蓋上了自己的大印,用八百里加急送到臨安。

    然後楊炎立刻接見大理的使臣。其實大理的使臣早就等得不耐煩了,因為這次使節團來大宋事先並沒有派人來通知,而這時廣西偏偏又在鬧摩尼教之亂,一路上竟沒有一個地方行政機構是建全的,因此沒有人給他們通報臨安的朝廷。好在一路經過的都是大宋管轄的地方,才平安無事。

    但到了靜江府後,楊炎又在外打仗,這樣的大事沒有楊炎同意,辛棄疾可不敢擅自作主,因此大理使團只好就先在靜江府住下,每天都在焦急的等待著楊炎回來。現在一聽楊炎請他們,立刻就來到了制量使司衙門。

    大理的正使甘華是大理的現任宰相,是一個五十歲左右的老人,身材削瘦,頭髮花白。而副使劉仁先是一個二十四五歲的年輕人,中上等身材,但十分均稱,一看就是一股武將的氣質。因為現在楊炎是廣西的最高官員,他們兩人見了楊炎,都十分客氣。

    不過說實話,雖然知道了劉仁先就是當年和自己一齊參加戰場比試的八個人之一,但楊炎對他確實一點印像也沒有。不過在這種場合,也只有裝作還記得的樣子,套了好一陣近乎。

    果然不出楊炎所料,他們這一次出使大宋確實是向大宋求救來了。

    原來大理國民是以白族為主,輔以「烏蠻」(彝族)麼些(納西)「盧蠻」(僳僳族)「金齒百夷」(傣族)「白衣」(傣族)等其他民族並居。以段氏為帝,布燮(宰相)等大臣作輔佐。官員主要由白族的貴族為主,地方行政,劃為府、郡,共分五城八府四郡三十七部。但各府、郡的部族和部落雖然接受府、郡長吏的統治,但仍由本族的頭人管理自己內部的事務。不過大理諸帝歷來以寬仁治國,因此各部族之間基本還能教平相處。

    但在白族內部,以高氐勢力最為強大,以經超過了段氐,早在宋紹聖元年(1094年),大理國權臣、高昇泰便廢掉保定帝,奪取政權,自立為帝,稱「大中國」。高昇泰死後,其子高泰明迫於其他各族的壓力,還位於段氏,改立段正明之弟段正淳為主,是為安文帝。而以高氏世襲宰相,把持大理朝政。

    但從此之後,高氐仍念念不忘,一直都在尋找機會奪取大理帝位,高氐一族勢力雖大,但終不能和大理其他所有部族合力相比,因此一直沒有機會。終於到了這一代的高氐之主高建銘,勾結支趾國,請來支趾國的人馬,殺死大理現任國君正康帝段正興,奪取君位,並以武力彈壓各族。

    而大理國中一批忠於段氐的大臣,部族首領,保著正康帝的幼子段智興,逃出京城,一路流亡與太宋接壤的石城郡,並立為段智興帝,繼續抵抗高建銘和支趾大軍。但無奈現在兵微將寡,地少人稀,跟本不是交趾大軍的對手,經過眾人商議之後,只得派出使團,向大宋求救了。

    大理自段氐稱帝之後,一直和大宋保持交好,在大宋政和七年(1117年),大理國君宣仁帝段和譽更遣使入汴京朝貢,當時徽宗當朝,正式冊封段和譽為「金紫光祿大夫、檢校司空、雲南節度使、上柱國、大理國王」,成為大宋的正式藩屬。因此在這危難之極,才派出這個使節團,出使大宋求救。不過由於現在大理幾乎名存實亡,流亡的君臣實在湊不出幾件像樣貢禮,只好把正康帝的長女,秀玉長公主段燕珠送到大宋和親。

    楊炎聽了,也不禁為大理國運唏噓不己。不過大宋是否出兵,可不由他說了算,因此楊炎也不置可否。只說自己會立刻上書朝廷,看朝廷對大理使團的態度。甘華和劉仁先聽了,也只能如此。又對楊炎稱謝不巳。又送上給楊炎的禮物,但都被楊炎婉言謝絕了。

    晚上楊炎和趙倩如安排酒宴,招待大理使臣一行。監軍曹安民,以及靜江府的各級官員辛棄疾、陳亮、周信、董原等全都出席。這還是大理使節團進入大宋之後受到的最高接待,頓感受寵若驚,由有這邊有大宋的公主出面,因此這一次來和親的大理秀玉長公主段燕珠也出席參加。

    段燕珠的年紀不超過二十歲,雖然比不上趙倩如,但也算是極出色的美人。容貌秀美,端裝典雅,雖是亡國的公主,但也不失皇室風度。只是言語並不多,而且眉宇之間,似乎總帶著一絲淡淡的憂傷,大慨是牽掛著祖國的變故吧。

    宴罷之後,雙方都在焦急的等待著臨安那邊的消息。在等待的時間裡,楊炎又將曹勳和高震叫回靜江府,將臨安發生的事情也告訴了他們,曹勳和高震聽了也大吃了一驚,但事到如今,也只能聽楊炎的。接下來楊炎又將自己離開廣南之後的軍事指揮權移交給兩人,又詳細安排下一步的作戰佈置。

    然後又令周信去打探大理境內的虛實,因為無論這一次楊炎回臨安命運如何,大理救求也是大事,瞭解大理的俱體情況也是應該的。

    十天以後,臨安的詔令傳來,同意由楊炎護衛大理使節團回臨安。

    大理使團等待這一天早己是望穿秋水了,一見詔令下達,立刻就收拾行裝,準備啟程。其實他們也沒有什麼行裝可收拾的。反到是楊炎、趙倩如他們的行李到有一大堆。林奼紫和林嫣紅姊妹倆被楊炎帶回靜江府以後,都做了趙倩如的侍女,相處了幾天之後,趙倩如發現這姊妹倆到是識文斷字,提筆能文。到是不同於普通的女子。

    其實一般來說除了少數富貴人家才會讓女子學文識字,普通人家的女子根本沒有學文化的機會。真正有才華反到是青樓。因為青樓的老闆往往會專門有人教受她們文章詩詞,管樂笙簫等各種知識,甚至還會教授一些劍舞一類的技藝,為了吸引客人,提高身價。林奼紫和林嫣紅姊妹倆從小被賣到青樓中,數年的時間也被教得琴棋書畫,歌舞樂器,樣樣精通。

    正好這一段時間趙倩如在靜江府坐鎮大局,公務繁忙,身邊的侍女雖然也認識幾個字,但和她們相比,也相差甚遠,有些事情趙倩如就交給她們倆去做。她們姊妹倆也感激趙倩如,因此也盡心盡力的做事,到是給趙倩如幫了不少忙,因此這一次趙倩如也打算把她們倆帶回臨安。

    第二天,楊炎便帶著鐵成林、谷雪萍,連同趙倩如的驚燕軍,還有監軍曹安民曹公公,和大理的使節團一齊上路出發。並由吳錫率領催峰軍護送。

    不過出發的時候楊炎才發現,大理使團中居然帶著十二頭大白象,據劉仁先所說,這十二頭白象是敬獻給大宋皇帝的貢禮。因為大象這種動物十分少見,也惹得不少宋軍,路人圍觀。

    趙倩如對大象到是不覺得希罕,因為在趙?的御園中就養著幾頭大象,她到是經常見到。不過楊炎以前只是從書畫上才知道有大象這樣一種動物,這一次到是開了眼,見著真的傢伙。果然是個龐然大物。谷雪萍更是感興趣,圍著大象轉來轉去,看東看西,還湊過去摸了摸大象的鼻子。不過這大象大概是訓練熟了,到是十分溫馴。

    不過那兩隻老虎顯然對這眼前的龐然大物沒有好感,對著大象張牙舞爪,不住的咆哮,到是有幾份獸中之王的威風。不過那幾隻頭象卻毫不理會,只把周觀的人嚇得迸連後退。只到谷雪萍過來安撫他們,這兩個傢伙才老實起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