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宋翔

大道小說網 八禮社江之戰2 文 / 木林森

.    看完了交趾和高氏聯軍的營寨,楊炎這才回到了宋軍的大營。一回到大營,楊炎立刻招集眾將,一起商議進軍之策。

    劉仁先道:「楊大人,據探子回報,現在高建銘正在四處調集人馬,準備和我軍決戰,而且聽說他以經派人回大理城去調象軍來。」

    楊炎微微一皺眉,道:「對付象軍的武器是由步軍司後軍押送,現在還沒有到達大理,如果現在就和象軍決戰,恐怕損失太大了。」他又看了看地圖,道:「從大理城到這裡大約有三四天的路程,也就是說如果在三天之內,我們無法擊敗敵軍的話,就還是退回到阿寧部駐守,不要和象軍硬拚。」

    劉仁先道:「楊大人,像軍不會那麼快就到這裡,你對像軍不大瞭解,大象行動的速度雖然不慢,但食量驚人,一頭象的食料要低得上十匹戰馬,因此象軍一但要出動,必須先調集到足夠的食料,因此象軍趕到這裡,最少也要六七天的時間。」

    楊炎點點頭,道:「也就是說我們應該有六天的時間。那麼大家認為有什麼好辦法,擊敗敵軍。」

    劉復武道:「敵人背水結營,看似犯兵家大忌,但卻正因為敵軍背後是大河,恰好使我軍無法從兩側繞到他們背後奇襲,只能從正面強攻。」

    殷世彪道:「那怕什麼,就從正面強攻啊!我們不是有俱甲騎軍嗎?就用俱甲騎軍正面強攻,我就不信那幫龜孫子擋得住我們。」

    楊炎搖搖頭,道:「敵軍的營寨扎得十分堅固,我們只有兩千俱甲騎軍,如果正面強攻的話損失太大,而且敵軍一但不敵,還可以從浮橋退回到西岸去駐守,有箭塔掩護,我們也難佔到什麼便宜。」

    殷世彪有些洩氣道:「那怎麼辦?難道我們就這麼退回阿寧部去嗎?」

    劉復武道:「大人,能不能扎一些木筏來渡河?」

    楊炎道:「一來時間不夠,只有五六天的時間,那來得急扎木筏,二來用木筏過江也容易被敵軍現,早做準備。\\」轉頭問劉仁先道:「對了,劉將軍,這附近有沒有可以趟水渡河的地方?」

    劉仁先道:「這方圓百里以內是沒有的,只有繞到西南邊的馬籠部附近,禮社江分成十多支細流,可以涉水踱江,不過那可有一百七八十里遠,一去一回沒有六七天是不行的。而且馬籠部是高建銘的地方,也容易被人現。」

    楊炎微微一笑道:「那就行了,我們可以用騎軍出擊,一百七八十里路一去一回最多兩天就可以走完,而且我們全都是騎軍,就算被敵軍現,想通知高建銘也來不及了。」

    劉仁先全身一震,道:「大人說的對。我怎麼沒有想到用騎軍呢?」

    其實到不是劉仁先沒有想到,因為西南一帶諸國的產馬量不多,騎軍及少,很少有大規模使用騎軍作戰,更沒有使用騎軍大範圍迂迴包超的概念,因此所以的作戰思路都是建立在步軍的基礎上的。而恰恰相反,使用騎軍大範圍迂迴包超正是楊炎的拿手好戲,這一點正好令劉仁先和高建銘始料不及。

    楊炎道:「劉復武。」

    劉復武立刻出列,道:「末將在。」

    楊炎道:「你立刻帶選鋒軍的全部人馬,只留下一千俱甲騎軍,從馬籠部渡過禮社江,迂迴包抄,到了敵軍西岸大營附近,立刻給大營信號,我們馬上出兵,進攻敵軍的東岸大營,然後你立刻領人馬襲擊敵軍的西岸大營,放火燒了他們的糧草、輜重。」

    劉復武道:「末將尊令。」

    楊炎又道:「你們攻下敵軍西營之後,如果有東營的敗軍過江逃跑,你們不要迎頭攔截,那樣只會逼敵軍死戰,而是等他們逃走之後,隨後掩殺,知道沒有。」

    劉復武點頭道:「末將明白。」

    楊炎又對劉仁先道:「劉將軍,請你安排嚮導,給他們引路。」

    ******************************

    半夜,交趾和高氏聯軍營中燈火闌珊,士軍們吃過了晚飯,各自回營休息去了。而高建銘和高建勳,阮酋近正在大營中一起飲酒商議事情。

    幾個人正喝得酒酣耳熱的時候,阮酋近道:「這幾天宋軍每天都來我們營挑戰,看來宋軍是要急著和我們決戰啊?」

    高建銘道:「讓他們急吧,我們可不要著急,無論如何也要等象軍到了以後,再和宋軍決戰,建勳,繼能他們什麼時候出?」

    高建勳道:「跟據繼能的來信,他們今天巳經出了,三天以後就可以到達這裡,那時我們也就不用再怕宋軍了。」

    阮酋近道:「真希望他們能夠早一點到,說實話這幾天一直躲在營裡不出戰,聽著外面宋軍叫罵,我實在有些不甘心,真恨不得出去和他們大戰一場。」

    高建銘呵呵笑道:「阮將軍,你這又何必呢?大丈夫要能屈能伸,小不忍側亂大謀,宋軍罵宋軍的,又何必管他們呢?當年韓信不是也忍過跨下之辱嗎?而且我們並不是真的害怕宋軍,只是不打無把握的仗,要不然就算打贏了,但也損兵拆將,豈不是得不償失嗎?只等象軍一到,我們就立刻出戰,卻時候還要多多依賴阮將軍的神勇呢?」

    阮酋近也笑道:「那裡,那裡,都是高候爺運籌帷幄,才能……」

    他的話還沒有說完,一個士兵衝進營帳,道:「稟報候爺,兩位將軍,宋軍乘夜,襲擊我軍大營。」

    高建銘聽了,也大吃一椋,難通是因為白天無懈可擊,因此宋軍才選擇在晚上偷襲自己嗎?這到是很有可能的。急忙道:「宋軍乘夜來襲,我們出去看看。」

    三人走出營帳,來到前營,只見一道一道火箭劃過夜空,飛進了聯軍的大營裡,還有不少士兵以經中箭到下,營中一片大亂,士兵們東躲西藏,紛紛找地方躲避箭矢。甚至有幾支箭都擦著幾人身邊飛過,驚出了他們一身冷汗。高建勳急忙叫來人拿來幾個盾牌,每人拿一個擋箭,又叫幾個士兵拿著盾牌在幾人周圍護著,這才覺得安全多了。

    交趾和高氏聯軍的營牆都是用碗口粗細的木樁密排築成,有一丈多高,在營寨內側離地五尺高搭有木台,每隔兩尺有一個垛口,營寨內的士兵可以站在木台上防守。

    高建銘一手拿著盾牌,在幾名士兵的保護下來到了營牆邊,蹬上木台,從垛口向外看去。只見宋軍早己在聯軍的營寨百步之外橫向排開,最前排是由一排塔盾密密排列,把後面的宋軍擋了個嚴嚴實實。而宋軍的弓箭手也分成十數排,不斷向聯軍的大營中射火箭。

    箭矢劃破墨染般的夜空,**一道一道醒目的火線,如同飛火流星一般,的不斷落進聯軍的大寨中,繽紛爛燦,就像禮花一樣。有一些箭矢落到帳蓬上,旗幟上燃燒起來,好在前營沒有糧草輜重等易燃的物品,雖然起火多處,但都還不大。雖然暫時還不能引起大火,但時間長了卻就很難說了。

    不過高建勳和阮酋近也是久經戰場的人,經過了短暫的驚慌之後,高建勳立刻下令營中的士兵把盾牌全都拿出來,人手一個,遮擋箭矢,並且掩護沒有盾牌的士兵,挑水鏟土,撲滅火焰。營中的混亂局面頓時大有了改觀。而阮酋近也調來五百弓箭手爬上木台,從木牆的垛口向宋軍放箭。見宋軍前排有塔盾遮擋,又調了五百弓箭手在木台下,斜對天空射箭。

    而這時後面十幾排的宋軍都一齊向上斜舉著盾牌,擋住從空中落下的箭矢,雖然說交趾和高氏聯軍的弓箭並不是亳無作用,但對宋軍幾乎也造不成多少危脅。而宋軍在盾牌的掩護下,一面緩緩向前推進,一面仍然繼續向聯軍的大營中射出火箭。

    不過現在交趾和高氏聯軍也作好了防範準備,宋軍的弓箭對聯軍造成的傷害並不大,而且火勢也漸漸能夠得到控制,令高建銘放心不少,但宋軍仍然在向進緩步的推進,雖然宋軍前進的速度不快,但走完百餘步遠的距離也並不需要太長時間。就在聯軍自己調整的這段時間裡,宋軍就向前推進了三十餘步,最前排的塔盾離營牆不足七十步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